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下山后,我哥成了汉高祖 » 第二十一章:封王

第二十一章:封王

    刘邦在回来后第二天,在朝堂上正式宣布大赦天下,退朝后,田肯前来祝贺。

    “请进来吧!”刘邦在朝堂上好好吹了番牛,说自己是怎么智计百出擒了韩信,怎么识破蒯彻的奸计,如何一剑斩了这个奸贼,说的有些口干舌燥,肚子也有些饿了,面对田肯的祝贺有些不耐烦。

    “臣拜见陛下!”田肯是个头不高的儒生,由叔孙通推荐而来,见刘邦没什么兴致,拍马屁道:“陛下英明神武,起兵于沛县不过十年就一统天下,为天下之主!”

    见到刘邦唇边两绺胡子翘起,接着说道:“陛下擒获韩信,又定都关中。秦地,地形优越,四周有山川河流阻隔,与诸侯远隔千里,又有持戟的壮士数百万,它的优势强过其他地方上百倍!”

    “有这地利加持,从秦地出兵到诸侯国,就像站在高大的房屋上往下倾倒瓶中的水一样,易如反掌,陛下真乃神人也!”

    刘邦哈哈大笑,抚着胡子说道:“赐座!”

    椅子造起来不难,对于皇帝来说,有着最好的工匠,几百把椅子一夜之间就赶工出来,除了皇宫内,刘邦还送了些给自己亲近的部下。

    “谢陛下!”田肯连忙拜谢,在旁边的宫人帮助下坐上了椅子,这东西他还没坐过,生怕搞错了惹怒刘邦,毕竟刘邦瞧不上儒生。

    坐在铺着羊皮的椅子上,他感觉屁股温暖多了,继续开口道:“齐国,东面有琅琊、即墨的丰饶物产,南面有稳固的泰山,西面有浊河作为屏障,北面有辽阔且资源丰富的渤海。土地方圆两千里,人口众多,粮食充沛,同样与其他诸侯国距离很远,它的优势也远超其他地方千倍,战国时期两地并称为东西秦。

    因此,不是陛下的亲近子弟,请不要封他为齐王!”

    刘邦靠着椅背,细细思索,开口道:“好!”

    赐给田肯黄金五百两。

    ......

    汉六年年初,就颁布了法令,封韩信为淮阴侯,将他的封地沿着淮水分成两半,淮水以西的一半封给了新楚王——刘邦长子刘肥,另一半则是封给了刘贾,改为荆王,北边的异姓王韩王信则是改封为代王,直面北方匈奴的兵锋。

    把最宠爱的刘交封为了齐王,派自己的老部下曹参辅佐。

    曹参乃是大汉开国少有的全才,无论军事,内政都是第一档的,论军事,他自沛县起兵,有作为主将领兵攻取三秦,又跟着韩信一起拿下魏王豹,陪同刘邦战胜项羽,身体遭受七十多处创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到他死前一共打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了两个诸侯王,三个诸侯王的丞相,六名将军,大莫敖、郡守、司马、军侯、御史各一名,刘邦论功时,众将都认为他排第一。

    论内政,曹参担任齐相时采用黄老学说,请来盖公,作为齐国丞相的九年,齐国安定繁荣,百姓交口称赞。等到萧何去世后,他成为了汉帝国新的丞相,并没有因为自己和萧何的间隙改变萧何指定的政策,为相三年间,汉帝国休养生息,蒸蒸日上,他死后,百姓歌颂曹参:“萧何制定严明整齐的法规,曹参接替萧何,遵循旧制没有任何漏失,执行清净无为的政策,国家得以安宁统一,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而且,曹参作为沛县老人,在刘邦刚起义的就追随刘邦,深得刘邦信任,齐相非他莫属!

    刘交则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上山前是,下山后也是,况且,刘交有法术,全力施法,从临淄到雒阳不过一天时间,回朝探亲也不是难事,至于害怕刘交篡位?刘邦倒是希望刘交继位,可惜刘交根本没这个想法,他直截了当告诉刘邦:“当皇帝太累了,不如当个侠客!”

    这句话别人说出来可能有些凡尔赛,对于刘交来说却是真的,要不是师父让自己造福百姓,刘交宁愿遍游山川大地,恣意潇洒,有刘交这神鬼莫测的仙术,山川大泽,随处可去。

    不过他还是答应了三哥刘邦的请求当了齐王,一是刘氏作为皇族实在是人手太少,而汉地又太大,刘邦现在总共只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刘肥已经成年可以封王去地方执政,其他诸子中,次子刘盈不到十岁贵为太子不能封王;

    三子如意刚刚五岁封王也没法就藩,而且刘邦不想吕氏独大,有改立如意的想法,因为他母亲戚氏没有势力,不像吕后家里两个哥哥实力不弱,还有个功臣集团的妹夫樊哙,当了皇帝也不怕外戚作乱,毕竟,自己和吕雉差着年纪,而这个嫡长子刘盈是个软弱性子,到时候自己死了就怕江山易主啊。

    不过如今有了刘交在,刘邦对于刘盈的顾虑少了不少,毕竟,刘交比自己小二十岁,修炼了仙术,不说活过百年吧,反正比吕后命总要长些,况且刘交跟自己透露过手段,顷刻间取人首级还是容易的,有刘交在,谅吕雉也不敢有想法。

    剩下的两个儿子不用说了,一个刘恒,不过风流一夜的产物,而且刚刚两岁,奶才刚断,封了王还要十几年才能就藩,另一个刘恢刚刚出生没几个月,更是不用多说。

    二则是齐地离之后的首都长安有些过于远了,很难受到中央控制,而且像田肯说的一样,此地物产丰饶,人口富足,不封给刘氏子弟他实在心里不安,他已经老了,他怕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到时候再开战争,那又是尸横百里,饿殍千里,是他不想见到的。

    在刘交下山前,刘邦是打算把齐国封给大儿子刘肥的,这个大儿子没有什么抱负,不过他完美继承了刘邦和曹氏的部分优点,他和曹氏一样为人宽和,不喜争抢,又继承了刘邦最大的优点——愿意放权、听得进意见。(当然,还继承了刘邦风流的基因,成年还没多久,已经有了第一个儿子刘襄,第二个孩子也已经在腹中了,而且看刘肥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恐怕造人事业还不会停,不过刘邦也不在乎,刘肥专心其他事情不喜皇位也好,免得吕雉惦记。)

    作为王,不需要他有多少才能,只要他愿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就可以称为贤王,至于专业的人,刘邦自会给他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