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春花山欲晚 » 第二十二章“跳过的段岁月”

第二十二章“跳过的段岁月”

    人生有些日子它存在着,却无法说出来。

    呆在家里的顾意偶然间对词感了兴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简单通俗的白话诗,使人不需要看过多注释便也可以通读。记得谁说过,纳兰是李商隐之后的又一位情感人。抛去说法真假,顾意喜欢纳兰却是真。

    此诗作于少年子第一次离开家乡很远的地方,看这苦寒之地的将士,能否在寒冷的夜晚睡着。

    榆关,即山海关,山海关过去就是东北,在顾意心中或多或少有些宁古塔的执念。

    顾意对着程雨和陈静说到“我们去东北吧。”

    呆在家里的两人整天都在玩游戏上分,有点不思进取。

    “去东北呀,正好带你见见我们的老师。”

    “我就不见老师了吧,我没文化。”

    “你见了就知道了,妥妥的大美人。”

    对于程雨和陈静来说,除了自己的故乡,或许还有个城市记得她们,哪里是她们1399的记忆。

    很多人会选择为了一座城,留在哪里,也会为了一座城等着那个人的到来。

    六月的长春是个酷暑炎热的季节,头顶蓝天白云和太阳。因为是平原的原因,有时候的风口很大,来自海上的海风或者西伯利亚的山风。

    出了龙嘉机场,来来往往载客的,旅行的,出差的。

    [北方的木,南方的树,酒里都是他的糊涂。]

    顾意不明白这里的特色是什么,但却可以看到很多的烧烤摊,许许多多的酒场,装着爱情的糊涂。

    人生地不熟的顾意选择一切听从程雨和陈静的安排,这座城市对她们的感情是顾意体会不到的。

    她们带着顾意来到红旗街,附近有家小酒馆,小酒馆里有个唱民谣的姑娘。

    看到她,真的会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气质,不知道她的故事在哪里,但知道她的嗓音却是人间所有的沧桑,唯独没有治愈。

    如果人生是一幕短剧,那么顾意想扮演她的报幕员。

    可乐酒不会醉,但喝多了会累。

    有故事的人总喜欢听民谣,幻想着某个女孩的回头,他们把自己尘封在某个回忆里无法释怀,无法和自己和解。

    于是每次听到街上的民谣,他们会选择停步,心会随着某句歌词颤抖,一瞬间又会想起喜欢的人。

    我们不懂音乐,但能懂情感,不是吗?

    [时光让我们变得脆弱且坚强,让我再来轻轻对你唱。我多想能陪你一场,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在每个寂静的夜里我会想,那些关于你的爱恨情长。]

    “这歌情感线真的很好,要是我在年轻点,我会哭。”

    “我两已经哭了。”

    在大学里,程雨总会循环这首歌,坐在阳台上偷偷抽烟,流泪。伤感是莫名的,说不出它的理由。

    “她叫什么名字。”

    “难道你对人家歌手感兴趣。”

    “不是,她的歌声很特别,应该记住她的名字。”

    “墙上有,诺爷。”

    [谢谢大家!]

    看到她的结束,程雨和陈静拉着顾意赶紧去拍合照,虽然她的歌声没有治愈了我,却是那段时间里最好的感动。

    手机里留下这张有意义的照片,三个女孩笑着对着镜头,顾意蹲了下来。

    或许每个人的故事并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才会觉得感伤。

    在夜里睡去,顾意望着这座城市,身为陌生的人他感到孤独,他想会不会在凌晨两点的马路上,听着她的歌。

    次日,程雨和陈静在挑选礼物,从花店拿出一束花,从书店拿出一本书。可突然想起老师说过,她的时间里很少有时间看书了,虽然她爱花,但花会凋谢,她没有时间打理。

    于是她们陷入了一个挑选礼物的挣扎。

    一把伞,她可以在夏天遮挡太阳;一块手表,她可以在课上看时间;一本相册,她可以把美好的记忆存进去。

    陈静想起老师的单调,才明白真的不好挑什么礼物,两人的向顾意投来求助的目光。

    “可以送她一首歌。”

    “好主意。”

    有人在录影棚里录着这首歌,有人写着这首歌,有人剪辑了这首歌,有人为这首歌做了动画。

    歌如人生稚嫩,就像第一次遇见那般美好如初。

    1399是歌名。

    程雨和陈静还是选择了花束,美的那一刻就够了。

    某个在办公室里办公的老师,收到学生的信息。开心的像个小孩,向校门口走去。

    “老师,我们来看看你。”

    “你们特意来看我的,我很感到。”

    “不是,我们路过,碰巧。”

    “你们可以高情商和我说话吗,骗骗我也行阿,说话还是那么实在。”

    她们三抱着老师有说有笑的,顾意感叹果然上学还是挺美好的。

    “这男的长的真不错,是你们谁的对象阿,”

    “老师你好,我是她两的保镖。”

    “对,是保镖。”

    有些人未曾见过,见到时除了如沐春风还有相识好久的感觉。

    “老师我们去吃饭吧,”

    “你们懂的,我想和你们去吃饭,可时间不允许的。”

    没办法,记忆里她们的老师总是在忙碌和匆匆的背影中出现和消失,偶尔食堂有意的相遇,也是时间偷偷留出的空隙。

    “不过,可以等到下班,我请你们吃饭。”

    “好啊,好啊。那我们等你下班吧。”

    她们在学校周围散步,顾意是第一次来大学,周围都是年轻貌美的帅哥美女,各种各样的小吃店,网吧,奶茶店环绕其中。

    “这就是你们的大学生活吗。”

    “差不多,除了图书馆就是外面这些地方玩了。”

    “可是也难免会有枯燥,天天看着就没啥意思了。”

    终于等到五点,校门口年轻的身影不断变化着,在人群中她们的老师背着包包慢悠悠的出来,可以看到她一直在和学生打招呼,所以走的才会慢。

    “你们老师很受欢迎。”

    “那是自然了,是我们学校最爱的老师了。”

    “老师,你终于出来啦。”

    “你们的学弟学妹太热情了,拉着我问东问西的。”

    学校附近有家东北菜馆,几分钟就到了。她们的老师坐下就开始点这个菜那个菜的,一边问着啥吃啥不吃的。实际上她们还没想好她们的忌口是啥,老师就已经跳到下一个问题了。

    她们聊着天,谈论大学的趣事,某某同学挂科,某某同学那时候太调皮。当然全程一半都是老师再说,她的脑子里全是这些学生的回忆,滔滔不绝。

    顾意心想,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记住这么多学生的趣事。

    谈到程雨和陈静,老师就又开始语重心长。

    “你两现在还抽烟着吗,那时候我可为你们抽烟被抓喝酒被抓少跑腿。现在你们毕业好几年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喝酒这些了。”

    “哈哈,老师你怎么老记着这些尴尬的事阿。”

    “老师,你最近咋样了。”

    “老样子,工作越来越忙,我可能到退休才会闲下来。”

    吃完饭,老师一马当先的结了帐,依依不舍的分别。

    临别的话语总是勾起某份祝福和期盼,岁月静好,好好长大。

    顾意想起那么一句话。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或者那句话。

    遇事不决,可问春风。

    接下里的日子里,她们刷遍了整个长春好玩的地方,留下点滴的回忆在心中。

    在程雨的心里就是顾意弥补了她大学期盼的事情,和顾意一起去听歌,一起去游玩,一起看山山水水,一起吃着路边的小吃,像大学里的那些情侣们一样,有着美好的回忆。

    在这座短暂的城市里,顾意知道有个唱歌的姑娘,有个教书的女先生,是这座城市留给他的礼物。

    程雨写下一首自认为是诗的长句,希望某个教师节可以送给先生。

    落红载泥花菲尽,人如柳絮自飘摇。

    不问青天与明月,唯有师心是道心。

    千眉苦皱万般事,浮生闲过两三日。

    万里瑶光俱开道,桃花斩面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