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 » 第042章 球场上的烦心事

第042章 球场上的烦心事

    身披“ManUtd”客场白色战袍的陈真,双脚交替颠球走向叉手立于门前的韦佳辉。

    原地摆腿于大禁区弧顶正中处,凌空抽出一记角度刁钻的远射,但可惜力量不足,导致球速有点慢,被灵活的韦佳辉单掌托出,年已四旬的老“门神”,瞬时赢得周围看客掌声。

    陈真懊恼的揉揉头发,没有助跑仅凭借腰腹,看来还是不行,韦佳辉将足球重新抛回,拍拍双手以示再来一次。

    足球摆到大禁区偏右,弧顶外侧,距门25米处,这一陈真熟悉的位置,踩踩周围的草皮,向斜后倒退三步。

    “韦sir,大清早就跑出来踢球,不会是打算安慰我吧,莫非《向左走,向右走》不好塞人?”陈真瘫坐在场边问向,不断做拉伸的韦佳辉。

    韦佳辉摆摆手,杜淇峰的心腹爱将,怎么可能在自家指导的影片中没位置。

    难道是单纯出来放风,陈真心中不解,韦佳辉平日里,可比杜淇峰忙太多。

    大掌柜杜淇峰,只管拍戏、片场、想创意、拉投资;剩余大事小情,都归“银河印象”二当家韦佳辉负责操持,改编剧本、策划预算、监工后期,实打实的“六边形”战士。

    以上种种工作,并非杜淇峰不会、不懂,而是在1996年遇见韦家辉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统统打包给他。

    时至今日,除韦佳辉亲自上阵指导电影,不然均隐身于幕后提供支撑。

    但据陈真所知,韦佳辉在加入“银河印象”后,唯一独立指导的电影仅为《一个字头的诞生》。

    “你还看过这部片子?”韦佳辉闻听陈真,说出自己得意之作,放缓热身动作频率。

    这部影片荣获1997年“香江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剧本奖,至今仍然是香江CULT电影中的殿堂级臻品。

    见陈真所知如此详尽,韦佳辉有点脸红耳赤,如果再拍他同样敢于掌镜,但就当前情况而言,此类电影,在票房与奖项上皆不占优,所以,投资问题难以解决。

    “你怎么会如此热衷‘警匪片’、‘帮会片’?”韦佳辉额头见汗,但仍继续做拉伸;陈真很理所当然的回答,就因为没接触过才向往,韦佳辉轻笑一声,表示不相信该借口。

    曾几何时,香江电影工业的招牌支柱,“动作”、“警匪”、“帮会”,如今已然纷纷凋落,难得新生代的陈真,还极为感兴趣,听闻有此类电影筹备,都会讨要来剧本研读。

    如此作为,让历经香江电影辉煌期的,大佬前辈如何不青睐有加?杜淇峰正是其中代表之一。

    “韦sir,一会有比赛吧,陆陆续续的进来不少观众、”陈真环视四周,翻出背包里的手机,看看时间。

    韦佳辉表示没错,半小时后有场“银河印象”队与“香江社工工会”队的比赛。

    毕竟4月《我左眼见到鬼》“杀青”之后,到现在为止,“银河印象”就没再开过工,为调节公司职员的状态,邀约各类比赛,继而简单聚餐,就成为经济实惠的首选。

    如果能再接受一些赞助、冠名,反而可以谋得部分营业外收入,当然,此类情况必须有嘉宾到场才行。

    “不会吧,韦sir,今天到场嘉宾就是我!?”陈真指指自己,语气颇为忿忿。

    陈真一直认为,凭借自身实力、潜力,进入“香江明星足球队”才算物尽其用,但万没料到首秀居然是代表“银河印象”。

    施施然走来的刘清云、郑伊建,则告诉陈真不妄想着一步登天,从低等级队伍,脚踏实地的发展才最稳健。

    “低等级队伍”刺激到韦佳辉,反手让仨人赶紧去换衣服。

    本次赛事乃“香江工会联合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八支参赛队伍,赛制为单循环,9月每周的双休日进行,地点维多利亚公园球场,无门票。

    “香江明星足球队”因大半队员的档期,与赛会时间冲突,故无缘此次活动。

    原本主办方意图迁就他们,但考虑到10月有重要节庆,所以只好按照原计划开启。

    空旷的更衣间内,“我是被韦sir骗来的,二位兄长呢?”陈真套上全白色,印有“银河印象”Logo的队服。

    反复系鞋带的“4号”刘清云;调整护膝的“17号”郑伊建,表示是应约来帮忙,之前韦佳辉有打过电话。

    “《无间道》年度大戏,要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身穿运动服的林雪敲门进入,“不要用那种眼神,我负责后勤工作。”

    陈真对剧本很下功夫,哪怕他的戏份比较少。现今,如何在群星汇聚的影片中,让表演即能融入集体,又带有独特魅力,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见林雪进入室内,陈真眼前一亮,看看还有时间,便凑过去请教相关问题。林雪并没立即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而是在思索片刻后,要陈真去拜访杜淇峰。毕竟群像戏,且在其中雕刻不同角色的性格,为他老人家独步华语影坛的拿手绝活。

    “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就跑去杜sir家。”陈真怎么可能放过杜淇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恩主”。

    但杜淇峰并没给,任何实质性帮助,他只简单告诉陈真,尊重每位导演就好,用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去贴合现实,余下的部分,交给监视器后端坐的人即可。

    听见陈真将杜琪峰的话转述出来,更衣室内其余三人彼此相视一笑,“杜sir说的你都懂吧?”林雪率先开口。

    “杜sir之后有解释过,当然明白其中含义。”

    “那就照办。”刘清云再次将鞋带解开,低头说话时声音闷闷的。

    在场的过来人都明白,陈真目前是急于求成,惦记着毕其功于一役,走进思维里的误区。

    其实,从休息中的慵懒,换到工作时的拼命,陈真将如何在《无间道》里,展现演技这件事,既想的太急、又想的太多。

    刚回香江,迫切在公众媒体前,再度证明自身实力,失去往昔伴随慵懒的从容,导致陈真忽视,由开机到“杀青”,除去将角色诠释完美,演员所能做的并不多,操心别人、分心其他,既无用亦无功的道理。

    “所以,你只需专注‘少年陈永仁’即可,阿sir~”郑伊建对陈真抬手敬礼。

    随着郑伊建的右手放下,其他队员陆续到更衣室,作为“银河印象”临时教练的范俊业,拍拍手,使彼此间打招呼的众人,将目光集中于战术板上。

    “阵型4-2-3-1...陈真出任左边前卫,郑伊建为锋线箭头。”范俊业将站位通过磁力棋子,简洁直观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然后,将代表陈真的棋子单独留在半场,“防守回合,陈真要游弋于对方后卫身畔,伺机利用速度优势发起反击。”

    “所以,你只需专注进攻即可!”范俊业对陈真抬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