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 6.君子报仇,70年不晚——评电影《记住》

6.君子报仇,70年不晚——评电影《记住》

    【本文创作并发表于2019年6月,为旧稿搬运,不代表本人真实水平】

    君子报仇,70年不晚。

    Allthosethings,pleaseremember。

    我是泓烧鸭。

    昨天,我偶然在哔哩哔哩首页上刷到了UP主“*******”解说这部的视频《少年时全家被杀害,近90岁时查到了仇人的住址,老大爷千里追凶干掉对方》,并在看完了这个视频后的今天,兴趣使然,我欣赏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记住(Remember)》。

    它讲述了一个曾在二战中经历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的九旬老大爷,七十年后终于查到凶手,然后施行报仇的故事。

    在整部电影前大半段,没被剧透过的观众会一直以为,这个报仇的人是男主角。

    但是看到几乎最后,才被终于来一个大反转:

    用谷阿莫的说法,这就是一个,男主角就是大魔王的故事。

    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是8.1分,其实够高,不过我觉得应该还更高。而且看起来似乎挺冷门的,从它2015年上映直到现在,我都没有从任何渠道了解到过它、也从来不知过它的存在。连百度百科上关于它的记载,也十分稀疏。

    今日,让我有幸看到了…

    既然感触颇深,有感而发,就写一些东西吧。

    《记住》是由埃及导演阿托姆·伊戈扬执导的一部惊悚电影,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马丁·兰道、迪恩·诺里斯与布鲁诺·甘茨等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二战屠杀还生者泽夫·古特曼在完全失忆前,对当年杀害他家人的凶手进行复仇的故事。

    该片获得2015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电影提名。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说实话,这位导演我并不认识,看了他的资料、他导演过的电影我也只刚看过这么一部。主演的几位老牌演员都有些熟悉,但并不是很了解,即便是饰演男主角/大魔王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他以往的电影我却也都没有看过。

    不过仍然有最熟悉的一位,那便是布鲁诺·甘茨,2004年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元首的饰演者!他在那部电影中的表现和那一段经典的发飙戏留给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甚至一度成为哔哩哔哩鬼畜区浩瀚的素材中,一颗常青树。

    不过在我今天要介绍的《记住》这部电影中,他只客串了男主角/大魔王追凶复仇路上、四个嫌疑仇人的其中一个,一位坐在地下室沙发上看着电视、哈哈大笑的和蔼老人,而且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是元首。

    而且比较可惜的是,我们的元首在今年二月去世了,鬼畜区为他挂上了白练,世界还失去了一位著名演员。

    还有饰演男二号“轮椅男”马克斯·罗森鲍先生的马丁·兰道,也在2017年离开人世…

    就我所知,这都是这两位演员最后的作品了(至少我查不出还有更新的)…

    在结束跑题、回归正文之前,先为两位大师默哀五秒钟吧。

    时间到,回归正文。

    电影的片名是《记住》,但却给我们带来了个老年痴呆、时常失忆的男主角。

    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我就先来说说最直观的、对这个剧情的感受吧。

    整体剧情,简单地说,是二战时期,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过、并且家人全都在那被杀害了的轮椅男马克斯·罗森鲍,查出了他的仇人狱长奥拓和狱长库尼在二战结束前潜逃到了美国,狱长库尼化名“鲁迪·库兰德”潜逃,但同一时期德国却有四个“鲁迪·库兰德”潜逃过来。狱长奥拓化名为“泽夫·古德曼”,还在半年前住来了自己这间养老院、被他一眼认出。

    于是半年前,马克斯就开始策划起了他的复仇计划。他最终准备出了个“驱虎吞狼”之计,计划让奥拓除掉库尼。

    他利用奥拓患阿兹海默症、反复失忆,甚至在妻子过世后更加严重的情况,给他反复洗脑。不断提醒他,让他慢慢接受了自己“也是被狱长奥拓杀害全家的囚犯”的人设,最终在妻子露丝的葬礼上,马克斯交给了奥拓一封信。

    这封信告诉了奥拓他泽夫的人设、妻子去世的消息,以及自己答应过马克斯、妻子过世后就要出发寻找狱长奥拓,并为自己家人和马克斯家人报仇的诺言。脑子不好使的奥拓,信以为真,就此出发了。

    事实上,全片我们看到的“泽夫”这个人设,在最后一刻揭露之前,其实都是挺正面的——

    每次醒来、他就会犯病失忆,失忆了后,他叫出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他那已去世了的妻子“露丝”。以及在火车上陪小男孩聊天,在医院跟小女孩看动画片一起笑、还说要给她糖…

    碰到第二个鲁迪·库兰德却发现是狱友,又知道对方并非犹太人、只因是同性恋便被抓时,他动情的哭泣…

    碰到第三个鲁迪·库兰德,得知他已去世,见到他的儿子、那个年轻的反犹太主义者警察,但又在交流中大意被对方看到了自己犹太囚犯的身份(当年为逃出集中营而和库尼假冒身份、互相纹的)。在对方不断辱骂犹太人、施行着种族歧视的情况下,一枪打死了他,还补了枪爆头。

    怎么看,都像一个真的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待过的可怜囚犯,像一个思念妻子而变得痴傻了的和蔼老人,像个在一生一世的承诺中走到了最后的好丈夫…让观众怎样也无法将他跟一位七十年前的屠夫狱长联系不到一起。

    也许…失忆便是这样。

    他最后身份的揭露,也因此带来了强大的反差与冲击。让观众们在看到了养老院电视在播放两位狱长死在湖边别墅时、轮椅男马克斯的话语和表情,让他们才终于明白了这一切…

    使他,一个腿脚不方便、需坐轮椅的九旬老人,策划了这一切,先洗脑让奥拓接受了自己泽夫和仇人奥拓的人设,再让他上路,查过一个个鲁迪·库兰德后找到真正的狱长库尼,然后杀掉他。库尼也果然在手枪逼迫下、在奥拓面前承认了自己并揭露了他的身份,奥拓回想起了往日的事,两份记忆的交叠使他混乱了。

    在他心里,狱长奥拓明明是杀他全家的仇人,可这时,他又猛然想起自己就是那个让他寻觅了这么久的狱长奥拓,就是那个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犹太人无数、战争结束前潜逃至美国的奥拓…

    ‘砰!’

    一声枪响,结束了一切。

    最后,观众都看到了、都明白了,也都真正的佩服,这个施展驱虎吞狼之计的轮椅男,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男主角”。

    也正如我所见到的弹幕所说,这个心计,没有辜负他犹太人的身份。

    我非常佩服,轮椅男马克斯这个角色的人设。

    在没有被剧透前,当真可以是不到最后一个镜头、都不知道他才是幕后高手的程度,真希望将来我也能创造这样精彩的角色、和这样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他很清楚,他在做什么。”

    百度百科为这部电影冠为“惊悚电影”,我觉得一点不差。个人原因,我从未去看过或是想看那些所谓的恐怖电影,可能是害怕,但多半是我的脑子无法承受那度的惊吓。

    但“惊悚”又是另一种方式了。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类似那种突然闪出来吓人、逼得人一拳将显示器捶穿的镜头,它的“惊悚”氛围,全靠贯穿整部片的那背景音乐的完美渲染——记得我上一次这么夸一部片的背景音乐,已经是四年前的《地狱的悲调》了。

    但《记住》真的做到了:

    安静淡然中却带着些危机感的一段段音乐,尤其是随着泽夫/奥拓排除掉一个又一个选择,最后剩下一个人时,愈发加重。

    它增加着我们的心跳,让我们更是愈发感觉到报仇即将来临的紧张和愉悦…

    仿佛是一块大石压着观众们的心,让他们看着这个思念妻子的和蔼老人慢慢的复仇,并期待他怎样复仇成功…

    结果最后,大石却忽然爆开,惊天大反转!

    在优酷的弹幕里都可以看到,完成复仇的轮椅男马克斯,被弹幕各种惊叹、夸赞,譬如这才是幕后高手,大佬等等。

    《记住》通过它的音乐、成功的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复仇的氛围,尽管一路上泽夫/奥拓反复失忆,醒来又看到马克斯的信而恢复接受了那个人设,又充满危险的继续上路。

    而两次泽夫/奥拓在钢琴前所弹奏曲子的变化,更是除了给观众们创造了90岁大爷的提心吊胆的复仇路外、更仿佛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这个大爷其实本来就有问题…

    细心的观众,或许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譬如倘若他真是囚犯,为何对手枪知识毫无了解、初次拿手枪的时候,就能如此上手,不包括自尽在内的三次开枪,都是一枪毙命呢?

    看完这个故事、它带给我的感触实在非常深刻,一开始我并不明白这是为何,当我敲键已经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才终于慢慢想起来…

    原来,它让我想起了王伊宁。

    王伊宁,是我写这么多年几百万字,下笔最终、着墨最多的角色,他是《槊蟒记》男主角王隶的爷爷和最终BOSS,以及我正在连载中《槊蟒记二》的男主角。对他的设计、思考与编创,我下的心血可说比王隶这个真男主角还要多。

    还在《蟒》时期,他的形象、兵器、经历、性格等一切设定,几乎都已编创得差不多了。整个《槊蟒记》世界可以说是围绕着他重新梳揽并制作出来的,所有的一切关系其实都在围着他转,整个槊蟒系列,更是他杀人最多…

    两手沾满鲜血的王伊宁,多像那个残酷的狱长奥拓呀…

    或者准确的来说吧,这部《记住》电影的两个男主角,狱长奥拓和轮椅男马克斯,王伊宁像是他们的结合。

    白蟒山王氏被灭,王伊宁亲眼目睹,就像是“泽夫”和马克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目的亲人们的死去一样。

    之后他隐忍下来,潜入隼阳岛秦氏,忍耐四十余年,就好像从来都“记着”、没有忘记这段血海深仇长达七十年的马克斯,最后即便只是杀两个人的驱虎吞狼和昙花一现、跟他的漫长等待根本不值一提…

    但王伊宁也是在隼阳门待了四十余年,只一击最后便毁掉了。

    王伊宁罩上黑袍、带上金面当“伏羲”,就好像奥拓化名“泽夫”后在美国继续生活。

    王伊宁“杀光秦家血脉之人”的复仇使他的槊尖最后对准到了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乃至徒弟等等的身上,并最终的自杀。也就好像奥拓开枪,杀死了自己的曾为同事的狱长老友,又举枪自尽一样。

    王伊宁,实在是太像奥拓和马克斯的结合了。

    记忆是痛苦的根源,一场血仇让王伊宁记了四十年、让马克斯记了七十年。事实真相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在精神承受范围内经历了越多的痛苦,越有许多事,他就会更记忆犹新…

    痛苦导致记忆深刻,记忆是痛苦的根源…

    其实这是一个阴阳轮转、蛇咬尾的循环,一件痛苦的事让你记住了,你不想忘了它、你想偿还回去、你想报仇,那么你的心里,就会主动加深这件事的印象、让它在你脑海里能保持的时间,加长得越来越久…

    也就是说,主动记忆一件事,在痛苦的状态下是最有效的。

    而正如大家所想,我,“记得”的事太多了。

    关于以往的太多痛苦,我一一留下了“证据”,在此我不会再明说,因为那样就无法过审了。

    首先是自传,我写有了四个版本。最早的2012版,未发表的2015版,在大学写的《丑小鸭(自传2016)》,以及今年写的《漫画鸭生(自传2019)》、这是唯一的一篇不悲观的版本。

    而发泄式的散文或流水账,我更是有《何以为活》、《活于非命》、《梦狱》、《杂思随笔(一)》、《破碎青春》、《忆昔泪》、《致父母:》与《气煞我也》等,还有一个系列的《十五岁的天空》、《十四岁的天空》与《十三岁的天空》,这些年面对着密不透风四面八方的压力、煎熬与痛苦,我唯一的方式就是将它们写出来,发泄出来。

    只可惜没有人看,只可惜就算有人看了、我的现状也没有得到改变。

    因此我只能忍,我只能继续记住。

    君子报仇,七十年不晚。

    Allthosethings,I`llrememberit,andIwillreturningit.

    我会“记住”的。

    此致,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泓烧鸭

    ——2019年6月17日星期一19时41分,柳州遇见网咖电竞3区17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