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象周游 » 第二十七章 良宵

第二十七章 良宵

    一行人返回济州刺史府,薛绍作为靖海军重将,并不方便在地方州府现身,因此在刺史府外寻了个茶楼等待罗元通等人。

    刺史府内,看着好不容易从饭桌上拖下来的李瑷和一旁扶额无语的罗元通,周游微微一笑也出声告别道:

    “罗大哥,李姑娘,我就不随大家一起去安阳了。此番事了之后我还要去招录院投递报名表,接着赶往神都参加今秋的国院大比。”

    “周大哥,你要去神都吗?“本来还在神游天外的李瑷瞬间清醒过来:“那我们也去神都吧罗爷爷”

    “不行,国公还在海上等着我们一道返回去安阳呢!”罗元通直接拒绝了李瑷的要求。

    “去嘛去嘛”,李瑷不依不饶地说道:

    “大不了我也答应去国院上学好了。”

    听到过往死活不答应去神都上学的李瑷,如今居然松口同意去往国院,罗元通也有了一瞬间的意动,随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不行,就算你要去神都,也要先见了国公再说。”

    这趟出来李瑷经历的变故实在太多,连神魂都被拘往九幽走了一遭,无论如何也要先让她见过燕国公之后,再说后面的安排。

    见罗元通死活不答应,李瑷只能嘟着嘴在一旁生闷气。

    周游其实心里也有些舍不得眼前这一老一少两位忘年交,先是低着头安慰李瑷说道:

    “李姑娘,就算此番咱们不能一起同往神都,日后有机会我也会去安阳找你玩的。只希望安阳李家的门槛不要像传说中的那么高,把我这个曾经冒充过李家的人拒之门外才好。”

    “他们敢!”听到周游打趣的话语,李瑷急道:

    “周大哥你去安阳,我肯定带你吃遍安阳所有好吃的,我可是...”

    “拳打安阳八百里,脚踏河北六州地。”周游续上了李大小姐背熟了的贯口,伸出手掌面对李瑷道:“我们击掌为誓,一言为定。”

    李瑷伸出手掌和周游击掌为誓,这才转悲为喜,破颜而笑,再没有半点郁闷之色。

    一旁的罗元通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一个是自己看着长大从小如孙女一般看待的小县主,一个是虽然刚刚认识不久却极为投缘的小兄弟。

    “年轻真好啊!”外貌如同中年人,但实际年纪已经六十有七的玄元荡魔真人心中感叹道。

    “小游,你过来一下。”

    见周游和李瑷说完了话,罗元通唤了一声周游,将他喊到一旁。

    “燕国公此时还在海上,就算有什么谢意也得等日后他见到你再说了。”

    说着自怀中掏出了一枚小小的锦囊说道:

    “今天早上我们喝茶的时候,我察觉到你行走坐卧间在不自觉的扰动天地元气,可是已经着手开始修行了。”

    《太上气感篇》是道祖亲传的运气吐纳法门,并不像寻常的法门一般,非得静坐入定之后才能感悟吐纳天地元气。

    而且自周游踏入修炼之门以来,便感觉天地间的元气分为活泼亲和。每每自己的神识触动间,接触到的元气甚至可以用雀跃来形容。因此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间,周游总是在不自觉的运转法门,吐纳运气。

    此时的周游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有多恐怖,寻常人修炼总是难免被俗事打断,非得入定静坐后才能吐纳元气。

    但是周游却不需要,只要不是特别激烈的干扰,日常的行走坐卧他都可以修行,相当于比别人凭空多出了几倍的修炼时间。

    就算连罗元通都想象不到此事,他只是以为周游修炼的秘法特殊,因此刚刚踏入修炼之门后会对天地元气有些扰动而已。

    面对罗元通的询问,周游没有任何隐瞒的回答道:

    “是的,我自小无法修行。直到上次从九幽回来之后,因为某些机缘打开了修行之门。也是从前两日起才刚刚开始着手修行的。”

    罗元通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那枚锦囊递到周游面前说道:

    “你如今才开始修行,想来并没有从师门带出什么储物和护身的法器。这枚乾坤袋是我早年间用的储物法器,如今我有如梦令也用不上它了,便将它转赠于你。”

    说着摇了摇乾坤袋说道:

    “可不是没有条件的,打开这枚乾坤袋需要筑基境的修为。你得抓紧时间修行,什么时候踏入了第一境,什么时候就可以打开它了。”

    说完看了一眼旁边睁大眼睛强势围观的李瑷,憋了半天才把那句“别学李瑷,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筑基成功”,给憋了回去。

    “算了,别太打击小瑷的自信心。她只是不认真修行,真愿意认真修行那速度肯定不比任何人差。”罗元通心底暗暗想道。

    大抵天下做父母的心里,都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这枚乾坤袋里我放了一本剑诀,还有一柄我早年斩妖除魔,仗之行走江湖的法剑。”罗元通顿了顿,神色庄重了几分说道:

    “我师承太苍山上清宫,乃是道门上清神宵一脉,最擅雷法。但是我早年行走江湖,凭借的却是剑法,甚至得了个山海剑仙的虚名。”

    罗元通嘴上轻描淡写,但脸上得意的神情却出卖了他。这段少年剑仙的往事,其实也是他心底珍藏的宝贵记忆。

    “这本剑诀就是我赖以成名的山海剑诀,它虽然只是一本残卷,但传说乃是上古剑仙之祖广成子所传,威能无穷。你日后一定要勤加修炼。”

    “江湖风波险恶,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闯过。切记,切记,不要如我一般...”罗元通话语中有未竟之意,语重心长的叮嘱周游道。

    周游重重的点了点头,刚想要说话罗元通又一抬手打断了他:

    “除了剑诀之外,乾坤袋里的这柄剑名为“良宵“。乃是我少年时出山行走江湖,师父赠予我护身的法剑。剑长三尺三寸,重九斤七两。”

    罗元通深深的看了周游一眼,接着说道:

    “我平生没有收过徒弟,师门所学也不可能传授与他人。唯有这本奇遇所得的《山海剑诀》和这柄师父所赠的法剑可以给你。既因为你我兄弟二人投契,也因为我相信你绝不会辜负了这本剑诀,更不会辜负了这柄良宵。”

    感受到罗元通话语中的郑重与真诚,更感受到了他话语中的深意。

    既有他对自己的爱护之意,更有罗元通对其师的深厚感情,甚至...愧意。

    周游肃颜而立,双手接过罗元通手中的乾坤袋:

    “罗大哥,你放心。周游必定不会辜负这本《山海剑诀》,更不会辜负这柄良宵!”

    罗元通欣慰的点了点头,当下也不多言,领着李瑷直往刺史府门外而去。李瑷一边走还不忘一边回头冲着周游挥手告别:

    “周大哥,一定记得要来安阳找我玩。啊,还有,我也会去神都寻你的。”

    也不知道这个小丫头想没想过,万一她去了神都,周游去了安阳,两个人要如何碰面这件事。

    送别了罗元通等人之后,周游整理好思绪回到住处,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此番虽然是奉师命游历中土,但周游其实并没有什么必须完成的目标。除了师父建议的国院大比之外,便是自己当年迁居东海前留下的那些家事。

    “家事”

    周游仿佛自嘲般甩了甩头,他既不想去料理那些家事,也不想去面对那些家人。

    “也罢,这些事情想也无用,到时候再说吧。”生性乐观豁达的周游很快将刚刚生出的那缕忧思斩去,看了看整理好的行李。

    周游此次来中土,带的最多的就是书。除了那本肖老所赠的《见信集》之外,周游还带了七八本手边常看的书,儒释道皆有。此外便是些日常换洗的衣物,和一些黄白之物了。

    其实像周游这样的人,已经是凡俗眼中的仙家子弟,至少不需要每日为生计发愁奔波。因此周游之前从没有因为自己不能修行而怨天尤人过,要知道人还是得知足常乐的。

    蓬莱山中亦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周游归山时曾经引起过黑水震荡的异象,之后却迟迟无法踏入修行之门。

    这世上专有一种人,喜欢踩高捧低。当你处于高位时,他会不惜放下任何身价尊严去巴结你。当你从高位跌下时,他又会恼羞成怒,要加倍的侮辱你。

    不管是为了找补之前巴结你留下的心理包袱,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越。这种人会有一种宛如上当受骗般的补偿心理,要加倍的从你身上找补回来。

    很不辛,周游也遇上了这样的人。

    虽然周游的师父在蓬莱门中地位甚高,但周游自小就不是喜欢找师长告状的性格。因此他也就是远远避开,一直在东海群岛生活。

    反正自己无法修行,多交些朋友,多看些书也挺好的。

    正在胡思乱想间,周游将自己的行李也收拾得七七八八了。再寻来一个褡裢,将这些书籍放在其中一个口袋,衣物放在另一个口袋。再将钱袋和乾坤袋一起小心塞入怀中,周游的全部行李便算是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