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比邻号毕业旅行 » 第262章 昆明池织女

第262章 昆明池织女

    公元2399年11月3日晨,比邻星丝路,一人一句星系长城,公用界面亮屏,骑官十七因为十三十九迟迟未回复今日赶到风陵渡见意哥睡不着,偶然触屏。P马力很及时地发觉,以为天亮。两人发起你一句我一句。话题:昆明池织女。

    P马力开头“昆明池东岸有牵牛石像,池西岸有织女石像,由火成岩雕成。”

    十七紧紧跟随:“班固《西都赋》中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

    P马力笑:“后人将这双石像分别称为石婆、石父。”

    十五惊醒,加入:“昆明池石鲸立于汉昆明池边。”

    二零被十五念念有词叫起:“昆明池作为中国古代较大人工湖,其开大型水体为核心园林建设先河,有三大作用:一是昆明池可为渠运提供水源和皇室游幸,二是重要水产养殖基地,三是关中大运河漕渠主要水源。”

    P马力:“开丝绸之路。“

    十七反应极快:“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西羌、楼兰、车师、轮台、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十五神反应:“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

    二零劈里啪啦:“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

    十五立接:“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

    二零跨马加鞭:“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

    十五抢答:“后元二年,前87年,立为太子,同年即位,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即位后委政霍光。”

    巡天总监兼星系长城总管南宫问早,介绍:“汉武帝时期创建太学,但规模很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到汉昭帝时增加到一百人。”

    十三终于回问早,说:“已在回家路上,不耽误傍晚赶到风陵渡见意哥,也不耽误今晚大家见面。昆明池原址为周王朝的“灵沼”所在地,其地势低洼,但水量较小;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昆明池开凿。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加深“灵沼”,并扩其地以象滇池。”

    十九也来问早,同时加入P马力十七发起的你一句我一句:

    “昆明池利用斗门镇东南一片洼地所建,池面达332公顷,蓄水量约为5000万立方米。

    因潏水、滈水本是独立流入渭河的两条河流,后在今香积寺附近筑堰使二水相汇通,二水相汇西流,人称洨水,在今堰头村附近又折向北流,至石匣口村,汇集于人工开凿、拓宽后的湖区,从而形成昆明池。”

    意哥道早安,接着:

    “潏河,是长安八水之一,其读音为jué,古称泬水,亦称决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源流为大峪河。大峪河发源于大峪罗家坪以上的甘花溪。原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多年来横向变动不大。潏河水道在历史上对长安城的影响很大。唐代以前,北绕汉长安城西入渭河;后潏河改道入交河汇入沣河,今属沣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系渭河的二级支流。

    滈[hào],意为久雨,还有白色的意思。古水名。一作镐水,一作滈水。滈水在西安城西南约20公里处,源出秦岭石鳖谷,合竹谷、豹林谷、子午谷诸水西北流,至香积寺与潏水合,谓之交水,又称福水。

    下午不见不散,位置图已发,请查收。是必须面交上面向你们学习的决定。不会耽误很久。”

    十道早:“唐朝流入长安城内永安渠水,即由交水导来。”

    十一跟:“早,各位,

    滈水,自南向北,有昆明池、滈池、滮池等一系列湖泊。

    周时期:沣水之滨,有丰京;滈水之滨,有镐京。”

    P马力:“汉长安城,周围为潏水环绕,城中是潏水的支流穿过,潏水在城北汇于渭水。

    汉长安城的码头,在其城南,汉漕渠之滨。

    唐长安城的码头,在其城东,广通渠之滨。

    汉长安的渠,主要是灌溉农田、以及运粮;唐长安的渠,除运粮,则主要是解决生活用水,盖因唐时关中人口暴涨,远远多于汉时。

    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

    比邻号毕业旅行时,我痴心盼望在地球上能遇见一个黑洞去逛汉唐。”

    十七道晚安,要再去梦乡,提:“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

    军门,居然有军门的昵称“二零帮找星系长城南宫总管要的。说都要知道最客观公正的冷眼旁观。安史之乱爆发后,关中战乱频,水系治理,渐渐荒废,到五代十国,关中水系更是遭到严重破坏,关中因此失去建都资格,中国古代都城遂东移、北上,远离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