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姐夫:廖春华 » 第四章:穷则思变

第四章:穷则思变

    虽然是在村里帮老李叔干活,不像城里那么多规矩,老李叔也说过什么时候睡醒什么时候来,但我虽然年纪小却还没那么不知分寸。像城里打工那样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每天八点准时到达老李叔的小工坊,除非真的有事才会请假。

    出门的时候,我下意识瞟了一眼廖叔的小屋,发现门是锁的,我心中不免好奇一大早上跑哪儿去了呢?老李叔家住在村东头一颗老槐树下,从我家老宅后面的那条黄泥小路上绕过去最为便捷,只是陡峭了些,不过对于我来说那自然是小菜一碟。

    走到一半我忽然想起昨天借老李叔的斗笠忘记拿了,于是又折返了回去,结果正好遇到返回的廖叔。虽说因为昨天的事儿弄的有些不愉快,但老话说人家帮你那是情分你得记,不帮你那是本分,你也没资格怪人家,毕竟人家也不欠你什么。

    于是我拿着斗笠上前几步,笑着打了个招呼:“廖叔,这么早到哪儿去了?”

    廖叔笑笑说:“随便逛逛。”

    我“哦”了一声道:“那廖叔您先忙,我得干活去了。”

    说着我就欲离去,刚走没两步,却听廖叔叫住了我:“小东。”

    我回头问道:“怎么了廖叔,有事儿?”

    廖叔想了想问:“你们村口怎么老坐着一个小女孩?”

    我闻言想了想,说道:“廖叔你说的是小燕子吧?她是村东头蔡奶奶家的孙女,她老爸老妈常年在外打工,过年才会回来一趟,听说今年没买到票好像不回来了,小燕子不相信所以就天天去那儿等了。”

    廖叔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毫无征兆的说道:“小东,你去叫李大哥他们几个来一趟吧,我帮你们想想办法。”

    我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面露大喜,重重的点了点头,说了声“好”便径直朝老李叔家跑去。对于廖叔为什么一夜之间突然改变了主意我虽然很好奇但却不敢多问,生怕他下一秒会反悔,虽然以我对他的了解这个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当我带着老李叔和双全叔,郝村长一同返回时,廖叔早已泡好了一壶茶,正细细品着。老李叔率先就昨日的事情向廖叔道歉,对此廖叔也只是温和的笑了笑说是自己考虑不周。

    郝村长在一旁哈哈大笑道:“过去的事儿就不提了。”

    于是我们几人就着一张小桌,喝着廖叔泡的茶,开始探讨起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廖叔说:“虽然我答应帮你们,但有一件事我得提前说明,富有富的好,穷有穷的乐,想要得到些什么就必然会失去些什么,这是规律,孰轻孰重我说不好,届时你们怪不得我,一切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

    双全叔笑道:“只听说过穷死的,没听说过怕富的,廖小哥你放心,将来无论怎样我们都不会怪你。”

    廖叔点了点头说:“那好,你们做的这个东西叫什么,用途是什么,它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所针对的客户人群是哪些,批发价是多大,零售价又是多少?这些都给我说说,越详细越好。”

    老李叔正了正身子,说道:“咱们做的这个东西叫木镇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木制厨具,主要是用来蒸米饭。要说这劣势嘛,当然就是比较麻烦了,它不像电饭锅只需加入水煮熟即可,而是要先将大米放锅里煮成夹生状态,然后才能放进木镇子里蒸,这样一来无疑是耗时耗力的,城里人每天忙着上班下班时间紧凑,自然是没那闲心。所以我们的目标人群一般还是在乡下,当然了,也有一些农家乐饭店会定制一些小型的木镇子做木桶饭用。”

    “至于这价格嘛没有固定的,主要还得看行情,就目前来说,六寸的批发价是七块钱一个,七寸则是八块,八寸则是九块,以此类推,那些红白喜事专用的特大号则可以卖到七八十不等。主要还得看品相,疙瘩太多,品像不好价格自然就低!”

    郝村长接过话头道:“要说这优势嘛,咱们这老玩意虽说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这蒸出来的米饭那一粒一粒都是分开的,口感嚼劲那都是现在那些电饭锅无法比拟的。”

    双全叔补充道:“还有还有,咱们这个木镇子都是采用杉木制作而成的,本身就带着杉木独有的芬香,这也是那些冷冰冰的金属不具备的。”

    廖叔点了点头道:“了解了,可我看你们好像都是纯手工打造,难道你们就没想过机械化生产?”

    老李叔说:“不是不想,是根本做不出来呀,廖小哥有所不知,咱们这个东西别看简单,做起来可繁琐得很。从下料到削板,打孔,洗边,合成,打磨等等好几道工序呢!最重要的是这个木镇子有两个提手,那都是需要人用刨子一点点刨出来的,机器可没么灵活。”

    郝村长习惯性的敲了敲烟杆,说道:“也不是没有,记得以前小镇上好像是有一个人做过机械化生产。他是将木板按照严格的尺寸,直接用压刨机刨成弧形再进行拼接打磨,两个提手则是单独制作,然后用胶水粘上去的,只是这木镇子本来就是要放进水里蒸的,一受热自然就脱落了。后来他又想了个办法,就是在木镇子外面凿两个方孔,用一根销子将木镇子与提手拼接起来。这样一来虽说是稳固了不少,但终归没有纯手工打造的一体式提手让人觉着踏实,所以即便他因产量多价格比我们的要低,最后还是没干成!老乡们还是愿意多花点钱买咱们手艺人纯手工打造的。”

    关于这个人我也听说过一些,要知道同行是冤家的同时,也是最了解对方的朋友。方圆十里八乡,哪个村有做这门手艺的,价格怎么样,这些我们都是要搞清楚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当初小镇上那个人刚开始声势的确浩大,光改板机就买了三台,奈何老乡们不买账,最终还是倒闭了!

    廖叔听罢,点了点头说:“好,事情我大致了解了,我会给你们想想办法,资金上如果有需要我也会给你们提供帮助,但我只会借钱给你们而不是投资。也就是说,将来无论你们成功与否这笔钱你们都得还我。”

    我们四人闻言面面相觑,双全叔讪笑着说道:“那个…廖小哥,这对你来说不公平呀,到时候要是赚了钱,你连最起码的分红都没有,但万一要是亏了……”

    后面的话双全叔没说出口,但我们心里都明白,廖叔这样做说实话其实是挺冒险的,如果将来我们成功了,那么正如双全叔所言廖叔除了得到我们的感激以外一点实际好处也没有。当然也不排除廖叔对自己没信心,不看好我们这个产品所以才不选择投资,这样即便最后失败了他最起码还能保本。可话又说回来,我们的情况廖叔很清楚,如果他没有信心那他又怎会借钱给我们呢?要知道一旦失败,我们虽然不会赖账,但他想要拿回那笔钱也绝非易事,以我们的能力说不准何年何月才能还清。

    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思来想去,我觉得廖叔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不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任何回报,就如同他之前所说他不为名也不为利,之所以帮我们只是因为一个我不知道的原因,仅此而已。当然老李叔他们三个是不是也这么想我就不知道了,毕竟他们并不知道那晚我与廖叔的谈话。

    廖叔淡淡道:“是你们需要帮助,我不需要。”

    我们几人闻言又是一愣,郝村长打了个哈哈,笑道:“既然这样,那就按廖小哥说的办吧。”

    廖叔点了点头道:“那今天就先了解到这儿吧,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具体的事情咱们等过完年再议如何?”

    郝村长道:“这个是自然。”

    我跟老李叔,双全叔自然也没什么意见。就这样,我们大家一致决定,不管有什么困难,都等过完年再说,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廖叔既然答应了帮助我们就断然没有反悔的道理。他也绝不是那种出尔反尔之人,对此我跟老李叔郝村长几人都深信不疑。所以在老李叔他们三人离开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当然我也不例外。

    ⋯⋯

    天微亮,鸡未鸣,一大早我便背着爷爷生前留下来的柴刀前往后山砍竹子扎扫把去了。按照我们当地习俗,在过年前是需要砍竹子扎扫把打扫屋子及清除蜘蛛网啥的,寓意除旧迎新。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真正让我睡不着的是昨天晚上姐姐通过郝村长那部小灵通告诉我她今天要回来了。

    我叫陈东,我姐叫陈兰,姐姐大我三岁,因为我老爸嗜酒如命,且毫无酒品,一喝醉了就要打人,老妈早在我六岁那年就因为忍受不了老爸的毒打丢下我们姐弟独自离开了。事后老爸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终于在一次喝醉了以后失足掉下一个水沟,脖子正好被别着了,等村里人发现并抬回来的时候老爸已经没气了。

    至那以后,我跟姐姐便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而姐姐也在初二那年果断选择辍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负担。事后有跟姐姐在同一个城市打工的同村人回来说姐姐在外面是做皮肉生意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姐。我因此也没少被同龄人笑话,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对于姐姐我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打心眼里的心疼,很难想象当时一个年仅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要在外面受多少欺负多少委屈才会最终流落风尘。

    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选择辍学,我不想姐姐压力太大,为此姐姐还专门回来打了我一顿,但我这人就是个倔脾气,一但决定了什么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姐姐最终无奈只得愤愤的说了一句:“将来可别后悔。”而我则是信誓坦坦的说:“绝不后悔。”村里的村民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背地里肯定少不了嚼舌根,这我没办法,但嚼归嚼最好别传到我耳朵里,否则我不管平日是叫你三婶还是王叔,照样干你丫的。

    当我扛着一把竹子回到家里的时候廖叔也已经起来了,他见我肩头扛着一捆竹子笑问道:“这是干嘛?”

    我道:“打扬尘用的,扬尘是我们这地儿的说法,也就是蜘蛛网,过年了嘛,除旧迎新呗。”

    廖叔点了点头道:“我们那边也有这个说法。”说着便在小院里坐了下来,眼神深邃的看着前方的大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也没管他,趁着奶奶还在睡觉,自顾自的拿着砍来的竹子将墙角那些蜘蛛网打掉,之后又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用抹布将座椅洗了一遍。忙活完一切我才回到我的卧房,从床底下木制书箱里拿出一本初中语文课本走到大门口,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翻看了起来。

    廖叔见状凑上前来问:“这么喜欢读书为什么还要辍学?”

    我不好意思笑笑说:“以前不懂事,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廖叔问:“那你现在懂了?”

    我说:“也不算懂,但至少明白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的意思。”

    廖叔笑笑道:“穷则思变,穷则思变,所谓致富富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知识,通俗点来说就是要丰富脑子。否则就算你运气再好得到的再多你也守不住,这个世界的财富没有主人,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