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 20.手持地狱之钥,踹开天堂之门——观三部抑郁自杀电影

20.手持地狱之钥,踹开天堂之门——观三部抑郁自杀电影

    前言

    二十年前,中国香港著名男歌手、演员“张国荣”跳楼自杀,结束了年仅46岁的短暂生命…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至今已是二十年过去。

    张国荣在演艺事业上取得的成功,以及为行业做出的贡献,使得他在海内外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巨大影响力。

    二十年来,每年他的忌日,都会有人想起他。

    而关于他的死亡,则依然是那个常被人冒用、仅极少数属于正版,但却在近些年连正版也开始严重增多,从而无法忽视、也决不能再忽视了的词语——

    抑郁症。

    张国荣的抑郁症,也许是出于他敏感的性格,也许是他非同寻常的经历,亦或者是他那因属于社会极少数而被排斥的性取向选择…至于究竟是何缘故,过去太久,也许已经无从查证。

    总之,它发生了,它给一位优秀艺人的璀璨年华画上了永恒的句号。

    在我的上篇文章中,我曾提到抑郁与教育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在我去年的上上篇文章中,我也曾提到生与死的关系,每个人生命的意义以及对生命的看法与选择等等。

    那么本篇文章,我就借着“抑郁”与“自杀”这两个标签,以几部近期看过的电影举例,来梳理并抒发一些看法吧。

    比起洋洋洒洒的倾泻太多浅显且同质化严重的“影评”或“影视解说”,我更习惯琢磨出我从不同影片中得到的感想,将其总结后以如此明确主题的方式来表达并解释出来。

    所以,我的文章可能多数都属于“观后感”,而非影评。

    我是泓烧鸭。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大概是我最近也有点抑郁了吧,虽然我从没去找医生确诊过。

    我也已经很怀疑近段时间我自己的精神状态了。

    抑郁与自杀,不同的原因、程度、过程与结果

    什么是抑郁,什么是自杀?

    两者间存在什么关系?是否有必然导向的转化过程,还是某种程度上各自独立、只是偶尔会连接?

    要直接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可以举例的影片有很多。但这篇文章开场的第一部,我想讲一部可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冷门影片——

    《杀手没有假期》。

    《杀手没有假期(InBruges)》是由马丁·麦克唐纳(MartinMcDonagh)执导,柯林·法瑞尔(ColinFarrell)、布莱丹·格里森(BrendanGleeson)与拉斐尔·费因斯(RalphFiennes)等演员主演,2008年1月17日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同年4月18日在英国上映,并获得次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一部英式黑色幽默犯罪片。

    说到自杀,私以为本片虽然比较冷门、但应该还是跳脱不开的:

    牵系本片主线的三个男主角,在片中都选择了自杀,并且是原因、程度、过程、结果与意义都各不相同的三种自杀。

    本片在美国被定为R级(即17岁以下观众需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光从片名就可以看出。除了三位主角都是杀手、在片中制造了大量的开枪与血腥镜头外,还存在性爱、种族歧视、吸毒等内容,即便是演员台词,也在107分钟的片长里用到了126个“Fuck”,几乎是平均每分钟出现1~2次。

    这样的影片,放在今日之中国是绝无可能过审引进的,或者在当年应该就不曾引进,这或许也是它冷门的原因之一。但这些,都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值得被后世提及的好故事。

    在座的不一定都是抑郁症,但一定都是成年人,或早晚得是成年人。

    当然,如果未成年的你有了那个“停止年龄”的想法的话,我当然是想劝你千万不要那么做的。

    我写文章只是单纯的想倾诉与表达、并启发读者们的思考,而不是来传播、宣扬或煽动某种情绪的。

    片名英文直译的意思为“在布鲁日”,虽不如中文译名般点题,但影片内容要说切题也确实切题了。全片的故事都发生在比利时一个叫“布鲁日”的、自中世纪以来传承至今的百年古城。讲述的是圣诞节前夕,两名职业杀手“雷”(柯林·法瑞尔饰)与“肯”(布莱丹·格里森饰)奉上司命令来此度假,而在此地发生与遭遇的一系列经历,心境变化,最后各自做出抉择的故事。

    最先是雷,在某天独自去到布鲁日的公园,对着自己扣动扳机、选择了开枪自杀。

    但他并没有成功,因为与他亲如父子的同伴与前辈肯阻止了他。

    他选择自杀的原因,才是开启本片故事的线索:

    在一次工作中,由于误杀了一位无辜的小男孩,雷被困扰进了不断塌陷的自责、内疚与愧悔中…以至于哪怕可以被安排来到风景优美的异国小城度假,他都在无数个“F”词中反复抱怨着周遭的一切。

    本片情节在此十分讽刺且充满黑色幽默的是,肯在叫住他的前一秒,还在拿着枪从背后悄无声息地接近他,是抱着要杀他的心前去的。这是因为肯奉上司的命令带着雷来到布鲁日,其实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要在这里处决掉违背了组织原则(不杀女人与小孩)的雷。

    肯陪着雷一路过来,都看到这后生晚辈如此痛苦,又不断联想到上司命令与组织的原则,本身也经历了反复思量,才最终打定主意、持枪前往公园…然而在肯准备动手的同时,雷却先要自行了断了。

    于是这一幕,反倒使得有清理门户任务在身的肯于心不忍,宁可背叛上司的命令,也要下意识的放下枪叫住他。

    这不得不说是一段极妙的情节处理。

    我的理解是,从这一段中得到了救赎的并不止是雷自己,同时,也包括了下意识叫住他的,虽为职业杀手、但却本性仁善的前辈肯。

    这两点在本片中并不冲突,这与肯这个角色的故事背景有关。

    雷之所以会被叫住,没有在听到肯到来后继续对自己果决迅速的开枪,其实正因他也并没有下定决心。

    他只是困在郁结中没能走出来,需要肯这样的长辈来叫他一声、拉他一把。

    在绝望中重新看到希望、或至少尝试看到希望,是无数个自杀者没能成功动手,或又犹豫、踟蹰、退却了的原因之一。

    在面临真正的生死交隔之边界时,人或许才会暴露本性,暴露真实的想法,不论即将跨过那条边界的是别人还是自己。

    譬如绝大部分影评人在解读经典电影《阿甘正传》时,女主珍妮本已站上了窗台却又放弃了的原因都是“想到了阿甘”一样。

    在《阿甘正传》中,阿甘便是珍妮在糜烂与绝望的人生中最后能抓住的希望。

    这样的例子,在无数部影片与故事中还有很多很多,可谓是不胜枚举、不计其数…

    在《杀手没有假期》中,雷的自杀被叫住了,之后的他便如同一个孩子般、卧进肯的怀里嚎啕大哭的倾诉了起来。

    现实生活中多少“成功”的自杀者,又何尝不是没有尝试过去寻找、或没能找到那一缕希望,甚至哪怕只是那个能让自己嚎啕大哭的人呢?

    活着还有无限的未知,死亡就成了唯一的永恒了。

    你完全有那个能力和条件,你也随时有时间和机会,如果你确实已经打定了主意的话,你早就实施了。

    可你为什么还没有那么做呢,你又一定非得那么做不可吗?

    你的人生中,一定还存在着可以抓住的希望吧?

    若是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等到了呢?

    在肯叫出声、雷放下枪的一瞬间,深陷不同抑郁的二人都同时得到了救赎,又同时来到了一条绝境上——那便是对上司命令与组织原则的背叛。

    出于作为长辈的仁善之心,肯在之后安排雷坐上了火车,让他离开布鲁日。

    而出于作为男人的责任感,肯直面自己的选择,在雷坐上了火车后,就直接在火车站打了电话给上司哈利(拉斐尔·费因斯饰),还故意让他要听到火车的汽笛声。

    直至影片后半段才终于出场的哈利也行动十分效率,很快赶到了布鲁日,要亲自动手。

    圣诞夜的布鲁日,两人约在钟楼顶层“决斗”。

    然而在真正来到顶层后,肯却放弃了抵抗,说出了一句在该场合下显得十分突兀且奇妙的台词,来瞬间再度加满了本片的黑色幽默成分与效果:

    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是有其原因所在的。

    在肯借毒浇愁的那夜,他向满口种族歧视言论的侏儒交代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妻子是个黑人,死在了极端种族主义分子之手,把侏儒说得哑口无言。而当年帮肯报了杀妻之仇的,正是此时在他面前举枪将要杀他的、现今的上司哈利。

    或许正因如此,才会在这样的场合能冒出这样一句台词。

    肯的自杀,就在这场他主动放弃的决斗之后。

    面对多年老友与忠心干部的如此坦诚,哈利错愕之后也不忍心动手,便放他一马、只一枪射伤大腿后便离开。但就在楼下,哈利却得知雷已回到布鲁日、且就在广场,便立即追了过去。

    此时再无法阻止哈利的肯,为设法向雷通知,便忍受着枪伤、毅然决然走回了钟楼顶层…

    出于仁善之心,他先从高空洒下衣兜里仅剩不多的零碎欧元硬币,提醒地面上的路人游客们让开…

    而后,他直面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的直接坠下。

    砸出了一个足够大的动静,吸引来了雷,送出了最后的关键情报。

    此处肯所选择的自杀,与先前雷所选择的,在抑郁中困闷到情绪失控、从而放弃了生命,只想着要“结束”的自杀并不相同。

    自杀,也是看情况的。

    如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冲锋、掩护或协助战友的垫命式牺牲,如老童话“斑羚飞渡”般的为后辈继开新路,如神话“哪吒剔骨还父”般的赎罪,如钓鱼城守将在城破站上城头的集体自刎殉国,如希特勒般的大厦倾塌、不堪受辱等…同样也都是自杀。但这些自杀,意义是在于那个必须要做出这个选择来去争取到的机会或事物。

    前者重点在于只想着结束,是一种逃避。

    后者则看重“如果不死会怎样”、“如果死了会怎样”,看重的是做出这个选择与结束之后的事,是一种觉悟。

    就比如同样是4月1日,我们要缅怀的不只有张国荣、同样还有一位“王伟”,或者说其实本来就更应该记住王伟一样。

    那样的“自杀”我不会劝阻,我也做不到,我所仅能做到的就是将他们铭记于心,永远缅怀而已。

    但凭手中一把三尺青锋键,将他们镌刻在青史上吧。

    最后上司哈利的自杀,大概也属于这一种。

    在肯跳楼而死后,哈利很快追到雷面前,二人前追后逃,展开了最后的生死追杀。而在最后关头,当哈利一枪打穿雷的腹部,并追着雷偶然间来到了电影拍摄现场后,就在他补枪时,发生了本片最为黑色幽默的最后一幕。

    哈利给雷补上的最后一枪,波及到了同在片场、身为演员的侏儒,其所携带的达姆弹将侏儒的头颅直接一枪打爆了。

    侏儒死状惨不忍睹,以至于通过尸体已经无法分辨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尤其当侏儒还穿着其实是戏服的学生装时,哈利更是不论如何也想不到“侏儒”这一块去、而是直接将其误认成了是个小孩,进而以为自己也犯戒杀了小孩。

    于是,他就毫不犹豫的也下手了。

    哪怕比起雷和肯,他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的能力、权力、地位和财富都已经到达了一个普通人可能奋斗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境界。可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在此刻选择了放弃,选择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哪怕只是误会,却也和肯一样毫不犹豫、毅然决然的开枪自杀了。

    直面自己的选择,作为男人的责任感与担当,对尊严的捍卫…

    在哈利这里,如果他在此时对自己双重标准,就会彻底失去他作为领袖的威严与公信。他一开始对肯下达的杀死雷的命令,他刻意亲自来布鲁日一趟,甚至于连老友肯的自杀等都将完全失去意义,他的角色形象会瞬间倾覆倒逆。

    不论他在把枪口伸进嘴里的那一刻、在人生最后也许会有的走马灯时间里是否有想到以上这些,都毋庸置疑。

    这种可能会让自己死的规则并不是无意义或纯粹负面的限制,恰相反,这才是一种接近法律效果的秩序,是一种足以促进自己活得更为纯粹与真实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节律。

    如果说法律是国家社会通过警察来强制执行并约束所有人道德底线的公共秩序,那么原则与尊严就是每个人通过自觉性来使自己进步的信条。

    也许正是这些规矩、责任感、担当与自尊,才是他拥有如今幸福美满的家庭,取得能力、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必要条件。

    当然,这只是文艺故事中塑造起这样一个角色的一般性逻辑,在不需要逻辑的现实中也许是天差地别、甚至完全相反的,也说不定。

    与雷相比,两个长辈的自杀都是果断且决绝的。

    我的理解是,他们走过直到目前为止的人生、充实了足够多的阅历后,早已对任何事物都不再感到迷茫,有了自己明锐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有着自己的觉悟与信条,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这可能也是为何“自杀”不论是否与抑郁症相关,都多发生在年轻人当中的原因之一吧。

    抑郁为什么会走向自杀,这个因果关系是否有迹可循?

    比起《杀手没有假期》对抑郁情绪与各种自杀形势的完整诠释,许多其它影片对于“抑郁自杀”的理解都成了蜻蜓点水般浅入浅出。要么只是作为序幕或终章的句号,要么只是作转折时的急弯。

    而真正对这一要素理解到位,或是选择了尊重、在剧本上做出过研究的影片,才是会稍微深究一些。

    这就要说到今年二月在国内大陆院线上映的,由佛罗莱恩·泽勒(FlorianZeller)执导,休·杰克曼(HughJackman)等主演,入围第7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一部也十分冷门的影片了: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TheSon)》。

    看到影片英文原名与中文译名的格式,想必不少偶有一些耳濡目染的读者都联想到了两年前上映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Father)》。不出各位所料,正是出自同一位导演之手,都从他的舞台剧作品改编而来。

    虽然如此承启沿袭,但两部影片实际上毫不相关,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

    从至今来看造成的影响力,也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到现在过了一个多月,中国大陆很多地区已经下映了,票房居然才两百万出头,这当中甚至还包括有我分别带着父母去的二刷。

    故事从一个十七岁美国男高中生“尼古拉斯”开始讲起,开片甚至全片都没有展现他从不抑郁到抑郁的过程或关键节点事件,而是直入主题,上来就给观众看到已经深陷在重度抑郁症中、无法自拔的尼古拉斯。

    并且除了部分儿时的回忆外,他自始至终都保持在这个状态,没有转折。

    当以此为开端,许多俗套叙事的阅片经历让部分观众以为尼古拉斯就是主角,以为他会有一个走出抑郁的转折,且以看似顺理成章且无比正能量的重回阳光生活作为结尾时,就一定会被本片杀得猝不及防、留下深深震撼。甚至在我看来,对还没看过本片就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被剧透了的、破坏了一些观影体验的读者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与遗憾。

    真相是,不论从影片的海报上,还是到片中实际表现出来的内容,作为尼古拉斯父亲的标准政界成功人士“彼得”(休·杰克曼饰)都才是C位主角,镜头画面对“没有抑郁症”的彼得的描写与体现,远多过儿子尼古拉斯。

    至于这样做的缘故,则是再明显不过了。

    线索看似集结在“儿子”尼古拉斯上,但在任何语言文字环境、或至少在汉语与英语中,“儿子”都只是一个关系称谓而已。

    溯洄上古,放眼未来,在人类在繁殖方面的科学技术取得下一个突破伦常的发展前,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是儿子。于是,当本片选择了是表述父子关系而非母子关系、不同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里用有异性别而阐述明显的父女关系来叙事时,其就注定了主题并没有那么浅显而简单。

    较比前作,平铺直叙的线性叙事,没有在摄影技术、剪辑技巧与画面特效上整任何的花活也依然多出来了的25分钟片长,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直说结论,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不止尼古拉斯一人,而是这对父子。

    相信不少观众也能理解出来,这是角色性别的设定上让本片片名出现了的双关,彼得与尼古拉斯父子,都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一个人进入抑郁情绪或罹患抑郁症时,可能先天敏感内向的性格,必然只是占比极小的内因。

    后天接受的教育与人生经历,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外因。

    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批驳了尊崇理性、实际、客观唯物与统一标准,排斥感性、虚拟、主观唯心与发散思维的“儒家式教育”形式的文章中,所明确表达出的观点。

    一切问题的本源,都是教育问题。

    于是不出我所料的,果不其然的,片中登场并描绘出了第二个父亲角色,即由耄耋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Hopkins)饰演的,彼得的父亲、尼古拉斯的爷爷。

    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饰演父亲,拿下他了继《沉默的羔羊》后的第二个奥斯卡影帝。而在本片《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中,他又再次饰演了父亲(这波既是英国人给澳大利亚人当爹,也是奥丁给金刚狼当爹),而且还是直接叫本名“安东尼”。

    只不过这回的戏份就偏少,只相当于客串般的存在了。

    即便戏份短少,但由于片名的双关、两个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的存在,使得本片故事在没有再往上揭露更早一代故事,没有明说爷爷安东尼是否也是个“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然后无限追溯套娃的情况下,让安东尼成了一切的源头,那个不可忽视的线索人物。

    这就让本片看似只讲的尼古拉斯的抑郁与自杀,实际上讲的是祖孙三代,是抑郁与教育间存在的那层牢不可破的因果关系,这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就像在小说《槊蟒记》中,之所以会促成所有的人物关系与情节,让主角王隶经历冒险、成长为了后来的模样,一切都得从他的爷爷王伊宁说起,以至于到了需要写一部以王伊宁为主角的前传《槊蟒记之金蛟破海》的程度。

    以这样逻辑设定的故事,其实也不在少数。

    若要举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子,那首当其冲便是由惠英红、吴可熙与文淇主演的剧情片《血观音》了。

    不同于《困在心绪里的儿子》重在对抑郁情绪与教育的关注,《血观音》把重点放在了复杂的情节以及由外婆、母亲、女儿构成的“祖孙三代”的人物关系与形象刻画上。这部片中的后两代受到的上一代的影响也特别严重,一切的源头也来自于外婆。

    在这一点上塑造人物的设定逻辑,两位导演与我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彼得与尼古拉斯父子为何会“困在心绪里”?他们的“困”与上一代的教育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虽然影片并未表现出尼古拉斯患上抑郁症的具体事件与过程,但也已经在叙事中交代了许多个相关诱因:

    父母都是强势的事业成功人士,因性格冲突而离婚;

    父亲组建了新家庭,他暂随母亲生活;

    性格敏感,经历过了转学,有追求着的文学梦想且付出了坚持,经历了抑郁后的选择是自杀…

    呵呵…

    尼古拉斯的这些完整设定,不论是我在影院中第一次看到,还是后来直到现在写文章时的屡屡回想起,我都会下意识的发出这两个字,充满自嘲的嗤笑出一声来。

    我不敢奢望这篇文章能有多少新读者读到,所以,只要是现实中认识我,或读过我其它文章的读者就都会知道:

    以上这些设定,和我本人现实中的人生经历,完全相符。

    所以,当我在影院中观影完毕时,其实这些所有的共鸣、以及完全在我预料之中的结局,都给我带来了十足的震撼,让我至今把这部冷门院线片深铭在心。

    当然,我是并没有自杀成功的,不然就没有这篇文章了。

    可是自杀失败、回到家乡,持续创作、啃老至今,只上班过一个月的我,虽然可以写得出许多文章回顾往昔,剖析明白。但难道就可以说,我已经旁观者清、如同彼得一样“走了出来”,不再抑郁了吗?

    这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幸福美满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健康强壮的体魄,每一个都没有轮到我。

    比起困在心绪里的抑郁,如今的我虽始终自言已经“走了出来”,但实际上,我更多感受到的还是一种麻木,是与林肯公园的那首歌名与歌词都完全匹配的麻木。

    就连我的榜一大哥“张得三”在看完《槊蟒记之金蛟破海》后总结出的感受,都是最直观与直接的一个“麻”字。

    我也有听说,这也是抑郁的另一种表现,甚至是更深重的抑郁。

    但我不想显摆、卖弄和攀比,既然从没有在专业医院确诊过,那根据这个话题在这方面的网络惯例——“妹说就是零卡”来解释的话:

    我应该,就是从来没有抑郁过吧。

    至于本片真正的主角,另一个被“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同时也已经获得了父亲身份的彼得,他在影片中从头到尾的表现、经历与精神状况,就比儿子尼古拉斯复杂多了。

    他形成如今性格与心态的主要外因,还是来自他的上一代,他的父亲、尼古拉斯的爷爷安东尼。

    当影片格局扩展到祖孙三代,以安东尼为核心线索人物时,即便戏份再短,安东尼在影片中的表现,这个角色的形象塑造,也对整个故事的架构与逻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而还是不出我所料的是,安东尼是个更为强势甚至暴躁,同时更加成功,以至于也明确做出过了为事业而牺牲家庭、连妻子去世都不曾去探望的夸张抉择。

    当彼得因工作出差来到父亲安东尼独居的大house探望,提到陷入抑郁的尼古拉斯,而逐渐聊到父亲当年对他的影响,只是试图表达和倾诉、从而进行一些沟通时,暴躁的安东尼便很快如网友吵架破防般甩出了自己的脸色,以至于直接贡献了本片全片唯二的两个“F”词:

    如此敏感的表现,据我推断,一般只会存在两种情况:

    要么是安东尼对当年的选择其实是深感后悔,从而不敢面对,于是用凶戾粗暴的外表保护着尘封的过去,如同《英伦对决》里的议员莱姆·汉尼斯一样。身为政府官员却曾有爱尔兰共和军的背景、一旦被提及就必然会表露出暴躁;

    要么便是根本无所谓,对这个选择问心无愧,实打实的冷血。暴躁只是他的本性,麻木才是他对这个选择的看法,令人心寒;

    在《槊蟒记》的结尾,王隶与爷爷王伊宁进行过最终决战后,同样与他敞开心扉问出了许多事关过往的问题。王伊宁从回答中表露出的情况属于前者,他对做过的许多恶行都感到后悔,并最终以自戕谢罪。

    而从本片霍普金斯短暂的戏份,与滴水不漏、稳健精准的演技中,则无法明确安东尼属于哪一种,也许只有导演才有标准答案了。但站在旁观者和过来人角度的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哪种,都不可能是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康善良的、没有童年或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所需要的父亲性格。

    甚至可以说,只要经历过这样的家庭环境与教育,在此后的人生经历中,要是再没有其它足够的良性引导的话,那么最终走向抑郁、困入心绪,便多半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了。

    毕竟从性质上说,父母在性格与教育上的强势,便也不可避免的总会走入到儒家式教育的消极行为中去,从而对虽小但不瞎的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是否就很容易如我上篇文章所说,走上了从压抑到泯灭、从抑郁到变态的邪路了呢?

    熊孩子,熊家长,校园恶霸,网络变态,社会毒瘤甚至犯罪分子,是否就这样丛生了呢?

    而这,就由各位读者们自行思考裁量、见仁见智了。

    祖孙三代都无法有效沟通,父子两代都无法走出心绪。于是,一切起源于爷爷的郁结,最终都凝聚到了孙子身上。

    尼古拉斯的结局,是在从心理康复中心被父母接回家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便终于装出了那副已经“康复”的模样,把真实的自己伪装起来,走向了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会表现出的症状——“极端分裂”。

    然后,在洗衣间找到爷爷安东尼因喜欢打猎而送给父亲彼得、但父亲彼得并不喜欢的猎枪。

    这把猎枪的设定,也毋庸置疑表达了导演对抑郁症因果的看法。

    终于,影片在长久表面上的安宁祥和与寂静后,用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向观众交代了他的结局。

    枪声响过,没有露出尼古拉斯的死亡画面,只在父母惊慌赶往洗衣间后戛然而止。接着便回到一段回忆之后,通过彼得“直视”镜头的一个画面,跳转到了多年以后。

    在影片里真实的一枪后,导演又通过大荧幕、给了观众“虚晃”的一枪。

    刚才明明已经开枪自杀的尼古拉斯在此时又出现,带着微笑以成熟大学生的身份前来探望父亲彼得,进门就是相拥,与彼得探望安东尼的情况完全相反。

    在向父亲汇报过近况与喜讯后,还交付了他在事业与梦想上的成功、他人生的第一部小说——

    《末路未至》。

    明明是开枪自杀过的人,居然会写出一部名叫《末路未至》的书,居然会转变得如此顺利、康复得如此彻底,就像我会写得出今天这篇文章一样,这可就让观众们疑惑了。

    若是影片在此强行正能量结尾、画上了句号,那必将是如同《小时代4:灵魂尽头》最后那场突如其来直接炸死所有人的爆炸般,狗血恶俗得要暴扣十分,要到引发一阵影评舆论的程度。

    于是理所应当的,在彼得一个转身后,尼古拉斯就悄无声息的消散无踪了。

    不是他躲了起来,也不是他跳窗逃跑,而是他确确实实的死在了那一声枪响下,这场探望,儿子的功成名就与爱情圆满,一切都只是彼得的幻想。抑郁到了“末路已至”的尼古拉斯,已经永远停留在了十七岁,不再有任何未来与未知,而成为了唯一的永恒。

    至此,那声枪响产生的后劲,才终于是切实而锐利的打入了每个观众的心口。

    这段处理虽能料到,但也足以直接让影片硬抬十分。

    这才是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性格的这个角色,符合逻辑的、注定的走向。

    抑郁到自杀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破局点?

    后天教育的失当与相关经历很容易导致抑郁,但像雷和尼古拉斯这样的青少年抑郁都有办法化解、都能从中走出来。

    可若是不可补救、无法挽回的原因导致的抑郁,该要如何解决呢?

    或者说所有的、不论哪种原因与类型的抑郁症,甚至只是抑郁情绪,在滑向名为“自杀”的终点悬崖、掉进永恒的深渊之前,它们各自的挽回方法都是什么,是服药吗?还是做陶艺,看电影,听音乐,读书,谈恋爱?是要来点这种小资文艺范们最希望天天能过的生活吗?

    我虽想说“心病还须心药医”,但其实我并不好说。

    我既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医生,也不是从抑郁症中康复过的患者,更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我只是陷入过抑郁情绪,执行过失败的自杀,我想说的,都仅仅只能如幻想中的尼古拉斯的那部书名所言——

    末路未至。

    二十多天前,由马克·福斯特(MarcForster)执导,“阿甘”汤姆·汉克斯(TomHanks)主演的剧情喜剧片《生无可恋的奥托(AManCalledOtto)》在中国大陆上映。现在部分地区还有在放映,比起《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这部显然要更为冷门,至今在中国大陆的票房都还不足两百万。

    但说起它所翻拍的原著小说与原版电影,来自瑞典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想必就有部分读者是有所耳闻了。

    时隔将近三十年,阿甘又一次在大荧幕上丧妻、并对着墓碑说话了。

    只是这一回,一切能如《阿甘正传》里珍妮在孟菲斯的舞台上穿着全透明丝衣时静静弹奏的那首让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曲《BlowingInTheWind》,如电影开头与结尾、阿甘鞋边的那支羽毛一样,飘扬到风中去吗?

    本片从开场就直接开始塑造起了奥托“地狱恶邻”、“毒舌老头”的形象,对于社区的规矩与秩序无论是律己还是律他,都表现出了符合一个“糟老头子”人设该有的刻板与执着。虽不至于到要以死作为代价,但也与在布鲁日开枪自杀的哈利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汉克斯还是汉克斯,但奥托不是阿甘,丧妻后的他没有抽泣、没有流泪,没有留下聪明可爱的孩子。

    没有寄托,没有牵挂,没有欲望,生无可恋。

    他在丧妻和被退休后走向了抑郁,在抑郁中选择了自杀。

    而且还不是一次,而是三番五次,挂绳上吊、坐车里闭气、走到铁轨中间,他都在影片中尝试过了。

    但之所以会有“三番五次”,当然是因为每一次都失败了。

    在美好的文艺世界里,像这样的自杀失败大概都会编为是有人拉了他一把、或是阻止了他。而在本片中,除了铁轨那次是字面意义上的有人拉了他一把外,其它几次都是编剧注定的命运的巧合而导致的失败。

    天不收你,你想走也走不掉。

    在我身上,也可以这么解释。

    其实除了抑郁症之外,对于婚姻和爱情这两个词语,从未经历过的我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有的只是看过许多故事后,对它们的美好幻想而已。

    但相伴一生、白头到老的伴侣失去另一半后,抑郁到选择自杀殉情,这可就不是文艺虚构了。哪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能见到很多,甚至即便没有自杀,也会发生的“郁郁而终”这样凄美到令人羡慕的案例。

    当然,我也是还没有资格去理解到那种心情与感受。

    在奥托一次次的自杀中,影片以走马灯回忆的形式、交代了许多他年轻时与妻子相伴的故事,既补充了他角色形象的另一面,也解释了他之所以会走到如今躁郁与自杀这步的原因。

    务实、执着与强迫症都是奥托的本性,也许也是受教育所影响。

    但年轻时的他还并不至于到如今这般夸张,都是后来的经历让他一步步变为现今模样的。

    就如长久的追逐会最终走向麻木,极致的抑郁会最终走向自杀一样。

    在奥托的回忆里,他与妻子相识、相知、相伴的故事是那样的美好和令人羡慕,是近年来越发难得再遇到的、如《只有芸知道》般符合许多观众心向往之的“平凡而简单的爱情”的经典范例。

    可一旦加上了不平凡的经历,加上了生离死别后,就会在“美”字的前边加上一个“凄”字了。

    而到了凄美的程度,就会更令人动容与羡慕。

    只不过这些羡慕,其实都不应该发生,都是站在旁观者角度“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就像那些刻意冒用“抑郁症”一词名义来博取关注,让社会与网络都对这一心理疾病造成了更大的误解、疑惑与困扰的流量野狗们的行为一样。

    就像部分歧视抑郁情绪者与抑郁症患者的人,那些目空一切、自视甚高而以为他们只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轻浮态度,那许多高高在上、冠冕堂皇的说辞一样。

    我只是想说,当事人的感觉,并不好受。

    片中的奥托都已经三番五次的想死也死不成了,当生离死别的痛苦真的深彻铭刻在你的身边人与亲身经历里时,当付出了莫大代价、追逐了十年梦想都依然无人问津且充满麻木的人是你时,你不是旁观者而是当事人时,你又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抑郁到自杀呢?

    那时的你,还羡慕这时的奥托吗?

    然而,奥托的生活在可持续性的自杀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冰雪消融,画面色调变暖,奥托的生活与心境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这样人群的状态中,选择自杀还是选择活下去都需要勇气。

    而奥托与前两部影片不同的是,他拿出勇气,放弃自杀,选择了活下去。

    造成他陷入如今抑郁的是丧妻与被退休的外因,而带他走出来的也是外因。

    不论是原著小说、原版电影还是这部美版电影,促使奥托(欧维)最终走出抑郁,回归阳光生活的重要转折与激励事件,都是一对充满活力的年轻夫妻搬进社区,成为了奥托(欧维)的对门邻居。

    完全相反的家庭结构、角色性格、生活模式与态度,注定了两边的生活很快就会产生交集、发生冲突,然后互相造成影响。

    影片并没有表现出奥托对新来的拉丁裔家庭造成有多大的影响,而主要描述的是他们对奥托造成的、深切而实在的影响。

    也许他们只是无意的,但他们成为了奥托生命中的这束阳光,让奥托最终迈向了活下去的那条路。

    他还是“生无可恋”,但至少已经不会再绝望到认为是“末路已至”了。

    尽管在油尽灯枯的生活中坦然选择了勇敢的活下去,并且还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激情,仗义相助闹僵多年、如今已被困在了时间里的好友,阻止了企图前来强行收人收房的养老院与房地产公司,与他释怀了过去。

    但奥托选择了阳光后的生命,也依然没有坚持多久。

    最终,他因生来注定的“肥厚性心肌病”而倒下,早就预感到了自己的死亡、并且也勇敢去面对的他留好遗书,把自己剩下的所有都留给了邻居们,尤其是那一户拉丁裔家庭。

    曾将他视作“地狱恶邻”的许多邻居们给无亲无故的他举办了葬礼,将他葬在了妻子身边,弥补了他最开始之所以会选择自杀的、真正的心愿与遗憾。

    这仍然是一种无法去体会,不应该去羡慕,但值得去欣赏的圆满结局。

    之所以圆满,因为比起一些强行的正能量、一些“何不食肉糜”的劝慰,这个故事至少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有头有尾,让观众们即便是尽可能的代入到奥托的立场与视角,也很难不会被打动、不会因此做出改变。

    毕竟,有谁会不喜欢猫猫呢?

    哪怕是从如此严肃与压抑的主题与开局,还逐渐朝向了喜剧的走向,并且与《杀手没有假期》那种越看越致郁的黑色幽默不同,是如《保你平安》般堪称标准的“笑中带泪”。

    不是传统“所有人都活着”的大圆满,但却比那样的结局来得更为治愈,且有教育与鼓舞意义。

    不掌控恐惧,就不知何为勇气;不明白战争,就不知何为和平;

    不经历离别,就不会珍惜陪伴;不经历孤单,就不会珍惜幸福。

    故而,也正是需要清楚何为伤痛、何为死亡,才能明白痊愈的难度,明白生命的可贵。

    通常也都是更多这样的故事,才更为优秀、更受欢迎,而并非是尚不知伤痛就敢来妄言“多笑一笑”、“生活很美好”的夸夸其谈。

    奥托与欧维的故事与主题思想与我提到的前两部相比并不复杂,貌似到这里就大致是可以说完了,很平白也很简单。

    抑郁到自杀之间的因果关系上,是存在那个破局点的。

    而其实本文将此片放进来,就如我三年前的两万字影评《评析五部电影,讲一道命运的三选题》里,把《星际穿越》与《阳光小美女》、《寻梦环游记》、《夏洛特烦恼》、《大鱼海棠》四部相提并论一样,是属于区别于其它几部、稍显突兀的一个异类般的存在。

    本文遣两部的抑郁,都仍在探索与迷失中、都仍有较大的补救空间,而本片的“丧妻”就属于一个不可补救、无法挽回的因素。

    也许我们无法代入到奥托的丧妻与被退休的抑郁中,更无法以健康者的视角代入到尘世间任何一个即将走到自杀的临界点的抑郁症患者的体验中。但正如这世上,并不是每一对相伴白头、感情真挚的伴侣在失去另一半后都会郁郁而终或是自杀殉情一样。

    即便是有深切到如奥托这样彻骨般的疼痛,也依然是可以挽救回来的。

    哪怕这只是虚构的文艺故事,且现实总会更为夸张。

    可当你认可这个说法时就代表着,你也认可了现实中存在着那些,活得比文艺故事中的角色更为痛苦与夸张,但依然坚持下去的、更为勇敢的人。

    比起罗曼·罗兰那句早已被用烂了、但在互联网上与年轻人群体中敢去实际践行它的人却并不多的经典名言,在此我更想用上另一句: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

    不止是自杀前,是任何的抑郁情绪都存在着那个足以把你从自杀的悬崖边拉回来的破局点,让你可以无视死亡。

    也许只是一句鼓舞赞扬,也许只是一个温暖的抱抱。

    但就像金庸先生相信侠义精神会永远存在、会永远有一样,如今的我也相信,在人类社会中会永远存在着无数缕那样的阳光。

    它将是无数场唤醒希望的烈火,是无数人重新找回勇气的圣光,是无数个提前到来的唯一永恒被中止、而无限未知本该得到的延续,是无数个从抑郁走到自杀的路上、这条因果关系的破局之点。

    唯独只不过是,当这个破局点已经出现时,你是否能有这个勇气去迈向它?

    结语

    当然,给抑郁的同学们讲几个故事、举几个例子,就想把人从失控的深渊前拉回来,这是冠冕堂皇且不切实际的。就像中国式家长常说的“别人家孩子”一样,是不负责任的空谈。

    要是这样就有用,那还要心理医生做什么?还要治疗抑郁的药物做什么?

    所以,我也并不奢望这篇文章能产生多大的作用,我还是那句话,我来讲几个故事,我来传达一些思想。

    至于如何看待与理解,以及看到了后要如何抉择,那就看你自己的思考了。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有一万三千多字。

    写了这么多字,看似都在写影片中的故事与角色,但其实每一个字写的都是我自己。

    这并不是巴纳姆效应,这既是在欣赏与创作着无数个故事时、优秀的故事产生的共鸣与代入感,也是我的心境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着的微妙而无法诠释的变化。

    我像雷一样想举枪对着自己扣动扳机,出于内疚与愧悔,是对我的父母。

    我像彼得与尼古拉斯一样挣扎在不上不下、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境地里,困进了心绪中。

    我像奥托与欧维一样躁郁、执着、刻板与麻木,是也放不下逝去的过往,脱不下我的五百万字与十年。

    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都走到今天了,我也完全有这个勇气。

    但是,我的阳光在哪里?

    《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是汪峰老师去年的最新专辑,以及专辑主打歌的名字。

    除了初中时学吉他曾短暂了解过Beyond的许多歌曲外,我对摇滚的理解不多。但自从2020年接触了经典动漫《JOJO的奇妙冒险》后,我已经完全投入了摇滚的怀抱。

    从以Queen、GunsN`Roses、AC/DC、Scorpions等为代表的欧美摇滚开始入门,到深入沉迷以Lube为代表的俄语摇滚,到回到以Beyond、二手玫瑰以及汪峰老师为代表的国产摇滚,在****间,我的歌单很快被无数首摇滚歌曲侵占。

    而当我听到这首歌的第一瞬间,我也很快被它的歌词、旋律与曲调俘获了。

    自那以后,只要有我在的地方,这首歌就会时不时响起在我的耳机里、我妈的车上与家里的洗澡间中。

    当我创建这篇文档时,我其实也想像两年前的那篇文章一样讲五部电影的,另外的两部是《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与《深海》。

    前者我还没去看,如果为了这个主题才去刻意的了解,任何的目的性我都会觉得失去了单纯欣赏故事的纯粹。后者则因为是低开高走、口碑爆炸的春节档电影,实在太过热门,有太多人了解以及解读评析过,我写着写着还是选择了本能的退避。

    看来,我的灵魂的确是这样的不合群。

    日期的话,相信很多同学也早已猜到,正是4月1日,即张国荣去世整整二十周年的日子。

    没错,拖了这么久我才最终写完。

    最开始我想给文章的标题起名叫“生无所往,死无所期”,为此我还专门找了自己歌单里所有的抑郁歌曲,结合成一个新的丧气歌单。每当我打开文档要续写下去时,我就要随机播放来找找感觉。

    后来我逐渐没那么抑郁了,我就想过改名为汪峰老师的《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这九个字其实真要细究的话、也是可以解读的。

    第一种是绝望者们麻木的遗言,在走向终点、动手自杀前最后的扪心自问。

    第二种则是走出、战胜了抑郁症,以勇气重新拥抱生活的康复者们,对过去自己的一声回顾与坦诚。

    前者的角度是无视了死亡本身、下定了结束的决心,后者的角度则是以死亡指代密不透风的煎熬生活,是写作无视、读作战胜。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像我听摇滚歌曲的顺序一样,回归到以浪漫为本的欧美式摇滚,取了现在这个标题。

    如果阅读这篇文章需要BGM的话,那么开头就是张国荣的一些代表作、《杀手没有假期》的电影原声配乐或者汪峰老师的《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那么到了这里的结尾,我就毫无疑问的要点这首歌了:

    GunsN`Roses演唱的《Knockin`OnHeaven`sDoor》。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或者麻木一切。

    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再如创建文档时抑郁与迷茫的我,很快也发现了自己当时如此痛苦的原因。

    当初那股密不透风的压迫感与无力感,以及不论如何也不肯放下梦想、去杀死自己灵魂的执拗,还有随时生死未卜的恐惧,种种压抑与矛盾扰攘、集结与混合起来时…

    那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受。

    从好好活着到抑郁,存在着教育、经历、性格等无数的因。而从抑郁的因到自杀的果,无法顺利的疏导、倾诉、发泄与表达,没有去问诊服药,实在拿不出勇气,也是许多的因之一。

    一篇万字长文下来,我还是无法明确自己是否没事,不知道自己找到没有、走出来没有。

    但我还是想找到勇气,拿出勇气,拥抱生活,追求梦想。

    毕竟我曾经说过,如果贝多芬要卡住命运的喉咙,那我就要在命运的喉咙处制造一个小型黑洞。

    写作很简单,我只需要一台打字机,然后用生命去创作。

    我也希望各位可以找到并拿出勇气,勇敢的去迈向并拥抱生活。

    我是泓烧鸭。

    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泓烧鸭

    ——完成于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凌晨5时24分,聚银龙网吧23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