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北汉惊雷 » 9 我赵孟金誓死守护刘波儿

9 我赵孟金誓死守护刘波儿

    “恩师!恩师啊!”太守府正厅内饭桌之上,一名九尺大汉,膀大腰圆,像座小山一样,跪拜在张角面前痛哭流涕:

    “咦!小徒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恩师一面,难死尔五憾啊!!!”

    说着磕头如捣蒜,真情流露,把张冲身边老王感动的也是眼泪哗哗的,嘴里的鸡腿都给泡了。

    这个赵大帅吧,外型做派和张冲想象的不大一样:

    不是军师么?

    不是淮侯么?

    不是治军严苛,素有威望么?

    不是运筹帷幄,企业文化价值观树立的领路人么?

    这光辉人设不应该是三缕长须,羽扇纶巾的一代儒将么?

    咋的看起来就一2米多个头的奥尼尔???!!!

    系统啊,确定这人是赵弘不是张飞?

    还有那个口音,你好歹一直是和张角在冀州混的,才来半年这个河南话这么6还带着这么多语气助词,你这是说学逗唱出身么?

    不过,确实是亲徒弟:方才众人进门之时,赵大帅远远见到张角,就直接保龄球一样撞开挡在前面的二弟,媳妇儿和当堂被告张冲老王,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压根没给小辣椒恶人先告状的机会。

    小辣椒俩人一脸懵逼啊!小辣椒直接瞪着眼睛张着樱桃小口,傻在当场。

    腹黑小赵反应还是快,跟过来一起跪倒:“赵彪拜见大贤良师,今天您们师徒团聚,我哥哥可算是能吃下一顿囫囵饭了!”说着,擦拭眼角热泪。

    擦…

    彪子影帝呀!

    北影厂的吧!

    没少补钙吧!

    张冲一边感叹社会人儿套路深,一边偷眼望去那边的小辣椒。

    人呢?这娘们儿也算是没傻透,一看自己演技托不起这一段戏,干脆下场吃盒饭去了。

    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赵大帅把一伙人领入正厅圆桌,宾主落座,交代后厨上了饭菜热酒,开始向着坐在上座的张角絮絮叨叨地道起了离别来的种种:

    张曼成怎么死的,和张冲的记忆中倒是差不多-拿下宛县打仗打得不错,娇傲了,放松了警惕,于是才能不弱于张角三兄弟的“神上使”张曼成被无名之辈偷袭兵败身亡。

    然而,除了这段是老知识点,后面的爆料全是瓜啊!

    原来那个小辣椒,朱氏,名唤美玉,是张曼成的遗孀!

    这个年代,社会对女性不像明清那么严苛,守了寡的女人再嫁基本上不受约束,而且环境好的弟弟帮着照顾寡居的嫂嫂照顾成两口会传为佳话。

    别说寡居了,就算哥哥还在的时候,弟弟仰慕一下嫂子那都是可以放在台面上的,比如曹子建那篇《洛神赋》就是明面上夸嫂子美,爱嫂子的小散文儿,曹丕也得当着大臣们捏着鼻子夸夸:“吾弟文采吾不及也!”

    张大帅战死,赵大帅接棒。

    嫂子变成了夫人,那朱氏也是愿意,且那朱氏喜好弓马,倒也不像那些普通女子那般柔弱,政委这个五大三粗的体格,夫妇二人倒也琴瑟和鸣。

    “俺曼成哥哥并无子嗣,只留下她们这孤儿寡母……”

    “哎,我说大帅咱别来这套啊,我们是饿但是我们没饿傻,”一边心里吐槽,张冲一边奇道:

    “大帅方才说曼成大帅并无子嗣,怎么还能留下她们孤儿寡母?”

    张冲还是觉得赵弘不应该字孟金,就应该字德刚,这聊天都不按稿儿来啊。

    “哦,曼成哥哥并无亲生子嗣,他年初征战之时,认下了手下来阵亡兄弟之子为义子,孩子名叫刘波,曼成哥哥殁后,俺便也认下了这孩子,俺也并无子嗣,这孩子便是俺的传承,在这乱世定要护他周全”说道这里,

    赵弘缓缓抬起头,

    双眼凝神,表情肃穆,

    嘴里含着半条鲫鱼,沉声道:

    “我赵孟金誓死守护刘波儿!”

    那个,这话,张冲听着耳熟而且好是震撼...

    等会儿,咋觉得这个一天之内有妻有子的这个剧情咋就这么熟悉呢???

    卧槽!对了!

    “大帅府上可有我那黄龙哥哥捎来的母子二人?我那哥哥生前提起过,我想帮忙照拂一二。”张冲忙道,还好碰见类似剧情了,不然老子真怕给忘了。

    “哦,你说的是韩家妹子和她那个一岁大的娃娃。在呢,就住在后院。妙出贤弟小小年纪,当真是仁义啊,和俺那黄龙兄弟一般无二,你若不嫌弃,以后咱们兄弟想称,可怜俺那故去的黄龙贤弟啊!”政委想是忆起了故去黄龙的音容笑貌,不禁又抽噎起来。

    个头儿快赶上房梁一老爷们,还是个感性人儿~

    聊到后面,张角说了这一路前后的遭遇。

    说到了张冲徒手引天雷,连珠箭冲出重围的部分,赵弘大手一拍桌子,震了老王一脸鲫鱼汤。“妙出贤弟真乃神人也!俺们师兄弟三人,都曾依着师尊传授,练过此法,无一不是啥也引不出来,俺们自己口吐鲜血数日下不来床。”

    “哎,孟金哥哥不是通晓法术么?怎得也是一样引不来雷,口吐鲜血?”张冲奇道。

    “哦,俺吐得少点……”

    解释了一下,张冲才知道原来军中传言赵弘通晓的法术,就是拿着类似当日那些黄巾力士用的引雷弩箭上面那些硝石之类的东西,做过一些简易的大炮仗,对敌时候略有伤害,但还是吓人一跳的居多。赵弘为了迅速巩固自己在张曼成军中的地位,谎称此乃雷法。

    这哥们儿其实也不会啥法术,就是个化学同行。

    于是后面,赵弘盛赞张冲弟弟天人之资,师尊后继有人,张冲盛赞赵弘哥哥有勇有谋,义薄云天,同行之间还交流了不少硝石硫磺配比的心得。

    一场饭局下来,俩人好的跟一个人一样,当晚赵弘大醉,吵着闹着要和张冲拜把子,不拜不让停酒,张冲为了护肝只好应允了,于是老赵大哥,老王二弟,张冲老四,还算上了黄龙是老三。

    张冲就奇了怪了,这老王头儿这搭车蹭便宜的本事堪称一绝,哪儿都有他!

    而且,这孙子,啊不是,现在这么称呼要被雷劈了,二哥他明明40多了,比大哥还大了10来岁,这怎么就???

    酒席尽欢而散,二哥不知道醉到院子哪棵树下了,大哥要抱着四弟抵足而眠。

    闻着这糙老爷们的汗脚,张冲想着:“完了,小辣椒这是恨死我了!”

    不过,睡床上是真好哦!

    次日,张冲一觉睡到巳时,爽啊,这半个多月就没有自然醒过。

    醒来发现老赵已经出门了,下人说大帅每天辰时必然是去视察外面粥棚,决计不能容许负责给百姓发放粥饭的军士懈怠或者中饱私囊。

    “原来号称的百万黄巾,这组织生活方式还挺民主呀。”张冲微笑想到,穿越以来,他遇到的这些“黄巾贼首”,一个个虽然个性鲜明,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顾着百姓,憎恶剥削,渴望公平。

    “可惜呀,素质着实不高。”张冲心中叹道。

    想着那素质不高的,素质不高的就来了。

    敲门声响,张冲打开门,眼前却是影帝赵彪。

    又帅又man的彪子咧着大嘴,手里托着一盘吃食:“妙出兄弟呀,兄弟醒啦,哈哈哈哈,哥哥我给你送点早膳,听说你身子尚未痊愈,要多吃些补补啊。”

    张冲报以满脸堆笑,哥哥长哥哥短地把赵彪让了进来。

    “你谁哥哥呀….”心中吐槽,张冲内心深处不喜欢赵彪,一方面是观察其为人很是腹黑,颇有心机,另一方面也是…怎么说呢…

    张冲起来时候找了盆水照了照自己,发现,赵彪确实比自己帅!

    自己吧,也不是说丑,但是,顶多算是,“长得精神吧”。只好不停给自己洗脑:“我才11岁,男大十八变~”

    寒暄鬼扯了多半个时辰,张冲是发现了,赵彪这货,表字唯端,表字挺雅致,可做人那真是吃喝嫖赌啥啥都行!

    地处南阳的宛城目下在大汉算是大城,少有的内外两层城墙,且居于京畿门户,北有武关直达关中,南有荆襄多年太平,东临颍川人杰地灵,宛城以南过了白河,便是南阳盆地,沃野千里种个棒槌都能长出粮食,当年光武帝刘秀发迹的第一桶金便是得自南阳,因此这片地方几乎是现下这天下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所在。

    赵弘盘踞宛城以后,这个大帅唯一的血亲彪子可算是活开了:他哥哥殚精竭虑地应付着朝廷的征讨和城内百姓的生计,彪子这是全城范围可劲儿快活啊-什么哪个屯里的兔子最嫩,谁家寡妇屁股特大,哪个酒肆里面开了赌局,城西头老韩手里新近进来了五石散,城北那边的宅子里面的大户最容易扎钱,简直就是除了正事啥都熟悉。

    头天两队人城外初遇,便是这小子趁着大哥带着士兵们在城西修筑沟渠,带着嫂子出门打猎去了。

    “带着嫂子?这特么是什么操作?”张冲心下狐疑,就算是大汉女性相比后世朝代不那么被礼教限制,这个帅的一批的小叔子没事儿带着刚过门的俏嫂子跑出离家好几十里以外,玩野炊露营好像也不是很伦理吧……

    害,虽说赵弘现下是自己大哥了,咱也别这么八卦人家家事。

    接着,不能不管的问题出现了:彪子送来的这个早饭,它也是破啊!

    原来,前些日子在冀州山路上黄龙给吃的那个破饼,它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碳水食品,区别就是粮食含量不同-太守府上这里的粟米多一些,没有杂草。

    但是,也是又硬又死,就一高级一点的无荤腥狗粮,根本咽不下去……

    “哎,唯端兄啊,咱们家厨房在哪儿啊?”张冲凑到彪子近前,贼兮兮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