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周妖实录 » 第二十九章 杨令师呢

第二十九章 杨令师呢

    城隍庙轰隆隆倒塌下来,三层和二层的建筑顷刻间便垮了,重重的向下压去。

    数不清的土石木块纷纷砸落,大殿内的傀儡行动受阻,左右两腿被钩索绊住,难以动弹,后背也被牵制,让坍塌的城隍庙砸了个满。

    身上的沈王爷泥塑身尽数脱落,叮咣作响。

    “散开!”

    以钩索牵制住傀儡行动的捕快们听到了张令师的命令,迅速将钩索收回,拉开距离。

    等到尘埃落定后,众人面前那座城隍庙已经不复存在,瓦砾废墟之中,还露出一个傀儡的头颅与独眼。

    应该处理掉了吧?

    张令师伸手示意捕快们不要轻举妄动,继续等待。

    他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向前靠近。

    直到走近废墟,离那傀儡头颅不足二十步的时候,见其还没有动静。

    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下令道:“围。”

    噔噔噔一阵脚步声响起,废墟又被围了起来。

    虽然目前这傀儡不动弹了,但他还是知道需要破坏傀儡的机关核心的,就跟打人打昏迷还需要攻击要害才能致命一样。

    殊途同归,一个道理。

    捕快们腰缠钩索,手持捕网。

    有不少人已经灰头土脸,甚至挂了彩,钩索坏了几条,捕网也被扯坏了几张。

    之前以捕网和钩索制服傀儡的时候,还是吃了力量的亏。

    那傀儡一伸手就能抓住钩索将好几个捕快给掀飞,他们腰间的长刀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幸好三条钩索及时成型,捕网也派上了用场,不然还要周旋许久。

    “注意傀儡暴起伤人。”

    张令师吩咐了一句,随后便缓缓走向废墟。

    捕快们脸上带着几分警惕几分担忧,谁都没开口。

    随时注意着傀儡动静的张令师终于走到了傀儡头颅旁边。

    这个硕大的脑袋上满是灰土和坑洼的痕迹,离近了之后,他也才看清楚这右侧的独眼其实就是一颗打磨光滑的黑色矿石。

    “瞎子。”

    张令师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后又扒拉了几下废墟,将傀儡的左半张脸也找了出来。

    果不其然,左眼也是矿石。

    看了看脑袋上明显的接缝,张令师心里清楚,这或许就是机关核心所在。

    于是抽出长刀,对准缝隙准备来个暴力开锁。

    “嗤。”

    刀尖刚刚挨上去,张令师一顿,皱了皱眉。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之前那个怪人,脑袋是机关,身体却是血肉的怪人。

    这傀儡,身躯巨大,没准脑袋是……

    有所怀疑的张令师将刀插入废墟中,低下身子察看起两颗矿石眼睛来。

    摩挲几下,矿石上的灰尘便消失不见,洁净如初。

    透过矿石向里看去,却看不仔细,里面好像是黑洞洞的。

    “终究还是要打开这个傀儡脑袋的。”

    张令师摇摇头,轻声叹道。

    这次他不再犹豫,拎起刀来,十分精准的刺入接缝,用力向下一沉,握住刀柄拧腰发力。

    “咔。”

    开了。

    抽出刀来,张令师不经意的一瞥,刀尖上沾染着血迹。

    霎时间脸上阴云密布,让一旁的几个捕快都有些纳闷,互相对视一眼,皆是耸了耸肩膀。

    傀儡头颅的空间内,还有一颗头颅。

    属于人的头颅,顶部有一个新鲜的刀口。

    正是张令师的刀留下的。

    “挖出来,里面有个人。”

    看了两眼,确认这人的身体藏在傀儡头颅以下的脖颈处,张令师阴沉着脸,转身就走。

    “人?”

    捕快们诧异的重复了一嘴,便立刻都凑上去了。

    片刻后,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或愤怒或嫌恶的神态。

    接着,就开始挖人。

    虽然有人提议拽着脑袋给他拎上来,但很快就被否决了。

    因为这家伙脑袋以下的空间极为狭小,别说把身子拎上来了,就连他们中有的人的屁股都下不去。

    只能挖出傀儡的脖颈之处,再将其打开,把人弄出来。

    捕快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挖开废墟。

    张令师已经来到了自家县尉面前,拱手道:“县尉大人,这傀儡之内有一男子尸身,应该是刚才城隍庙垮塌将其砸晕过去,然后属下想要毁坏机关核心……”

    “我明白,辛苦了。”

    丁孝伸手握了握张令师作揖的双手。

    话语中带着些许疲惫,而他能感受到其中更多的是真切的关心。

    张令师忍不住心头一热,语气里带了点士为知己者死的热切,还有没能利索办好差事的愧疚:“不辛苦,只是劳烦县尉大人苦捱一夜。”

    “呵呵呵,不碍事,都是为了百姓做事。”

    “大人高风亮节!”

    “……”

    这老小子,还是这么喜欢搞这一套。

    冷眼旁观的甘县尉双手背后,眼中带着点玩味之色。

    折腾大半夜,还好是有了个完满的结局。

    虽然这城隍庙塌了,但这罪责肯定也不会多严重,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抓凶犯嘛,州权大人估计也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小惩大诫一番就可以了。

    不过之后的重建事宜,估计就不能落在丁孝手里了。

    回过头准备喊张集去准备验尸的时候,甘乐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奇怪了,杨落堂跑哪里去了?

    “张令师。”

    甘乐成抱着疑虑找上了还在跟丁孝互相吹捧的张令师,问道,“你可曾知道杨令师去哪里了?”

    “糟了!”

    张令师闻言,面色一僵。

    丁孝挑了挑眉头,讶异道:“你不是給人忘了吧?我还以为你们早有安排。”

    不等两人多说,张令师连忙告罪,运转真元,急急忙忙便离开了。

    留下在微风中无语凝噎的两个县尉。

    一番沉默过后,甘乐成用手捋了一下被风吹过肩来的黑色发带,叹了口气。

    “张令师,往常也如此马虎?”

    “倒是不常见。”

    丁孝勉强笑了下,却在心里将张令师骂了不知多少次。

    这不是不常见,而是太常见了!

    自从张令师当差上任以来,就经常会在某个说关键又不关键的时刻把某些重要又不重要的事情抛之脑后。

    不论丁孝如何替他想办法解决都不好使。

    随身备忘录,最实用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可丁孝甚至觉得张令师的脑袋还没有烂笔头的头好使。

    因为张令师会把备忘录忘了,把记事情忘了,把笔忘了,即便事情都记下了,也会忘了去做。

    所以,丁孝对这个方法彻底失望了,也觉得张令师偶尔失灵的记忆力十分不可靠,于是专门找了一个年轻的捕快,几乎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专门帮他记事情,提醒他做事情。

    遗憾的是。

    那个年轻的捕快现在正在废墟里挖人,没有提醒张令师。

    或者说,张令师忘了带上这年轻人了。

    “小六!去跟着张令师!赶紧把杨令师找回来!”

    为了防止那个脑子不灵光的家伙半路上忘了自己要干嘛,丁孝无奈,只能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是!”

    一个年轻的捕快应声抬头,很快便从废墟上跑了下来,头也不回的去找张令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