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斩 » 第15章 大战黑水帮

第15章 大战黑水帮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太阳伴着灿烂的朝霞冉冉升起。风信如往常一样带着绳子和柴刀进了山林。他根据记忆找到了上次被他一刀斩断的三棵断树,大致估量了尺寸和树的间距之后就离开了。

    不多时,他在另一处找到了一片粗细和间距都与方才差不多的树木,便盘坐在树下闭目等待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风信忽然睁开了双目。只见他缓缓将双手抬起放在面前,同时慢慢地抓握着,似乎在感受双手的力量。

    “来了,就是这种感觉……真的可以忍而不发,这种忍的感觉,有点像憋尿……”风信嘴里喃喃自语。

    他缓缓站了起来,捡起地上的柴刀,走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运足功力对着眼前的一棵大树一刀劈了出去。

    “咔嚓!”一声巨响,面前的大树被拦腰斩断。断树缓缓倒下,却再也没有其他动静。风信检查一下前方的其它树木,发现除了两棵树破了点皮,再也没其它痕迹留下。

    “这一刀果然与一年前那一刀相去甚远”风信心里估量着两者威能的差距。

    “一年前面对的那棵树是枯死的铁木,其结实程度比眼前这棵强上很多。再看冲到远处的刀气,前者直接斩断两棵大树,现在却只破了点皮,结合大树的粗细,威能差了恐怕有几十倍……嘶!”风信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考虑到那个因素——爆发的威力随自身的实力增强而变大。自己已经内功入门,实力较之前提升了五倍有余,今天这一刀很可能本应砍出去年五倍的威力,结果却砍出几十分之一的威能,这意味着……”风信小心翼翼地继续推测。

    “每次爆发的时候,力量被抽走的感觉都不存在,也就是说刚才这一刀至少相当于自己不被削弱时的正常力道。”风信咽了口唾液,继续分析……

    风信对着树干又砍了一刀,刀身没入树干半尺深度。

    “此刻这一刀被怪异体质削弱了,而刚才爆发的一刀应该是正常力道多一点。按照推断,两者威力应该相差十倍多一点。”通过与刚才那一刀对比,他发现两者的威力确实差了十倍左右,说明之前的判断没问题。

    “那岂不是说,虽然平时攻击力道被大幅削弱,但每年都有一次打出平时百倍以上攻击的机会?”

    百倍以上攻击什么概念?风信还真没有概念。他只知道武者在赤手空拳对攻的时候,力道比对方高五成就能击退对方,高一倍就能一击重创,高两倍则很可能会将对方一击击杀。

    一切都是推测,但都有理有据。风信认为这应该很接近真相。

    至此,关于“农夫体质”的探索,就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他要继续练功。

    从斩杀陈高的经历中,他明显感觉到攻击乏力带来的弊端——只要稍有道行的武者保持警惕,自己在其面前就成了活蹦乱跳的兔子,构不成丝毫威胁。

    所以,尽可能提升武道境界,是当务之急。哪怕内力大成境界只能发挥出入门境或者小成境的威力,也是不小的进步。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十个月。这些日子里,风信除了每个月抽出一天时间去镇上看望妹妹和李香儿母子三人,其他时间都在练功。

    白天,风信进山砍树劈石,锻炼攻击力道;晚上回家,他又运功打坐修炼内力。

    内功修炼过程只有两个,那就是“锻体养气”和“化气为力”。前者就是要通过不断发力锤炼体魄,从已经圆满的筋骨肌肉中滋生出内气;后者则要通过运功打坐,将内气聚集在丹田内,并进一步转化成内力。这一点对于所有武道武功都是相通的。

    然而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风信的内力居然达到了大成境界。能有如此神速的进展,自然有他自身天赋上佳,刻苦勤奋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他不断地食用一种野果,这种野果正是那种在体力透支后才发挥最大功效的练功辅料——猕枣。

    武者练功通常会避免体力过度透支,这样会大大增加恢复体力所用的时间,从而降低练功效率;而体力透支后通常要做的是运功调息,而不是马上吃东西;再加上猕枣本身其貌不扬,果肉干瘦,口感一般,吃它的人本就不多。

    所以它对练武的奇效并未被众人所知。风信的生父风大侠显然是知道的,他能年纪轻轻就达到那等境界,很可能与猕枣有关,只是他将其作为秘密保守,并写在《凌云决》中传给了风信。

    有了猕枣的恢复效果,风信在练功时可以尽情挑战体力的极限,并能在一次次体力透支后短时间恢复体力巅峰而不留暗伤。其练功效率远非那些按部就班地锻体练气的武者可比。

    如今,风信已可以轻易用柴刀斩断大树。这样的力道或许还不足以和陈高这等武者正面战斗,但格挡普通的剑招已经可以做到。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风信在内功大成之后,可以尝试炼化灵物开启灵种了。

    《五散养气法》中记载了多种可用来开启灵种的灵物,风信看完后直接锁定了一种叫“化灵丹”的丹药。

    化灵丹以一种叫化灵草的低阶灵药为主料炼制而成,但其效用比直接吞服化灵草高上数倍。因其消耗量极大,虽然各大宗门,修仙家族,商盟甚至比商盟规模更小的商会都会大量炼制,却依然供不应求。其出售价格也高达三块凡品灵石一枚。

    炼化一枚化灵丹,天赋异禀者成功开启灵种的概率也仅仅一成。而对于资质一般的武者,其开启灵种的成本可能高达数百块凡品灵石。

    开启灵种只是涉足修仙的第一步,后面修行之路上的一道道大小瓶颈,才是将芸芸众生分成不同阶层的主要原因。据书上记载,超过九成的灵种开启者会被卡在第一境界“养气境”第六层之前。

    过不了前六层,说明修仙资质不够,到了六十岁就彻底告别进阶的可能。而如果修为仅在前六层的话,对寿元和战斗力的提升并不明显。

    修仙可增加寿元,练武同样可以,养气六层以前效果的增寿效果与习武不相伯仲;养气六层可施展的低阶法术,比如御物术,火球术,轻身术等,在高阶武者面前就是花里胡哨,贸然使用的话很大可能会被抓住破绽当场斩杀。

    当然,前者若能突破到第七层,则可以神念外放,将方圆之内明察秋毫,再加上修炼了更高层次的功法,倒是能做到碾压寻常高阶武者。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很多自认为资质不佳或条件不足的武者,会选择继续修炼武道。

    对于出身大河镇这种穷乡僻壤的武者来说,自然不会有人拿数十上百块灵石强行开启灵种。一些武者努力多年攒下十几块灵石,会跟随镇上的采购队去一趟青阳城,或者委托采购队领队者购买三五枚化灵丹,尝试为自己或后代开启灵种。

    这些年来成功开启灵种的武者倒也时有出现,其中有一些被前来吸纳弟子的宗门仙使带走,更多的则对修仙之路浅尝辄止。无论哪一种,至今尚未有任何一个人以“凝液期”以上的高阶修仙者身份衣锦还乡。

    更诡异的是,大河镇最近十几年诞生的灵种开启者,都没来得及联系上招收弟子的宗门,就莫名地消失了。风信知道此事和黑牛镇那位许仙师脱不了干系,但他没有说出去。一是没证据;二是就算确定是许仙师搞的鬼,方圆千里十几个镇都没人奈何得了他,此事传开反而会打草惊蛇。

    从看到《五散养气法》的第一天起,风信就笃定要踏足修仙一途,因为那意味着将来的无限可能。

    这十个月以来,他的练体动作只有两个,刺和砍,这两个动作参考了《凌云剑》中记载的两个招式——也仅仅是参考,他并未对这门绝妙的武道剑法深入练习。

    一来是他对亲爹这门剑法看不上,即使修炼到大成也招架不住高阶修仙者的通天手段;二来是他今年就要动身去青阳城了,在此之前要为那一年一次的暴击积蓄足够的攻伐力道,然后像憋尿一样忍住,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