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声卿卿 » 第三十二章 杀机

第三十二章 杀机

    所幸当天的事,所有人都绝口不提,也就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之后的日子众人还是按部就班地过,唯一的不同之处,大概是真的再没人敢打沈筠的主意,她因此踏踏实实做了一二年的富贵闲人,除了因今上说的一句将东宫请先生的银钱省下来,需要每日领着孩儿们读读书外,最重要的事就是张罗萧琮的吃喝,不过自从有了萧琮弄来的那两个厨娘之后,许多事也不用她亲自动手了,因此养得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近些日子,更是连萧琮抱她的时候都直呼重了。

    沈筠看着镜中自己日渐丰润的脸颊,倒是生出些不安。她毕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对容颜还是很在意的,知道本朝崇尚的是纤细之美,恐自己再不控制真的发起福来萧琮不喜,因此每日晚膳过后稍歇片刻,就要外出散步消食,萧琮则觉得她愿意多动动也是好事,有空时也乐于陪她到处逛一逛。

    这日萧琮和沈筠一道用过了晚膳,原本想陪她去散步,谁知闻安忽然请见,萧琮无奈,只得对她道:“你先去逛吧,我稍后来找你。”说着又要让落英拿披风,“现在快入冬了,出门要多穿些,不能大意。”

    沈筠道:“不冷不冷,我走动着还觉得有些发热,带着那东西倒是个累赘。”说完便笑吟吟带着落英走了,萧琮知她现在身体好了许多,也更知道珍重自身,便不再多言,由她去了。

    话说沈筠带着落英往园中来逛了不多时,忽觉一阵凉风吹来,便对落英道:“殿下所说不错,这晚风是有些凉,你回去把我的披风拿来,我再往前面走走,你待会儿到那片假山后的水塘边来寻我吧。”落英应喏而去,沈筠便独自往假山后来了。

    谁知她刚绕过假山,就见萧笠站在前方岸边,望着水中一个彩球,似有向前之意,旁边一个面生的宫人,正伸出一只手抚着他的背,像是想要推他入水的样子,沈筠心头一惊,立刻高声叫道,“冬至!”

    只见那宫人倏地收回手,萧笠也同时转过头来,见是沈筠,便指着水面的彩球,叫了声:“沈娘娘,球球。”

    沈筠不等那宫人有所反应,便跑过去抱起冬至道:“冬至乖,球球叫他们帮你捞吧。父亲在前面等着咱们呢。”

    一边说,一边厉声对那宫人叫道:“还不快找人去帮小殿下捞彩球。”

    却见那宫人阴恻恻地看着沈筠,对着假山后招了招手,瞬间便钻出两三个内侍打扮的人。沈筠看得心中发毛,也将手中的萧笠抱得更紧。

    那几个人却步步向前,逼得沈筠步步后退,终于退到抵住假山山壁时,沈筠心道,完了完了,此番怕是小命不保了,却忽然听得赵悦和白兰呼唤冬至之声由远及近,立即大声应道,“冬至在此。”

    言未毕,那宫婢就对着三个内侍使了个眼色,他们便抢步上前,一边来捂她的嘴,一边将她和冬至一起拖过去扔到水里。沈筠本能地托举着冬至,那几个人却一直把他们往水里按,她挣扎间听到一阵嘈杂的声响,似乎有很多人朝这边跑过来,有人在喊“冬至”,有人在喊“小殿下”,里面夹杂着几声“卿卿”,便知是萧琮来了。那几个人见势不妙,也就顾不上沈筠他们,各自逃了,沈筠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冬至推到岸上,自己却挣扎了几次也没能爬上去,最后还是萧琮率先赶到,将她拉了上来。

    沈筠呛了不少水,上岸之后便在萧琮怀中咳得昏天黑地,咳了一阵,突然吐出一口鲜血,之后便人事不省了。

    沈筠觉得自己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梦中忽而回到外祖家中,忽而在晋阳君府,忽而又是在教坊司中,最后,兄长忽然走到她面前,微笑着向她伸出一只手,与从前要带她去骑马疯玩时一般样子,她刚想将手搭上去,却听道萧琮在身后唤她,“卿卿...卿卿...”,她循声回望,却只见一片虚空,再回头,兄长也不见了,天地间只剩下她一人...

    终于,她从梦中惊醒,恍惚间看到眼前凑着几张脸,萧琮、落英、赵悦,还有陈景行。心里惦记着先前的事,便哑着嗓子问:“冬至呢?”

    待听到赵悦一句“冬至没事”后,心头一松,便又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又醒转过来。幽幽睁开眼,看到萧琮依旧轻袍缓带,支着头靠在一旁的软塌上假寐,顿时产生了一些隔世之感,正欲开口唤他,却仍是只引出几声咳嗽。

    萧琮闻声惊起,见她挣扎着想要起身,赶忙过来扶住她。心道,可算是醒了。

    沈筠见他面色不善,心头一惊,忙问:“冬至呢?”

    萧琮沉着脸道:“冬至很好,到现在也能吃能睡,你如今还是多担心担心你自己吧。”

    沈筠心道,没事你垮着张脸做什么,转念一想,自己当着他的面吐了那么大一口血,大概是把他给吓着了,便故作玩笑道:“我没事,就是有点饿。”

    萧琮却不理她,只叫医女拿了汤药进来,自己端过来默默喂她,沈筠知道他的脾气,此时也不敢再任性,乖乖地将他手中的药一勺一勺都喝尽了。

    萧琮见她乖觉,面色稍霁,却还是冷着脸问:“不是说饿了吗?想吃什么?”

    沈筠笑嘻嘻道:“甜酒酿。”

    萧琮闻言皱了皱眉,却没再说什么,只帮她理了理被角,便起身出去了。

    见他出去,沈筠这才长舒了口气,盯着头顶的幔帐,心道,即便吓着你了,我好歹是个病人,也不知道说两句好听的。想着想着,便觉得甚是委屈,泪水开始在眼框中打转。

    却说落英见萧琮沉着脸从内室出来了,便赶紧进来查看,就见沈筠瘪着嘴,一副想哭又努力忍着的样子。不禁叹道:“良娣...您可不能怪殿下。”说着又去衣橱中取了张手绢来,递给沈筠道:“您是不知道,殿下看到您吐的那一大口血,当时脸就白了,后来陈大人问起之前是不是还有过类似的情况,小人只好把那次赵将军见您的事...”

    沈筠原本拿着手绢拭泪,听到此处,气得拍着榻沿道:“你好糊涂,我防的就是有人拿这事挑拨殿下和赵家人的关系。你...”

    落英见她情绪又激动起来,忙道:“良娣息怒,太子嫔当时也在,听了就要令人去叫她兄长来请罪,还是殿下拦下的,说不相干,良娣不必忧心。”

    沈筠听了,怒气才渐渐平息。

    落英又道:“殿下气的是良娣这么大的事,既不肯告知他,又不及时延医用药,白白耽误了病情。”

    沈筠听她这样说,顿时没了脾气,沉默半晌才道:“罢了,你去给我弄点吃的吧。”

    落英还未答话,就听萧琮道:“不是要吃甜酒酿吗?”说着,便已端着一只碗进来了。

    落英见状,连忙退了出去。

    沈筠一看,就知那酒酿是他亲自做的,眼睛发酸,泪又涌了上来,却只是垂着头强忍住不哭。

    萧琮见了,心中到底不忍,低叹一声道:“你以为我跟你一样拎不清吗?”虽是责怪的话,语气却无限温柔,沈筠便知他的气已消了大半。吸了吸鼻子,收住泪强笑道:“其实你不必如此担心,我这两年不是也好好的吗,只是不巧遇上了这件事而已,再说了,这吐血啊,吐着吐着就吐习惯了。而且每次吐完,还觉得心里没那么堵得慌了,之前陈大人不也说了吗,这些都是体内淤积的寒毒,需要排出来的嘛...”

    萧琮被她气得笑了,心道,这个人,给她点好脸色,她便又开始胡说八道起来,因此打断她道:“你的高论发表完了没有,再说下去吃的可就凉了。”说着便又一勺一勺耐心地将酒酿喂给她吃。边喂还边道:“陈景行说了,你这两次吐血,跟之前不同,可不是你说的什么排淤毒,对身体损伤是很大的,所以,你以后还是得给我老老实实地将养才行。”

    沈筠乖巧地“嗯”了一声,心想幸好汤泉行宫那一次你们都不知道,否则还不知怎么闹呢,又吃了几口酒酿,突然问道:“结果那几个人抓到了吗?”

    萧琮摇摇头道:“没有,这些人早有准备,哪儿那么好抓。”

    沈筠闻言,沉默着将酒酿吃完了,才道:“那你自己要小心。有些人,还是坐不住了。”

    萧琮那手绢给她擦了擦嘴,道“我知道,他们能给我这一二年的太平日子,已属不易,前些天陛下感染了风寒,如今虽已痊愈,但身体明显差了许多,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经不起折腾,这些人就慌了,把主意打到我唯一的儿子身上,大概是想先断我的后,再集中精神收拾了我,就没人挡他们的道了。”

    言毕,见沈筠靠在床头,一脸忧虑,不忍道:“只是可怜你,白白受了这场牵连,好不容易身体养好一点,一朝又给打回了原形,也不知道你这是什么运气,怎么总是好事沾不着,坏事全赶上。”

    沈筠闻言笑道:“我不是早就说过吗,遇到你这件大好事,一下子就把我大半辈子的运气都花光了。”

    萧琮将她搂在怀里,苦笑道:“遇到我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人,有什么好。”

    沈筠听他说得凄凉,喟然叹道:“外面那些虎视眈眈,随时等着生扑殿下的女子若听了这话,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萧琮笑道:“生扑?你这词用得还真是...”

    沈筠翻了个白眼道:“可不就是生扑吗?前些年在围场的时候,那个什么什么候府家的千金,整天在你营帐边转来转去,不是预备着扑你,就是等着你扑她呢吧。这还是我看见的,至于那些我没看见的,怕就不计其数咯。”

    萧琮见她一副牙尖嘴利的样子,忍不住伸出手指道:“我看你这是又欠教训了呀。”

    沈筠立马环抱住身体躲到床角道:“快来人呐,东宫要杀人灭口啦。”

    外面落英听了,悄悄问高启年:“高公公,真有这事啊?”

    高启年道:“那可不,那是临淄候的千金,自称爱慕殿下,还想效仿赵娘娘,一哭二闹地逼着她父亲来求殿下纳了她呢。”

    “这不就是欺负咱们殿下心肠软吗。”

    “那可不,结果你知道殿下怎么说的吗?”高启年说着,便站直了身体,学着萧琮的样子道:“本宫惧内,只能辜负佳人一片深情了。”

    落英闻言,瞪大眼睛,结巴道:“惧...惧内?殿下真这么说?”

    高启年道:“噫,那还能是我编的吗?”说完便与落英一起掩口笑了。

    到了第二日,萧琮见沈筠身体虽虚弱,精神却尚可,饮食也还正常,终于稍稍放心了些,嘱咐了几句,便又忙自己的事去了,沈筠倚在床上百无聊赖,便叫落英给她拿了本书看,谁知没看几页便觉得十分困倦,捧着书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恍恍惚惚觉得像是有人轻笑着道:“要不怎么连陛下都夸她学问好呢,这睡觉都还在看书呢。”说着,就过来收了她的书,又帮她理了理被子,她彼时睡意正浓,也没管到底是谁,顺势翻了个身,就又沉沉入梦了。

    待她再次醒转来,睁开眼却见赵悦正坐在她榻边,饶有兴致地翻看着方才那本书,倒是有些懵了。此时赵悦一抬眼,见她人虽醒了,眼神却还有些迷离,忙问道:“醒了吗?可觉得好些了?”正说着,沈筠已撑着身子似乎是想坐起来,她便放下手中的书,过来扶她。

    沈筠此时总算完全清醒了,道:“娘娘什么时候来的,这落英也是,怎么不叫妾起来。”

    赵悦微笑着道:“我来的时候,看你像刚睡着的样子,就没让他们叫醒你。你可觉得好些了?”

    沈筠亦微笑答道:“好多了。多谢娘娘关心。”

    赵悦却叹道:“嗨,谢什么呀,要说谢,也只有我谢你的。”

    沈筠知她指的是冬至的事,便还是淡淡笑着道:“娘娘不必放在心上,这种事看到了肯定要管的,更何况冬至...是妾看着长大的孩子。”

    赵悦知她性情如此,也就不再多言,此时落英端了药进来,她便亲自捧过来,觉得有些烫,又仔细吹冷了些,才递给沈筠,见沈筠慢慢喝了,才又道:“我知道你这两天收到的补品已经够多了,但还是给你带了些,另外...”她说着,捧起刚才放在脚边的一个檀木匣子,递到沈筠手中,“兄长托我把这个带给你。”

    沈筠有些疑惑地将它打开,就见里面静静躺着一本书册,边缘有些被火烧过的痕迹,可再一看封面上的字迹,她眼圈便红了。

    那是她外祖亲笔誊录的琴谱集,当年,她还帮他整理过一些小调。

    只听赵悦又道:“当年我父兄攻下剑门关后,大昭军队趁机偷袭了伪朝边境上的守军,父亲无奈,只得带兵驰援,兄长虽还是大破蜀军,夺下后蜀皇城,却终究因为太年轻,在朝中没有威望,劝不住伪朝那些北蛮子,除了约束住自己的亲兵,其余的,就只能任他们在城中烧杀抢掠,可叹那些北蛮子,只识得金银珠玉,却不知魏文翁的藏书才是天下至宝,竟连着宅子,一把火都给烧了。”

    沈筠闻言,轻抚着那本谱集,喃喃道:“幸而...那时外祖已过世了,否则...”

    赵悦也跟着唏嘘了一阵,才又道:“彼时我兄长偶然听见他们在打两位沈将军陪葬品的主意,便一直带着亲兵,在墓前守着,免得他们盗掘,后来才得知他们竟连魏文翁族中男女都拉去充军的充军,为奴的为奴,最后还蠢到放火烧屋,想去救时,已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最后等火灭了,才在一堆废墟中翻捡到这本因压在倒了的石屏下面,才幸免于难的琴谱集,上次他见你时,就想给你,可没说两句你便走了,他料想你定是为旧事伤怀,也不好再纠缠,直到前日落英说起,才知对你造成了那样大的伤害,当即就懊悔不已,非要来负荆请罪,最后还是殿下劝住的。彼时他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将这集子给我,让我代为转交,我其实也很担心,此时给你,只怕又会惹你伤心,但思来想去,实在不知该如何谢你,唯有将它奉上,方可聊表寸心。”

    沈筠听罢,且笑且叹:“都是前尘往事了,伤怀归伤怀,我倒不至于再如何悲痛,之前那样,不过是替我父兄觉得冤屈,也气自己蠢,听信了别人处心积虑制造的流言,将些莫名其妙的怨恨背负了那么些年,真是不知所谓。”

    赵悦闻言,踟蹰了片刻,才鼓起勇气,伸手握住沈筠的手道:“你不再恨我就好,否则我真是...”

    沈筠垂下眼眸,轻轻摇了摇头。眼泪,却还是不自觉地落了下来。

    令萧琮有些意外的是,沈筠这次倒很是听话,该吃药便吃药,该忌口便忌口,因此身体恢复得还算快,这日萧琮盯着她喝完最后一碗汤药,拉着她的手道:“这就对了嘛。早这么乖多好。”

    沈筠皱眉苦笑道:“大概这吃药也如...呃...吃着吃着,就吃习惯了。”

    萧琮心里明白,沈筠向来通透,必是知道现在外面并不太平,也猜到他目前在朝堂上的举步维艰,因此不愿让他在这些小事上分心,每每见面,从不显出病中辛苦,还总扯些闲篇来哄得他一笑,更让他既欣慰,又心疼。

    待到寒冬终于过去,春暖花开之时,沈筠的身体才算完全康复,于是又开始每日张罗起萧琮的吃喝,将各家送来的慰问补品一样一样都塞进萧琮的肚腹,因此尽管外面云诡波谲,劳心伤神之事层出不穷,萧琮却从不见委顿之态,反而日益康健,精神十足,倒是看得有些居心叵测之人万分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