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之宋时行 » 第五十五章 坐而论道

第五十五章 坐而论道

    食盒摆上来,萧鸾儿施礼退后几步跪坐在萧六郎身后。

    “吃吧,上次你在我那里吃过的,就是这个。”萧六郎说道。

    对面坐着的文及笑了,拂袖伸手从面前盘子里捏起一根金黄香酥放进嘴里,赞叹的点点头,没理会萧六郎,而是看其后的萧鸾儿问道:“不错,果然精妙,如何做的如此?”

    “无它,只是面食,合了蜂蜜,揉拽抻拉油炸而已。”萧鸾儿低头说道。

    “不过是一点小食,也急着要即刻吃,文及,无怪你父亲说你玩物丧志。”萧六郎有些不屑的说道,

    文及笑着摇头,一面再次折下一根边吃边说道:“小食?食无小事,只不过略加了蜜糖,多加揉拽,便与你我往日吃的不同,怎么你我没想到?”

    “我又不是厨娘。”萧六郎嗤声说道。

    文及摇头道:“非也,用不用心而已,如果用心,吃喝玩乐行住坐卧皆能与众不同。”

    “在那些事上用心,又能如何?小道而已。”萧六郎依旧嗤之以鼻。

    “又或者说,能在这些小事上都能如此用心,可见其心多窍,小道大道,皆是道,聚小为大,小道亦不可小瞧。不是有那句见微知著的话吗?”文及笑道。

    萧六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面前摆放着小食的盘子往文及这里一推说道:“吃,吃,全给你吃,快吃,堵住你的嘴,我是自找罪受跟你这个无理搅三分的家伙辩论!我算知道为什么无垢那老和尚见了你就跟哑巴似的!他宁愿不传经布道也不想招惹你这个呱噪的瘸子!”

    文及朗声大笑道:“什么叫无理,那是你们明知自己无理无法自圆其说罢了,你们这些人,只见他人过。从不肯认自己错。”

    “打住。打住。你要是再叨叨,我可就走了。”萧六郎故作烦恼的喊道。

    说罢又回头看萧鸾儿喝道:“都怪你做的这什么小吃食,惹出这些麻烦。”

    这是六公子在和自己开玩笑。只有看重自己才会对自己如此随意,萧鸾儿面带欢喜的低下头。

    “是,是奴婢的错。”她施礼说道。

    文及笑着饮了酒问道:“鸾儿,这小食叫什么?”

    鸾儿低着头,耳边回荡起曾经相似的对话。

    “少爷,这叫什么?”

    “我,不知道…”其音还缭绕在耳旁。

    “奴婢,不知道。”她说道。

    文及看她有些奇怪的问道:“不知道?”

    萧六郎不耐烦的啧了声说道:“不就是一个吃的,哪来的那么多名字。”

    是啊。可是,为什么这丫头不说没有名字,而是说,不知道名字?

    不知道的意思是它是有名字的,既然有名字,那么就是说有主人。

    它的主人,不是这个丫头?

    那是谁?

    文及开口要问,萧六郎打断了他拎起酒壶塞给他不耐烦的说道:“我是来找你喝酒的,不是来找你谈食论道的,闷死人了。”

    将谈诗改为谈食,贴切!

    文及哈哈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读书人一武人,一瘸子一健壮少年,在外人看来完全不搭的不该有交集的二人却是从小到大无话不谈的好友。

    粗中有细,雅中有俗,淡淡而谈,豁然相处。

    文及拿起酒壶直接仰头就喝。

    萧六郎抚掌笑道:“这才对了。”

    酒过三巡,这般吃法二人都醉了,兴头上来,萧六郎提议去城外骑马观山,文及因病疾不能走路,借助马能暂时享受自由行驰的快感,所以也爱骑马,二人一拍即合,招呼小厮呼啦啦的下楼离开去。

    萧鸾儿获准跟随。

    “可是我不会骑马啊。”她有些欢喜又有些忐忑的说道。

    “怕什么,让六公子教你。”另外的丫头嘻嘻笑道。

    萧鸾儿绯红了脸,与那丫头嬉闹。

    街上人多车也多,他们这一行少年俊美婢娇很是惹人注目。

    马车行了没多久,就听前边威武呼喝声,摩肩接踵的人群神奇般的散开,竟然让出一条路来。

    微醺的萧六郎皱眉,他被人群挤得乱晃,颇为着恼道:“是谁?小爷赶着去城外,莫耽搁小爷赶路。”

    他纵马要走,前方马车中的文及忙掀起车帘冲他摆手说道:“是右羽林大将军的依仗。”

    萧六郎的酒意历时散去,翻身下马,同众人一起避让路边。

    萧鸾儿挤在人后,看着英武的六公子聪明高雅的文及公子态度如此恭敬,很是惊讶。

    在她眼里,这两人大约就是世上最厉害的人了,能让他们如此恭敬的人,会是什么人?

    “是很大的官吗?”她忍不住低声问旁边的丫头。

    果然是乡下来的小丫头。

    “是郡王,就是皇帝的亲戚。”丫头低声说道。

    萧鸾儿恍然哦了声,是皇亲国戚啊,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啊。

    这个郡王的车驾到了眼前,四周的人都骚乱的拥挤着,纷纷的张望观看。

    能见到皇亲国戚呢,东京汴梁城果然很厉害,萧鸾儿带着小激动也踮脚看去。

    一辆只有皇家特有标志的马车,肃穆威严带着杀气的侍卫,随着走动,垂下的车帘中可见端坐的人。

    侧面形容,玉冠束发,隐约可见,面容肃棱,鼻梁高挺。

    一晃而过,萧鸾儿什么也没看清,怎么能看清楚呢,隔着纱帘呢。

    车驾远去之后,这边的街市恢复了热闹。

    萧鸾儿和丫头挤过去,紧跟在文及的马车旁。

    “多看两眼,沾沾福气。”文及说道。

    萧六郎在马上微微一笑摇头说道:“送子童子之福,咱们男儿凑什么热闹。”

    赵曙是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幼年随父进宫,被当时皇后抱了一抱,不日后皇后便有了身孕,子嗣艰难的皇帝和太后大喜。皇后产下皇子,只可惜三个月夭折,次年后。赵曙再次进京,被贵妃抱玩,不久之后贵妃竟然也有了身孕,太后与皇帝大喜,自此认为赵曙是福星,便将五岁的赵曙留在宫中抚养,至今已经十年有余。

    十岁以后便不能再随意在妃嫔身前,但依旧养在太后身前,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皇帝的子嗣果然顺畅。至今已有五位子女,虽然其中只有两位皇子,但对于年过四十才得以当父亲的皇帝来说已经很是满意了。

    赵曙因此备受恩宠,在妃嫔贵勋中誉为送子童子。

    如若幼童得此称号欢喜一笑,但如果一个郡王冠于此号被养在宫中,且即将成年,就似乎没那么好笑了。

    不过据说,赵曙就要被送回其父封地了。

    “他,说起来,也是可怜人。”文及喃喃说道,看着那已经远去的仪仗。

    皇家之事还是不谈为好,一行人很快出了城门。

    ……

    不多时萧六郎文及适才所在的酒楼里,七八个人急惶惶的冲进来,吓了店家小二一跳。

    “客官是…”掌柜忙来询问。

    为首的管事男人手一扬。

    掌柜眼明手快的伸手接住扔来的银钱。

    好家伙,出手阔绰啊。

    “客官有什么吩咐?”掌柜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一面看着眼前的众人,其中还有个十六七的少年郎以及一个女童。

    “我们要找一个人。”少年郎牵着女童走出来切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