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下山后,我哥成了汉高祖 » 第二十三章:农家

第二十三章:农家

    从雒阳到齐国都城临淄足足有一千四百里,车辆行驶了接近一个月,由于今年冬天不冷,加上刘邦大赦天下,路边没多少冻死的尸体。

    不过刘交暗访发现大多数百姓还是面露饥色,属于勉强吃个半饱的样子,让刘交下定了立马种出红薯和试验粪肥对于种植功效的决心。

    农业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人,地,种子,地——刘邦把凡是说齐语的地方都给了刘交,共有七十多城,齐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发了,后面又有名相管仲治理,肥沃的土地是足够的;人——刘交在路上就请曹参到齐地帮忙找些农家子弟,齐地没怎么经过战争,又有着世上最大的稷下学宫,即便过了几十年,总有诸子百家的传人在,曹参跟自己说不日内就有好消息,请自己拭目以待;种子则是师父留给自己的,产量都很高,优质的种子也解决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过刘交听师父说过,要想产量高,肥料是必不可缺的,而肥料最好的来源,就是粪肥,如何让民众把粪肥收集起来就是个问题了,毕竟家家户户挖个土厕过于费时费力,大多人家也没有闲钱闲力来干这事,多数在野外找个草丛解决就行了。

    “不知曹相请来的农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刘交正想着,盘在掌心里的小白就动了起来,朝外面跑去,正是面白微须的曹参,当真是说曹参曹参就到。

    “曹相请!”刘交趿上布鞋走出去迎接,布鞋是老母刘媪做的,几个月里做了好多,刘交用法力包裹,即便穿了好久依旧宛如新作。

    曹参还没见到刘交,白金色的小鼠就跳到了曹参身上,他无奈的笑了笑,从腰间的囊袋里拿出几粒烘熟的吊瓜子,喂到小白嘴边。

    小白用短手接过,塞进嘴巴里,一直塞了四五粒,把嘴巴塞得鼓鼓当当的还不停下,从曹参囊袋中又扒出几粒,立到曹参肩头啃了起来。

    “王上,人已经请来了,在大殿等候!”曹参拱手请刘交过去。

    刘交脚一蹬穿好了鞋子,整理了一下衣冠,把头发束了起来,确认自己不会失礼后走向大殿。

    大殿中坐着四五个面容黝黑的中年男人,都穿着粗麻衣服,脚下是齐楚农夫常见的草鞋,从曹参那里了解,这几人中最年长的不过四十,年轻那些三十出头,乍一眼看去比实际年龄大上个十几岁,手上也老茧纵横,不算粗的手臂上筋肉分明,和刘交的二哥有些相似,看得出来,是真正种过地的。

    “我听说农家的各位先生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用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所换,是这样吗?”刘交的语气很是尊敬,农家和墨家是他最敬重的,这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一个为着天下百姓有食吃有衣穿而奋斗,一个则是为着天下不再有战争而奋斗。

    “我这件一件衣服是替田媪家里种地换来的,这双草鞋是教喜种植换来的......”为首的许平误会了刘交的意思,一件件开始讲说。

    农家是诸子百家里的异类,他们与墨者有点像,并不追求出人头地,闻名于诸侯,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只希望得到百亩土地、数亩房宅,定居下来,带领当地百姓钻研耕作技术。

    刘交听在心里,越发尊敬,曹参见许平说完了,开始给刘交介绍,“这位是农家许胜许句芒的弟子,那位许胜先生曾是大秦丞相李斯的同僚,作为吕不韦门客,在咸阳编写过《吕氏春秋》。许胜先生离秦后,带着弟子们游走于临淄、胶东,在本地呆过一段时间,教农夫耕作,许平先生也就定居于此,被我请来!”

    “原来是农家大贤的弟子,请受我一拜!”

    许平听到曹参的介绍,只是默默点头,见到刘交的举动慌张不已,连忙起身走开。

    刘交郑重一拜后开口说道:“我得到仙人给的良种,名为红薯,可亩产千斤,不过我不善农作,请先生教我!”

    许平听到刘交所言一脸震惊,见到刘交一脸严肃,不似作假,方才开口:“齐王所言当真,这名为红薯的作物真能亩产千斤?”

    “然!”刘交在山里见师父种过,虽然数量不多,但挖出来产量确实很高,而且师父说的不会有假,师父告诉自己这红薯能亩产三千斤,自己已经少说很多了。

    许平脸色大变,过了许久才开口道:“王上可知此物习性,喜湿喜干,好温好凉,喜光畏光?”

    “四五月种而八九月收,好温喜光,长于地下,其余我并不懂,请诸位研究!”

    许平点了点头,虽然他还是怀疑亩产千斤的真实性,但面对眼前这个礼贤下士的齐王,他决定相信,由他自己来研究这个红薯。

    曹参见许平点头,唤出手下拿来了地图,拿到许平前面指给他看,“这些地便是齐王封赏给诸位的土地,各位先生可以尽情施为,有任何问题来寻我即可!”

    地图上一大片被圈了起来,都是上好的土地,原先是齐王的私有田,如今自然归刘交分配。

    “先生可是有话?”曹参看到许平抓着后脑勺,似是有难言之隐。

    “那个,我听说楚地有一农具名为曲辕犁,大人能否提供。”说完这句话,许平黑脸涨红,脚趾扣地,身后几个弟子也低着头装鸵鸟。

    曲辕犁是刚出现没多久的农具,目前还很珍贵,对于满目苍夷的大汉来说很稀有,因为它的建造需要足够的材料和有技术的工匠,这两点对于刚从战争中缓过来的大汉来说有一点点难度。

    而且曲辕犁的结构不算简单,不是寥寥几笔就能描绘出来的,现在的大汉即没有精密的图纸,也没有能制作工图的工匠,除了拿着实物去一比一仿制外,只有到楚地亲自和造出曲辕犁的衷学习,而这两点都不容易。

    “自然可以,诸位放心,凡所需我都可提供!”刘交还道是什么,曲辕犁就出自他手里,大不了,飞一趟楚国去请衷造一些过来。

    “那臣告退!”许平对刘交口中能亩产千斤的红薯万分期待,得到刘交曲辕犁的承诺后想立刻去见见这个作物,而且要是这个红薯真是四五月种,可能现在就要去育苗了,很多作物光育苗就要一段时间,耽误了时间可不行!

    曹参手下的农官带着许平几人去了仓库,步伐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