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晓声记 » 第七十九章,最佳拍档

第七十九章,最佳拍档

    看着像只小狐狸一般笑着的韩梅,蔡灿珍变成了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坐在那里发了好一会呆,看到出来,她心里在不停的算计着怎么样去面对眼前这两个联合起来就战斗力爆棚的女孩子.蔡灿珍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居然一点都没有被尊老,本想着随便吃一顿饭就结束了,大家好合好散,自己也并没有打算让泽亚吃亏,可是从见面开始,韩梅非常专业的介绍,旁边看起来不声不响,说话还会脸红的安楠配合的非常好,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分析出自己下一步的动向,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了吗,也许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了

    想到这里,蔡灿珍终于拿定了主意,”好吧,你们俩一起出马,我还真是对付不了,今天这顿饭真是鸿门宴啊,看来我不拿出些真金白银还过不了关.“林美凤讶异的看着她,这好像和来之前商量好的对策不一样,不过蔡灿珍还是继续说下去,“我们五年前就有计划在国内做一些医疗市场的布局,安楠你应该是查到了,我们一家子有很多医生,就我最没出息只好出来做生意,当时我们想在上海做,因为那里的外国人很多,算是我们预想起步的目标客户.可是市场研究以后发现国家的政策还没有开放,国外的资金只能在很少的地方可以投资,都是要做长期的亏损准备,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后来就没做,但是这些年的联系一直没断,国家的新政策我们都研究过,尤其最近两年很多对医疗行业的更加开放的呼声,看起来很快就有许多新的投资机会出现,让我们的心思又活起来.“蔡灿珍停下来,喝了口茶,看着对面的听故事的三个女孩子,有些事情连林美凤也不清楚,正好借此也告诉她

    蔡灿珍夹了一小块肉糜,满足的吃了,继续说道,“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深圳,因为离香港太近了,那些能付得起高端医疗费用的人很方便就可以去香港,或者从那里去别的地方看病.可是很巧的,嘉铭来找我吃饭,我们上次见面还是他来美国参加同学会时,都几年前了,说起我们现在投资的这个项目,我同意你们的观点,这是个鸡肋,但是我相信你们泽亚的专业性,就算最后不做了,也不担心会亏钱.然后他提了建议,可以做一些服务大众的公共项目,可能少赚一些,或者不赚钱,但是从长远来看肯定是赚大钱的.我就想起了这个医疗的计划,当场我就打电话问以前帮我们做市场调研的公司,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有很多限制,做起来很累,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不高.这时候嘉铭说了,他的一些同学在做目前全球最领先的人脑计算项目,和国内顶尖的医院有很密切的合作,他也问了一下,最后我们觉得可以设立一个研究所,把美国和中国的最好的医生和跨领域的专家,比如那些做人机工程,数学家集合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这个地块就很有用了,而且得到政府支持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蔡灿珍一口气说了很多,趁着林美凤没注意,把杯子里最后一口青梅酒喝掉了.安楠则是和韩梅面面相觑,怎么最后是林嘉铭在和美洛华银行合作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吗?看看还在品着酒味的蔡灿珍,安楠鼓起勇气问到,“那么是嘉铭,哦,我们林总在帮您处理这个医疗机构成立的事情吗?”她心里郁闷死了,这个家伙怎么电话里也不把事情说清楚,让韩梅和她奔波劳累,最后变成是在跟自己人打架。

    “嘉铭,不是,他哪是做这些琐碎事情的人啊,他就是耐不住寂寞静下心来做事情.我上周来了香港,跟一家很大的金融投资公司见面了,说实话,他们要比你们大很多,具体哪一家我就不说了,这样对他们也不公平。他们很有兴趣帮我们,而且据说他们在各个国字头的部门都有很强的联系,对政策解读的非常准确,包括医疗行业,所以我对他们很有信心。我也没有故意要隐瞒你们,但是这个事情实在很大,牵涉到很多人,本来我的打算是提高给泽亚的佣金比例,以谢谢你们的努力工作,加上是嘉铭促成了这件事,所以还会额外给他一些这个医疗机构的股份,如果最后能成功的话,当然可能他也不在乎这点钱。不过看起来你们两个搭档,年纪不大,胃口却大的很啊,你觉得泽亚可以做吗?”

    安楠沉默了,没想到这个故事已经转折到完全超出她们的预想,美洛华银行并没有要撇开泽亚,只是因为泽亚吃不下这么一大块饼,虽然不知道最后的盘子有多大,可是想来美洛华自己也没有足够资金去做这么大的投资,比泽亚大很多的也就那几家国有银行的金融部门,他们的资源也是泽亚望尘莫及的,看起来对泽亚最有利的就是拿了钱走路,或者在新的投资里参与很小的股份,满足于中长期的不高但是稳定的收益。

    安楠转头看看韩梅,想知道她是怎么想的,韩梅低着头,正在纸上写着什么,一时间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蔡灿珍在偷偷喝汤的吱吱声,林美凤眼睛瞪了她一下。过了好几分钟,韩梅把笔一扔,长长的叹了口气,“谢谢您,蔡董,我其实已经问到了是哪家公司,您别瞪我,这行业是保留不了秘密的,越是大的项目越传的快.而且你这个是现在风口上的高科技项目,肯定吸引眼球,现在没公开,那就只是在我们的圈子里传来传去,不过我觉得很快外面的人就会知道了。”

    看到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韩梅好整以暇的坐好,开始她的解说,“我先说结论吧,您这么大的设想最后是没办法实现的,至少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韩梅看着蔡灿珍变色的脸,不为所动,拿出写好的东西,“是从两方面来说,首先,那家机构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厉害,或者说他们曾经很厉害,促成了好几个创新的大项目,医疗,能源和金融行业都有,我以前也投过他们公司简历,可惜人家看不上我。但是最近这两年,他们几个最强的部门都分出去了,或者成立了新的公司,所以实力大不如前.而且在医药系统,新闻报道说有几个大蛀虫被挖了出来,其实跟他们多少有些关系,所以现在就算为了避嫌他们也不会再凭以前的关系去做,结果就是所有的人在对于政策的掌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并没有谁有绝对的优势。“看着蔡灿珍的脸色,韩梅知道自己说道了关键点,中国人还是相信朝中有人好办事,可是现在是法律社会,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关系做生意的方式已经开始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