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聊斋:我家娘子是水神 » 第九章:祈雨

第九章:祈雨

    次日,来到衙门上班,冯捕头通知众人都要去城外的龙王庙维持治安。

    闻言,李负这才想起,几天前通判大人就已经决定今天要在城外钱江河畔的龙王庙前,为民请命,祈求龙王爷下雨,解救受苦受难的璃安百姓。

    原来,自今年春夏以来,璃安府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外面早就有流言蜚语,说是有旱魃作祟才导致了璃安府大旱。

    随着年关临近,人们愈发焦虑,生活困难。

    于是在百姓的期望下,知府离任,一手遮天的通判大人自然当仁不让的站出来为民请命。

    李负他们来到城外的龙王庙时,就见闻讯而来的百姓是人山人海,还有许多纯粹就是来看热闹的商贾巨富。

    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通判大人这次准备举行一场隆重的祭拜仪式,仅是用来供奉的猪羊就有十头之多,又有许多精心制作的供品,耗费钱财不少。

    雨能不能求到还未可知,但亲力亲为的璃安府通判大人却博得了一个爱民如子,为民请-命的好名声。

    这位年约五旬,头戴乌纱帽,面容方正的通判大人姓严名鸿字旺祖,此时带着一众官员以及一群在各个村落里德高望重的年迈者,进行祭拜。

    烟雾缭绕间,只见严鸿手持祭文朗声念道:“歲在庚寅,璃安诸地,自春徂冬,未雨也。大旱肆虐,千里草枯,万家池涸,稼穡艰难,民生困厄,乃百年鲜有也!身为璃安通判,深感民生之艰,撰已祭文,愿甘霖普降,解百姓於倒悬……”

    吧啦吧啦念了一通,说罢将祭文烧了,随即扑通一声跪在供桌前。

    严鸿,面露悲苦,颤声喊道:“龙王爷,求您下雨吧!”

    见状,围观的百姓纷纷下跪喊道:“龙王爷求您下雨吧!……”

    黑压压的人群跪在地上祈求,声音如潮,远远地传了出去,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只可惜不能感天动地,求得龙神布雨。

    没过多久,祭拜完毕,众人站起身来,然后就是敲锣打鼓,十几个大汉舞着一条十多米用纸扎的龙灯,同时还有跳大神唱戏的以娱龙神,祈求普降甘霖。

    直把一群侍女相伴服侍,看热闹的富商巨贾们逗得眉开眼笑,评头论足,活脱脱的一幅: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等这些都做罢了,严鸿带着众人来到河边将早已备好了的鲤鱼从木桶内倒出来放生到了河里,这场祈雨的祭祀活动就算是完成了。

    可能是流年不利,就在严鸿木桶的鲤鱼倒进水位已经下降了一半的钱江之时,一具尸体突然之间从水中冒了出来。

    “啊,有个死人。”

    “怎会如此?”

    “这人是谁啊,快捞上来看看!”

    一个年迈的老者突然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露惊恐道:“这是龙王爷发怒了,作孽啊我们璃安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惹得龙王爷如此愤怒不肯原谅我们下雨啊。”

    听了这话,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们议论纷纷,更有甚者直接吓得跪地求饶,口中不停地喊着求龙王爷大发慈悲云云。

    本来是一场加分的政治作秀,没想到最后一步却翻了车出了幺蛾子,忙活了半天前功尽弃不说,现在还落得个被百姓质疑的下场,周围人群看向他的眼神都变了。

    严鸿心中不悦,目光看向闻讯而来查看情况的缉捕使臣冯萧,沉声说道:“冯捕头,你们这些捕快一天到晚都是干什么吃的,附近出了这等命案竟是毫无所觉。尔等身为捕快,要为黎民百姓做事,不要一天到晚浑浑噩噩,不做人事!”

    严鸿臭骂一通,才稍稍缓解了心中的火气,当即对着冯萧冷声道:“冯捕头,限你等三天之内查清此案,给诸位百姓一个交代!”

    冯萧听了苦着一张脸只得应了声喏,回头四顾手下捕班的快手一个都没见,不由暗骂了一句该死,平日摸鱼也就罢了,祈雨这么重要的场合,这些家伙也不知道收敛一点。

    冯萧心中发狠,决定回去后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个偷奸耍滑的捕快。

    正要收回视线,却见不远处李负三人躲在人群后看热闹,登时眼睛一瞪,喝道:“你们还愣在那里干嘛?还不快过来帮忙!”

    “快去吧,班头发怒了。”

    三人讪讪一笑赶紧跑了过去,来到近前,这时冯捕头和巡街的衙役用树枝将受害者的尸体捞了上岸。

    李负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一阵恶心,差点没忍住当场吐了出来。

    尸体已经高度膨胀浮肿,面目全非。

    李负忍着恶心,正要仔细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就见一道虚影向着他飘了过来,随着一股阴冷的凉意袭来。

    便觉精神一阵恍惚,幽冥忘川再现。

    奈何桥头供奉的【忘川阴魂录】翻开了不知多少页,停下来时,就见是一个年轻书生的图鉴。

    随即图鉴如波纹扩散,显现出了书生一生的记忆。

    出身寒门的沈文,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是十里八乡唯一的读书人。

    儿时,父母为了让他读书,出人头地,不畏辛苦,起早贪黑,除了务农之外,养蚕织布、砍柴烧炭想尽一切办法赚钱,求爷爷告奶奶,才如愿以偿把儿子送进了县学读书。

    十年寒窗苦读,从县试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上京会试资格。搁在穷乡僻壤里的小山村就是有史以来的头一遭,一时间光宗耀祖,风光无限。

    沈文满怀希望的进京赶考,本以为是前途光明,高官厚禄,没曾想却是晴天霹雳。到了礼部报名,才知道自己的名额已经被人冒名顶替。

    心急如焚的沈文去了府衙报案却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无奈,他又去了大理寺,谁知半路被流氓地痞抢了行囊,官府签发的路引文书也被偷了去。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然发生了这等事,终于压垮了求告无门的沈文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哀默大于心死。

    前程似锦的人生,就此化为海市蜃楼般消失了,浑浑噩噩的沈文回了家乡,父母得知后,如遭雷击,十几年含辛茹苦,付之一炬,搁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于是就去了璃安府衙击鼓鸣冤,哪料知府竟不分青红皂白说他们是落榜不甘的诬告,然后就判了个流放。

    天理何在,愤怒的沈文父母当堂大骂知府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然后双双撞墙以死明志。

    然而苍天无眼,世道不公,知府一句轻飘飘的畏罪自-杀便盖棺定论。

    从此璃安府就有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人,逢人便说他叫沈文是要进京赶考的,如此这般浑浑噩噩过了一年,前些天恍惚间似乎是回光返照想起了什么。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他流着泪喃喃说着,然后一头栽进了钱江,死了,怨念不散,直到尸体被捞出水面,然后被李负引入了忘川轮回。

    甘苦辛酸咸,五味俱全,鬼神饮之,前尘尽忘,各赴来生。

    至此,回忆杀结束,沈文的记忆记在了【阴魂录】上,空白的魂魄浑浑噩噩的踏上奈何桥。

    奖励功德一百,一支狼毫笔。

    紧接着,功德加身,体内的气息似乎又浑厚了一些。

    随即,眼前的幽冥忘川散去,李负的视线回归正常,手里却莫名多出了一支狼毫笔。

    李负脸色如常,悄然的把狼毫笔藏在衣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