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末法之夜 » 第六章 拦截

第六章 拦截

    东面的拦截点定在海滨公路与越河路交接处的十字路口,西面的拦截点定在普华四路与兑银路交接处的十字路口,两个拦截点正好相距10公里。

    和白舒搭档的是大刀,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就是人狠话不多,他的人生格言是“一定要补枪!”两人乘着半装甲车来到一座废弃的商场前。大刀提着反器材狙击收纳箱,白舒背着光电望远镜,两人顺着楼梯爬上了商场破旧的楼顶,这里的视野非常好,周边的道路都尽收眼底。商场楼顶钢架之间的玻璃大多破裂,钢架也锈迹斑斑,所幸还算牢固。受战时经济的影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种荒废的大型商场,它们就像战争的疤痕,记录了那段匮乏的岁月。

    落点后,大刀只用了30秒就组装好了硕大的反器材狙击枪,枪上的45倍电子狙击镜可以将影像数字化,实时上传领路网,共享给每一位干员。不仅是狙击镜,各队员头盔前的摄像头、光电望远镜、提前释放到周围的一次性微形无人机、路上的交通摄像仪、街上的治安摄像球、居民安装的私人摄像头等,都由白姐统一获取、过滤、整合,构建成一张完整的动态战术地图,再经领路网分享给战场上的每一位队员,甚至远在首都的治安总抚。

    大刀习惯用卧姿射击,人一卧倒,姿势已经摆好,他双腿呈八字形,双臂与枪的脚架构成三点支撑位,不需要半点调整,真正做到人枪合一。白舒不禁在心里赞道:真是天生的狙击手!大刀按下战术耳罩上的开关,问:“白姐,我的枪架好了,可以调试,给我提供个靶。”白姐:“距离你的正前方630米,海滨公路与越河路交接处的十字路口,正对着你的那盏交通灯。刚说完,原本熄灭的交通灯重新亮了起来,是白姐接入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的操控。”大刀眉头一皱,训斥道:“这是破坏公共财物!”白姐解释:“根据模拟,交通灯的位置最贴近惶碎可能的行进路线,另外,本次行动的再建上限为3000万,确保一击必杀拥有最高优先级。”

    白姐说得在理,大刀也不再质疑,果断地瞄准、装弹、上膛,一套动作下来粗长的枪管几乎没有晃动,没等白舒报出狙击要素,大刀已经扣动了扳机,“砰……”,商场的四周激漾起暴力的回声,0.4秒后,交通灯被打灭,灯后平整的水泥路面被射出一个人头大小的深坑,碎石四溅,飘起的烟尘肉眼可见。根据射击情况,大刀校正了电子狙击镜,白姐则计算出子弹的威力,并分享给全体队员。

    “反器材狙击枪1.5公里内可以贯穿60毫米匀质钢板,动能超过2.35万焦耳。”

    作为最后的一道保险,反器材狙击枪为队员们竖起了一堵坚实的心墙。

    自从看到弑者以后,白舒就有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像眼睛和脑袋的位置颠倒了一样,这是他从来没遇到过的,所以架设好光电望远镜以后,他打算再看看目标的情况,刚拿出收纳在腰后的小型折叠移动终端,战术耳罩里就传来了白姐的声音:“全体队友注意,全体队友注意,传感器发现乘金大道北侧公寓楼内有一位平民。”

    1队队长石志坚没好气地问:“白姐,之前不是说核心区域居民疏散100%吗?怎么漏了人!”

    白姐:“数据由津海市战时应急管理署提供。”

    石志坚没好气地说:“回去以后提醒我向该单位提起行政投诉。”

    白姐:“好的。”

    5队队长张致远:“那位平民能自行离开公寓楼吗?”

    白姐:“已尝试用各种方法联系他,都联系不上,只探测公寓内部有生命体征,且生命体征较弱。”

    李平峰皱了皱眉,待援的平民距离接触点有相当的距离,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却不能不管,只是还有不到30分钟就要和弑者接触,执行救援任务的队员恐怕赶不上这边的任务了。这时,一个念头在李平峰的脑海里闪过:让白舒去。

    随着情报的不断积累,李平峰越来越清楚双方在实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单纯的火力侦察,3个小队还是勉强能完成的,但如果两位弑者突破拦截点且最终相遇,上级很可能会要求小队直接干预,搞不好就要全军覆没。如果非要在队员里做个取舍,他想保护白舒,然后和其他队友们一起流尽最后一滴血。非要问原因的话,因为白舒不欠这个世界什么,而且他比这里所有的人更有价值!

    “白舒,你去。救出平民后让白姐用装甲车把平民送到安全的地方,再赶回来。”哪怕这个决定有些自私,李平峰依然果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是!”白舒回道,同样毫不犹豫。

    趁装甲车开来的空隙,白舒进行了一番布置。他先现将光电望远镜移到距离大刀10米外的地方,降低大刀被发现的风险。然后让大刀把光学隐身衣脱下,将隐身衣折了个巧妙的形状,盖在大刀的身前,让狙击枪枪管和瞄准镜从衣袖穿出,这样既不影响视野,又能让隐身面积最大化。大刀对此非常满意,朝白舒竖了竖大拇指。白舒拍了拍大刀的肩膀:“一会见。”然后沿着楼梯回到地面。白姐遥控的半装甲车刚好来到,接上白舒后,朝目标建筑飞驰而去。

    战场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只是这份平静注定短暂。

    白舒走后不到15分钟,战术耳罩又一次传来了白姐的告警:“全体队友注意,全体队友注意,突发情况,惶碎突然跑起来了,速度接近5米/秒,2队的接敌时间提前到11:00以前!”众人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看到,惶碎正奔跑在海滨大道上,浓重的水蒸气被他甩在了身后,整个人活像一节蒸汽火车头!而两位弑者的相遇点也不断向女娲一侧移动。

    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大战前的宿命感像夏日的热浪,拍打着众人的心坎。

    李平峰问:“白姐,什么原因导致惶碎突然跑起来?”

    白姐:“信息不足,无法推测。”

    李平峰立刻切换到队长一级的通讯频道里,1队队长石志坚说:“李队,按这个速度,武器还没施展几样,惶碎就跑过你们的拦截网了,更别提观测了。按原计划逐步试探已经不现实,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用巡航导弹对他进行火力试探。”5队队长张致远说:“我赞成,印迦的案例就表明动能小于2万焦耳的武器根本伤不了他们。相比子弹,爆炸的冲击波具有不同的杀伤原理,这也是我们今次侦察的重点!”李平峰也担心墨守成规会丧失主动权,情况反而会变得不受控制,于是当机立断:“我看行,而且咱们输得起,就算搞砸了,我们还有一个!”随即下达命令,让谢永飞和唐丽娟立刻为导弹标记目标。

    谢永飞和唐丽娟正在一栋居民楼8楼的阳台上,和白舒一样,她们已经将光电望远镜架好在阳台上。谢永飞问唐丽娟:“海滨公路第1高架桥东侧500-1000米的路段,怎么样?”唐丽娟同意:“这里是最好的攻击点,周边100米范围内没有高层建筑,便于观测锁定,而且路面也比高架桥更容易修复,可以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谢永飞迅速标记了攻击区域,白姐也完成了攻击参数的计算:“建议切入角偏西73度,碰炸模式,炸药威力3/6,在惶碎前方6米爆炸。”

    不到10秒,谢永飞就完成了所有攻击参数的输入,手速快得让一旁的唐丽娟都暗暗惊叹。然而,谢永飞将方案上传以后,又过了5分钟,攻击授权还是没下来,谢永飞焦急地呼叫道:“刘鹏,方案上传没有问题吧,攻击授权怎么还没下来?”5队的刘鹏是本次行动的通讯保障员,他又遍了一遍,回道:“巡航导弹早在咱们头顶盘旋1个小时了,但方案审批还卡在司令部。”谢永飞阴着脸埋怨道:“行动前请求派出无人机就等了半个小时才获批准,这可不是当年我们赢下战争的效率!”唐丽娟也皱了皱眉,但没有接话。

    这就是现如今调查署的尴尬之处,一方面机构性质特殊,非军非警非宪非特,对谁都没有指挥权,却又极其需要其他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超自然现象仍旧没能获得足够的重视,找不出一条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指引。要不是署长和副署长的面子够大,别的部门完全可以拒绝配合。

    相比队员们的焦急,李平峰依旧是波澜不惊,眼前的困难他这队长多少能预料到,毕竟现在不是战争时期,这里也不是战场,不能拿当年30秒召唤一波火炮支援的效率做比较。他看了看时间,问:“白姐,还有多少时间?”李平峰问得不清不楚,但白姐通过事件相关性交叉比对,选出了最接近李平峰想法的问题,答道:“对惶碎的攻击窗口还剩8分钟,8分钟以后将无法在指定区域内发动攻击。”

    李平峰看向身旁的隆多,右手比枪,左手上膛。隆多心领神会,他拿出8公寸移动终端,联上了大蜗的武器舱段,做好两手准备。

    东边严阵以待,西边则依然平静,但惶碎的异动已经让两位队长警惕了起来,如果两位弑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接下来女娲会不会也有动作?

    石志坚死死地盯着移动终端屏幕上的女娲,还是不放心,问:“白姐,女娲的行动有异常吗?”

    白姐:“没有异常,女娲距离拦截点还有30分钟。”

    和李平峰“大开大合”的指挥风格不同,张致远心思更为细腻,他在印迦的首例弑者调查报告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相比单纯的火力侦察,他更想验证自己的一个猜想。为此,他在拦截点精心布下了3条防线,打算来个投弹问路。

    张致远:“观测设备要尽快就位。另外再派出3架光学隐身无人机,持续跟踪,别在意投入。”

    白姐回复:“观测设备已经全部就位,隐身无人机正在派出。”

    不多久,白姐又一次告警:“全体队友注意,全体队友注意,惶碎加快了奔跑的速度,达到8米/秒,攻击窗口不断收窄!”然后所有人的便携终端上都弹出一行倒计时,数字就像被鞭打一样疯狂跳动,转眼间已经剩下不到1分半钟。

    隆多拍了拍李平峰,刚想说话,李平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以惶碎现在的速度,2队手里的武器将很难施展,例如榴弹炮是抛物线发射的,对付移动目标的效果很差;例如陈广田架在路边的喷火枪,陈哲操控的极高频电磁脉冲枪,这些武器都需要时间来检测效果。也就反坦克导弹比较靠谱,但一次只能操控一枚,还要留出观测时间。绕了一圈,还得用巡航导弹,火力足,能精确打击移动目标。

    唐丽娟掐指心算,提议说:“建议撤回之前的攻击方案,攻击区域改为高架桥西侧距离桥梁500-1000米的公路。这样既能避开桥梁,还可以多争取2分钟!”

    张致远也赞成:“我也赞成,太靠近桥梁会对承重结构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石志坚却十分担忧:“过了高架桥惶碎离2队就远了,一旦巡航导弹不起效,惶碎就要突破拦截了。”

    面对这两难的抉择,李平峰稍加思考,斩钉截铁地大声说道:“都不要慌,授权很快会下来的,我们就在桥上拦截!谢永飞,授权下来以后,将末端制导改为手动激光照射,你要瞄得稳一点。”

    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市中心用巡航导弹攻击高架桥,实在是疯狂至极!但两位队长随即明白过来,是自己的格局小了。惶碎要是冲破了拦截点,后面发生的事才叫疯狂至极,相比弑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破坏,破坏一座高不过5层楼的路桥,实在算不了什么。副署长肯定考虑到这一层,才会把今次任务的再建上限提高到惊人的3000万。

    或许还能起到震慑的作用,把弑者的注意力引向小队。

    而改变导弹末端制导的做法也很高明。首先这种调整是允许的,不需要重新申请授权,鸡贼的是手动激光瞄准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从500-1000米不等,就算导弹飞出了申请攻击的区域,只要在合理误差范围内都能炸,是战时“火力向前”这一重要原则催生的“漏洞”。李平峰经验丰富,估计战争时期也没少钻空子。

    很快,众人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一眨眼的功夫,惶碎已经跑过了攻击区域,距离桥头不足500米,攻击窗口彻底错失。

    这时,军区终于批准了攻击方案。刘鹏一看授权下达,立马大喊:“下来了!”同一时间,谢永飞的光电望远镜握把处的保险盖自动弹开,露出了里面的红色扳机。李平峰没有半秒的迟疑,立刻命令:“开火!”谢永飞狠狠地扣下了扳机。

    此时位于城市上空1500米高度的4枚巡航导弹中的1枚立刻改变了飞行方向,尾部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开始疯狂加力,头部叠放的6个饼状战斗部中的前3个被注入凝固止爆剂,将爆炸威力削减到50%,不然理论上全威力的爆炸冲击波足以把惶碎炸成肉碎。惶碎跑得很快,但谢永飞居高临下,稳稳瞄准,始终将照射点定在惶碎前方6米左右的位置。

    导弹先以最高0.84马赫的速度抵达高架桥上空,然后立刻调整姿态,自东向西以大角度向地面全力冲刺。5.8秒后,导弹精准地击中惶碎前方6.3米的水泥路面,深入路面30厘米后引信激发爆炸,“轰……”巨大的火球点燃了空气,大地伴着夸张的巨响结实地颤了一颤,周围的建筑和汽车的玻璃被震碎,浓重的烟尘仗着声势肆意蔓延,宣泄着爆炸的余威。

    惶碎被爆炸的冲击波炸飞,带着浓烟和碎石在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抛物线。正当大家以为他要重重落地时,惶碎却在空中稳住了身体,双膝微屈稳稳着地,在地上留下一条7米长的刹痕以后,终于停了下来。只见惶碎将双鞭交叉挡在身前,随后飞来的碎石在惶碎前1.5米的地方被悉数弹飞,透过石块落点处的光线散射可以看出有一睹无形的力场包裹着惶碎,这个范围正是弑者的领域。然后硬鞭从微微发红逐渐变回暗灰色。

    不多久,惶碎直起身来,他恶狠狠地环视四周,刚想往前走,突然一个踉跄,半跪在地上,膝盖压碎了水泥地面。他感觉胸口像被大锤撞了一下,嗓子眼发甜,从嘴角流出了些许鲜血。他用手擦去鲜血,做了几次深呼吸,这才重新站了起来,抬头挺胸慢慢走上桥去,只是今次不再奔跑了。

    众人都被震撼了,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念头:弑者竟然能挡住这种级别的攻击!冲击波真的能对弑者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没等惶碎重新走上桥,桥下先传来了几声夹杂着钢筋脆裂的爆响。原来导弹刚好击中了承重柱的位置,承重柱的核心结构体被震碎,一段长约100米的桥桥面彻底失去了承托,两头开始断裂,折成几段砸向地面,一时间轰声雷雷,烟尘滚滚。

    看着桥面被炸断,惶碎并没有多少惊讶,他继续往桥上走,走进了漫天的烟尘里。在周围大小十余架无人机红外摄像头的监视下,惶碎走到桥的断面上。就在李平峰准备对他进行第二轮打击时,惶碎却坐了下来,他的右膝屈起托着右手和下巴,休闲地看着天空,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