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里好像是吞噬星空平行宇宙 » 第三十章 暗藏的危机(下)

第三十章 暗藏的危机(下)

    徐铭启敢保证,绝大部分弓箭手都需要到了考试场景中之后,再继续整理自己的箭矢。

    好了,关于装备整理时间的吐槽就到此为止,接下来要吐槽的是考试场景。

    “所以说,规则中提到的善用生存物资,尽可能坚持更长的时间是为了应对眼前这种情况吗?”

    站在阴冷、潮湿,周围全部都是遮天蔽日之木的原始热带丛林中,孙少仲有些不知所挫的发出了灵魂提问。

    考试规则中特意提到生存时间的时候,大家其实有些疑惑,为什么会有这种强调?

    因为历届期末考试的具体信息都是不对外公开的,大家能在网络上查到的信息,都是一些考试场景的通用基本信息。

    比方说,大家知道第一轮淘汰赛中,除了学生之外,不会有其他能够移动的活物;考试场景是模拟真实的荒野场景;第二轮淘汰赛中虫族和妖兽的最高等级不会超过学徒九阶。

    但是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真实荒野场景是这种原始无人区场景。

    在学生们的想象中,期末考试中展现出来的荒野场景应该还是那些靠近基地市的荒野,以报废的城镇为主,考试的重点还是集中在与其他学生队伍的战斗上。

    “行吧,是我们自己陷入了思维陷阱了。

    其实仔细想想的话也可以理解,整个学期,我们虽然有在学习战斗技能,但是更多的学习重点其实是集中荒野生存技能上的。掌握战斗技能,只不过是为了能在荒野中生存更长时间。

    现在蓝星的整体态势是人类对战虫族与妖兽,人类与人类之间的争斗存在,但是那都是不被提倡,绝对不能在秩序社会范围内发生的事情。

    在这种总体态势下,高中考试又怎么会设计出那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战斗的考题呢?”

    这次开口的是徐铭启,真正的热带雨林场景徐铭启虽然是第一次经历,但是这不妨碍徐铭启明白在这种原始丛林中生存困难重重。

    所以徐铭启自然也就分析出来了,期末考试淘汰赛第一轮的难点是环境,学生团队被淘汰的原因绝大部分应该是因为生存不下去了,而不是被其他团队淘汰掉。

    “不管怎么说,先找水源吧。按照上课学到的内容。在热带雨林中生存,我们的失水速度不会比在沙漠中慢多少。

    而且,热带雨林看上去到处都是水,但是真正能喝的水源非常少。除非是类似于水藤之类植物体内的水源,否则的话,任何非流动状态的水全部都不在饮用水范围内。”

    在大家或是懵逼,或是吐槽,或是分析的过程中,罗峰已经用精神念力扫描了一遍周围的环境。

    很不幸,精神念力感知范围内,满满的都是树。没有路、没有阳光、更没有可饮用水源。

    “生存包里都有什么?”

    在小队成员按照罗峰、孙少仲在前,高宇、魏文在中,徐铭启在后的队列开始向着一个方向前进之后,之前没收拾过生存物资的徐铭启发出了疑问。

    “一盒压缩饼干,理论上来说敞开了吃能吃两天,省一点能吃五天。

    一个能装两升水的军用水壶,现在水壶里面大概有半壶水,卡着极限喝水的话,大概能撑到晚上。

    还有工兵铲、单人睡袋、伞绳、防风打火机、防水布。”

    “这么多物资?罗峰,开路的时候小心一点,那些植物未必不是没有杀伤力的普通植物。”

    “嗯?嗯?你又想到什么了?这物资怎么多了?找不着水的话,其他物资都是没用的,咱撑不到明天的。”

    “你都说了,是找不着水的话。但是这是雨林,除了淡水湖泊之外,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怎么可能一天都找不到能喝的水?

    以咱们武者的体力,就算是没有地表水,挖地下水也渴不死。

    在渴不死的情况下,你看看你手上的其他物资,要是碰不到别的队伍,那不是轻轻松松就能生存一周左右的时间?

    想想我们之前查到的资料,哪一次期末考试的第一阶段淘汰赛不是最多两天就结束了。”

    “就眼前这环境,我可以断定这地图大得离谱,这绝对是真的把一片原始丛林给移了过来。几千人洒在这个地图里面,就跟往大海里面洒水似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从概率学角度来看,跟其他队伍碰撞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轮的淘汰赛又从来没出现过,持续超过两天的时候。

    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蕴含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危险。”

    “原来如此,虽然还有区域毁灭这个因素在,但是回想一下之前公布的场景信息中,确实没有明确场景中不存在生物威胁这个点。”

    作为开路先锋,徐铭启分析完,罗峰立刻就抓住了重点,但是小队中不可能全部都是罗峰,总有不愿意自己动脑的卷毛狒狒,比方说孙少仲。

    “生物威胁?不是没有其他能够移动的活物吗?”

    “少仲,植物不会移动。”给出回答的是高宇。

    或许是被自己蠢到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孙少仲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让整个队伍都安静了下来。

    一个小时的跋涉,在此期间,小队中的五个人全部都谨慎的用各自的方式来标志路线,谨防出现原地绕圈的情况,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能贴合人们的愿望。

    “又回来了,第三次。”

    开路的罗峰看着自己面前再次出现的熟悉路标,严肃的停下了脚步。

    “我们一直在开路,我们走过的路没有一点有人移动过的痕迹,但是我们一直在返回原点。

    要么这里的地形有问题,要么这里的植物有问题。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这个问题,离开这块区域,最起码要找到离开这块区域的方式。

    区域毁灭的倒计时随时都有可能响起,我们的水也经不住消耗。这里不适合挖地下水,更没有水藤之类的能够储存淡水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