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 » 第036章 参演电影受好评

第036章 参演电影受好评

    7月19日隅中,新界元朗日路9号“YOHOMALL”,散场的放映厅灯光渐次亮起。

    观众轻声议论着走出,许多人经过休息区内《我左眼见到鬼》的大幅宣传海报,会不约而同的顿住脚步,再次抬头端详画布上:内心纠结的郑绣文、咧嘴憨笑的刘清云、严肃刻板的陈真。

    两位女孩拜托路人,帮忙拍照合影留念,她们站到陈真一侧,模仿他的面部表情,见快门按下三次,为不耽误其他有序排队的观众紧忙离开。

    回梨木树邨的巴士上,二女讨论着电影情节,本来以为是部略带惊悚的恐怖片,没想到竟是部煽情催泪的爱情片,她俩观察到同场观众出来时,都微微发红的眼眶,这部戏的成功与否已无需赘言。

    《香江日报》:【虽然片名会阻挡部分观影人群,但的确是百分百的催泪爱情。杜淇峰、韦佳辉、郑绣文、刘清云、陈真,再次联手贡献佳作,他们各自在所扮演的角色里,完美的诠释着人物。】

    《TVB周刊》:【影片中的郑绣文是“影后”级的表演;影片中的刘清云是“影帝”级的呈现;陈真则再次证明“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颁奖季应该有他们出现!】

    《我左眼见到鬼》公映7天,票房累计1321万港币,评估机构预测最终将收于2100万港币左右。

    之前7月13日的电影首映式中,身在内地的陈真,通过录好的VCR,为此片献上祝福,同时还顽皮的告诉观众不要忘记自己。

    确实从5月底离港,到内地工作的陈真,已经近两个月时间,没有出现在民众视线,此次《我左眼见到鬼》的上映与热播,无疑让英凰与霍文希都暂时轻松少许。

    这段时间内,为让陈真保持热度,英凰与霍文希的宣传工作着实卖力,与版权方协商后,将之前他参演电影的拍摄花絮剪接,分成数集上传至视频网站、社交论坛播放;

    有密切合作的师姐团Twins,在歌迷会、签售会、节目中,都时不时提及陈真;“恩主”杜淇峰,“前辈”刘得华、吴震宇、刘清云,“好友”任达桦、郑伊建、陈贯希,也会发声替陈真“保温”。

    再次证明,陈真的成功,并非有天赋、有灵性、够刻苦、够拼命就可以做到,或者他人就能够复制。

    陈真曾回答记者问,“因为机会“幸运”的落到他身旁,所以“侥幸”能从人海中脱颖而出”,但这句话他说的时候,极其清楚其中99%都是“谎言”。

    于香江走在大街上,可能就有星探邀你,但入行之后想出头,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都难千万倍,至少前者靠硬实力、拼真功夫有机会杀出重围,可娱乐圈中不受控的场外干扰因素、决定力量,太多、太致命。

    空调大开、窗帘紧拉、房门紧闭,光线闪烁的宾馆会议内,《金粉世家》剧组成员盯着投影屏,正聚精会神的观看《我左眼见到鬼》,但暗中哈欠连连的陈真明显走神严重。

    陈真很少看参演过的影片,大部分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果他加入《枪火》的拍摄,哪怕仅作为龙套一闪而过,每天反复看两遍都算少说。

    可以看出,陈真内心对帮会片、警匪片的执念有多强!

    5月上旬,刘玮强、麦诏辉的《无间道》剧本初定,在艰难寻觅、苦苦央求投资时,不计较角色、戏份的陈真,便经过杜淇峰、刘德华、吴震宇的举荐,欢天喜地的加入其中,更表示如果经费紧张,可以半价出演、甚至将报酬折进票房分成。

    态度积极、言谈恳切,此拳拳之心,让刘玮强、麦诏辉俩老江湖都不免感动,加之邀陈真出演,本在计划之内,“郎有情、妾有意”,两方瞬间达成合作,没有半分迟疑犹豫。

    而对杜淇峰、游鼐海、叶天诚、韦佳辉反复推翻重写的“帮会片”,陈真更以“主人翁”的角度自居,要多关心有多操心,杜sir对麾下爱将的迫切哭笑不得,一再表示框架仍需调整、资料还需收集、情节尚需打磨,近2年可能都无法拍摄。

    同时,也斩钉截铁的许下承诺,但凡开机保他重要角色。

    刘亦霏抹抹眼角的潮湿,借助光影交错看向身旁,陈真双眸于忽明忽暗中,显得很是迷离。

    “甭管,那是走神,和我同桌上课时一个鬼样,心思早就飞爪哇国去了。”舒唱低声说道。

    刘亦霏闻言立即对陈真摇摇头,对自己出演的电影居然不想看,片子差的话无所谓,但这部戏质量尚佳,却还这副神游天外的模样,实在是浪费至极。

    7月初,“银河印象”专程派人来怀糅的《金粉世家》剧组,找陈真录《我左眼见到鬼》的首映礼祝福辞时,片场众人才第一次听到陈真讲粤语。陈昆、刘亦霏、舒唱甚至有些疑惑,陈真的广东话怎么会那么流利。

    看热闹的导演李大维,慢悠悠提醒在场诸位,陈真是正宗香江人,他们这才反应过来,潜移默化之间,陈真已经通过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与接受。

    “你在这部电影里给自己打多少分?”散场后,陈昆与陈真勾肩搭背的往出走;导演李大维同监制兼编剧刘国全,掐灭手中香烟,将碟片倒回去,打算重看一遍,众女士们表示支持。

    “又当裁判又作球员,不客观不公平,还是交给影评人比较好。”陈真笑得奸诈,陈昆颇感无奈。

    陈昆从网上看,对这部电影中陈真的表现,大家整体持肯定态度,虽然不及《瘦身男女》那么惊艳出色,但纷纷认为其入围主流奖项,就目前来讲应该不成问题。

    有点微微羡慕与嫉妒,陈昆正视内心的想法,目前内地能与陈真,相提并论的青年演员,被媒体所列举出的,仍是夏宇、刘叶与自己等人,但查查出生年月日,87年的陈真极为刺眼。

    这位少年从出道至今,饰演的角色皆为跨龄,竞争的对手皆为兄长。其实,两岸三地的媒体已经默认,陈真在80年代新生中的不可撼动。

    所以,将陈真划归到70年代出生的众星中,让他在里面搅风搅雨算是一种策略,毕竟把陈真抬入更高级别,空出来的位置才好安排新人顶上。

    因此,媒体们现在宣传陈真,不再是“当红小生”、“偶像明星”,这类听起来非常青春、具有朝气的称呼,而是冠以略带老气的“实力派演员”,以此进行区分。

    而英凰与霍文希也喜闻乐见,陈真的晋位提升,有助于让公司在电影圈,平添一张可成长的王牌;对正在秘密接触,准备“过档”的成隆,无异于增加些许吸引力;同时,空出的位置,使得新人更加卖命表现自己。种种好处,不胜枚举。

    “他们要重新欣赏一遍,你还想再陪着回味么?”陈昆觉得这句话,本应该是他来问。

    “好不容易雨休,我请你涮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