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世民 » 第31章 运粮食

第31章 运粮食

    “我何时说要杀你?”

    李恪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说道:“我不仅不会杀你,而且,还会好好款待你,不仅如此,等你什么时候住厌烦了,我会放你走!”

    “什么?”

    听到这话,道姑猛然回过头,一脸诧异。

    “怎么?不信?”

    李恪道。

    道姑脸上带着质疑的表情,说道:“你会有这么好心?”

    “当然,我又不是屠夫,不会动不动就打打杀杀。”

    李恪笑了笑,旋即,话锋一转:“不过,你得在蜀王府待上半个月才行。”

    说完,又看向许水仙。

    “水仙姑娘,你也是一样,半个月后,如若你要跟随你师傅一起离开,我同样也会放你走,当然,如果你想留下,我也欢迎。”

    说完这些。

    李恪朝着外面喊道:“来人,送这二位去厢房休息,再给她们准备干净的衣裳。”

    话音刚落。

    几个丫鬟走了进来。

    在丫鬟的带领下,道姑和许水仙离开了大厅。

    .........

    翌日。

    李恪起了个大早。

    他被道姑掳走日,益州许多事物都搁置了,眼下安然回到自己的地盘,他需要将许多事物统统处理掉。

    首先便是各县的蝗灾情况。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加上食用蝗灾,益州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已经减轻了许多。

    个别地方已经没有灾情。

    益州各县。

    张晟治理的汉中县,就已经彻底摆脱了蝗灾。

    不仅如此,汉中县境内,许多农田和耕地,也渐渐开始复耕。

    “不错。”

    看完张晟书写的奏章,李恪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管是古代。

    还是现代。

    像张晟的清廉官,肯为百姓谋福者,这样的好官已经不多了。

    这也印证了李恪没有看走眼。

    同时,也是时候拿掉张晟头上的代理知府转正了。

    一一将所有奏章看完。

    总体来看。

    李恪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手底下的这些官,以前大多数是跟随莫汉良贪污受贿。

    现在李恪的到来。

    以雷霆之势扫除了莫汉良这个祸害后,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活着的这些官员。

    肯定不敢再贪污,更别说受贿了。

    当然,以益州目前的情况,他们也不敢贪,更不敢受贿。

    比起钱财。

    他们更加在意项上人头。

    钱没了。

    大不了可以再赚。

    命没了。

    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处理完各县呈上来的奏章,李恪开始处理这几日火头军的事物。

    火头军以程铁山为首。

    程铁山带兵打仗在行,让他写奏章,记录军中大小事宜,就太为难他了。

    李恪看到他呈上来的奏章,字体由美,语句通顺,第一个念头,就想到,这不是出自于程铁山的手笔,多半是他麾下一些读过书的武将代笔。

    在奏章里。

    详细记录了军中发生的事情。

    以及每日操练情况。

    还有重要的一条便是,粮食和瓜果都熟了。

    看到这,李恪眼前一亮。

    按照他之前的推算,成熟的粮食,基本上能够暂时解决益州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剩余的粮食可以当成种子。

    还有瓜果。

    益州地处西南,气候宜人,完全可以种植瓜果。

    接下来。

    只需一年,他就可以把益州治理成大唐最富有的一州之地。

    到那时。

    长孙无忌?

    李承乾?

    想再威胁自己。

    他们已经没有资格了。

    只要益州治理妥当,粮食丰收,盛产瓜果,也就有了资源。

    到时候,李恪可以以各种借口招募兵马,训练这些新兵,不管是否自己能够争到皇位,谁继承李世民的江山,都无法撼动自己的地位。

    “来人,备马!”

    想到这,李恪站起身,一刻也不想等待,走出去的同时,吩咐下人备马。

    离开蜀王府。

    李恪驾马朝益州郊外飞奔而去。

    ..........

    益州城郊外。

    火头军驻地。

    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在这片山水当中,隐藏着一片金黄。

    金黄占地几百亩,那是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宛如一片金色海洋。

    在大片稻谷四周,还种植了大量瓜果。

    得知李恪要来。

    程铁山领着几位重要部下,早早守在驻地门口。

    “将军,来了。”

    有人指着远处飞奔而来的黑影。

    黑影越来越近。

    赫然是驾马而来的李恪。

    李恪赶到驻地门口。

    程铁山带着几位部下齐刷刷单膝跪地,拱手抱拳道:

    “拜见都督!”

    李恪翻身下马,朝着程铁山一行人摆了摆手,说道:“没有外人,这些繁缛礼节就免了吧。”

    程铁山咧嘴一笑,打趣道:“嘿嘿,该有的礼节,咱不能少,毕竟,你即是都督,也是皇子。”

    李恪笑骂道:“好你个阿牛,几天没见,你到时学会贫嘴了!”

    气氛一片融洽。

    在程铁山和他部下的簇拥下,李恪走进驻地内部。

    没有歇息。

    直奔稻田而去。

    很快,李恪一行人来到稻田。

    看着金灿灿的稻穗,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海洋,李恪不禁发出一阵感慨。

    实在是太漂亮了。

    壮观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那些稻谷种植基地。

    李恪身边,程铁山一行人虽然每天都回来巡查,但是如今再一次站在稻田边上,也是心生异样的情绪。

    每次站在这里,总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那种感觉,其中一样,便是满足。

    毕竟,民意食为天,食的前提,得有粮食。

    粮食才是民生之本。

    “铁山,吩咐全体将士,把粮食收割了,全部运送到益州城去。”

    李恪目测了黄金稻田的面积,足足有五百亩,按照一亩产千斤,足足五十万斤,还不加瓜果。

    只要合理把这些粮食分给益州百姓。

    益州困境,就能迎刃而解。

    “是!”

    程铁山兴奋道。

    当即吩咐手下,去把火头军叫来。

    几千火头军将士,涌入稻田,手拿弯刀,开始收割稻谷,场面壮观至极。

    仅仅一天时间。

    五百亩稻谷,被全数收割。

    一车车用麻布口袋装着的粮食运往益州城。

    引起百姓们纷纷注目。

    “你说车上装的是什么?”

    “会不会是朝廷派下来的粮食?”

    “怎么可能?眼下各地蝗灾,朝廷哪有那么多粮食拨下来?”

    “也是,就算是朝廷拨下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我刚才数了下,整整有几十车呢。”

    “嘁,你孤陋寡闻了,这些马车,从晌午就开始运了,这都下午了,怎么可能才几十车?”

    “嘶........”

    百姓们对于马车上装载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但没有人敢上前去查看。

    毕竟,这些马车都是由火头军进行运送。

    谁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