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世民 » 第42章 一个大惊喜

第42章 一个大惊喜

    这种力量对比,让咄摩支心里的不安越发浓烈。

    “怎么办,大哥,我们真要与大唐打下去吗?”

    “我现在真的有些担心,继续打下去,我们只会被打得更惨,甚至可能会被赶去草原的最深处。”

    一想到那种可能性,咄摩支就不寒而栗。

    草原上也不是处处都好的,肥美的草地能够养育人与牛羊,而更深处的草地,却有着许多危险。

    不光有着狼群,更有着贫匮的土地,那里连狼都养不活,何况是养活他们薛延陀部落!

    大皇子拔灼说道:“若是真打起来,能被赶去草原深处,已是最好的可能了。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们能联合一些盟友。”

    “可是大哥,汗国其他部落,不是都已经宣布,要与我们薛延陀部落划清界限,脱离薛延陀汗国吗?”

    二皇子咄摩支郁闷地说:“这种情况下,还能找谁做盟友?”

    大皇子拔灼道:“也不是所有部落都与我们划清了界限,还有几个部落没有表态。”

    “大哥,除了原来铁勒九姓大部落,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部落……”

    二皇子咄摩支显然有些看不上这些小部落。

    大皇子拔灼叹道:“虽是小部落,但若是能在此时不离不弃,至少对父汗,对我们部落的勇士们,是一个鼓舞。”

    “若是连他们也弃薛延陀部落而去……”

    后面的话,大皇子拔灼没说,但咄摩支却懂了。

    是啊,虽说他们草原上的民族,面对着绝对的利益,来个背刺是常有的事。

    可如果一个汗国遇到危险,除了主体部落之外,其他部落连一个跟随的都没有。

    这看起来也不像话啊!

    这不是说明了,他们这边毫无胜算,也处于绝对的劣势吗?

    这对于鼓舞士气,可是大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大皇子拔灼自然是希望至少能留下几个部落。

    这不仅仅是援军,更是一种士气的鼓舞,代表着人心。

    二皇子咄摩支看着大哥,突然觉得,此时已经成年了的大哥,比帐中那个因为老迈,而显得反复无常的老人更适合做薛延陀汗国的大汗。

    但这话,他却不好说出来。

    到了最后,他只能叹着:“希望如大哥所说,能有部落愿意追随我等吧。”

    他对此是不抱太大希望。

    但显然,真珠可汗对此信心十足。

    他甚至几次叫他们进去,追问是否有部落过来,每次得到不满意的答案,都是对着他们一顿大骂。

    到了后来,咄摩支已是不愿再往大汗的大帐跟前凑。

    虽然这样对大哥有些抱歉,但他实在是受够了父汗如今庸碌无能又天真的模样。

    “二殿下,有人来求见大汗了!是几个部落的首领,带着人一起来的!”

    “真的?”

    傍晚,正在自己帐内喝闷酒的咄摩支,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惊喜不已。

    “竟然真有部落来了?我去看看!”

    说着,就换了身衣裳,大步流星走向真珠可汗的大帐。

    在大帐外,他就听到了里面的说笑声。

    他哥哥恰好从里面出来,见他过来,就朝他走过来。

    “大哥,真来人了?是哪几个部落?”咄摩支问道。

    大皇子拔灼说了几个名字,咄摩支不禁瞪大眼睛。

    “就这么几个小部落?”

    “嘘!父汗正高兴着,你小声点吧!”

    大皇子拔灼忙压低声音提醒道。

    “可就这么几个小部落,以往你我去见他们,他们都要奉承着我们,如今竟然还要让父汗亲自相陪?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咄摩支更想说的是:真是今日不如往昔了,这些人竟也能成为座上宾了!

    但将出口,他想到薛延陀部落如今处境,这傲然的话就又被咽了下去。

    “好了,既然你不高兴,那就不要进去。反正父汗在里面,他们能来,至少比铁勒九大姓要值得拉拢,你说对吧?”

    大皇子拔灼安慰着弟弟。

    咄摩支心里翻腾着种种复杂情绪,最终都被无奈的现实打败。

    “你说的对,大哥。”

    他轻叹着:“如今这一仗,关系着薛延陀的未来,容不得我任性,放心吧,大哥,我心里有数。”

    李恪坐在帐中,正与大唐皇帝李世民闲聊。

    李世民嘴上批评着他过于莽撞,竟然直接将人给赶出去,还将对方带着的人给杀了。

    但只看神情,就知道这不过就是随口一说。

    “皇上,您若是想笑,就笑吧,忍着怪难受的。”李恪看了一眼李世民,无语地说道。

    “放肆。”李世民再次瞪他一眼。

    结果片刻后,就忍不住笑了。

    “哈哈!爽快!你做的好!”

    这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大唐英主,平时行事作风已是稳了下来,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杀伐决断的李二凤。

    李恪像他,在李恪直接让人干掉咄摩支带着的那些人时,李世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在笑过之后,他还是要提醒一下李恪。

    “薛延陀虽然已是四分五裂,但薛延陀部落却没散。不要小看了他们,想要重创他们,我们唐军怕也要受一些损失。”

    “这次领兵你可不能胡闹了,老实待在后面,知道吗?”

    “不,这次我不仅要去,还要领兵!请皇上应允!”李恪立刻说道。

    皇帝冷笑道:“你能保证自己依旧毫发无伤,能取得大胜利,朕就允你!”

    这其实就是故意在刁难了。

    谁料李恪却突然神神秘秘地对他说:“这一点,您倒是不必担心。”

    “哦?你这小子,又有什么妙计了?”李世民问道。

    “这个嘛,先保密,等做出来了,再告诉您!”李恪笑着说。

    “你啊。”用手点指着李恪,李世民直摇头。

    但经过这次的事,他也算是知道这小子的性格了,看似莽撞,其实心里也是有着谱儿的,只要给予信任,没准对方就会回报一个大惊喜。

    李世民不是庸主,更不是胆小之人。

    他年轻时就曾莽过,知道在战场上,若是做什么都唯唯诺诺谨小慎微,那就很难取得大胜利。

    所以他最后还是应允了。

    “朕最多给你三日,若是三日后,你还没拿出好办法来,那这次进宫薛延陀,就不能再由你带队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恪立刻自信满满地回道。

    这副模样,再次惹来李世民的笑骂。

    “皇上,李将军来了。”这时,一个太监进来禀报。

    “让他进来。”

    “那我就先回去了。”李恪忙着做自己的实验,立刻就告辞。

    “快滚!看见你就烦!”李世民笑骂着挥手。

    李恪随后就走出来。

    他出来,李绩则是往里走,李绩佩服地朝他竖了个拇指,就走了进去。

    毕竟李绩来了之后,还在外面等了一会儿。

    那么一小会工夫,就听到了帐内的说话声。

    李世民对着李恪的笑骂声,他听得清清楚楚,心里这个酸哟。

    毕竟以李世民的性格,这种笑骂,恰恰证明了李世民对李恪的重视。

    而李恪面对李世民时的那种自在随性,也让李绩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