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 » 第066章 陈真的机场故事

第066章 陈真的机场故事

    香江国际机场休息室,陈真手拿电话发呆中,身旁助理小哥静静的玩“热血足球”,几名空乘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招呼,门口处的地勤小姐姐,微笑看向她们。

    虽然陈真头脑放空,但对四周的动静仍有察觉,从脚边背包侧兜抽出保温杯,起身向前台走去,自然而然的与影迷相遇,顺理成章的签名留念。

    在条件允许、场合适宜的情况下,如果粉丝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陈真会选择,主动靠近他们一点,如此做法有助于打破彼此间尴尬。

    得体的暖心之举,适当的关怀之意,陈真按前辈的叮嘱,一点一滴积攒,影迷粉丝对他的好感;并潜移默化,在中立观众心底,塑造自身的形象。

    之前陈真坚信,演员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在拍摄时、于镜头里竭力诠释所扮的角色,但脱下戏服,离开片场之后,就能做回自己。

    可如今入行两年的陈真逐渐明白,一旦获得聚光灯的认可、青睐后,镜头无时无刻都在身边逡巡游弋,质疑的关注、嫉恨的眼神、羡慕的目光、崇拜的视线,他花费很长时间,还没完全适应。

    春节到谢庭锋处拜年,曾问他,火起来后有何感想,在家闭门苦修的他,脱口而出三个字,“一团糟”。说完,陈贯希起身与他击掌,表示十分认可该总结。

    当然他们三位谈论此事,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小生活优渥的陈真等人,可没有李璨森贫寒的经历,对于这等问题,平民出身的艺人,才更有发言权,以及参考的价值。

    “前身”为金钱奔波小半生的陈真,陡然而富之后,也逐渐将往昔忘却,充分证明“由俭入奢易”这一至理,要不是历经“生死”,心仍存执念,早已沉浸在花花世界里,放纵自己。

    如今的陈真几乎不会,在刻意回想“前身”,他已经走远,以往练就的不少优良习性,让平静的生活抹去;他已经失踪,残缺不全的被抛弃在市郊,同敌人尸体混一起;他已经死去,汽车、住房都被法院拍卖,但却仍旧资不抵债。

    陈真选择放过“前身”,没有体面的道别仪式;没有悲情的激荡言辞;没有不舍的潸然泪下。而是特别世俗的,被衣食无忧所同化,被安逸享乐所感染。

    陈真喜欢在荧幕中出现,固然有心中执念的驱使,但更多的是能够从里面,找回部分“前身”的影子,为解决问题可锲而不舍;为结束工作肯不眠不休;为完成任务敢舍命相搏。

    但他很少看自己参演的作品,即便坐到荧幕前也分心走神,或许是不愿面对;或许是掩饰心虚;或许是躲闪逃避。

    杨蜜也在电话机旁徘徊着,右手拿着记事本不断扇动,试图给带着犹豫,与迟疑的脸降温。

    今天她有收到,陈真的新年礼物盒,一套水晶加菲猫摆件,跟丁满、彭彭的手办,以及香江老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明信片。看看落款处的日期,就知道这个包裹,居然在路上耽搁近24天。

    但心情的愉悦、激动,却在所难免。因此,按捺不住,准备给他打电话。之前,联络皆通过短信、聊天软件,最近一次与他的对话,乃是广告中。

    “德芙”巧克力广告一经播出,就深深吸引住,电视前诸多观众的目光,特别在情人节将至时,“德芙,此刻尽丝滑,替你表达真挚的爱~”,这句宣传词,更让它显得异常耀眼。

    而出演这支设计新颖、节奏轻快、氛围温馨、内容甜蜜的广告男女主角,更迅速被内地的观众,所关注、熟知、喜爱。

    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杨蜜,从之前“小透明”般的存在,短短几天内就蹿升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与以往不同的“小烦恼”。同学、朋友时不时约她出去,要她分享拍摄的经历,或者跟她嘀咕明星趣闻、八卦她与陈真的私人关系。

    街坊邻里间教育子侄,褒贬她,当作一把标尺,使她终究成为,长辈口中的那位“别人家孩子”;

    流言蜚语同风言风语,袭向她,于不明所以时,使她忽然变身,外人口中的那位“某某某前任”;

    媒体期刊和网络报道,关注她,在众说纷纭中,使她略感迷茫,担心如同它们所说“不过昙花一现”。

    去年杨蜜签的经纪公司“融信达”,也开始给她分配资源、与物色剧本。

    总之,杨蜜有许多问题与情绪,想对“过来人”陈真好好倾诉。

    “会不会他在谈事少空闲;能不能他在背词不方便;是不是他在休息没时间。”此时电话机旁转来转去的杨蜜,手中记事本扇动的频率越来越快。

    蓦然,一阵温馨轻快的和弦响起,杨蜜紧忙跳到电视机屏幕前站定,傻傻地看向广告中的那位女孩子,心里同时默数到18。

    然后同自己,一起元气满满的柔声说出,“德芙,此刻尽丝滑,替你表达真挚的爱~”。

    开心的杨蜜打出一记响指,随手将记事本扔到沙发上,微微昂头挺胸,原地直立脚尖,绷紧膝腰脊背,轻舒似藕玉臂,水平旋转两周,这是她唯一记得的舞蹈动作。

    “你忙么,接电话没问题吧?”杨蜜懊恼的捂住额头,刚刚怎么就没能想到,先发一条短信给他呢。

    “你怎么知道往我家打电话?”女孩的声音满是诧异与惊奇,同时也伴随心有灵犀的窃喜。

    陈真电话通讯簿中,杨蜜的号码,既有她手机也有她座机,皆是拍广告时,她亲自往里存的,而且陈真多少也了解,内地的通讯收费模式,所以为给她节省一些,就直接拨打的杨蜜家。

    杨蜜在电话这边,听完陈真的解释,唇边泛出甜蜜笑意。

    “看广告了么,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超级棒!我的表现简直超出想象!”

    “姐姐,那支广告只在央视,与内地的卫视台播放。”陈真颇为无奈,两边在很多方面的分别,其实还蛮大的。

    陈真在电话里对她,简单介绍其中缘由,央视并没有全部落地香江,港岛不加装天线、“碟”,不去鸭寮街买专门解码器,是不能免费收看的。

    而翡翠台和本港台,只会转播央视新闻画面,不会转播央视广告画面。

    “那你们香江人真够可怜的,没那么多电视节目好选择。”杨蜜纤纤玉指绕着发梢,表情似乎带点幸灾乐祸。

    普通话地域和广东话地区,二者文化差异还是蛮大的,所以讲普通话的央视,与其他卫视电台节目,在香江很小众。

    “那你们不看小品、不听相声。”

    “我们有周星驰、以及黄子桦。”

    陈真感觉自己,像是在做电台的主持人,对着热线电话,回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助理小哥则为唱片骑士。

    杨蜜的很多问题,陈真都严肃作答,但有一些就属于,爱莫能助的范围,毕竟内地的部分情形,不同于香江。

    “我夏季可能也会去拍影视剧,经纪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剧本。”杨蜜的声音提高八度,透露出极兴奋的情绪,喜悦的事与喜欢的人分享,“双喜临门”。

    听杨蜜一说,陈真刚记起来,她是有经纪公司的。但去年签约,到如今才给安排工作,实在不负责。

    杨蜜听到陈真吐槽自己的经纪公司,并没随声附和,只是选择默默静听,同时心底漾起微微感动,可能因为他替她鸣不平。

    “你哪天有时间?”杨蜜打断陈真,层出不穷的宽慰话语,之前没接到过戏约,靠自己一样出头,“德芙”广告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没必要去纠结。

    陈真周五、周日空闲,他俩在电话里,商量起约大餐的时间,主要听候杨蜜的安排,毕竟是她请客,首先确定吃“烤鸭”,其实陈真不太喜欢它,但客随主便吧。

    俏脸瑰红,屏气凝息;杨蜜很小声、很轻柔的试探性问到,“唔...周五怎么样?”此时,心跳声清晰的呈现于她耳畔。

    “冇问题,你说的算。”陈真立即附议,语气轻松愉快。

    “要讲普通话!”电话另一边的杨蜜,笑语嫣然内心甜蜜,信手拿起盘中的西红柿,轻轻的咬一口。

    “你请吃大餐,我请拍广告,请问杨蜜同学,周六有无档期?”

    两天前,铃木既然通过霍文希,向自己表达出,此方面的意思,那就顺水推舟,问问杨蜜想法,成与不成,铃木都有后备预案。

    霍文希同陈真讲此事时,暗讽铃木太恶心,持续关注“德芙”组合,在内地的确受欢迎之后,才希望陈真出面做说客,邀请杨蜜加入拍摄。

    杨蜜倒是没被幸福、喜悦冲昏头脑,详细的向陈真咨询事情的前因后果,继而,参考陈真的看法,考虑再三,方答应下来,随即也吐槽铃木鸡贼。

    十一点半,乘坐“CX332”航班的陈真即将登机,与杨蜜互道拜拜,随即给霍文希打电话聊过几句,便于助理小哥,施施然的离去。

    虽然铃木鸡贼,但效率确实快,陈真在空中休息的功夫,便已与杨妈妈取得联系,同时约定好下午一点半,到公司详谈相关的事宜。

    等陈真下午三点半抵达燕京,杨蜜已发来简讯合同签完。其实,广告拍摄选女主角没那么麻烦,又不是挑代言人。

    “德芙”支付给杨蜜的酬劳只有1000元人民币;而此次铃木所支付给她的报酬为1.3万元人民币。

    此时,回家的路上,看见陈真回复得恭贺信息,杨蜜觉得,应给在周五那天,送一份礼物给他。

    “送什么好呢?”

    “送巧克力呗,反正是你俩代言的产品。”杨妈妈笑眯眯的看向自家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