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乌萨斯警戒 » 第一章: 内忧外患

第一章: 内忧外患

    距离灾变已经将近一周年了,可以说等到了夏至,泰拉大陆就真正饱尝了一整年的灾变之苦。

    现在正是开春之际,往日开垦的好时候。很可惜此时的农田里,来来往往的不是耕种者,而是一具具只知道狩猎的活死人。

    这种活死人,人们称之为丧尸。

    世人皆知,由莱茵生命研发出的灭世病毒,被感染到的人都会变成这种不知道恐惧,没有知觉的血肉怪物。

    几乎是一夜之间,各国失陷。

    国土沦丧,人民惶惶不可终日。

    在经过短暂的反应后,乌萨斯帝国对切尔诺贝利投放了两枚原子弹,消灭数以亿计丧尸的同时,还直接造成了举世皆惊的辐射丧尸大爆发事件。

    而在切尔诺伯格,乌萨斯学生自治团揭竿而起,自发组成了一批致力于光复国土,拯救人民的武装组织。由凛冬任将军,真理任政委,参战者聚以红旗,被广大幸存者称为赤旗军。

    而在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终于,赤旗军从丧尸群手中收复了切尔诺伯格,并一举光复了另一城邦,萨斯格勒。

    打通铁路枢纽,并建立了成规模的丧尸抵御系统。

    乌萨斯军政府的代表人坚雷,以及她的丈夫马卡洛夫,专门负责赤旗军方面的相关事宜。

    再往后......

    推王,因陀罗,潮汐三人走遍大半个城邦,最终来到切城与凛冬相见。由于丧尸鸟的阻绝,即使是空中航线都被彻底废除。三人无法去到罗德岛,只得留在赤旗军,辅佐凛冬以完成光复大业。

    至于现在,凛冬是想法很简单。

    对于东北方的切尔诺贝利辐射丧尸,以赤旗军现在的实力根本吃不下来。在向政府申请得到抗辐射装备之前,这种特殊丧尸打起来真的是费时费力,就是赢了,尸体都很难处理,还容易损兵折将。

    因此,她采取的是筑墙的战略......在切尔诺伯格的北面建立了一条纵横十多公里长的防御公事,同时还主持筑造了多条内外防线。

    另一边,赤旗军内的平民数量早已破万。士兵数量更是如此。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各类事件自然是层出不穷。

    真理出面,缔造了《赤旗军民公约》。

    公约除了给出了各个治安规定之外,还首次规定了有关矿石病感染者和普通幸存者之间的人格平等问题。

    为此,凛冬仿照乌萨斯帝国灾变前的制度,创造了由她直辖的安全委员会。

    另一方面,宣布重建萨斯军校。培养军事人才,尽可能为将来与有了指挥型丧尸的尸群冲突做准备。

    在她的主持下,赤旗军想必会越来越好。

    ......大概吧?

    ......

    就像是往常一样的一天,平凡而又普通。

    萨斯格勒的军校打一早起就已经被安全委员会接管,中央会议厅的位置被腾空,以此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寄居在萨斯格勒的幸存者多有耳闻,然而却只敢猜忌,不敢过问。

    安安分分地做个混吃等死的咸鱼不好吗?何必去找不痛快?

    殊不知,这场会议的结果,正关乎他们,乃至整个赤旗军的未来。

    马卡洛夫,现任的乌萨斯军政府代表人。出席在赤旗军切城会议上,说是辅助,说白了就就是监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得,倒也不必多说。甚至他的妻子坚雷都要比他好接触点。

    而另一方面,和赤旗军结盟了的,还有源自另一乌萨斯城邦的卢桑基亚黑潮军。

    卢桑基亚,有关历史遗留问题。还记得三年前,整合运动被封印之时,爱国者带黑潮部队突围成功,而其他人却只能饮恨在伊伯特山下。

    那时的爱国者带部队潜入了卢桑基亚,并在那继续发展力量,逐渐壮大。直到三年后的今天,大灾变降临。

    不久前,正是凛冬亲自前去卢桑基亚,与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对方也派遣了一名观察员,随行返回切尔诺伯格。

    那便是欧列格。

    一个体态有些发福了的乌萨斯中年人。

    然而他却是军校毕业的老毕业生了。要论资历,凛冬真理这种灾变时还在上大学的,还真没法比。

    什么?她们不是高中生吗?

    整合运动切城起义被镇压时,她们是高中生。时间线推三年不就是大学生了吗?

    就跟人家阿米娅那时还是个小孩,现在依然都快初为人母了一样。(上本书的遗留问题,很多人看到蓝毒和阿米娅怀孕就各种炼铜,炼,都可以炼。兄啊,你们不看时间线的吗?)

    由于有了马卡洛夫和欧列格双方的存在,赤旗军上层不知何时,显得有些不自在了起来。没有刚开始那天天就知道很丧尸干架的那般落落大方。

    就好像,做什么事情都要顾及到自己这边的形象。自己打丧尸好像也不是为了打丧尸了,而是做出样子,写出答卷给军政府和黑潮看的。

    虽说明面上是几方结盟,但论起实力,初生的赤旗军比起庞然大物军政府,以及早已根深蒂固的黑潮军,还是显得太稚嫩。

    说白了就是根基太浅,谁都得罪不起。

    这种现状就连凛冬也爱莫能助,唯一能做的就是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取得主导权的同时,联盟更多因灾变而出现的民间组织,这样多方制衡,她们的联盟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牢不可破。(迫真)

    这一次的会议就是一场机遇。

    乌萨斯帝国是由多个移动城邦组成的大帝国,切城和萨斯格勒甚至包括切尔诺贝利乃至卢桑基亚,都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而被称为灵渠的城市,又是同样的一员。

    灵渠说是城市,比起切城和卢桑基亚来,就要显得愧色不少了。

    因为它还有另一个名字。

    灵渠山脉。

    灵渠是一片山区,被一条横断的巨河一分为二。巨河是乌萨斯著名河流金萨斯河的分流。

    即便如此,灾变时这里也成了一片废墟--和其他城市没什么两样。

    灾变后的几个月里,大大小小的幸存者组织开始合纵连横。最后共同组成了当地最大的幸存者组织。

    当然,这个组织没有名字。就是一群报团取暖的苦逼幸存者,在生死线旁边摸爬滚打,简直不要太凄惨。

    原本的他们虽说过得不咋地,但好歹人多力量大,苟在山区里和丧尸打游击战还不成问题,甚至还有望收复灵渠。

    可......

    问题就在于切尔诺贝利。

    当初军政府引爆的两发原子弹,带来的辐射粉尘随风四散,导致四周的城市都受到了污染。

    周围开始出现零散的辐射丧尸。

    这些辐射丧尸,个个的战斗力堪比被矿石病感染了的疯狂丧尸。虽说不比切尔诺贝利当地丧尸的辐射程度深,但依然不可小觑。

    当然,同时受到了重度辐射污染,感染了重度矿石病,吸收了重度丧尸病毒的个体还没被发现。真要被发现,那可不得了了......

    说回来,这部分辐射程度不深的辐射丧尸,身体素质得到了强化。个别生前是矿石病感染者的个体,丧尸化后了还有奇异的能力。

    再加上尸群中指挥型丧尸的存在,这群恐怖丧尸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通过卫星监测再加上麦哲伦的每日广播,幸存者们坚信,有一支数量至少十万的丧尸,包含有十分之一的辐射丧尸,开始逼近灵渠。

    不出一周,将抵达灵渠外环。

    按照路线,假设这个尸群没有被解决,接下来遭殃的就是萨斯格勒!

    十万丧尸,对军政府来说或许是小意思。毕竟人家是和十亿丧尸都敢硬碰硬的官方势力。

    但对于灵渠方面,赤旗军,乃至黑潮军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唇亡齿寒的道理凛冬明白。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怎样支援。

    是直接举兵倾巢而出,亦或者像当初罗德岛一样,派出精锐的分队支援。

    这就是当前会议需要解决的。

    说是会议也不咋准确,也就相当于一个面谈吧。

    反正......这种玩意......凛冬又不是没举行过。

    画面来到一间亮堂堂的会客厅里,一个额上已经冷汗密布的乌萨斯人,正战战兢兢地坐在一张椅子上。

    他似乎正承受着莫名的压力,如坐针毡。

    他的对桌,正对面就是凛冬,左手边马卡洛夫,右手边欧列格。这阵容可谓是豪华到爆,要是灾变前,他连见一面这些大人物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却都摆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真得多亏了丧尸病毒的存在。

    言归正传,这个一副做贼样子的乌萨斯人,就是从灵渠方面的代言人。来的目的都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

    那逼近灵渠的十多万丧尸犹如悬在大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不解决,包括凛冬在内的所有人都无疑会殃及池鱼。

    会议厅外的其他人,包括安全委员会的人都在等待。因为这些个家伙的一句话,可以动辄引发上万人流的大迁移。

    “放轻松,同志。想想其他同胞们为了你的到来,可是在战场上拼尽了最后一滴血。”

    “你确定这么说不会让他更紧张吗?”

    马卡洛夫和欧列格若无其事地交谈着,然而凛冬却不似他们一般谈笑风生,而是托腮沉思许久,目光紧盯着这名来者。

    她的样子像是有了主意,但顾及到另外两边的存在,并没有立即开口。

    “你们怎么看?”她最后看向两人。

    马卡洛夫嗤笑一声,被这个很傻的问题逗乐了一般:“我们是乌萨斯军政府,你们都是乌萨斯的子民。我们当然有义务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欧列格没说话,而是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作为民间武装的黑潮,帮他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只要他们不玩什么祸水东引,把尸群往他们那边引。那欧列格基本上就不会表示什么。

    见军方代表人马卡洛夫的意见和她相近,凛冬这才道:

    “正合我意,军士长同志。援助理应是无偿的,只有灵渠这道防线不破,切城才会更加安全。”

    “但......”

    那乌萨斯男人心里一紧,他最怕听到这个字眼。

    更何况,说的人还是两个。

    马卡洛夫扶了扶额,故作无奈:“但你也知道,政府军现在在和几亿丧尸对峙。几亿丧尸中诞生出的指挥型丧尸,军事才能堪比赫拉格将军--当然我知道他也早就死了。”

    凛冬也点了点头,说出了同样的问题:“切尔诺贝利的辐射丧尸在切城北边虎视眈眈,随时有南下的危险。就凭一条十多公里长的防线,连丧尸鸟都抵御不住,那些源石丧尸的法术可以毫不费力地再把这篇地区变成废墟。”

    话虽如此,可谁都知道,当初收复切城时,赤旗军万炮齐发,打出去的炸弹足够把切城的山沟沟削平两米......如果切城有足够高的山的话。

    凛冬的顾虑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人手不够。要是把赤旗军的主力派到灵渠,然后单单让几个边防师和萨斯格勒的部队再调整一下,就来守一整个移动城邦?

    做梦呢搁这。

    切城的军警数量本就不多。

    不然原版世界线哪还能让整合得手。

    可要说派精锐的小队......

    ......

    要有多精锐,可以和十几万的乌萨斯丧尸为敌?

    “撒,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听到这,欧列格凑到凛冬旁边,一副仗义的样子:“你不就担心你大东北那辐射丧尸扎堆吗?我让卢桑基亚派点部队过来驻扎,不就好了吗?”

    “滚。”

    “......”

    欧列格的脸色转瞬间又变得事不关己了,但考虑到一些事情,心里挣扎了下,最终还是面露勉强之色。

    “别说咱不仗义啊。就你们那点斯图卡和实验型的基洛夫,根本成不了规模。哪能跟人家丧尸鸟争制空权。我可以和总部争取下,批下来些暴鸽啥的,还能帮你撑撑台面。”

    凛冬:......

    不知道是不是被欧列格所影响,马卡洛夫也似有所感,深深点头:“同志所言极是。我们军政府的压力也非常大,分不出人手出来。但作为乌萨斯帝国的唯一指定政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幸存者们。所以,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提供给你们高等级的卫星使用权限。”

    卫星这种东西,凛冬一开始光复切城的时候还经常用的。知道它分为好几个等级,如十分钟刷新一次的,一分钟刷新一次的,还有实时的都有。

    战略意义老实说还是不小,但未免也太抠了点......

    作为一个国家的官方势力,就给点卫星地图支援?好说歹说啥地对地导弹来几发啊。

    借导弹时我唯唯诺诺,扔核弹时我重拳出击嗷。

    “......各位,你们听过今日的麦哲伦广播吗?”那男人似乎察觉到众人的态度,为了自己那边能够交差,只能硬着头皮道。

    说起来,麦哲伦搞的这个广播成了许多幸存者乃至幸存者势力的消息频道,几乎整个泰拉大陆的人都听她的每日播报。(上本书对这方面剧情写的很详细,这里就不回忆了)

    尸群进犯的消息都是灵渠的幸存者们通过麦哲伦之口得知的,现在自然是把麦哲伦和她的广播频道捧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然而这频道其实在刚灾变那会儿,还是博士和阿米娅主持的......

    虽说如此,对于赤旗军和黑潮军来说,他们有着更可靠的消息渠道,对麦哲伦广播的依赖自然就小得多。

    更何况是马卡洛夫,他背后的可是乌萨斯军政府。论消息,谁有他们灵敏?这方面就连赤旗军后面站着的罗德岛和黑潮军后面站着的整合运动都望尘莫及。

    很自然而然地,三人纷纷摇头。

    下一秒,只见那男人拿出一个迷你随身听。调到短波的B频道。

    里面开始传出一个少女的声音:

    “欢迎来到今天的每日播报,这里是北极光三角洲。首先恭喜各位听众,又活过了一天。”

    “......(无关内容)”

    “关于乌萨斯这边。前天出现异动的灵渠外环丧尸群开始出现进犯内环的趋势,由于山区的地形崎岖,尸群的行动受到了不小的阻碍。但按照现在的速度,保守估计在五天后,最前方的先锋丧尸部队将会到达灵渠内环。在此之前,请警惕闪电丧尸的突袭。”

    “除此之外,尸群的规模减小,似乎是在途中出现了相互吞噬的现象。即便如此,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更少的丧尸意味着个体丧尸的身体素质会越加强悍。”

    “在广播的最后,再一次提醒各位听众幸存者。”

    “远离丧尸和劫掠者。”

    “远离两大禁地,切尔诺贝利和龙门。尤其是后者,我的卫星在可以见到的地方至今没有见到任何活人,原因尚且未知。在其他国家的势力......好吧我知道你们在等我说炎国,在等炎国派出正规军去收复龙门之前,所有的幸存者切记不要前往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