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模拟器:这个郑和有点愁 » 第十章 徐徐道来

第十章 徐徐道来

    “咱大明跟高丽之间,势必有一场战争!”

    马三宝一脸严肃,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样子。

    “没错!就连三宝都觉得这高丽,属实欠揍!”

    “俺就想不通了,那帮子文臣,成天在那争论不休个什么劲!”

    听到马三宝如此笃定的说大明势必要跟高丽干一仗,蓝玉顿时眼前一亮,忍不住附和起来。

    现在的大明,那帮子武将集团,跟明末那群饭桶可是天上地下,放眼整个东南亚,大明的武将集团那也是首屈一指,最暴力的团伙!

    不服就干,说打就打,专治一切不服!

    尤其是蓝玉这种高层武将,对于那帮子整天吵着以和为贵的文官,早就看不惯了!

    明明干一架,啥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非要去哄着?

    这他妈不是贱是啥?

    “三宝,此话怎讲?”

    “咱大明如今是国富民安,兵强马壮,仅仅辽东就有十万精兵驻扎!”

    “大明若是跟高丽开战,这高丽岂不是直接要被灭国了?”

    “这高丽也不全是蠢货,为了一个铁岭,何必冒着灭国的风险,在老虎头上动土呢?”

    “他们真的有这个胆子?”

    朱元璋倒是有些疑惑不解的问了起来。

    马三宝的结论,不是重点,重点是马三宝得出这个结论的判断以及依据。

    “显而易见的事情!”

    左右现在也没啥事做,马三宝随手搬来一张椅子,在朱元璋面前坐了下来,这才缓缓的解释起来。

    “咱大明创立之前,中原可是被鞑子统治的,这高丽跟鞑子的贵族,通婚将近百年,因此此时的高丽贵族,十有八九都有鞑子的血统。”

    “最重要的是,这高丽贵族中,亲蒙派怡然占据了绝对上风。”

    “鞑子虽然被咱洪武大帝赶回了草原喝风,但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北方那一片,鞑子的地盘跟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而鞑子的地盘,跟高丽的地盘,中间隔着什么?”

    “那就是铁岭!”

    “高丽想得到铁岭,其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高丽跟北元之间,畅通无阻!”

    “这高丽向来臣服中原政权,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番邦罢了,还没有封疆大吏的身份尊贵。”

    “可若是他们选择臣服北元鞑子,那就大不一样了,血统的存在,让他们注定算是皇亲国戚了。”

    “要是更进一步,让这北元东山再起,那高丽可就是大功臣了,这身份地位还能更加尊贵,甚至有可能成为这蒙元鞑子的半个主子。”

    “这群高丽人,素来胸无大志,胆小怕事,不仅惜命而且忘义,但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旦利益够大够诱惑,他们势必会为此冒险一搏。”

    “因此,这一战,避无可避。”

    马三宝缓缓说到。

    “有道理!”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朱元璋跟马三宝的想法如出一辙,因此早就命令边军,在边境集结。

    这高丽但凡有点什么举动,不用上报,就地砍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朱老二秦王朱樉、朱老三晋王朱棢、朱老四燕王朱棣,各领一路兵马,从陕西、山西以及北平,同时出兵,牵制鞑子的兵力,让鞑子跟棒子,不能会合。

    “老璋头,你一个玩水的,你这么关心辽东的局势干啥?”

    见朱元璋一脸沉思,马三宝不由得疑惑起来。

    “这不是大明建国这么久了,咱们水师实在是闲的蛋疼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口找了个借口。

    “那倒也是。”

    马三宝闻言,也就不再疑惑了。

    这些武将,尤其是洪武年间的这些武将,一个个都挤破了脑袋,想去砍人,沙场建功立业,不仅是他们的宿命,更是他们的兴趣!

    何况这才建国没多久,太久没砍人了,实在是浑身都不舒坦。

    因此,对于朱元璋这个借口,马三宝倒是也能理解。

    “不过嘛,这一战,怕是没法打起来了。”

    马三宝叹了口气,继续说到。

    “打不起来?不对呀,你刚才不是还说势必有一战,避无可避吗?”

    朱元璋再次一愣,不由追问起来。

    这小子,到底咋回事?

    怎么前后矛盾呢?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你一个水师都知道,一旦开战,这高丽顷刻之间就会被灭,高丽自己岂会不知?”

    “虽然他们确实不咋滴,但是人家也不全都是没脑子的蠢货啊!”

    马三宝一脸鄙夷的看着朱元璋。

    “你小子要说,就一次说完,别在咱面前打哑谜似的!”

    朱元璋也不跟他计较,旋即催促起来。

    为了干高丽,朱元璋可谓是费劲了心思。

    一旦这一战没法打起来,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吗?

    “行吧,看在你这么想知道的份上,我就跟你分析分析。”

    马三宝指了指茶杯,又指了指蓝玉。

    蓝玉愣了一下,在朱元璋的示意下,不情不愿的给马三宝倒了杯茶。

    马三宝这才徐徐道来。

    “这高丽,虽然现在亲蒙派的势力一家独大,但向着咱大明的派系,也不是一个没有。”

    “这个派系,咱称他为西班大臣。”

    马三宝喝了口蓝玉倒的茶,这才继续说起来。

    “这个咱们也知道啊,但此时东班大臣掌权,那西班大臣如何上的了台面?”

    朱元璋闻言,顿时再次问到。

    这高丽,此时分成了两个派系。

    东班大臣主要是东京汉阳出生的人,基本都是来自各大门阀世家,以及皇室贵族。

    西班大臣则主要是平壤出生的人,基本都是来自地方的乡绅军阀,以及一些来自边关的武将。

    但此时的高丽,大权基本掌握在东班大臣的手中。

    但这部分人基本都不会打仗,所以需要西班大臣替他们出去砍人,否则估计早就把这群泥腿子,赶回村里种地去了。

    “现在嘛,这西班大臣自然是上不了台面的,可一旦咱大明跟高丽开战,这些西班大臣可就有了话语权了。”

    马三宝放下茶杯,缓缓说到。

    “此话怎讲?”

    朱元璋一脸疑惑。

    “稍等片刻!”

    马三宝起身,拿了一张十分精细的朝鲜地图出来,放在桌子上,指着辽东区域,又在上面做了几个记号。

    “你们看地图,西班大臣现在在这里,也就是汉江以及鸭绿江一带。”

    “这个地方,正是高丽跟北元的边境线交汇处,鞑子在这个地方还曾设立过双城总管府,还有合兰府,用来统治这片地区。”

    “这种情况下,你说这帮子西班大臣跟鞑子之间有没有矛盾?他们的田地大多都被鞑子强抢了,对于鞑子,他们的仇恨,可不比咱们大明的人少!”

    “何况高丽的派系之争,他们一直被有着鞑子血统的东班大臣欺负,这仇恨呀,那是越来越大,绝无和解的可能啊!”

    “你猜猜看,一旦开战,西班大臣会不会听东班大臣的话,去砍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