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模拟器:这个郑和有点愁 » 第四十二章 锚定

第四十二章 锚定

    “李老哥,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我觉得我看人还是比较准的,在我看来要是三宝想不出解决的办法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呢。”

    “我老弟言之有理啊,老夫也是这样想的,三宝看起来表情淡然,想必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的锦囊妙计!”

    吴琳和李善长他们是文人出身,心思比较细腻,她们从马三宝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了一丝端倪,所以认为对方可以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后遗症。

    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为了天底下的芸芸众生,两个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岁的老人,正在疯狂的吹捧起马三宝来。

    这个肉麻程度,让旁边的徐达和蓝玉这些人大开了眼界。

    不过很快,朱标还有蓝玉这些人也加入了吹捧的队伍。

    只有朱元璋这个皇帝顾及自己的面子并没有吭声。

    不过他也不断的用眼神示意李善长他们。

    给老子加油!

    “好吧,既然你们拥有如此强大的求知欲,那我今天就好好跟你们说道说道。”

    马三宝笑着说道。

    通货膨胀带来的后遗症太过严重,本来他不想回答的。

    只可惜这些人吹的实在是太肉麻了,让马三宝有些难为情。

    面对着如此热情的众人,马三宝只好继续讲解下去。

    “我想问一下你们,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换一种锚定物?”

    马三宝看着李善长等人问道。

    换一种锚定物。

    听到马三宝的询问,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刚才三宝有给他们说过锚定物是什么意思?就是体现货币价值的一种东西。

    能够成为货币锚定物的必须满足,易衡量,易携带,易储存以及易保值的这四个特征。

    金银铜这些贵金属天生就是货币的锚定物。

    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很多国家的货币不是金就是银,再不济也是铜。

    可是现如今大明王朝的金银铜本来就不多,然后三宝直接开口说,要换另外一种锚定物。

    那么金银还有铜钱那就肯定不行了。

    那到底应该用什么呢?

    “三宝,莫非你心里面的锚定物……难道是盐吗?”

    李善长曾是一番后开口说道。

    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具有易保值,易携带的特点,完全可以充当大明王朝宝钞的锚定物。

    世界上在大明王朝某些偏远山区里面,当地有些百姓就是把盐巴当成钱来花。

    “我说李老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简直就是糟糕透了。”

    “亏我刚才还说你有宰相之才,没想到居然是我看走了眼。”

    马三宝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李善长,满脸无语的说道。

    “实在是惭愧,还希望三宝能为老夫开阔视野。”

    这人啊就是贱。

    刚才马三宝夸赞自己有宰相之才的时候,自己当时怕的要死。

    现如今马三宝说自己根本就没有宰相之才的时候,可为什么心里面却失望的要死呢?

    难道自己真的是一个贱皮子吗?

    在潜意识里面,李善长这个在历史上堪比李斯还有萧何的宰相,已经把马三宝的评价当成衡量自己能力的最高标准。

    吴琳也在心里面暗自庆幸。

    他刚才第一时间想到的东西也是盐巴。

    性格李善长第一时间说得出来,要不然自己也成了马三宝嘴里面的看走眼。

    实在是好运。

    “其实很简单,我之前有跟你们说过,能够成为锚定物的东西,必须有一横梁易携带,易储存,易保值的特点。”

    “各个地方提炼盐巴的手法,还有原料不同,有的盐巴吃多了能毒死人,有的盐巴吃起来可以当成奢侈品。”

    “盐巴的价值难以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宜衡量。”

    “再说了,盐巴这种东西遇水融化,天气哪怕是扫视一点都会带来大量的损耗,实在是难以保存。”

    “在我说出来的四个条件里面就违背了两个,你告诉我,你怎么想出来盐巴能成为锚定物的。”

    马三宝满脸无语的说道。

    盐巴肯定是不行的。

    除了这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之外,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马三宝想用盐巴来发财。

    如果盐巴真的成为大明宝钞的锚定物的话,那自己今后发财的路上就多了一道绊脚石。

    再说了,自己心里面有比研发更适合当锚定物的东西。

    所以他果断否决了李善长的回答。

    “原来是这样啊。”

    李善长在得知答案后恍然大悟。

    没想到如此浅显的道理,自己居然没有想得到。

    看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古话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三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东西才可以充当锚定物呢?”

    太子朱标满脸好奇的问道。

    “其实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最好的锚定物就是粮食。”

    马三宝掷地有声地说道。

    居然是粮食。

    李善长等人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非常低。

    北方的小麦亩产不过,区区的三百多斤。

    虽然南方种植的水稻比北方的小麦好一点,不过每亩的产量也不过不到600斤。

    这还是风调雨顺并且精耕细作的情况下。

    要是稍微遇到天灾人祸,先不说欠收,就算是绝收也不是没有可能。

    朝廷每年收上来的税粮,除了扣发给官员宗室的俸禄还有卫所士兵的粮饷之外,根本就剩不了多少。

    这些剩下的粮食,大明王朝还要储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可以说大明王朝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兑换,百姓手里面的宝钞。

    如果用粮食来作为大明王朝宝钞的锚定物的话,那根本用不着等到通货膨胀,大明王朝很快就会天下大乱。

    这个三宝,到底出的什么鬼主意?

    “三宝的办法也还不错,不过我们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朱标是个温文如玉的公子,他不愿意佛了马三宝的面子,所以主动扯开了话题。

    “看来,你们似乎不相信我的话?”

    “要是我告诉你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亩产可以达到千斤乃至五千斤,而且旱涝保易收于打理的庄稼的话,那么你们觉得我的建议是否可行?”

    马三宝看着眼前的众人不咸不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