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无限篡位 » 第五章 给叔叔上眼药

第五章 给叔叔上眼药

    今天是官员休沐,赵匡胤这会正在福宁宫旁的亭台间闲逛。

    进了福宁宫,跟在太监身后的孙林,略微有些紧张与激动。

    他毕竟是个普通人,马上就要亲眼见到宋太祖赵匡胤。

    但在见到赵匡胤的那一刹那,所有的情绪瞬间压了下去,因为五官方正威严、身躯粗犷圆大的赵匡胤正在用弹弓打鸟。

    没错,他在打鸟。

    他一搜刮赵德昭的记忆,立马知道打鸟是赵匡胤的爱好,曾经有朝臣劝谏,还被赵匡胤臭骂一顿。

    他也搜刮出了赵德昭对赵匡胤的称呼,走到近前拜见,口中还说道:“孩儿见过爹爹,今日天气大好,筋骨可曾活动开?”

    赵匡胤有锻炼的习惯,所以这会看着精气神都不错,浓眉笔直,哪里有今年就会离世的迹象?

    孙林心下断定赵匡胤是非正常死亡无疑,这一刻他已经代入到了角色,已经没有面对帝皇的恐惧感。

    赵匡胤笑了起来,儿子一见面就问他身体,他很满意。

    他两个儿子都有贤德之名,尤其是赵德昭,都说他沉稳大度、喜怒不形于色,虽然才二十六岁,正好是培养的时候。

    五代三十多岁的皇帝即位的时候,还普遍自称少帝。

    赵德昭再培养几年,到了三十出头,或许能够顺利承接权力,他自信还有好几年可活。

    “德昭,近前来,打只鸟给我看看?”小时候抱着赵德昭在怀里,教他打鸟,他居然已经会说,不打鸟,并非同情鸟雀,而是爹爹爱打鸟,留给爹爹打。

    这话他一直记着,每每想起还是心怀大畅。

    孙林也捕捉到了赵德昭的这段记忆,在父慈子孝的感化之下,之前残余的一些小紧张瞬间消散。

    他从容说道:“我在兴元也打鸟,害鸟不利农事。”

    这让赵匡胤颇为意外,他这个儿子最大的不足就是太过仁厚,想当皇帝仁厚不够,该无情时候还是得无情啊!

    如今赵德昭能说出鸟若为害必除之的话,显然又有长进。

    他欣喜地搭着孙林的肩膀,“如今百工、商贾虽然日益兴盛,但农事为根本,若为民生的缘故,杀生又有何妨。”

    孙林点头称是,感受到赵匡胤大手的暖和,他渐渐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他就是赵德昭,赵匡胤的儿子。

    他甚至尝试主动说话:“我在兴元除了农桑事,也打猎,于山野中驰射,真是快意,这才明白当年爹爹是在金戈铁马中练就的英雄气。”

    他甚至主动伸出手去,给赵匡胤看他宽大粗壮的手,绝不像是养尊处优的手。

    实际上,赵德昭这个憨憨根本就没有练习骑射,而是在兴元干农活来着,真是个奇葩皇子。

    “好!好!”

    赵匡胤一时竟说不出夸赞的话,大笑起来。

    这个儿子多时未见,竟给他莫大惊喜。

    不过,旋即他眉头皱起来:“那迎钱俶的事情你怎么说?”

    该来的躲不了,这具身体前主人拉的屎还得他来擦干净。

    他低下头去,不让赵匡胤看到他的神情,“爹爹今年定要北伐,在这之前,我不想生事。”

    他本来想解释一番,然后勇敢表示自己乐意去迎钱俶,站上前台跟赵光义对着干。

    但细想,这样反而变化太快,会让赵匡胤生出陌生感。

    所以,他打算搏一搏。

    这个回答,着实让赵匡胤楞了好久。

    他之前反复斟酌,该怎么教训儿子。

    他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忠厚了些,秉性也耿直,话说的太明了不好,说的太重了也不好。

    没想到,这一句回答,实在是熨帖。

    这孩子对皇位还是有所渴望的,之所以推辞迎钱俶,不仅是仁厚,也是大局观,说到了他心坎里。

    本来他打算不轻不重训斥一顿,然后语重心长的加以引导。

    他斟酌了满肚子的话语,可着实难为了他,须知他可是个粗人。

    虽然刚才绞尽脑汁煎熬出来的教子言语都白费功夫,但他畅快到仿佛吃了几大块羊肝。

    看到赵匡胤开怀大笑,孙林就知道自己赌对了,他这个便宜老子的确是急不可耐地要把他推上前台,自己这个回答以退为进,不仅得到赵匡胤赞许,还给赵光义上了点眼药。

    他赵德昭可不是生事的人,赵光义却是。

    也有其他人在赵匡胤跟前给赵光义上过眼药,但无一例外都被狠狠训斥,但他作为赵匡胤的儿子,来干这事却是再合适不过。

    弟弟哪有儿子亲,对儿子好肯定比对弟弟的歉意更加理所当然。

    赵匡胤絮絮叨叨,跟赵德昭说了一大堆迎接钱俶的事情,叮嘱他务必对钱俶时刻恭敬,可见赵匡胤对钱俶这次入朝的重视。

    意思很明显,要是这次钱俶就能献土,那他赵德昭肯定就能得到封赏。

    毕竟他在汉中都待了三年了,也到了该封王的时候,这次更加名正言顺。

    按旧例,皇子出阁就要封王,拖到现在了。

    孙林一一答应,表示谨记在心。

    “这次迎了吴越国主,就先在开封待着,过段时间便去西京。”

    赵匡胤看了眼孙林,生怕他这个儿子听不懂,特意加了一句,“我欲迁都西京。”

    孙林愕然,心头震动。

    没想到今天收获大了去了,就因为在迎钱俶这事上他应答得当,赵匡胤居然破天荒的跟他多说了这么多。

    短短两句话,却是泼天的信息量。

    先封王,然后当西京留守,等到迁都,那他就顺理成章地转为京兆尹,亲王尹京。

    好!

    亲王尹京!

    赵匡胤不愧是开国皇帝,这政治谋略极为高明。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早就跟铁桶一般,但迁都洛阳,等于釜底抽薪。

    这一招绝了!

    可以说这步步为营,赵光义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孙林仔细搜索脑海中的史料,似乎赵德昭迎了钱俶之后,还是回了汉中,并没有封王。

    肯定出了什么岔子!

    迁都更是没能实现。

    看来便宜老子赵匡胤跟便宜叔叔赵光义之间的斗法,是输了啊!

    到底输在哪?

    难道是赵匡胤对他那个弟弟太过宽容?

    他咬了咬牙,决定给赵光义继续上点眼药。

    “爹爹,有一桩事情要向您请罪。”

    “哦?所为何事?竟然有罪?”赵匡胤咦了一声,挑着眉毛看向儿子。

    须知他这个儿子向来循规蹈矩,从来都寻不到半点错处,这样的人能犯什么事情?

    “刚才御街上,有辽国使团招摇过市,踩踏并殴伤百姓。甚至羞辱于我,不仅要我退避三舍,还辱骂我。”

    “哦?这些契丹狗竟然如此嚣张?这干腌臜鸟人!可是让你受了委屈?”

    赵匡胤越想越气,火冒三丈,嘴里不断蹦出粗口,什么撮鸟、鸟人、贼厮鸟、鸟大汉,什么腌臜泼才、腌臜直娘、泼皮。

    这次辽国派出使节来,纯粹就是警告,不许对北汉有所行动。

    之前大宋大举南下进攻南唐,辽国蠢蠢欲动,唆使北汉在后面鬼鬼祟祟,没想到大宋战事顺利到难以想象。

    开宝七年(974年)九月,三路攻南唐。至八年(975年)十一月,攻灭江宁。

    南唐是大国,拥兵数十万,但整个灭国之战只用了一年多点。

    辽国从洞察到大宋吞灭南唐的决心,再到开始动手掣肘就已经晚了。

    整个吞灭南唐的战役,北宋没有花费太大力气,转头对付北汉也就是理所应当。

    所以,辽国迅速派出使团予以严厉警告。

    孙林一说,赵匡胤立马就想到这是契丹人故意的,借着羞辱皇子来羞辱朝堂。

    关键是,他刚刚想要让儿子去迎钱俶狠狠攒一笔政治好处,契丹人就来这一手。

    儿子受到羞辱倒是次要,接下来很多安排都要受到影响。

    他如何不恨?

    赵匡胤咆哮了一阵,恨不得立马下令禁军冲进都亭驿,将那干辽人斩杀殆尽。

    他喘着粗气,上下打量孙林:“孩儿,可曾受伤?”

    他更担心他儿子因为这次受辱,性子变得更加懦弱。

    孙林缩了缩脑袋,“爹爹,我没事。倒是那些辽人,有几个受了伤,我还抢了他们几匹马。”

    啥?

    赵匡胤瞪大眼睛,跟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