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长生不老永远不是个秘密 » 第九章 被逼叫师爷

第九章 被逼叫师爷

    王乐看着眼睛内陷的老者用极其深邃的眼神看着自己,顿时被吓住了,范大鹏也一样,三人就这样盯着看了几十秒钟,老者突然发现自己失态了,忙收齐那种看一眼就永远忘不了的表情。

    稍显和蔼的说到:“不好意思,失态了!,你能告诉我这个拓片是从哪里发现的不?”

    从震惊中首先出来的是范大鹏,他也听见了老者的第二次问答,听完老者的问话后,停顿了一秒钟,用手肘碰了碰王乐,王乐嗯了一声,范大鹏小声说道“专家问你话呢!”

    王乐再也不敢怠慢了,急忙说到“频阳錾子村”。

    “是不是在宫里镇的北边,西边是一条大沟,东边是凤凰山的村子”老者听见频阳錾子村后,追问到。

    王乐总觉得这个老者那块不太对劲,正在沉思,听完老者的话,忙说到:“是,就是那个村子。”

    “不会的!不可能”老者听完王乐的回答,沉思了好长时间。

    不一会,老者抬起头,看了看王乐,过了几分钟,老者又急切的问道“你给我说说如何发现的,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王乐将自己在“錾子村”的发现过程,说了一遍,但石碑失窃的事,王乐没有透露半句。

    “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上面到底写的啥不?”王乐问道。

    “可以,但你们是谁,我都不知道,你们如果是盗墓贼,我岂不是犯了大错”老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放松了一下说到。

    “不好意思,忘了介绍了,我们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我负责玉石等方面,这是我的同事,主要负责青铜器。”王乐简单说了说。

    “原来这样啊!”老者颔首说到。

    “那你们两叫声师爷,我就告诉你两”老者倚老卖老的说到。

    “凭啥”范大鹏看不下去了,陕西楞娃的劲起来了,气冲冲的冲着老者说到。

    王乐见状立即挡了挡范大鹏,忙给老者道歉道:“不好意思,我这个同事就是性格太直,有啥说啥,您莫怪罪!”

    “没事,但师爷肯定是要叫的,且听我给你两讲讲”老者又是面带微笑的说到。

    “你们在的那个单位,前身是建国后成立的省文物普查保护队,主要是为了核查省内各处文物的数量及保存情况,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加,队员的不断补充,国家在1960年,决定成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好的保护文物”老者面带笑容的说到。而竖起耳朵听的王乐和范大鹏,心中不住的在后悔刚才说的话,眼前这个老者,可能是个王者而不是青铜。

    “而我就是当时器物组的代课老师,你们所里现在的老一辈都是我的徒弟,像现在全国闻名的金器修复大师王大川,主持修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凤冠的张家宝,破解凤翔一号大墓出土的甲骨文的侯静文,还有很多,我老了也记不了那么全”,老者说完不怀好意的笑着。王乐和范大鹏听见代课老师,嘴巴就张的很大,后来一听一个人名嘴巴就张的越来越大,最后彻底惊着了,再看着老者脸上洋溢出来的“快叫师爷”的表情,王乐和范大鹏心中彻底后悔死了。

    王乐和范大鹏听着这些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一流专家,不敢相信这些人都是眼前的老者的徒弟,两人感觉这个老者不会是个假专家吧!只会夸夸其谈。

    看着王乐和范大鹏的表情,老者继续说道“所里现在陈列的牛首翡翠龙纹杯是不是用糯米加桃胶修复好,为此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可专利的第一作者却不是所里的人,这你们可知道?”

    “知道知道”范大鹏都快把头点坏。

    “我想起来了,王大川老师一次给我们讲课说到了这个事,但当有人问起起因时,王老师给搪塞过去了!”王乐兴奋的说到。

    “这个专利可是号称中国文物修复第一专利,全国文物保护行业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是怎回事,你老给我两讲讲吧!”王乐十分诚恳的说到,范大鹏也附和道“就是就是!”。

    二人说完,老者也没有说话,微笑着看着王乐和范大鹏,像是等着什么东西。王乐和范大鹏对视了一下,明白了老者的要求,齐声交了一声“师爷!”。

    “好吧!看在你两这着态度,我今天就给你们讲讲!但你两要发誓不能告诉其他人”老者开怀大笑后,说到。

    “一定一定,只有我两知道,我和王乐就当没听过这个事!”范大鹏匆忙说到。

    老者听完范大鹏说的话,看了下王乐,王乐附和的说了一句“没听过”。

    “那是因为一件先秦青铜器的断代问题,我记得那是专利已经交到专利局一个多月之后的事吧!我与当时所里一顶一的专家起了矛盾,哪个专家我就不说了,你们也不准打听,在大会小会以及各种学术讨论会、教学会上,他利用自己的权威,肆意抨击我的想法,什么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黄毛小儿,一气之下,我离职了,但当时专利已经申报没办法更改了”老者趾高气昂但又气愤的说到。

    “青铜器,是不是现存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號首尊?”王乐听完思考了一会问道。

    “对,就是號首尊!”老者感兴趣的回答道。

    “那你给讲讲號首尊的故事吧”老者期待的向王乐提问。

    王乐想了一会说到:“號首尊1966年发掘于宝鸡市东北郊先秦的一个市场遗址,是难得一见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他不但在材料、铸造等方面刷新了国人的认识,打破了好多国际上的质疑,最重要的是它的铭文,直接抨击了国外专家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否定!”

    “你小子可以啊!那你再给讲讲为啥这么明显一个文物,会存在断代问题。”老者赏识的问道。

    “这个文物是典型的有铭文青铜器,断代问题本该极其简单,从器型、铸造方式、铭文都可以判断,但这个文物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从各个方向分析的年代差异太大了,有的差异超过200年。”王乐思索着说到。

    “那最后又是如何断代的呢!”老者又问道。

    “当时有专家提出,应保守处理,以年代晚的断代为准,但有人提出质疑,说是这是个科学问题,必须严谨”,王乐停顿了好一会。“我听一个大学教授说过,最后好像是发现號首尊是个二次文物,所谓二次文物就是文物在历史被二次利用过,才最终确定了號首尊的年代是西周时期。”王乐思索的说到。

    “二次文物的提出,是我给的想法,我当时只是觉得號首尊的底座太厚了,不符合文物的整体造型,但当时没有任何确切证据,最后随着X光等现代科技被利用到文物保护行业,才发现篆刻铭文的地方不是號首尊的底,號首尊有两个底,相互叠压,而篆刻铭文的地方是先秦时期在成品的底座下再次铸造上去的,最终证明是我对了,但那个副院长又不愿意承认,只能黑不说白不说,还在院里阻止人说起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这个事的人越来越少。”老者自豪的说到。

    “原来是这样”王乐笑了起来,终于知道號首尊为啥断代有问题,这给自己后续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看着自豪的老者,和一团和气的氛围,王乐绝不会想到面前这个慈祥而正值老者会成为自己最亲密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