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读书读成陆地神仙 » 第四章:贤哉丛也(改)

第四章:贤哉丛也(改)

    李林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后,跪拜道:“弟子林丛,拜见先生。”

    “好好好!”荀况点了点头,连说了三个好。

    “对于修行,你可疑问,今日为师为你解惑。”荀况道。

    “据弟子所知,修行之道,无非就是三种道门、佛门、武道,难道儒家也可修行?”

    荀况露出这一手,简直颠覆了李林的认知。

    在大齐三个月,加上融合这幅身体的记忆,他确定记忆中没有儒家修行者。

    “世人只知道门、佛门、武道而不知我儒家,归根结底,道不同罢了。”

    “道门、佛门、武道皆是将天地元气炼化为法力,而我儒家则是将天地元气炼化为浩然之气。”荀况解释道。

    “多谢先生解惑,敢问先生修行境界分为几等,我儒家又是如何修行。”

    李林此刻就像一个好奇宝宝,终于有机会成为修行者了,他可不想错过机会,一定要彻底弄清楚。

    “修行境界,从低到高,一共分九等:感知、炼气、筑基、金丹、元神、宗师、不朽、超凡、仙人,其中超凡境界也称陆地神仙。”荀况淡淡地说道。

    李林点了点头。

    荀况又道:“至于修行之法,我儒家讲修身,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

    “弟子愚钝,还请先生讲明白些。”李林行了一礼。

    李林确实也不懂,这修身治国平天下他听过,但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这册《论语》你先拿去读,你只需谨记多读书,等哪日能感知天地元气后,为师再为你详解。”荀况笑了笑。

    “不会吧!论语?”

    别看李林总喜欢给别人测字,其实他是个最不喜欢读书的,前世上学的时候就读了个初中,高中都没上过。

    李林躬身一礼,无奈地接过一卷竹简制作的《论语》,看惯了纸张书,竹简拿着还有些不习惯。

    “不知先生欲往何处?若先生还没想好,不如先同弟子去秦国,一是方便弟子时常聆听先生教诲,二来若先生去了秦国,亦可将我儒家发扬光大。”

    听到李林这话,赵政意味深长地盯着李林。

    “为师本打算去楚国收徒授业,既然遇到了你,想必也是天意如此,也罢!为师就同你去一趟秦国。”荀况仰头看向天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荀况答应去秦国后,李林三人便上了荀况的小船,船虽小了些,乘坐他四人却也绰绰有余。

    四人一行坐船顺河而下,李林没坐过船有些头晕,加上他迫切想成为修行者,就把心思全用在读书上,没想到反而不晕了。

    就这样坐了两日的船,李林已将论语读了无数篇,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不过他似乎并没有任何变化,他都有些怀疑荀况让他读书是不是骗他的。

    见到李林如此刻苦读书,荀况说了一句:“真是贤德啊,林丛!在简陋的小船上,吃不好,睡不好,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忧愁,林丛却能乐在其中。”

    李林谦虚地说道:“先生谬赞了!颜回才是真正的大贤,连孔夫子都称赞他。”

    李林一直抱着论语,又怎会不知这话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的。

    孔子的原话是:“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李林怎么也想不到荀况竟然把自己和颜回相提并论。

    如果荀况知道李林读书的原因,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荀况微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走吧!我们该下船了,”

    李林这时才注意到,船已经靠了岸。

    “先生,这是何处?”李林有些路痴地问道。

    “这里是晋城,从晋城到安邑,再从安邑到咸阳,我们得改乘马车了。”荀况淡淡地说道。

    李林点了点头。

    四人上了岸,换了两辆马车,李林与荀况一辆,赵政与赵姬一辆。

    这个时代的马车与后世不同,这两辆马车都没有顶,有点类似敞篷车。

    木质车舆上镶嵌着雕花木版,刻着精美的图案,驾车还有专门的马夫。

    四人准备启程,正在这时,几名青年士子突然向四人走来。

    “敢问可是荀卿?”一名白衣士子上前行礼问道

    “老朽正是荀况。”荀况点了点头。

    听到荀况的话,几人都激动不已。

    “荀卿之名天下传扬,只恨山高路远不能聆听教诲,今日得见荀卿,还请荀卿不吝赐教!”白衣士子恳求道。

    荀况见时间不是很赶,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了白衣士子的恳求。

    “请问荀卿,怎样辨别真正的君子?”白衣士子问道。

    “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荀况摸着山羊胡子,淡淡地说道。

    “请问荀卿,什么样的德行才称得上君子?”另一位青衣士子问道。

    “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心胸宽广却不怠慢他人,有原则却不伤害他人,善于雄辩却不与人争吵,明察事理而不偏激,品行正直却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却不凶暴,柔顺温和却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并能宽容大度。”

    “具备这样德行的人,我认为就称得上君子了。”

    荀况一边说,见李林正在做笔记,心中暗暗称赞。

    李林上学的时候,听到老师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反正前世的老师都喜欢做笔记的学生,不管对荀况有没有用,该做做样子的,还是做做嘛。

    李林一边记录,一边看向荀况,突然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只见空气中突然出现很多白色气体,这些气体与平日里见到的任何一种都不一样,特别是荀况的周围更加密集。

    “先生,天地元气可是一种白色气体?”李林下意识的问了问。

    听到李林这么奇怪的问题,荀况恍然大悟,然后对着众人说道:“一个人读书两日就能感知天地元气,这样的人一定是上天知道到了他的贤德,林丛就是这样的人啊!贤哉丛也!”

    众士子听后大惊!他们不止是士子,也是儒家修行者,自然也知道两日感知天地元气是多么恐怖。

    “先生,难道我已经能感知天地元气了?”李林大喜。

    荀况点了点头,又对众士子说道:“时辰也不早了,诸位请问吧!老朽也该上路了。”

    “恭送荀卿!”众士子纷纷躬身行礼。

    坐上马车,李林又问道:“请问先生,弟子已能感知天地元气,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感知天地元气是修行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将天地元气吸纳入体内,再将其炼化为浩然之气,也就是我儒家的炼气境界。”荀况解释道。

    “弟子尝试了很多方法,却只能感知天地元气,始终无法吸纳天地元气。”李林缓缓地说道。

    李林自己说出来不觉得有什么,旁边的赵政听了就觉得有些过分了。

    “仲父猜猜政儿从感知境界到炼气境界经历了多长时间。”赵政笑着看向李林。

    “三个月?五个月?”李林淡淡地说道。

    “政儿三岁时便感知天地元气,如今五年过去了,才踏入练气境界。”赵政尴尬地笑了笑。

    “五年?”

    李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政可是未来的秦始皇,论聪明才智,论雄才伟略,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偏偏就是这么牛X的人物,自己两日就会的,他用了五年。

    李林如何敢相信这是真的。

    “仲父再猜猜政儿感知天地元气,用了多少时间。”赵政盯着李林说道。

    “你那时人都才三岁,用得时间肯定不长吧。”李林说这话时已经变得没那么肯定。

    “政儿用了一年时间感知天地元气,父亲说政儿已是天赋异禀,如今和仲父比起来简直就是繁星比皓月。”赵政叹了口气。

    李林心想:“难道我真是天才?竟然把秦始皇都比下去了。”

    “丛啊!欲速则不达。你两日便能感知天地元气已是世间少有,切不可过于急躁!”荀况皱眉道。

    “弟子知错了,今后一定改掉这急躁的毛病。”李林低声说道。

    荀况又递了一册《孟子》给李林。

    “先生这是?”李林疑惑地看着荀况。

    “你就如同一支空白的竹简,若是记载张三家丢了一只鸡,就会被随意丢弃,若是记载诸侯灭了哪一国,便会被史家珍藏。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荀况指了指手中的竹简。

    “多谢先生教诲。”李林对荀况拜了一拜。

    “继续读书吧!望你早日炼化浩然之气。”荀况将《孟子》放在李林的手中。

    “弟子绝不辜负先生的期望!”李林说道。

    瞧着手里的《孟子》李林头都大了,自己就是不爱读书才偷学父亲测字,没想到穿越了还得读书。

    前两日在船上如果不是晕船,如果不是为了早日成为修行者,他也不会强迫着自己一遍遍的读论语。

    此刻李林心中想道:“读完一本又一本,读完论语读孟子,难道读书还能读成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