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 » 第101章 二五仔以及烂仔

第101章 二五仔以及烂仔

    极致的模仿,是对重塑角色的信心不足?抑或为延续原人物的特质?还只因单纯出于商业考虑?

    目前热映的《无间道Ⅱ》中陈永仁与刘建明,带给观众两种不同的感官体验,亦引发我们深思。

    陈贯希扮演的刘建明,从系列片的首部开始,就始终带有他鲜明的个人烙印,与刘得华的成年刘建明相比,我们看到的是“性格转变”。

    而陈真诠释的陈永仁,无论是《无间道》亦或《无间道Ⅱ》,他似乎已经变成梁潮伟的影子,夸张的说,如若他俩带上口罩,我们很难辨别两人,所以片中角色表现为“一脉相承”。

    刘建明从少年到成年,期间的改变颇为明显,更符合我们认知的发展规律,即他在经历种种之后,逐渐隐忍、坚韧、狠毒。

    但陈永仁身上却几乎没有“成长轨迹”可寻,他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挣扎、纠结、偏执的梁潮伟,而陈真只不过为复刻版。

    如果说,想找寻陈真对角色塑造的亮眼之处,那他给陈永仁注入的一点点神经质,的确可谓是神来之笔、点睛之作值得称道。

    可惜,仅凭它并不足以掩盖陈真,依旧为复制品的尴尬事实,毕竟陈真只有10%的创新,而其余的90%仍然是继承梁潮伟的。

    因此,时下很多新闻媒体、报道影评,所吹捧的陈真在《无间道Ⅱ》中的精彩发挥、完美诠释,属实乃流于表面的胡诌瞎写,甚至可能为被公关后的回报。

    陈真之于《无间道Ⅱ》,仅仅只是件“拟真的顶级赝品”,想必资方与两位导演,应该也极其清楚这点。

    但陈永仁的黑色夹克,总要找个谁来撑起它,虽然陈真贵一些,可毕竟是第二合适的人选。

    所以,陈真在《无间道Ⅱ》中的表现,若是十分制的话,他最多能拿到6.5分,因为再高明的模仿者,都永远无法比肩原创。

    如果你逐画逐帧的欣赏过,陈真在《PTU》里对角色的诠释、对人物的塑造,那么你对这篇文章会有全新的理解。

    结语:《无间道Ⅱ》“永孝不仁,永仁不孝”,吴震宇完美的教给陈真一课,“影帝”不是靠模仿出来的,而是要凭借自身实力创造的。

    咬牙切齿的看完《电影世界》,有关陈真《无间道Ⅱ》的特辑,杨蜜险些把杂志扔出去,但考虑到休息区还有其他人,便暗暗深呼吸让自己的心绪平复。

    她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纯属于从鸡蛋里挑骨头,但杨蜜两腮鼓鼓的思考半天,发现竟然无法有效反驳其中观点。

    因为陈真的确是,刻意模仿梁潮伟,这个事实不容争辩,但究其根源乃导演授意他如此做的,陈真仅仅为遵从命令。

    可这理由并不能立住脚,哪怕导演亲自出面澄清,也只会将事情越描越黑,好在此类言论仅为个案,总体舆情对陈真,还是持认可的、肯定的。

    近期由陈真主演的三部电影,杨蜜都逐一看过,在她心里《无间道Ⅱ》是最好的;其次为《大只佬》里那位不择手段的陈长官,给她的印象也极其深刻;《大丈夫》就一出闹剧而已。

    现在有人发文,不但否定自家男朋友的努力,还间接质疑自己,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与眼光,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拿出手机噼里啪啦的敲上满篇字,给陈真发送给过去;杨蜜身后的化妆师,摇头苦笑不已,“气消没,咱们开始工作?”

    早上六点半,杨蜜与陆续进到化妆间的,牛濛濛、周显馨有说有笑的上妆,换作其他新人,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一般剧组新人或者小角色,都得起大早跑来央求化妆师帮忙,或者只能自己对着镜子弄。

    而杨蜜两样齐占,却还可以享受如此待遇,这就是拥有业界大腕男友的隐形福利。

    对此杨蜜表现的也非常得体,既不做作的推辞婉拒、亦不高调的四处显摆,其分寸感掌控的极其精准、适中。

    《红粉世家》剧组月初从沪市影视基地,移师至风景如画的苏州周庄拍摄,这里的古色古香、恬静怡人,深受杨蜜等一众女孩的喜爱。

    “蜜蜜要不要合影~”孙丽站在一处灯箱旁,语气揶揄的问向杨蜜,是德芙巧克力的广告,她与陈真甜甜的相拥。

    “其实杨蜜更想与陈永仁合照。”她们这小撮人的大姐周显馨,指指不远处的《无间道Ⅱ》宣传海报,一袭黑色夹克的陈真,眼神充斥疲惫。

    导演李大维见此赶紧招呼诸位女将,对对戏或者走走位,别总嬉笑打闹,马上拍的场景是比较伤感、悲切的,现在个个这么高兴,等下不好入戏。

    特别是杨蜜拍哭戏最费劲,光出声没眼泪而且还浮夸;目前孙丽也有缺点,表演太过于公式化;周显馨、朱晓渔拍摄状态时好时坏,要么一遍过,要么条条卡。

    老前辈潘红与这群女孩搭档对手戏,但凡稍有放松,都容易被带沟里去,但神奇的是,她们几位之间的化学反应不错,虽然也失误频频,可默契感却显而易见。

    所以,往往拍摄到佟大维、郭晓东,与她们的群戏场景时,两位男同学在李大维看来,总给人种无法融入画面的感觉。

    “你留在沪市,还是回香江?”燕京国际机场的休息室内,陈真将手机在袖口处擦擦,然后才放进外套兜里,看得助理小哥撇撇嘴。

    陈真现在正式进入休息期,档期有将近三十天的空置,助理小哥理所当然的放假,“先好好逛逛沪市,再回香江,然后去台北看看”。

    两人开始聊沪市的景点,没说几句便提到“上戏”,陈真现在一听学校的事头就大,紧忙打岔转换话题。

    昨天下午俩人跟刘亦霏,去旁听她的专业主干课,不了解学科设置的陈真,哪知道这节是“电影表演技巧”。

    懵懵懂懂的进入排练室,差点被认为是代课老师,好一通解释才消除误会。

    等教员滴妮老师正式上课后,陈真更觉尴尬,因为此时放出的电影片段,是他在《PTU》中的表演,即嚣张拨扈的反黑陈沙展。

    刘亦霏小声的告诉陈真,很多内地没公映的电影,在北电是能看到节选或者片段的;有时候整片也会被当作教材放映。

    可能是片中主演在台下,滴妮老师讲解的很细致,堪称逐帧分析,每个眼神、每个表情、每个动作,短短三分钟的画面,她用近半小时来拆解、重塑。

    让陈真领略到,顶级影视学府之一的师资水准,剩下的时间,就是同学们对这个片段的再创作,刘亦霏顺理成章的同陈真一组。

    对于另一位组员的人选,陈真本想让助理小哥上,没其他意思,只因他是香江人,搭起来更加轻松,毕竟本地人熟知本地事,某些东西根本不用演的。

    但同学们的热情很高,纷纷毛遂自荐,对于他们来讲,这可是次难得的机会,陈真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刘亦霏。

    最终,滴妮老师将朱亚炆分配进组,至于如何设计或者翻新刚刚的片段,那就看刘亦霏与朱亚炆的具体想法。

    这类课堂上即兴发挥的小品,所给的准备时间并不会太多,陈真小组的上场顺序较靠前。

    他们的小品内容非常简单,刘亦霏与朱亚炆饰演警官,而陈真则扮成被当街讯问的烂仔。

    从开始到结束就八分钟,即便陈真始终,放低自己的存在感,竭力配合他们两位的表演。

    但事与愿违,给老师与同学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陈真所饰演的古惑仔。

    课后,有同学问到陈真,为何他仅用眼神与肢体语言,就能够将角色诠释的那么生动,而换成他们来演却总是徒有其表。

    对此陈真能说什么?

    说这种人在香江经常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