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改稻为桑 » 第六章:父慈子孝

第六章:父慈子孝

    议礼的奏疏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送到了乾清宫,刚睡醒的朱厚熜立马召集能认字的太监挨个查看,看有哪些大臣支持自己。

    乾清宫里一阵手忙脚乱,到处是走来走去和翻看奏疏的小太监。

    “礼部观政进士张璁进言支持陛下!”一名小太监兴奋地举起手中的奏本。

    “快拿来朕看!”朱厚熜心中一动,急忙将奏本拿过来翻开。

    “果然如此!”朱厚熜看后神情为之一振,有这份奏疏在手,他便能与杨廷和等人好好斗上一斗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太监高声道,“兵科给事中夏言进言支持陛下!”

    夏言?朱厚熜乐了,好事成双啊,怎么把他给忘了,历史上夏言可是朱厚熜议礼成功的一大功臣!

    不同于张璁还是一个观政进士,夏言好歹还是兵科给事中,虽然这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但权力很大,可以说是皇帝派在兵部衙门的眼线,负责督促兵部完成皇帝交办的任务,有越权上奏的特许。

    夏言表态支持朱厚熜,就等于朱厚熜一只手伸进了兵部。

    然而,事还没完,又有太监高声道,“南京刑部主事桂萼(e)进言支持陛下!”

    桂萼?朱厚熜大喜,这可是历史上嘉靖朝的牛人啊!

    一条鞭法听说过没?就是这位首先提出来的,后面张居正只是推广了这一做法!

    就在朱厚熜喜不自禁的时候,一个名字闪电般地蹦了出来,“国子监祭酒严嵩进言支持陛下!”

    ……

    此时的严府里,严嵩正背着手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副心神不定的模样,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长,在那帮内阁大佬面前他连个坐的位置都没有。

    严嵩今年四十多岁,相貌清瘦,神情温和,任谁看了都觉得他是一名两袖清风的好官。

    昨天晚上他拟奏疏时,本想附和首辅杨廷和的意思,哪知儿子严世藩看见后,笑言他与其附和杨廷和,还不如赌一把,支持朱厚熜。

    道理很简单,附和杨廷和的大臣太多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有半点好处,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张旗鼓地支持朱厚熜,一旦朱厚熜掌握朝政,必然会对他们这些人投桃报李。

    可问题如此一来,就得罪了杨廷和这帮人啊!

    严嵩下巴上的胡子微微抖动,也许就不该信严世藩这小子的话,一个二十岁不到的毛头小子知道什么!

    一阵长吁短叹,严嵩他爹考了一辈子科举,连个举人都没中,最后把自己当官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严嵩身上,严嵩也是不负众望,二十五岁就考中了进士,但奈何无人提携,都四十多岁了还只是一个国子监祭酒。

    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严嵩也是一个官迷,历史上他先是依附受宠的夏言,受到嘉靖帝的重用后,乘机栽赃陷害夏言,导致夏言被杀,严嵩自此占据首辅之位达十五年之久!

    就在严嵩心生懊悔时,旁门走进来一名少女,身着粉裙,貌若秋兰,宁静可人。

    “父亲,先喝一杯茶吧!”少女递上茶水宽慰道。

    “是贞儿啊!”见女儿如此心疼老父,严嵩的烦绪顿时一扫而空,他接过茶水,抿了一口,不烫不冷,正好合适。

    “你哥呢?”严嵩随口问道。

    “方才他的好友上门把他叫出去了!”严贞回道。

    这个逆子!严嵩勃然大怒,昨晚他就是听了儿子的建议,搞得现在坐立难安,这小子可倒好,跟没事人一样!

    我老严家迟早要败在这个逆子手里!

    此时,正在大街和狐朋狗友闲逛,长得跟斗牛犬似的的严世藩猛然打了一个喷嚏,“是哪个乌龟王八蛋敢在背后骂小爷我!”他愤而骂道。

    半个月很快过去。

    朱厚熜将仪礼中支持自己的奏疏都挑了出来,拿给满朝大臣们看,请他们针对这几封奏疏提出反对意见。

    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首辅杨廷和的旧党难得地安静下来,没有采取任何小动作,只是不断地派人上奏疏,援引前朝旧事,讲述父死子继的道理。

    双方一下子陷入了鸡同鸭讲的局面。

    但朱厚熜并没有放松下来,因为他还在防范着杨廷和等人,免得他们给他憋出一个大招!

    这帮文人都阴着呢!

    另一边,杨廷和等人也倍感憋屈,历来同皇帝斗法,都讲究斗而不破,只能私下里斗,不能直接摆到台面上来。

    敢直接摆到台面上来的,都是想谋朝篡位的野心家,他们还没那个胆子。

    可问题是,他们私底下的招数不知为何,总是被朱厚熜提前一步化解,搞得杨廷和都怀疑己方中出了叛徒!

    现在每当他们要唱高音的时候,朱厚熜一只手就抓了过来,硬生生扼住他们的喉咙,让他们呕哑嘲哳难为声。

    杨廷和的书房里,众人一阵沉默,吏部尚书乔宇坐在书房一角,正在努力蜷缩着身体,让众人注意不到自己。

    他在宫里整整呆了半个月之久,直到昨天才被放了出来。

    与众人最近渐渐消瘦不同,乔宇还长胖了一圈,没办法,宫里的伙食不错,再加上乔宇整日蹲在宫殿里,能不胖吗?

    毕竟是打着求师问道的理由把乔宇哄进宫里,朱厚熜也不好冷落他,每天都去看他一眼,随口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堵住乔宇的嘴。

    像什么,为何我朝官制会大异于前朝,丞相之职设立的必要性等等。

    总之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很不容易,乔宇每次回答,都得从头讲起,如果碰上朱厚熜提出其它的问题,那就更难以回答了。

    礼部尚书毛澄见众人沉默不语,发声道,“各位,不要不说话啊,总得拿出一个办法来啊!”

    众人还是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杨廷和缓缓言道,“明天我亲上奏疏,请陛下罢议礼之事,如若陛下不肯,我便辞官回乡,永不问政事!”

    六部大臣闻言,俱是一惊,“杨阁老,不可啊!”众人纷纷劝道。

    “阁老如若辞官回乡,岂不是将朝堂拱手让给那些跳梁小丑!”有大臣苦苦劝道。

    “若不如此,怎能让陛下回心转意?”杨廷和慷慨激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