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永不落幕的传奇帝国 » 第一章:南朝

第一章:南朝

    北风如刀,满地冰霜,虽然才过了九月,可天气却愈发的寒冷,冻得街上的行人浑身颤抖,嘴唇发白。

    在南朝都城最繁华的街上,一队胡人拉着一顶花轿行驶着,通过花轿的格局可以看出,里面坐着的定是南朝的公主。果然,公主的哭声传进了百姓们的耳朵里,胡人中的领队将军发现了百姓们用凶恶的目光看着他,不怒反笑,对身旁的副将说道:“看啊,汉人愤怒了,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想把我们千刀万剐,因为我们侮辱了他们高贵的公主。”副将仰天大笑,挥动着马鞭,啪的一声打在了花椒上,公主哭的更伤心了,哭声中还带着一丝恐惧,听着公主的尖叫,身后的那一队胡人士兵也笑了起来,在满街的百姓中穿行而去,甚至在县衙门口唱着带有羞辱之意的歌,那七品县官虽然捏紧了拳头,却被身旁的大人所拦下。

    “无能之人的愤怒是捶胸蹲地,就像他们,只是以一种愤怒的眼光看着我们,却无法做出实质性的手段来,哼哼,汉人就是这样,国弱民弱,南朝作为汉人代表的城邦之一已经摇摇欲坠了,与其它的国度一样,没有一个优秀的帝王是绝对不会站在世界前沿的。”胡人将军说道。

    “只可以,这种能带领他们走向兴旺的优秀帝王不会在出现了,因为很快,我们匈奴人就要一统天下,让汉人,做我们的奴隶吧。”副将说道。

    二人说话的音量很大,大到整条街的人都能听见,而百姓们心中的怒过也只能压抑着,听着公主的哭声,看着由胡人拉着四辆车的宝贝,这些都是他们南朝的百姓辛勤耕耘换来的,而那车上还披着一张超大地图,看到这地图,街上的所有文人能士全部潸然泪下,看来,与胡人的谈判中,不仅公主输出去了,就连青城这块领地也输出去了。

    王朝的兴与败,首先离不开战争的原因,而战争,也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因素,南朝作为由汉人为代表的国度之一,在早年时与大多数的国家一样,都有那么几年的休养生息和励精图治,也都有那么几场举世闻名的漂亮仗,甚至还出现过汉人与汉人之间的战争立场问题,总之一句话,刚刚建立的王朝基本都是谁不服干谁,皇帝都经历过战争对思想的洗礼,也都善用贤臣会管理国家,而后期的皇帝都被惯坏了,吃喝玩乐每天浸泡在酒茨肉林中享受人生的欢乐,而政治也就荒废了,南朝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其实这都是正常局面。

    你要说时宦官当政进谏谗言于皇帝也有这样的原因,要说有美女整日在皇帝身边搔首弄姿也有一部分的原因,皇帝被谎言冲昏头脑这件事时有发生,在君臣之间每天都在上演,而南朝的皇帝被忽悠到每天躺在卧榻之上吃葡萄还真的不能怪他,只因为这皇帝确实有些弱智,在小时候一个不留神掉进茅房里被粪淹没了头脑,然后就傻了,在老皇帝死后将他交给了四个托孤大臣,可实在让人没想到,四个托孤大臣全部造反,直接当政,在朝堂之上主持局面。而这个掉进粪坑里摔傻了的皇帝还以为老爹给他安排的人挺好的,乐呵呵的退居一线藏在深宫里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四位大臣每天也只是报喜不报忧,当上了小皇帝。

    南朝,在最鼎盛的时期国家有青城、交流、漠北、南充、南陵、酆都、都城江阳七地,可随着战争的洗礼与时代的变迁,青城刚刚被割让,酆都被其它两个汉人集团制国家割让,交流、南充、南陵、漠北四地时有叛军作乱,而到目前为止,南朝能控制住的地界除了都城江阳,也只剩下一个南陵了,而南陵,正饱受着海外倭寇的侵犯。

    在江阳城那条最繁华的街道有一间小茶楼,从顶楼向外眺望,可以看见横穿江阳的那条人工河,河上行驶着货船,可那货船却随风摇曳,船上站满了人,拉着桅杆生怕自己掉进水里,从跨越着河流的的那条大石桥下艰险划过,与另一条船相撞,两个船的船员相互争论,谁也不愿意服软。桥上是人来人往的百姓,赶着毛驴、捧着糖葫芦、拿着拨浪鼓、叫卖着刚出锅的馅饼的商贩。牌楼上贴着的是刚刚中榜的书生,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晕倒在地。南朝的官兵行走在大街上,捧着酒壶,吃着熏肉,见到胡人后阿谀奉承,见到长官后勾肩搭背,好不熟悉。

    茶楼里人满为患,一楼是说书人的天下,说书人神情自若,好一张伶牙俐齿,将皇帝的愚笨和官僚的腐败全部指出,大喝一声,在墙上写下:大好山河哪里去。一句写完,台下的观众无不落泪,说书人又写到:如此江山真可耻,如此皇帝真可悲,胡人吃的是汉人的肉与骨,喝的是国的血与精,皇帝笑的是蟋蟀与跑马,吃的是百姓们的肝与肉。

    每每国家危亡时刻,总有这么几个说书人,在茶楼以身犯险,将生死置之度外,靠着自己的一张嘴批判着朝廷与命运。

    二楼多是官员聚会的天堂,倒有不少官员听见了说书人的愤言,却不阻挠,喝着小酒听着故事,从话语中能听出对自己的恨,可却丝毫不介意,穿着朝服扔下一课白银给了说书人,让其再说一段。

    二楼的茶友中,存在着一位与众不同的官。

    上官晨龙站在望江台上看着外面的景色,他看的不是江水,也不是热闹非凡的街道,而是国家的未来。又一个公主被拿去和亲了,汉人不爱惜自己的女人,不爱惜自己的国家,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甚至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

    上官晨龙,南朝凤阁雀台平章事,国家三品大臣,可他的工作是国家教育任务,不像治理州县的大臣,也不像上战场厮杀的将军,他的工作只是在纸上完成,可他却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实,对待皇帝,他是愚忠的,多么希望皇帝可以听他妙言,多么希望那四个反贼可以被车裂而亡,可也只能希望。

    “唉,国非国,王非王,南朝还有希望吗?”上官晨龙感叹着。

    “爹,皇帝换区和平的方式是利用女人,公主好可怜,这辈子都要待在那群心狠手辣的野蛮人手上。”上官晨龙身边的孩子用稚嫩的语气说道。

    这个孩子,就是上官白旭,或许连上官晨龙都没想到,有一天,历史由这个刚刚十岁的孩子书写。

    故事到这里就中断了,被上官白旭所打断,看着面前抚摸史书的上官白旭皇帝,说道:“按照一般剧本,像你这种未来成就非凡大业的人在出生的时候是不是得刮阵风下点雨啥的?”

    上官白旭皇帝冷冷地瞅了他一眼,好像在怪罪他打断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在他这种经历过历史大变迁的人来说会经常回想,可却很难说出来,上官白旭赶紧闭上了嘴巴,重新听他讲述那段被历史尘封的故事。

    上官白旭的出生的确很传奇,甚至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首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而上官白旭的母亲萧紫玉更在在生下上官白旭的那一刻看见一条黑龙钻进自己的肚子里,而在怀上官白旭前,全世界三年大旱,三年大雨,三年大寒,给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这么看下去上官白旭的出生意味着他非比常人,但当时的上官家却将这孩子视为异类,虽然在上官白旭出生后世界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甚至霞光万丈,但被誉为不祥之物的黑龙始终是上官晨龙与萧紫玉心中的心结,甚至萌生出将上官白旭溺死的想法,不过,作为父母,二人还是没忍心做出那种事。

    现在上官白旭十岁了,作为父亲,上官晨龙对上官白旭刚才的话很是欣慰,说道:“你能知道皇帝的无能和公主的可怜很不容易,你父亲我是朝中大臣,可却无治理大全,那四个托孤大臣合称四大阁老,强取豪夺无恶不作,民不聊生,可怜父亲虽身为朝廷官员却无能为力。”

    上官白旭展示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立下豪言壮志道:“父亲,你放心,儿子长大后定成为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好官,辅佐皇帝让天下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