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 第八十章 孔秀

第八十章 孔秀

    韩宝一眼可就看见了悲翠鸳鸯镯,霞光万道,瑞彩千条。

    韩宝飞身过来,一看就知是至宝,他用原来的锦垫儿包好,掏纸条压好。

    把镯子用油绸子包严,往怀里揣好。垫步拧腰出了大殿。

    吴志广又担心又害怕,心想怎么这样长的时间,一看韩宝飞身上大殿,知道成功啦,打手势,按原来的路线,躲过火枪营,窜进护城河。

    来到东岸,飞上民房,换了夜行衣,出内城,越过护城河,回到打磨厂店房。

    从后窗户进去,两个人也不敢点灯,摸着黑儿钻到八仙桌底下,才掏出国宝细看没错啦,便把国宝放在桌子上。韩宝说:“哥哥,您带起来吧。”

    吴志广一摆手:“你知道我心粗,毁坏国宝就不能补救了。还是你带着。”

    韩宝带起来,稍事休息,天光大亮,两个人梳洗已毕,出了店房,找地方吃点东西,才来到北城根王府切近,隐蔽身形看着。

    果然汤云、何贵押董正出来,有些百姓议论纷纷。他们俩跟着到协尉官厅,又跟到北衙门,到刑部。

    没想到只打了一天的官司,让董正带罪捕盗。

    韩宝、吴志广一想:这可坏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韩宝摆了摆头说:“哥哥,即便是董正捕盗,他也不知道是我弟兄办的。咱们看他上哪儿捕盗去。”

    他们看见董正、王爷出了北京,便算还店饭帐,也尾随于后直到北溪村,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

    来在英雄把式店,两人个刚要往里走,伙计从里边出来问:“两位爷台住店吗?往里请。”

    韩宝道:“伙计,有跨院吗?”

    “西院北房三间,也宽敞,也干净,您随我来。”

    韩宝、吴志广在由月亮门往西院的时候,发现董正他们爷俩在正房屋内。

    他们住在西院北屋,小包袱放下,先用布掸子抽抽身上的土,然后擦脸、嗽口、喝茶,让伙计给准备饭。

    “伙计,你们这饭菜怎么上得这么慢哪?”

    “爷台等久啦,真抱歉。因为我们老当家要招待两位朋友,这样就耽误您吃饭啦。”

    “什么朋友这么尊贵?”

    “唉,您不知道,我们老东家是江湖上成名的大侠,姓王名好古,人称铁爪飞鹰。

    老人家专门结交绿林好汉,这不是刚才还跟从京城来的朋友比武哪。

    几位一见如故,拜了义兄弟,把朋友请到我们东家的府上去啦。”

    “噢,那你们东家把朋友请走,为什么还让店里准备饭菜呀?”

    “哈哈,爷台还是真爱刨根问底。”

    “没事闲聊嘛。”

    “您不知道,我们东家就住在东院,南北两所大四合房哪。”

    “噢,这就难怪啦。你不说我们外乡人怎能知道哇。”

    伙计侍候着吃完饭,残席撤去。

    两个人合计,“哥哥,您看怎么办?”

    吴志广想了想:“贤弟,咱们明天就远走高飞,离他们越远越好。他董正百日限期满后,就要领罪呀。”

    韩宝摇头:“您真糊涂,要是没有那个王爷,当然领罪,有了他可就不一样啦。

    看来这个王爷最讨厌,咱们要杀董正是不容易,可设法治死这个王爷还不那么难吧。

    一会儿我踩踩道,天趁人愿,杀了王爷,那董正必死无疑。咱们俩本就是剐罪,难道还有两个剐罪吗?”

    吴志广一听,把心一横,说道:“对,一个羊是赶,两个羊是放,身子掉井里,耳朵还挂得住吗?”

    韩宝笑啦,说道:“好哥哥,您粗心别去,我到东院看看。”

    吴志广点头同意。韩宝从后窗户出去,拧腰上房,施展轻功来到东院。

    他也知道董正、王好古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一点儿声响都没有。王爷他们三位还在饮酒谈心。

    韩宝抽身回来,耗到二更天以后,两个人换好夜行衣,包袱背在身上,灯光熄灭,从后窗户出来,拔腰上房。

    星斗满天,凉风阵阵,二人蹿纵跳跃,提气轻身,直奔东院。

    吴志广在西房后坡巡风,韩宝飞身下来,走着矮子步来到门口,伸手拔出匕首,拨了拨门插管,里边儿并没插着。

    他带好匕首,才把双门推开,把军刃包袱打开,双手一分跨花栏,拢目神正看董正,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他也知道董正厉害,双手一合,脚尖儿一蹬地,“哧”的一声,窜到董正切近,“猛虎出门”,双刀奔董正胸前便扎。

    董正心里也正在想,这国宝定是他盗的,董正丹田里一攒劲,身体“唰”的一下就起来啦,脚尖一落地,高声喊道:“大胆韩宝,盗走国宝,还敢前来行刺。”

    董正双手一搭他的肩头,韩宝“燕子分云”,董正就势撤双手蜷起右腿,照韩宝胸前便打。

    “嘭”的一声,韩宝就是一个滚儿,“鲤鱼打挺”起来之后拧腰奔院中。

    董正伸手拿双钺,飞身出来。再看韩宝“大鹏展翅”,分双栏一瞪眼说道:“姓董的,国宝乃小太爷所盗,你敢把小太爷怎样?”

    董正一听,心里可高兴了,诈出你的实话,你住家有门儿,开铺子有板儿,我倒有了准目标儿啦。

    “韩宝,这官司你打了吧。”董正往前抢步。

    韩宝左手晃面门,右手“顺手推舟”奔董正的前胸,董正往左一滑步,右手钺一支,左手钺就掳。

    韩宝一矮身,董正用左脚照他左边小腹就踹。这叫“鸡登步”,韩宝躲不开,应声而倒。

    董正一飞身来到切近,想用钺把他扎伤。吴志广踩中脊飞身而下,照定董正斜肩带背就剁。

    董正左脚当轴儿,一转身左手钺一挂,左脚扎根,用右脚里踩一腿,“嘭”,吴志广也是一溜滚儿。

    这时韩宝起来,董正双钺一加紧,心中想道,若凭我的本领赢他们俩是有余,可想拿他们两个很不容易。

    正在作难,忽听得北房上,有人痰嗽一声:“贤弟,与什么人动手?”

    董正一听是老哥哥王好古,急忙大声喊道:“老哥哥快来,这是盗国宝的贼人,别让他跑了。”

    老侠从房上飘然而下。韩宝一掉脸,用右手照老侠面门就打,老侠双手一攥两头,当中一崩他的手碗,韩宝一撤,老侠左手把一撒,右手单提棒,轮起来一抽,正是韩宝的腰上,“啪嚓”一下,把韩宝打出一溜滚去。

    韩宝蹿上东房,吴志广上了西房。

    老侠王好古让董正照顾王爷,自己飞身上房追了下来,眨眼间来到村口,老侠高声喊:“钦犯往哪里逃走!”

    韩宝吓得魂不附体,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脚下攒劲,“沙沙沙”飞也似的狂奔。

    老侠把腾蛇棒扛在肩头,微微一伏腰,脚步加紧。韩宝一看要坏,又一看南边大片的庄稼地。

    “吱溜”就钻了进去。老侠一想拿不住他多栽呀,往前一探步,左手棒一抡,“唔”的一下,正打在一个人的腿上。“噗通”这个人就趴下啦。

    老侠用膝盖一顶他的腰眼儿,掐折他的绒绳,抹肩头拢二臂,四马倒攒蹄给捆上啦:“鼠辈,竟敢盗国宝逞凶,这官司你打了吧。”

    就听见这个人说话,是江南口音:“哎呀,师父,是我哇。我只是偷过您二十两银子,怎么就要把我送官哪?”

    “啊!”老侠低头一看:“冤家,是你呀!”猫腰把绑绳就给解开啦。

    这个人站起来把绒绳系好,趴地下磕头:“哎呀,弟子有礼,您老人家为什么见面就打我呀?”

    这个人中等的个儿头,细条的身材,很灵便。长圆的脸膛儿,两道细长的眉毛,瞳仁发亮,越黑天越发亮。

    穿着一身蓝,腰里别着一口刀,这刀有尖儿没有刃儿,刀背刀刃都一样,骑着走三里地都刺下了屁股。

    把这刀往墙的砖缝里插,来回一晃摇,砖就活动了,如果挖窟窿偷人最合适,所以这口刀叫“摇山动”。

    这个人姓孔名秀字春芳,有个外号叫“走遍天下无遮拦探囊取物”,他是扬州人。

    孔秀小时候,家里很苦。在他八岁那年,由于闹瘟疫,父母双双去世。上无三亲,下无六故,孩子就在街上要饭充饥。

    钞关街上有两座大庙,西边是老道庙,叫“玉顶九龙观”;东边儿是和尚庙,叫“龙泉寺”,方丈名叫普照。

    其实大家不知道,但董正知道。这个普照,他的外号叫“长眉罗汉铁背禅师”他就是董正的二师哥。

    这座大庙的山门外,左右有两根大旗杆,高有一丈八尺,十几道铁箍,底下两块大灰杆石。

    孔秀总和他一般大的孩子,爬这两根旗杆,孔秀身体灵便,比谁都爬得快。

    每次爬的时候,影壁旁边站着个矮个儿小老头儿,瘦小枯干花白胡子,穿着一身米色绸长衫,绸子大褂,福字履,笑眯眯地看着孔秀。

    有时候也给孔秀几个钱,叫他买吃的。这天孔秀爬完要走。老头走了过来叫道:“孔秀哇!你还没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