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雏凤清吟 » 第四十八章 扇子

第四十八章 扇子

    八月一日是九殿下的生辰。

    二姑娘早半个月前就开始做新点心了,试了半个来月,终于满意了。便当日卯时就进了厨房,在陈妈妈的协助下,亲自揉了面粉,拌了馅儿,再做成了点心。尝过了味道很是满意,再用着榉木匣子装了,就带着她的寒兰和青浅姐姐去了陈家村。

    二姑娘到来的时候,九殿下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二姑娘从车里出来的时候还扶着寒兰踩上马凳,等站到了马凳之后,就撑着寒兰的手跳了下来,然后扬起一张快乐喜悦的笑脸,软软地叫一声:“稷哥哥。”

    九殿下霎时就觉得满心温暖,回一声“??妹谩焙苁腔断玻?锨扒A怂?氖志屯?镒呷ァ

    只是原本柔弱无骨的小手,怎么感觉有些糙了?九殿下停下了脚步,仔细查看那只雪白粉嫩的小手心,见拇指和食指竟然有些小口子,这下可把九殿下心疼坏了:“这是怎么回事?”九殿下锐利的眼神直逼着寒兰,又在青浅脸上滑过。

    那九殿下是皇子,自幼养尊处优,一直都是俾睨众生高高在上的姿态,寒兰、青浅被他神色凌然猛然盯着一看,腿都软了,尤其是寒兰,本就知道了九公子的身份,更是哆嗦着嘴话也说不了了。

    还是二姑娘解了围:“稷哥哥,不干她们的事。原本就是????资肿鲂┒?鳎?蜃攀稚??呕?思父隹谧樱?攘肥炝司驮僖裁挥泄?恕!

    那一定是给他做扇子了。九殿下很是心疼,都是他不好,要什么散扇,结果??妹没瓜肭鬃宰龊昧怂退?O麓卧僖膊灰?庋?耍?闶浅砸缓械阈囊彩羌?玫摹

    九殿下揉了揉二姑娘的小手,内心很是愧疚,便疼惜地嘱咐她:“以后再不要做这些粗活了,好好的手都成了这样子了,可知道了?”

    二姑娘使劲点头,笑盈盈地:“嗯,知道了。”稷哥哥一定是心疼她了,她好高兴哦。

    九殿下继续牵着她跨上了台阶,等二姑娘走上了几步后,忽然转身看向后面,然后很是奇怪地问:“稷哥哥,为什么马车是两个轮子而不是四个轮子的?”

    九殿下很是奇怪,马车不都是两个轮子的吗?但还是问了她:“那为什么要四个轮子呢?”

    “若是四个轮子就可以中间开门,若做上了台阶就不用马凳了。还有,可多坐几个人了,不用驾两辆车了嘛。”她带着青浅和寒兰过来的,坐一辆马车会很挤,两辆马车却又空而来些,若是马车可以做的大些,便好了。

    九殿下听了是面瘫加语塞:??妹米苁怯锍鼍?耍?穆致沓挡坏?梢远嘧?耍?暗亩?饕彩窃?吹募副抖唷>诺钕乱槐呓?嗣啪鸵槐哐八甲牛核?永淳兔挥屑??兴穆致沓担?墒俏?裁淳兔挥心兀

    九殿下想不明白,只能摇头,不想了,还是先给??妹蒙狭税子袼??俪允倜姘伞

    进了九殿下的北房明间,二姑娘贺了寿,两人分了左右坐下,寒兰便捧了点下匣子递给了秦瑜,秦瑜捧着匣子抿着嘴笑,等着再一个匣子,可寒兰退下了,也不见青浅上来,心里就有些纳闷了,那扇子呢?见二姑娘笑眯眯地看着点心匣子很有些自得的模样,秦瑜暗暗猜测,说不得这匣子里面另有乾坤吧?于是就笑嘻嘻地放在了二姑娘和九殿下中间的几案上。

    当九殿下的眼光狐疑地看向匣子的时候,那软软地有点自得的声音就响起了:“这是我亲手做的,还请稷哥哥不要嫌弃哦。”说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九殿下。

    九殿下一听亲手做的还有什么不明白,自然这匣子里面还有些讲究呢。

    只恨不得打开了当即鉴赏一番,可是也没有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的道理啊。只能按捺下那颗雀跃感激的心,先喝上一巡茶,再一起高高兴兴吃了寿面。

    等二姑娘告辞了,九殿下赶紧往回走,一路上嘴角含笑,极是愉悦,看得梅姑姑几人心里暗暗偷笑。到了书房,遣退了众人后,立即打开了匣子,一股十分鲜美的气息立即充盈了整个屋子。九殿下先是眯着眼很享受地吸一口气:嗯,有蟹肉、羊肉、蘑菇的味道,闻着便觉得极是鲜美,便是没有扇子,这也是极好的。

    嗯,对,扇子!接着九殿下开始找扇子了。巡视一番匣子内,只有八个鲜酥饼,没有扇子。或许在点心下边,于是九殿下将所有的点心都翻了出来,可还是没有啊?那会在哪里呢?九殿下看着空匣子又琢磨开了,莫不是这里有夹层???妹没?闪槎??苡锌赡芑崾钦庋?S谑蔷诺钕抡依纯逃∈??玫牡毒呖?疾鹣蛔恿耍??徊还四切┑毒呤侨绾蔚募壑挡环啤

    一刻钟后,九殿下的书桌上放着六块榉木板子,而他自己则很是沮丧地坐在太师椅上,还喃喃自语:“??妹米龅纳茸幽兀咳ツ亩?四兀俊

    醒醒吧,九殿下,你??妹酶?揪兔挥懈?阕錾茸雍貌缓茫

    九殿下刚才还说没有扇子,便是这点心也是极好的,可是这会子点心吃在嘴里,真是味同嚼蜡一般。

    文曦十四年,杭州府的秋天,那是阳光和煦,桂子飘香。文人骚客相约结伴,凭栏楼上望西湖。千舟泛波,万顷洒金,说不尽红枫黄菊百色调,烟柳画桥一湖秋。

    但对于杭州府知府加大人来说,统统不如二姑娘庄子里,三百亩金灿灿的晚稻香。

    今年大旱,很多地方都歉收,贾大人为了秋粮之事焦头烂额不已,今年的税赋完不成了,又正好是三年考绩关键时候,若是不能得优,怕是要挪一挪地方了。这富庶江南、水米之乡谁不眼热眼红啊。若不是当初的万大人,他也到不了这个位置,可惜啊,终是要辜负他的一片苦心了。

    贾大人喝得微醺,晃晃悠悠回到了后宅,看见穿着烟霞色织金锻花褙子的夫人迎了出来,便握住了她的手进了屋子,坐在了太师椅上。望着虽已是四十年纪,但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夫人长叹一声:“夫人那,今年年关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