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微服私访后,朕真香了 » 第五十二章怜香的身世

第五十二章怜香的身世

    怜香见君怀瑾能说能笑,想来伤的不重,便问:“既然你醒了,要不你自己擦擦?后背我帮你。”

    君怀瑾点点头:“好。”

    怜香善解人意的搬了个小凳来,把铜盆放在上面,帕子搭在盆沿上,起身的时候再把床帐放下来,遮住里面的春光。

    君怀瑾自在多了,虽然她是女帝,在宫中的时候宫女太监伺候的人一大堆,但他们一般只服侍她更衣戴冠,沐浴的时候她是不留人在身边的。

    可能是和母亲在一起养成的习惯,她喜欢事事亲力亲为。

    在自己家尚且不习惯被人伺候,更别说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个不太熟悉的人。

    君怀瑾解开自己的上衣,用一只手打湿帕子后随意的攥了攥,习武之人力气大,攥得差不多她就拿着帕子把前面细细的擦了一遍,再脱了裤子擦腿。

    之前没注意,现在脱了衣服才发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还真不少,虽然不严重,但架不住多,难怪感觉哪哪都疼。

    她哭笑不得的咕哝:“真是鬼迷心窍了……”

    当皇帝第一条准则就是不能心慈手软,不然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蹬鼻子上脸,可在绣安堂,那一瞬间她还真的没想那么多,看到兰沉璧被困住,她立刻就冲了过去。

    如今想来,真是“色令智昏”啊。

    后背实在够不到,君怀瑾便喊了怜香:“麻烦怜香姑娘帮我擦擦背。”

    “好。”怜香转过身来,重新拧了帕子,让她趴在床上,从肩头开始擦起,一边擦她一边感慨:“沈姑娘的皮肤真好,又白又滑。”

    “怜香姑娘不是吗?”君怀瑾下巴枕在自己的手背上,感受着怜香轻柔的力道。

    怜香摇摇头,又想起君怀瑾看不见,低声说:“我是这几年在楼里养出来的,其实我小时候,长得挺丑的,因为吃不饱饭,面黄肌瘦。”

    君怀瑾挑眉,这是要和自己谈心?

    她想了想,兰沉璧对怜香似乎很放心,俩人的关系也不错,那听听也无妨。

    “怜香姑娘有家人怎么会沦落到青楼?是家里太穷了,实在养不活?”

    怜香眸光微黯,“嗯,我们家在边境外的小村落里,那里很穷,还时常被抢掠,可因为村里很多人和外族通婚,所以城里也不愿意接纳,大家只能一直靠种田糊口,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最大的那个,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君怀瑾眉头缓缓皱起,“这么多孩子,想养活确实不容易。”

    “是啊,我妹妹先天不足,小时候就体弱多病,又吃不饱饭,最后活活饿死了。”

    即使过去这么多年,怜香再提起的时候还是会有些难过,“剩下的粮食都可着两个弟弟,他们吃饭,我喝米汤或者啃粗饼,赶上天灾,颗粒无收那年,一家人都吃不起饭了,只能把我卖了换粮,养活两个弟弟。”

    怜香叹息一声:“其实那个时候城里还是挺缺人的,要是卖男孩,价格还更高一些,可村里谁家舍得卖儿子呢?最后只能是女儿遭殃,这也是周城的青楼格外红火的原因。”

    君怀瑾沉默良久,“所以你被卖到了折袖楼?”

    “没有,一开始我被卖到了其他的小窑子,因为我那个时候又瘦又黑,看起来很不起眼,所以我爹觉得大青楼肯定看不上我,就把我贱卖给了小窑子,那个时候和我一起被卖的还有同村的八九个姑娘。”

    “八九个?”君怀瑾诧异的问:“这么多?”

    “嗯,可惜后来很多不堪受辱自尽了,我因为丑只能做杂役,却被人污蔑偷了客人的东西,打一顿扔了出来,正好遇上了折湘妈妈路过,见我可怜,就把我带回了折袖楼……”

    其中艰辛和过程,怜香没有细说,她顿了顿,把帕子放回盆里,起身拿来干净的衣服给君怀瑾,“其实楼里的很多姑娘都是被折湘妈妈捡回来的……给,一会儿穿上,小心着凉。”

    说着她要拿起君怀瑾的夜行衣,君怀瑾顿了一下,还是让她拿走了。

    怜香察觉到她态度的变化,微微笑道:“洗干净我会给你送回来的。”

    她把衣服放到盆里一起端走,走到门边的时候才顿住脚,头也不回的说:“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泄露你们的秘密,要是没有折湘妈妈和沉璧,我早就不知道死在哪儿了,任何对她们不利的事,我都不会做的。”

    说完她打开门,君怀瑾的声音自她背后传来,“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会记住的。”

    怜香有些讶异,对她的话似懂非懂,但也没有再问,点点头,出去把门关上。

    君怀瑾拿着衣服有些吃力的一件件穿上,面无表情,眼神微冷。

    读书的时候,她常见书中写百姓苦,但只见过荣华富贵的她,对这个“苦”的程度不太了解,很多时候都只有个模糊的概念。

    后来长大一些,从母亲的口中,知道了女子的不易,但那依然只是个概念,毕竟在朝堂上,敢当面表现出对自己不满的,还只是少数。

    可来到周城之后的所见所闻,给她上了沉重的一课。

    随处可见的乞丐,无家可归的孩子,甚至被迫嫁人的李绣芳,以及被卖换钱的怜香。

    这些都是她高坐明堂上看不到的。

    她更是难以想象,为了养活儿子而选择卖掉女儿,这样的人竟然不是个例,而是一大群!

    不漂亮的,只能被卖到那些下三滥的窑子,窑子里的生活她没见过,但听说过,没钱的才去窑子消遣,去了之后多半就是为了泄一己私欲,里面的姑娘一天就要接待很多客人,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不堪受辱自尽。

    多可悲啊!

    君怀瑾嘲讽的笑了笑,贫苦地区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件随时可以被卖掉的货物,按照相貌被分为三六九等,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父亲和母亲设置绣安堂的良苦用心。

    可没想到,这为救老弱孤贫于水火设立的绣安堂,竟然成了那些人藏污纳垢的老巢!

    她攥紧了拳,冷笑一声,“无论如何,都得把这些人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