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西游记开始 » 第七十三章 让我看看,有没有尾巴?

第七十三章 让我看看,有没有尾巴?

    首都人都爱吃饺子,不仅好吃,还吉祥。

    不过现在白面不敞开供应,平时也舍不得买肉,可远不像后世,想吃的话,天天都能吃饺子。

    或许正是因为比较金贵,偶尔吃上一顿饺子,也感觉格外香。

    几十年后,人们都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东西好吃,有一大半也是这个原因。

    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能不香吗?

    苦中之乐,才更有回味。

    饺子下锅,黄丁丁就在锅边碎碎念叨:“南边来了一群鹅,噼里噗通跳下河。”

    等白白胖胖的大白鹅出锅,四个人围坐桌前。

    咬一口热乎乎的饺子,里面羊肉鲜嫩,白菜也很好地吸收了油脂,嗯,真香。

    “黄老师,你这手艺可以呀。”邓凤姐嘴里也赞了一声,饺子馅弄得确实好。

    “那就多吃点,饺子就是交子,谁吃的多,今年就能多赚钱。”黄钟乐呵呵地说着。

    其实现在不少人还是耻于谈钱的,不过黄钟不在乎。

    听他这么一说,黄丁丁连忙又往自己碗里扒拉几个麦穗饺子。

    瞧得邓凤姐嗤嗤直笑:“呦,不愧是亲闺女,你们爷俩,一对儿财迷。”

    黄丁丁则昂起头,振振有词地说:“爸爸说了,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不磕碜。”

    这下连乐韵都笑着点头。

    吃完饺子,再美美喝一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感觉整个人生都圆满了。

    难得休息一天,黄钟领着他们去逛商场。

    邓凤姐给黄丁丁买了一个小绒线的帽子,上面戴着一朵大毛球儿。

    城南旧事里,英子戴的那种。

    黄钟买了不少菜,邓凤姐跟着去菜市场转了一圈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物价又涨了。

    涨价的日子还在后边呢,黄钟对这个印象最深刻。

    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再弄几套房子吧。

    这次就不着急了,慢慢踅摸着,争取弄个大点的院子。

    中午回到家里,邓凤姐主灶,乐姑娘也跟着帮忙,不过她的动手能力就差远了,在家也没怎么干过活。

    应闺女的强烈要求,黄钟露了一手,做了一个拔丝苹果。

    黄钟也特意多做了一些,果然,黄丁丁在尝过一个之后,就张罗着给小舟哥哥送过去点。

    闺女这么大方,黄钟当然支持。

    “黄老师,你这手艺还蛮厉害的。”邓凤姐也学了一手。

    “自己带孩子,当然什么都得会一点。”黄钟这还真不是吹,包括缝缝补补什么的,也都能上手。

    吃过午饭,听着收音机,黄丁丁嘴里就念叨:“爸爸,咱家什么时候买电视机啊?”

    黄钟一拍大腿:“嗨,闺女伱不说我都忘了,正好今天有时间,咱们把电视机买回来。”

    啥,买电视?

    这下连邓凤姐和乐韵都来了兴致。

    女人天生就有购物欲,再说当下这时候,买电视机绝对是给家里添了一大件儿,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

    即便是首都,当下电视机的普及率也不算高。

    几个人穿戴整齐,黄钟在柜子里翻找一阵,找出来一沓钱。

    黄丁丁眼尖:“爸爸,这是啥钱,怎么还有一百的?”

    “外汇券?”两位女同志认出来,正是时下最紧俏的外汇券。

    眼下用的货币,最大面值的就是拾元的,俗称大团结。

    但是外汇券有一百面值的,所以黄丁丁才会瞧着稀奇。

    “京大有几个留学生朋友,跟他们兑换的,就准备去友谊商店买电视呢。”黄钟笑着解释了下。

    “去友谊商店,黄老师你是准备买彩电啊!”乐韵也惊呼一声。

    黄钟点了点头:“既然要买,当然是一步到位。”

    这下两位女士更来劲了,简直比黄钟还积极。

    一行人乘坐公交车,来到建国门外大街,再往前就是使馆区,为了方便外宾,所以友谊商店就设在这里。

    友谊商店,也算是时代的产物吧。

    最初只为外宾和外交官提供商品,所以不允许国人入内。

    这两年渐渐好了一些,只要手里有外汇券,也能混进去,守卫人员也不怎么管。

    因为这里能够买到一些外国商品,所以在这个物资比较紧俏的年代,友谊商店就是高档和时髦的代名词。

    可能是元旦放假的缘故,今天的顾客感觉也特别多,在门口进进出出的,时不时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

    “黄老师,你说国外真的有那么好吗?”乐韵微微有些发呆。

    黄钟则淡淡一笑:“傻丫头,外国也有乞丐,无论是哪里,都会有差异,而且在国外,这种差异会很大,许多国人出去,都只能辛辛苦苦在餐馆刷盘子,廉价出卖劳动力,外国的月亮,一点不比国内的圆。”

    这样啊,乐姑娘挑挑丹凤眼,然后鼓鼓腮帮:“那我一定要去港岛瞧一瞧,看看他们的花花世界,比我们能强多少!”

    估摸着,这件事都成了这姑娘的心结。

    只不过黄钟已经感觉到有所不同:已经从最初的向往和羡慕,变成现在的不服气。

    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转变,正因为不甘,才有向上的动力。

    到了门口,却被门卫拦住,要他们出示证件。

    黄钟兜里有学生证啊,可拿出来也不管用。

    于是他掏出来一沓外汇券,说明要进去选购一台彩电,希望通融一下。

    “叔叔,您就让我们进去吧,我请你吃糖。”

    黄丁丁用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门卫,还拿了一块奶糖塞进对方手心,然后就被成功放行。

    “多亏把咱们丁丁领来了。”邓凤姐抱起黄丁丁,然后眼睛就不够用了。

    商店一共四层,除了提供外宾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外,还有不少国内的特产以及工艺品。

    外宾回国的时候,可以买了当纪念品。

    甚至黄钟还看到专门有出售瓷器和字画这些古董的柜台,当然了,瞧瞧上边的标价,也都价格不菲。

    事实上,友谊商店这个对外窗口,每年的出口创汇额,都十分可观。

    “爸爸,钢琴!”黄丁丁眼尖,瞧见了一件心仪的商品。

    这个也是黄钟一直念叨着要购买的,只不过没找到门路,想不到友谊商店里竟然有卖的,还是岛国的雅马哈。

    黄钟也不由得搓搓手,上去看看标价,需要八千多块,他这点外汇券不够用。

    不过有目标就好办,黄老师还是有信心弄来更多外汇券的。

    当然不是去黑市兑换,而是凭自己的本事赚外汇。

    一行人来到出售电视机的柜台,摆放的大多是岛国的牌子,最后黄钟在两位女同志的参谋下,选了一台21寸东芝彩色电视机,在当下来说,那绝对够大。

    好家伙,一下就花了三千多外汇券,就买了一件电子产品,黄钟觉得有点亏得慌。

    电子产品,过上十年八年的,就是一堆废物。

    要是在刚才的文物柜台买两张画留上十几年,最少也值几十万。

    不过瞧着自家闺女都乐得合不拢嘴了,黄钟也就觉得值了。

    大不了等以后手头外汇券多了,再来买呗。

    黄钟交钱的时候,瞧得两位女同志直心疼:三千块啊,他们拍好几年红楼梦,都赚不来这么多钱。

    她们俩也得出结论:黄老师是真有钱,黄老师是真舍得花钱。

    为了酬谢两位陪购员,黄钟也叫她们挑选了一件港巾,这几年比较流行在脖子上扎个港巾,挂历上的电影明星都是这么打扮的。

    邓凤姐瞧瞧价格,一百多快,当然舍不得。

    倒是乐韵主动帮她挑选了一条,也就却之不恭了。

    这一趟也算是满载而归,商店专门有送货车,帮着送到胡同口。

    黄钟也没有声张,一来是不愿意显摆,二来今天情况比较特殊。

    把电视箱子抬进屋,简单安装调试之后,就可以观看。

    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要是在农村买台电视机,还得竖挺老高的电视天线才行。

    不过这年头,房顶有电视天线,那证明家里装了电视,是很牛气的一种体现。

    眼下的电视节目也不多,国家台才两个,另外还有一个首都台。

    伴着动画片花仙子熟悉的旋律,黄丁丁立刻就看入迷了,她哪见过这个呀?

    就连两个大姑娘,也都瞧得津津有味,姑娘再大,也有一颗少女心不是?

    黄钟一瞧这架势,就默默地做饭去了。

    等黄丁丁看完花仙子,这才一拍小手:“哎呀,忘了叫小舟哥哥和小帆啦!”

    “先吃饭,明天再叫他们吧。”黄钟赶紧把闺女拦住。

    有闺女这个小社牛,胡同的居民和他关系都不错,要是听说买了大彩电,指不定来多少人呢,那今天晚上还干不干别的了?

    吃过晚饭,看了一会文艺节目,黄丁丁就先困了。

    小丫头今天特别高兴,嘴里张罗着要跟干妈和乐姐姐一起睡。

    家里来了客人,按理说应该睡厢房里的客房。

    不过厢房冬天都没取暖,根本就不能住人,只能叫邓凤姐她们在西屋住。

    黄钟也没着急睡觉,在灯下整理乐谱。

    不知道什么时候,书房的门传来轻轻的响声,随后黄钟觉得肩头被披上一件外衣。

    灯光下,映出的是乐韵一张红灿灿的俏脸。

    黄钟不由得面露微笑:“红袖添香夜读书,聊斋先生的小说里,不少书生都享受过这种待遇,看来今天终于轮到我喽。”

    乐韵挑了挑丹凤眼:“我怎么觉得,你说我是狐狸精呢?”

    黄钟则一本正经地说道:“嗯,还真有可能,来,让我看看,有没有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