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之龙兴 » 第二十二章 贵不可言

第二十二章 贵不可言

    新任南阳太守羊续就这样离开了。李显如今回想,依然不敢相信,此行竟然误打误撞,救下了新任南阳太守羊续。一郡之首,是何等的令人仰望的存在。秩俸两千石,普天之下这个级别的官员,凤毛麟角。

    遥想昔年纪信为救高祖,为项王所迫害,终助高祖一统山河,创立大汉。今日李显携众乡勇,舍身浴血救羊续,想来羊续定然也会率领南阳义兵,平定叛乱!

    如此看来,昨夜众乡勇的奋死拼杀,一切都是值得的。如若不然,太守羊续有失,这叛军连杀秦颉,羊续两任太守,定然引起轩然大波,朝廷颜面尽失,南阳人心不稳,叛军若是一鼓作气拿下南阳全境,这战乱迫害而死的百姓,又何止十余万...

    想至此,李显心里稍许有一丝安慰。这几日,李显等人均留在了南阳修整,那些乡勇的伤势也在李显的精心照料下渐渐恢复。

    只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几日间,剩余的兵勇有一小部分,悄悄离开了,他们做了逃兵。其实李显也能理解他们,为了点粮饷,却要游走于刀刃之上,衡量之间,自然会有人作出取舍,只是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依旧坚持。

    而李显,便是这坚定之路上一往无前的勇者,为了母亲,为了李氏一族,为了许匡,为了这天下人...

    眼看距与羊续的汇合之约,时日将近,李显等人准备开拔出发,北上宛城。

    此时的李显等人,意气风发,因为他们终于寻得了实现抱负的途径。准确的说,是李显寻得了。程平孑然一身,无亲无友,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同李显一起投身军旅,亦无不可。而甘宁,在上次与李显一别后,茅塞顿开,立下誓言,大丈夫当成大事,衣锦还乡!纵然前路艰险,仍要一往无前。

    北上之路并不顺畅,途径各县,均有县兵驻守,以抵御叛军。而李显一行人本就为私人武备,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能迂回绕道,以避开县兵的纠缠。毕竟羊续已事先声明,决不可透露他已至南阳的消息。就这样紧赶慢赶,终于在约定之日抵达宛城近郊。

    李显亲自留守城外,由甘宁入城通报。宛城乃南阳郡治,城墙宽高均三丈有余,远观宛若巨龙伏地,延绵十数里。城楼高耸,似刺破天际,城门石刻浑然天成,雕刻精美,巧夺天工,彰显着南阳作为“帝乡”的孤傲与尊贵。甘宁从未见如此雄伟之城郭,故颇受震撼。半个时辰后,甘宁同毛九便携羊续文书归来,令李显率众人入城。

    随行的乡勇之中,许多人别说见此等雄伟的城池,便是那些弹丸小城,亦未曾见过,故进城途中多四处张望,表情各异,颇为滑稽。那守城的士兵见李显等人一副涉世未深,未见过世面的土样子,虽面露鄙夷,却也不敢轻视,毕竟李显随行的那些乡勇,大多身穿皮甲,手持刀剑,尤其是李显左右之人,皆虎狼之资,他们又怎敢得罪。

    羊续这方入城一日,公务繁忙,故不得闲暇招呼李显等人,便差人将李显等人好生安置。直到第二日晌午,才将李显等几人,招入厅中议事。

    李显等几人被接引至厅内,这等郡治官署,李显等人自时第一次见到,不免有些忐忑不定。

    入了厅堂,方见羊续正书写一竹简,见李显等人出现,方才停下笔锋,笑曰:“潜龙久候了!”李显自不敢托大,忙作揖行礼道:“羊公此言,折煞显矣!羊公初至郡署,公务繁多,显怎敢贸然叨扰。”

    羊续爽朗一笑,为李显等人引荐道:“此乃弘农人焦俭焦公节,现居南阳郡丞。公节闻诸位相救于吾之事,甚异之,故诚相见!”李显等人听闻,皆作揖行礼道:“见过焦公!”焦俭亦回礼,赞道:“眉眼犀利,贵不可言!”李显不解,已有数人称赞李显贵不可言,这其中莫非有何说法?自己当真天生富贵相不成?

    闲谈半个时辰,焦俭便称有公务处理,不能奉陪,借故离去。李显等人继续与羊续畅谈。对于自己的进取之心,李显并没有隐藏,而羊续自然也看在眼里。

    羊续斟酌后决定,将在宛城广布告示招募兵马,以抵抗叛军。如今除去各县县兵,郡兵曹在册郡兵只有四千余人,其中有两千,已经奔赴前线,再除却城门等地守卫兵士,当战之兵不足两千人。而距前方军报,赵慈叛军已逾万人,且战力与曾经的黄巾军相距甚远。兵械相对精良(当然甲胄之类依然极少)。如此一来,敌我兵力悬殊,若想剿灭叛军,当狠下一番功夫。

    因为李显,甘宁,程平,毛九等几人,均是白身,故羊续无法一开始就过分拔高,以免引起郡兵不满,影响军心。故羊续召李显为军屯长,掌一屯之兵士,可掌兵百余人,甘宁与程平分掌一队,每队五十余人,而毛九继续负责斥候任务,查探敌情。后羊续又调拨二百余兵卒供李显调遣,因此李显虽为屯长,却掌三百余兵士。

    注:

    东汉军治:汉朝一个营的编制是两千人,是以二和五的倍数计算。

    即:最基础单位是伍,五个兵士设一伍长,二伍为什,设什长,五个什设一个队,设队率,队率可领兵五十人。两个队率为一屯,设屯长,两个屯为一曲,设军候,军候可控兵士两百及以上(有时甚至达道五百人),两个曲合为一个部,设司马,可控四百兵士及以上,有时司马甚至麾下有兵士千人以上。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营的统帅者通常为将军或校尉(少则一两千,多则六七千)。

    当然,以上是北军军治(朝廷中央军),地方武装一般除了太守外,最高军官级别为司马,负责协助郡守戍卫地方安全。而内郡通常会置兵曹,有兵曹掾,史,佐等,秩俸不等。

    古代战争中,士兵数量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多,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出兵,很多都是后勤补给人员。真实汉朝历史上的战争兵士并不多,一般为千人之战,只有一些大战,兵士会过万。而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故意谎报战功的情况,一为领取奖赏,二为震慑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