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岐山雨行 » 第二十八章 雾锁水天

第二十八章 雾锁水天

    自前日夜里雷电交加,阴云重聚,镜州境内又回到了与中秋时分相似的阴沉天气,但不同的是,笼罩住了整个天云大湖的弥天大雾取代了前些日子的瓢泼大雨。

    晨间,嘉元城的街道上陆续摆出了一个个早食摊档,处处闻得见煎饼、包子的油香,叫卖声也渐渐在街上响了起来。

    出城的路上,刚啃完一个煎饼的李元岐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青砖,复而仰头看向阴沉沉的灰白天空,莫名心中一阵烦闷。

    此行应当会见到自己依稀记得姓林的那位爷爷吧,自己年幼时,他来李家大院的次数算不上多,从不邀人携礼,也从不与府上之人多言,每次碰到自己都只是笑上一笑,便与祖父入堂中交谈,听陈先生讲,如今他已是南明王朝的右相。

    李元岐如是想着,不由得脚步慢了几分。

    “哥,你干嘛呢,快点儿!”

    在陈喻章、李万川、静尘几人身前一蹦一跳的李元溪,身上背了个和衣衫一样的红色包袱,包袱鼓鼓囊囊的,里面装满了刘秀给她准备的零嘴儿,回头看到哥哥慢悠悠地被甩在了人群后面,便小步跑来催促。

    李元岐回神看了看元溪,皱眉道:“又让刘姨给你装那么多吃的,好生厚脸皮。”

    “刘姨怕我在路上饿着,不行吗?”李元溪嘟了嘟嘴,拉起李元岐的手便向前跑去,跟上了大伙儿。

    人群中的落月眼见元溪的可爱模样,忍不住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儿,继而冲她做了个鬼脸。

    看到平日里严厉非常的师姐如此作态,李元岐一阵愕然。

    乖乖在众人间迈着小步子的陆知此刻回头看了看李元岐,眯眼浅浅一笑。

    一行人自嘉元城的西南城门缓步踏出,行过一棵棵枝条招摇的柳树,不多时便到了天云湖边左右看不到边的青石湖堤,幽深的湖水不断拍打着堤岸,激起一层层细微白沫。

    众人往眼前的天云大湖望去,水色空蒙,入眼尽是弥漫白雾,极远处幽深到发黑的湖水此时也惹上了缕缕白雾,黑白之间不断交织流动,不似人间风景,令人心生森然之意。

    顺着湖堤一边,不多时便到了嘉元码头,码头入口处书有“嘉元”二字的石碑旁此时站了两人,一人身穿青蓝锦袍、高大魁梧,一人黑袍披发,正是楼震甲与甘奉宗。

    “此行是入湖游玩吗,怎的带了一堆娃儿?”甘奉宗表情阴戾,沉声开口。

    楼震甲闻言看向正走来的李万川陈喻章一行,向甘奉宗淡淡说道:“都是那几个宗门的弟子,想来是借此机会历练,林相答允过的。”

    甘奉宗撇了撇嘴,无话可说。

    李万川领着众人上前,笑着向二人拱了拱手。

    “李前辈。”楼震甲躬身回礼,向着眼前远不及自己高大的李万川咧嘴一笑。

    听闻“前辈”二字,一旁的甘奉宗心中一动,心中对楼大将军与李万川的过往愈发好奇。

    楼震甲笑着继续说道:“前日林相与前辈交谈,我不好插话,难免失了礼数,前辈莫要挂怀。”

    李万川含笑摆了摆手,以示无妨。

    再说一旁众人,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二人的对话,只是定定地看向码头之外的湖水。

    直至站到了嘉元城外进入天云湖的码头前,李元岐才感受到了面前水中之物的庞大威压,众人皆如此。

    与日出时刻于朝露山顶所见不同,那时正在练剑的李元岐只远远望见城外远处的湖边多了四个大黑疙瘩,而眼前通体黝黑的四头庞然巨物却如同嘉元城内的观云高阁被搬至了水中一般,这让少年每时每刻都感觉它们如小山一般,欲向着自己压将过来。

    这是四艘少年从未见过的巨大战船,约三十丈的咋舌高度和船宽,还有着惊人的百丈之长,比之眼前的码头大小也不遑多让,三层船体繁复排布了箭眼、纤绳、幡旗和枪矛军器,每艘战船左右两侧均有六根粗大船桨入水,在李元岐看来,这每一根船桨都与城内天云阁的楼柱一般粗细。

    日光偶尔透过云层照射下来,黝黑的船体隐隐回泛着内敛淡光,船身上按隐秘规律钉着的漆黑金属四方甲片,亦微微闪动着,古朴威严。

    “这是王朝遂州水军的霸下楼船,向来都在天云湖遂州境内的水域停靠练军,也就是在天柱山那头,如这位楼将军一般,寻常人难以见着。”李万川笑着打趣道。

    楼震甲轻声道:“您说笑了。”

    想来除了李万川之外,众人皆是头一次见到这样规模制式的军船,人人往船身之上不断打量着,李元溪、洪宗白几个孩子均是兴奋无比。

    此时,李元岐注意到,霸下楼船的最高层,一尊漆黑的金属异兽正伫立在将室的顶端,足有成年男子一般高大。

    “龙首龟身……玄武,不,是霸下……”李元岐喃喃道,依稀想起了幼时看过的一本杂书,上面对传说中的天地灵兽有一些讲述,没想到今日竟看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灵兽塑像。

    李元岐目光随着船身移动,在船头又看到了一尊相同的霸下塑像,此时,李元岐心中一惊,因为他忽然注意到,四艘巨大楼船之上,船沿站满了黑甲军士,与船体几乎一色,加之本就在大雾天气,令少年此刻才觉察到他们的存在。

    这些黑甲军士全部背负半丈短矛,腰挂战刀与箭袋,左臂缠着军制铜弩,他们的脸上都覆着黑色虎纹面甲,只露出了眼睛与额头。

    李元岐此时眼睛突然一瞪,盯着军士们面甲上的虎纹,这才想起,那日夜里,在破庙把袭击洪宗白的歹人带走的,正是这些军士。

    站满黑甲军士的四艘霸下战船之上,不时传出马屁的嘶鸣,应是将军马装入了船舱之中一同行军。黑甲、楼船、马匹嘶鸣,看过了这些的李元岐此时心头竟热血一涌,泛起了沙场厮杀的狠意。

    再看一旁,吕鸿钧和李元溪早已叫嚷得面红耳赤、手舞足蹈,恨不得跳上船去,学着那些军士比划一番,耍一耍威风。

    楼船之后的天云大湖,尽是障眼云烟。

    码头上负手站立的陈喻章和静尘此刻却同时向东方的浓雾中望去,陆青岚站在静尘身后,也顺着他们的视线一同看去。

    不多时,又有两船相继行来,却不是如“霸下”这般的庞然大物。

    缓缓驶来的是两艘长约十丈,宽约三丈的红木双层画舫。

    两艘画舫红木船身、瓦灰船顶,船身红木上处处雕刻着飞禽走兽、日月草木,而令人觉得扎眼的是,船身周围每隔数十存,便钉有一片如“霸下”船体之上的漆黑金属四方甲片,如今两艘画舫驶得近了些,便能看到四方甲片之上符文繁复,不知是何用意。

    此时,率先驶来的画舫船头,有人掀开褐布船帘走出。

    “师父!”

    “掌律长老!”

    静尘和陆青岚几乎同时开口,二人均觉得不可思议。

    走出画舫的,是一名白发白须,身材魁梧的老者,双眉如剑,孔武威严,老者身穿紫色道袍,道袍之上绣有日月星辰、仙鹤麒麟,符文云纹密布,连着袍内暗摆之上亦是黄紫气象,眼见便是道门地位极高之人。

    此人镜元观弟子都认得,镜元观掌律长老——钟景元。

    巳时,到了出发的时刻了。“从此处行船至天云湖对岸大约有六十里,四艘霸下战船载满军士,要大半日才能抵达,这两日天气又有些变化,一路上大家须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