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打造了神话地球 » 第三十章 隐姓埋名的人

第三十章 隐姓埋名的人

    孙广泉教授,星际跃迁技术的带头人,是旧土时代末期,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专家学者。

    只是。

    关于他移民新星后的记载。

    就寥寥无几了。

    在读七英雄历史时,李书本以为孙广泉教授是转幕后了,或者参与了什么无法透露的机密研究。

    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这个名字不是同名同姓的话,那就证明了,这个孙广泉教授,竟然不知道何时,来到了旧土!

    至于另外几个休眠仓的名字。

    李书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抱着一丝沉重,以及一丝好奇心,他继续向前走去。

    在大厅中央。

    是一个控制台。

    前方有十几个座位,显然,曾经有人在这里工作过。

    控制台的主控电脑是亮着的。

    李书打开电脑,还不等他有什么操作,突然就跳出来了一封信。

    “陌生人,如果当你看到写封信,说明我们失败了,很抱歉。”

    再往下。

    一篇类似日记的内容。

    “……新历279年,我们失去了所有补给,不得已放弃017号避难所,和其他避难所汇合。”

    这段话,蕴含的信息表明了,旧土上不止有一个避难所。

    “……如果我们能搞清楚在新星上发现了什么,并成功获得新的补给,我们会回来继续未完的研究,同时删除这封信。”

    很显然。

    他们没有获得新的补给。

    “如果失败……只要一息尚存,便不会停止探索前路。”

    一百多年没有回来。

    那批人估计已经死干净了。

    李书心情有些沉重。

    他继续往下看去,再往下,信的内容就开始记载一些具体的信息。

    同时。

    李书也确定了。

    留下这封信的人,正是孙广泉教授,方明的得力助手!

    他们于新历37年,在七英雄以及当时联合政府的授权下,带着一批科研人员,返回旧土。

    负责记录旧土上的自然环境,为重建旧土提供帮助。

    彼时。

    旧土正是环境最严酷的时候。

    核冬天冰封了一切,核辐射可以在十分钟之内杀死任何生命!

    因为当时人类立足未稳。

    再加上旧土上的环境,不具备重建旧土的条件,所以联合政府并未公布这一消息,而是作为最高机密。

    孙广泉教授带领科研人员建立避难所,采用轮番休眠制,一边进行地下试验,一边等待核冬天结束。

    大厅里的休眠仓。

    就是从新星带来的。

    终于,在一五十百年后,核冬天渐渐消退,避难所开始了正常运转。

    新历79年,当时苏醒的研究员第一次在废土上发现了变异兽。

    此时的变异兽,正在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变异,而且脆弱不堪。

    避难所曾对变异兽进行过研究。

    发现变异兽的基因链已经完全被打乱,孙广泉甚至写道,从未见过如此混乱且精密的基因链。

    混乱,和精密,这两个不相干的词汇出现在了一起。

    简直是生物的奇迹。

    按照正常的科学推论,这样的基因链,其生物根本不可能存活下去才对,但变异兽就存活下去了!

    在核冬天活了下去!

    新历187年,在核冬天结束的那一年,变异兽开始朝着大型化发展。

    它们的基因链更加复杂。

    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新历193年。

    研究员发现第一株变异植物。

    但它很快就死去。

    新历221年。

    研究员在原旧都香山,发现第二株变异植物,在观察中,这株变异植物几次差点死去,但都活了过来。

    这时候。

    无论是变异兽还是变异植物。

    它们体内的基因链比之前更为复杂,复杂到所有的研究员,包括七英雄都看不懂的地步。

    孙广泉教授曾经预言。

    如果再这么进化下去,它们迟早会进化成全新的生物形态。

    当然。

    对变异兽的研究并非徒劳无功。

    新星很多生物科技上的突破,都和他们的研究资料有关。

    新历231年。

    核辐射已经消退到部分区域可以让人类短暂活动的程度。

    当时人类在新星立足已稳。

    并且科技有了极大的突破。

    所有来到旧土上的研究员,都认为,此时的条件已经成熟。

    至少应该现在旧土上建立第一座城市,以此来积累经验。

    但联合政府和七英雄之间却产生了争执,不过那时,重建旧土的声音牢牢占据着优势。

    终于,一件事情的发生,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七英雄之一,刘正武死亡。

    他也是第一个去世的七英雄。

    刘正武的死,让争执暂停了一些日子,直到十年后,议案再次被提起,但当时所有人都恍然发现。

    重建旧土的声音。

    竟不知不觉小了许多。

    当然,那时候第一代新星人的儿子还没有死干净,他们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仍坚持重建旧土。

    旧土派在民间牢牢占据优势。

    但计划却一再搁浅了下去。

    尽管如此,对于旧土上的研究仍未结束,各大避难所仍在工作。

    新历249年。

    七英雄之一,方明去世。

    孙广泉教授悲伤了很长时间,日记里全是缅怀的词语。

    新历261年。

    避难所开始合并,新星开始逐渐缩减对避难所的援助。

    第二代新星人开始逐渐死去。

    民间的支持越来越小。

    新历271年。

    来自新星的支援突然全部断绝。

    017号避难所的全体人员被迫进入休眠,等待支援恢复。

    再往后。

    日记就直接来到了279年。

    即,避难所关闭的最后一年。

    “来自新星的声音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决定要放弃旧土,一些避难所收到了支援,但更多的避难所补给早已经断绝。”

    “我们受009号避难所的邀请,他们那里还有补给,决定集体前往009号避难所继续未完成的研究。”

    “同时,我们会一直联络新星。”

    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书关闭信封,感叹了一声。

    从这份日记中,他仿佛看到了新星逐步放弃旧土的原因。

    他来到孙广泉教授的休眠舱前,看着那行小字,轻声说道。

    “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只可惜……”

    话音未落。

    他突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休眠舱内,夹缝里的一本书。

    “孙广泉的私人日记?”

    这赫然是孙广泉的私人日记,也不知道是没来的及带走,还是故意遗落在了这里。

    当李书翻开日记第一页。

    他终于确定了。

    日记是故意遗落在这里。

    “……按理说,这个秘密我应该带到坟墓里,但我想,如果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一切,我至少应该留下些痕迹。”

    “直到我的导师临死前,我才从他口中得知了,联合政府和七英雄为什么要执意重建旧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