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岐山雨行 » 第九十一章 马革裹尸

第九十一章 马革裹尸

    剑还未及,寒意入体。

    陆青岚看着身前的落月微微一笑,神色平静。

    嘴角渗血的落叶周身白光包裹,疯狂吸取着周遭莫名出现的平和天地元气,却已是来不及为陆青岚挡下后心一剑。

    “轰!”

    就在此时,天地之间白光暴起,一道凝为实体的冲天光柱瞬间从灰雾底部射出,死死包围住落月与陆青岚的灰雾霎时消融,那名双眸流淌灰焰的“陆青岚”面色极为惊恐,她周身血肉骨骼连她掌中的道剑片片凋落,化为飞灰。

    落月与陆青岚的双眸被强光刺得紧紧闭着,二人轻轻地从消失的灰雾位置落到了嘉元镇道路的青石地砖之上,均是瘫坐姿态。

    此时,元气入体恢复了些气力的落月还未睁眼便持剑疾速站起,随后她与陆青岚的双眸都随着缓缓消散的白光睁开。

    落月快步护在陆青岚身前,她的清丽面庞之上处处都是凝结的血痕。

    二人一同向灰雾消失的街道上看去,颇有劫后余生之感。

    此时,一名白裙飘荡的纤弱女子正站在她们面前,绝世面容之上笑意盈盈,此人正是紫源村大长老周悠。

    “紫云山?”女子笑着开口问道,声如少女。

    落月皱眉,缓缓放下护在身前的长剑,此时她哪里还不明白,正是眼前的女子施展神通救了她与陆青岚。

    只是,为何这面容绝世的女子会知道紫云山。

    落月抱拳一礼:“晚辈紫云山剑修落月,多谢前辈相救。”

    瘫坐在地的陆青岚亦是微微低头:“晚辈镜元观弟子陆青岚,多谢前辈相救。”

    周悠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在腰间一搭,身躯前倾抿嘴笑道:“嗯,倒是两个不错的苗子,跟我走吧,我那里应该有你们认识的人。”

    落月转头与陆青岚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周悠并未多做解释,伸出背在身后的右手轻轻一挥,白芒一闪而现。

    片刻之间,嘉元镇中的这条荒芜街道之上,只剩杂草随风摆动,再无人影。

    ……

    天云谷前线大营中,此时竟然只剩千余兵卒驻守。

    林仕之背着手站在军机大帐之前,他的身边则站着一身青甲的楼震甲。

    楼震甲右手紧握青色长刀的刀柄,侧身开口询问道:“林相,绛雪轩的消息?”

    林仕之神色平淡,看着正午时分烈阳高照的天云谷,轻声回道:“他们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们的注意力要放在两军对撞之上,现在这样的年代,那些修行者既然达不到仗剑穿云、飞剑取命的境界,那便只能做些锦上添花之事,万万不可将希望全然寄托于他们身上。”

    楼震甲点了点头,他心中也明白,此时正在长谷七关中穿梭赶路的南明修行者,宗门驳杂,所怀本事也各不相同。那些修天地元气的修行者,在动辄厮杀半月的沙场之上,根本支撑不住多久;而锤炼体魄的武夫,虽然肉身强横,却是并无沙场经验,在数千铁骑冲撞之下不知能够活下来多少人。

    “那便等他们到了天枢关,由长孙将军自行决断?”楼震甲问道。

    林仕之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在二人周围,不停有身穿灰甲与黑甲的斥候穿梭,报谷内军情,领命而走。

    只是,这些斥候有的向深谷内而去,有的则是出了大营向天枢关方向放飞游隼。

    军报在天云深谷内往来穿梭,天空之中时时刻刻都可见游隼疾飞。

    前线大营中,只留下了五百灰甲步卒与五百天云玄甲骑军,将领只余楼震甲一人。一刻之前,淳于锋奉命领着六百肆虎军从两侧穿入了天云谷,仅留了两百人散于大营四周,以防不测。

    而长谷七关的十余位副将,已于今日领着近万军卒,浩浩荡荡地向着深谷内推进而去。

    军阵最前方领头的,是漠北云骑主将——甘奉宗。

    ……

    出了前线大营,甚至越过了天云台不知多远的砂石地上,此时正矗立着一支玄甲重骑,数量足有两千。

    他们被厚重黑甲包裹,面部也被头盔覆盖得只能看见眼睛,盔甲胸部和头盔上都刻画着形貌似虎、头生双角的双翼恶兽穷奇的铭文,狰狞异常。在这两千骑军之中,人人手中提着近一丈之长的玄黑铁矛,连带着身下的地龙军马也皆是背挂铁甲。

    在这支骑军身后数里,便是另一支由一位长谷七关副将带领的一千剑州步卒,人人左手横盾,右手持刀。

    再之后,每隔数里,骑军步卒错落排布,十余位全身覆甲、手提铁矛的将军一言不发,驻马等候。

    最前方的玄甲重骑中无人言语,只是时而传出军马嘶鸣。足足两千军士,此时巍然不动,只是静静等候。

    甘奉宗身着玄黑重甲,手提铁矛一马当先,他被黑甲头盔遮掩了近一半的面容上,双眸眼神冷漠地看向深谷。他的左手扶在地龙马鞍上,食指“噔噔噔!”地一下下叩击着。

    就在此时,他视野中被两侧擎天青山夹住的狭长晴空中,忽然射起了一支红色羽箭,他双眼一眯,随即转头看向了玄甲重骑一旁的青石山壁。

    在那里,竖立着一架一丈方圆的土黄色兽皮战鼓,战鼓立架与鼓边则是血红之色。

    战鼓站着两名身材极为魁梧的力士,他们穿着黑色长裤与黑靴,赤裸着上身,一身精铁般的古铜色肌肉在阳光下微微泛光。

    看到军阵前方的甘奉宗看来,他们迅速抽出粗壮鼓槌站到了战鼓两侧,深深吸了一口气,手持鼓槌重重砸了上去。

    “咚!咚!咚!咚!咚!……”

    天云深谷之中,鼓声回荡,连带着山壁之上的歪斜青松都开始随之震颤。

    “咚!”

    战鼓敲到第二十一下时,甘奉宗头盔下的眉头一横,左手紧握缰绳,提矛前刺,神色狰狞地沉声大喝道:“杀!”

    两千玄甲重骑随他赫然前冲,一往无前。盔甲摩擦与地龙战马的踏步声交替在峡谷中回响,掀起一片一片的青色砂石。

    只是转瞬,这两千玄甲重骑便在漫天烟尘中不见了踪影,只余雷鸣般的马蹄声阵阵。

    战鼓响彻深谷,后方十余支步卒骑兵军阵在领头将军的带领下纷纷前冲,不停推进。

    一时之间,数十里的天云谷内军伍穿梭如游龙,马蹄声阵阵如龙啸。

    ……

    前线大营中,不断有前方游隼带来的军伍推进情况送到楼震甲手中,而后在他的吩咐下,条条军令分别前后送往深谷与后方的天枢关。

    林仕之耳中听着天云谷内传来的战鼓声与马蹄声,微微低下了头。

    在他手中,捏着两封早已写好的长信。

    一封即将送往南明京城绛雪轩,而另一封,则是留给一位名叫李元岐的少年。

    “轰!”

    深谷之中传来了一阵回荡许久的闷响,南明与庆阳领头的两支骑军,撞上了。

    林仕之抬起头来深呼吸了一口,苍老面容之上略微浑浊的双眸微微闪动。

    “林相,长孙将军开始已经正常流转长谷七关兵力了。”此时,楼震甲走到林仕之身边,轻声禀报道。

    林仕之点了点头,而后将准备送往绛雪轩的那封信交给了楼震甲,开口说道:“将这封信交给冰心苑的人,带给宋筠吧。”

    “是。”楼震甲接过那封信收到了怀中。

    “楼将军。”这时,林仕之忽然微笑开口。

    “嗯?”楼震甲疑惑抬首。

    “你第一次踏上战场的时候,带你的兵头是如何交代你的?”

    楼震甲一愣,不解林仕之为何在这个时候问他这样的问题,却还是片刻之间答道:“那就像昨日之事一般,历历在目。那名叫吴老二的老兵头对我说的是,能不死就尽量别死,若是死了,也得马革裹尸,图个壮烈。”

    说到这里,楼震甲咧嘴一笑,青涩神情好似回到了少年之时。

    林仕之轻轻摇头笑了笑:“若是真能落得个马革裹尸之名,倒也不错。”

    随后,林仕之不再言语,面色轻松地看着深谷方向。

    楼震甲在原地站立片刻之后,便继续在大营中快速处理起两军对阵事务。

    ……

    天枢关城墙之上站着一名身材干瘦矮小的青年将军,他无须的面庞之上此时不带笑意,严肃至极,从人正是天枢关镇守将军长孙若川。

    他一边查看着往来斥候游隼不断送往他手中的军报,一边传令左右,城墙之上站着的十余名黑甲兵卒不停挥舞着手中各色军旗。

    在军旗指挥下,从天枢关后方六道关隘赶到这里的一支支军伍,结成整齐军阵开拔推向天云深谷。

    长孙若川左手扶在腰间长刀的刀柄之上,右手则搭在城墙之上,五指交替叩击,不知他在思虑些什么。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黑甲的青年士卒走到了他身后抱拳躬身。

    长孙若川转过头来,神情疑惑。

    “长孙将军,请让我随军伍一同战于前线。”青年士卒沉声道。

    此人正是失踪六年,却突兀出现在天枢关外的步卒裴毅,程乾二年天云大军中破海营之人。

    裴毅于昨日醒来,脑中记忆却是停留在了六年之前的一次天云谷步卒对杀之时,天枢关留守的数名五宁宫道人都摸不清楚是何缘由,只当裴毅是被程子仪这样的神仙中人抹去了记忆,于之前放在天枢关外作为缓兵之计、乱敌之策的诱饵。

    长孙若川眉头微皱,看向一脸坚定的裴毅,并未作声。

    “天云军该有裴毅!”

    裴毅再次沉声大喝。

    长孙若川紧紧捏住了刀柄,转身看向关外,右手重重在城墙上一捶。

    “自今日起,裴毅入天云步卒十五营,以伍长之职,随军冲杀!”

    “天云步卒十五营裴毅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