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之龙兴 » 第三章 雷击之木

第三章 雷击之木

    接下来师傅详细了解了李显的身世。原来,李显出自汉阳郡成纪李氏。汉阳李氏是秦大将李信的后人,武帝时期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即是李显的直系祖先。

    后来李氏逐渐落寞,直到李显父辈这一代,李显的伯父李密曾做到县尉,而李显父亲李义也因军功做到南阳郡襄乡县长,娶襄乡卢氏之女,即李显生母,后来李显刚出生不久,李义就亡于任上。李显同母亲卢氏返回汉阳李氏宗族,李显伯父李密,对其视如己出。

    后来李显一族叔李韦,做到凉州刺史属官,因得罪宦官,被宦官诬陷,李韦被下狱处死,李氏全族被发配流放至岭南。李密不忍李显这孤儿寡母流落他乡,遂将母子二人逐出李家以躲发配之灾,托门人将他们送回南阳卢氏老家。

    不料这孤儿寡母到了南阳方知疫病早已爆发,卢氏满门皆灭。李密安排的门人感染疫病,不幸身死。李显母子二人也相继染病,无所依靠,被流民冲散,仅余李显一人,孤苦伶仃,苟延残喘为方士所救。

    听了李显的身世,师傅唏嘘不已。李氏一族,曾于社稷有功,不想遭奸宦所害,整个家族受到牵连。发配流放之罪,在汉朝乃十分严酷的刑罚,能苟活者仅十之三四。

    既然已经知道了李显的身世,师傅指了指李显胸前的玉佩道:“此玉佩为汝随身所带,想必定有其特殊来历,汝且好生保管。”李显望了望胸前的玉佩,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此玉佩有何来历,只是他母亲曾告诉他,这是他父亲的遗物,并且一定要保管好。不知何时,玉佩又回到了李显身上。

    接下来的十多日,师傅带着李显在方圆几十里四处寻找,终究没有发现李显母亲的踪迹。其实师徒二人都知道,再找下去也是徒劳,只是这个结果对于一个十岁的孩童来说太残酷,谁也不愿说出来。此地流民暴乱,乱象丛生,继续待下去,只会越来越危险。

    这一日,师傅向往常一样,要带着李显出门寻母。李显犹豫了片刻,眼里噙着泪说道:“师傅,母亲吉人自有天佑,想来已痊愈随流民去往他地,此后天涯海角,母子连心,自会相见,不必再寻!”

    见到李显如此乖巧地自我安慰,师傅也是感触良多,擦了擦李显眼角的泪痕,轻声说道:“汝且随我归乡,可否?”李显点了点头。

    望着李显青涩的面容,师傅想到:已逾半年未归乡,这南阳疫灾,不知蔓延至何地,兄长孤苦,该归家矣。师徒二人收拾下行囊,准备离开这是非之地。

    李显回头望了望这一片狼藉的南阳,眼神中透露一丝柔软,逐渐转向刚硬,然后再也没有回头。师徒二人向着那轮红日前行,愈来愈远,渐渐的消失在地平线上……

    一个月后,沛国谯县的旷野间,只见一老少,相伴而行。此地并未受到疫灾波及,一片祥和之景。

    李显亦是一扫阴霾,悲伤已经翻篇,往后余生,自当砥砺前行,活出一片精彩。

    不多时,前方出现一村落,此村落名为土山里。(秦汉时期并没有村的说法,最基础单位是里,百户是为一里,相当于后世的村,每个里置有一个里魁,里一般无名,文中土山里因远离其他村落,故有名字。里之上是亭,置亭长,十里为一亭,汉高祖刘邦即亭长出身,再之上是乡,小乡长官叫啬夫,大乡长官叫乡有秩,不过说法存疑,待考究)

    土山里傍水而建,旁侧有山,名曰灵山。这里,便是师徒二人的目的地。

    一个破旧的院子,无门,只有一根腐木横亘于泥坯墙上,低矮的土墙遍布枯草,零散的插了几根枯枝。院子里却素净,显然,虽然破旧,却经常有人打扫。

    而在院子的东南角,有棵丈余高的断树,粗余一人环抱,树体断口处黝黑似焦炭,树却未死,李显看到有一小枝从树躯干上长出,枝叶翠绿,生机勃勃,在一片秋景中甚是显眼。那是雷击木,是一棵老榆树。

    刚进院子,就有一个老汉从茅草屋中走了出来,此人看起来五六十岁,霜发雪鬓,面如枯木,老态尽显,见到二人来到很是欢欣。

    师傅走上前去,扶着那老汉的手臂道:“兄长!”然后指着李显介绍道:“此子为弟新收之徒,今日带来拜见兄长!”但是老汉好像没听到他说什么一样,只是在那笑个不停。

    “显儿,此人乃我兄,汝可唤其师伯,兄自幼先天聋哑,汝且过来,行三叩之礼。”李显赶忙伏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老汉过来扶起李显,甚是高兴。

    这老汉在这里独居,又是聋哑之人,其中心酸苦楚,自一目了然。师傅同兄长进入另一间茅草屋,里面很是干净,看来他这聋哑伯伯平时没事,定然经常搭理,消磨光阴,亦是期盼弟弟早日归来。

    李显站在院子里,望着师傅挽着其兄长的手,在那里似乎言无不尽,很是不解。只是,李显暂时并不能明白,这种血亲之间地耳语,无论听见与否,都能刻进心里。

    就在此时,半个小脑袋,从大门口的腐木透露出来,好奇的张望。李显定眼一看,小脑袋又缩回土墙后面去。李显望向师傅,眼神中似有期待,师傅挥了挥手,李显开心的一下子窜了出去。门口的孩子却吓坏了,慌忙逃离。

    这天夜里,风云突变,竟隐隐听见雷声,在这秋日里显得极不寻常。突然一个炸雷响彻天空,整个世界似乎都亮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直持续到了半夜。接着整个村庄便恢复了宁静,不闻雷声,只有在每家每户的房子里,人们小声的议论着什么。

    第二日清晨,很多乡亲都围着李显住的那个小院子,熙熙攘攘。原来,那棵老榆树昨晚又招雷了,那枝富有生机的枝条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大面积的焦黑。

    无怪乎乡亲们指指点点,因为这已经是这几年第九次雷击了。而且就在一年前,有个异乡人经过这个院子,凝望了这颗老榆树良久,临走时留下一句话:百年鬼木,屡历雷劫而不夭,此户不生妖孽,便出贵人!

    但是此户老汉孤身一人,其弟弟亦夫人离去,膝下早夭,且二人都年过半百,何以生妖孽?怎么出贵人?因此,后来乡亲们也都只当那人是信口胡言,无人深究。

    只是今日李显刚随师傅归乡,便生此异端,当初那人所言皆历历在目,由不得乡亲们不议论纷纷。后来此事的传言愈来愈广,有人说当晚见到了真龙盘于树上,也有人说那是老榆木成精触怒了神明,因此降下雷劫,当天夜里云间有龙影盘旋。

    总之说法很多,传说越传越广,越来越邪乎。但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神龙击鬼木,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吉兆,此户定会出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