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为何而歌 » 一点小问题

一点小问题

    各位读者大家好,在下风华之舞,一名新人作者。

    由于第一次写书,基本上没有经验,如果各位读者看到了书中例如标点符号、语序、搭配等错误,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指出,风华会尽快进行修改。

    可能有些读者也发现了,风华的文中有很多地方使用了一些古人使用的称谓,也出现了一些古人使用的专业名词。

    有的读者可能就想问了:“作者你这样是不是故作高深,故意卖弄啊?”

    其实,这点风华可以保证,绝对没有。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样,其实也和风华第一次写书,经验不足有关。

    风华在开始创作时,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一,本文的类型虽说属于架空历史,但并不可能完全架空(否则一点也不真实肯定没有人看)

    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了,风华在设定瀛国的“基本盘”时,在官员制度上使用了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在行政规划上,使用了唐代的“道州县”三级制。因此,严格来说,本文也属于古代文的一种。

    而很多词汇,古时候是没有的。

    比如社会、部门、档案、履历,孤儿院等等。

    如果这些词从主人公佐天望的口中说出来,那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这些词从文中其他人的口中说出,那就十分突兀了。

    就像古装剧里突然出现了汽车、电线杆、霓虹灯等现代才有的东西时,观众会将起视为“穿帮。”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风华的文中。

    二,古时候的称谓与现代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

    风华曾经看过一部古装剧,好像背景设立在唐朝,一人向另一人介绍自己夫人的弟弟时,用的说法是“小舅子”。

    如果从意思上,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若是从用词的严谨性角度考虑,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因此,读者在文中可能会看到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名词,比如说甲历(档案)、慈幼局(孤儿院),内弟(妻弟)等等。

    当然,风华也会在下面作出注释,以确保各位读者不用去“某度”。

    不过,因为风华非专业人士出身,不能保证每个用词都是准确的。

    也有可能码字的时候头一晕,就用成现代词汇了。

    不过风华会在检查时尽量保证的。

    此外,因为本文内容是一个“回到古代治国”的故事,因此在前几卷(除去第一卷)主人公会遇到数不清的艰巨困难,所以会显得比较压抑。

    不过从历史前进方向角度讲,这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毕竟,历史上没有一场改革或者变法,是不需要流血的。

    而面对困难,想到解决方法从而克服困难,对主人公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

    只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说了这么多,感觉都有些跑题了(笑)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