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大召唤 » 第42章 方腊溃逃,张角病逝

第42章 方腊溃逃,张角病逝

    刘铤斩了酆泰,仰天大啸:“刘铤刘省吾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这声音虽然没有大嗓门张飞那么大,那也是及其唬人的。而在场方腊的军士,听到之后,两股都颤抖了起来。

    “好,刘铤将军立下了大功。全军听令,打开城门,随我杀。”

    在伊阙关的城头,白起看着关外的这一幕,立刻下令出击。

    在战争中,情报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白起在一早就掌握了方腊军中的大将信息,知道酆泰是一员猛将。

    曾经在广宗城下,连杀卢植麾下的几员将校,还和公孙瓒打了7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正所谓逢强智取,遇弱活擒。白起原本想等着一个机会,等一个方腊松懈的时机,然后率军杀过去。

    能将方腊等人活捉最好,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让他们死于乱军之中。

    但是没想到今天酆泰却死在了刘铤的手上,这也是令白起有些出乎意料。

    白起作为一个名震千古的绝世统帅,心理素质非常好。这种出乎意料的感觉也是一闪而逝,随后立刻下令。

    本来城中的兵马,因为这些天的守城,白起不让出战,只能看着别人在骂自己,都有些憋屈。

    现在白起叫全军出动,顿时像是饿急了眼的狼,蜂拥而出,侵蚀着方腊的兵马。

    这时,从另一边传出了一个声音:“众将士,随我杀。”

    从另一边冲出了一队人马,杀向方腊的军营,为首的一个人正是杨旭。

    原本杨旭还在进行正常行军,因为前几天关胜被石宝所杀,让杨旭有些担心,所以连忙派人急行军,这才会在短时间之内赶到伊阙关。

    而这也是白起,为什么会在刘铤胜出之后,全军出击的原因。

    伊阙关不像大谷关那样,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里面可暗藏伏兵,斩尽来犯之敌。

    伊阙关是汝颖北上的必经之地,其间山谷相连,是为防守的要地,但是这也仅仅只是防守而已。

    “报,方将军,酆泰将军被大旱将领给杀了,而且白起率军出城,我方后面也出现了一支队伍,和来起形成了包夹之势。”

    方腊听后心中一惊,现在可是祸不单行啊!

    酆泰是军中猛将,如今战死,对自身的实力有很大的折扣。

    而且酆泰勇猛是全军上下都有所耳闻的,今天死在了这里,给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再加上现在白起和一只不知名的军队包围,使其再次大打折扣。虽然人数上他们占优势,可是在士气上,他们可以说是很低的。

    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士气,如果士气提不起来,那有再多的兵将也没用,到时候别说打仗了,能不能能逃出去都是个问题。

    “酆泰将军战死,现在又是前后夹攻,想要再打下伊阙关已经不可能了。同知下去,撤军吧。”

    方腊思索了很久,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虽然他对这个决定很不情愿。

    在场的众多将领也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打不下去了,也纷纷带着军队离开。来的时候18万人,现在走回去十万人都不到。

    杨旭和白起打败了方腊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回了关胜的遗体,将他安葬。

    关胜已经死了好几天了,现在又正值夏季,尸体已经有些变味了。但是尽管如此,杨旭却依旧是亲手将他安葬,而关羽在一旁红着眼睛,哭得泣不成声。

    就在方腊撤走的那一天,黄巾军中也出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张角病逝。

    张角是太平道的创始人,也是黄巾起义的发起者,在黄巾大军中,他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是太平道教徒的精神支柱,也是太平道教徒的信念所在。不过就在那一天,张角病逝,从此黄巾军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在临死之前,张角将军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叫来谈话。

    那一天,张角如同正常人一般,睁开了眼睛,看着范增说:“范先生,你是我黄巾军中的军师和智囊。如今我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今天我感觉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我知道我的大限将至,今后的黄巾军的路程就要靠你们了。”

    说完装脚又猛地咳嗽了几下,原本用来捂住嘴的手帕,上面带着些许鲜血。

    范增回答:“大贤良师,范增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虽然有着些许才华,但是却不受汉朝君王的重用。

    大贤良师,是您提拔了处于危么之中的老夫,老夫也想要帮你做些什么,但是我年事已高,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还请大贤良师另请高明,恕在下无能为力。”

    张角看着年纪比自己还要苍老的范增,也是感叹无奈。范增说的没错,范增的年纪确实很大,做很多事情都已经力不从心了。即便让他成为下一代的大贤良师,恐怕也做不了多长时间。

    现在黄巾军中内忧外患很多,虽然自己病重的事情并没有传播下去,但是也有很多人猜测到了,只要自己一死,他们就会奋起夺权,到时候的黄巾军也会分崩离析。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强求了。”张角虽然不情不愿的说出了这一句话,但是他还想要留下一点后路。

    “范先生,你为我黄巾军出谋划策,殚精竭虑,不知你心中可有人选?”

    范增摇了摇头,说:“现在我军中势力和实力最强大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但是大贤良师也知道她的性格。他有着自己的骄傲之心,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喜欢感情用事,这样的人将来一定走不长久。

    至于其他人,李助没有称王称霸的风范,方腊虽然有才能,但是却无力做得更长久。窦建德、黄巢等人,一个能力不够,一个嗜杀成性,都不足以继承大体。”

    其实这些张角早就看出来了,只不过是不愿意承认罢了。现在范增直接点破,也算是断了他的念头。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强求些什么了。范先生,请你把项羽将军叫进来吧。”张角说。

    随后,范增走出了张角的营帐,没过一会儿项羽就走了进来。

    “项羽将军。”

    项羽听到张角叫他,问:“请问大贤良师有何是要言明?”

    张角说:“项羽将军,你的实力是军中最强的,声望也是军中最高的。我已经感觉到了大限将至,命不久矣。

    我平生最放不下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没有能力推翻这腐朽的朝廷,推翻这个大汉。

    想当年我们兄弟三人只是巨鹿的一个平民百姓,但是后来受南华仙人的指点,学会了医术,成立了太平道。

    我知道这天下最大的并不是人生的病,而是国家生的病。这个国家已经腐朽,所以我才高举义旗,发动了这次战乱。

    只可惜我们壮志未酬,二弟三弟也接连死在了董卓和公孙瓒的手上。现在我大限将至,现在将黄巾军交给你,还请你能够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如果不能,那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一辈子都不要出来。”

    “请大贤良师放心,我一定会推翻这大汉的朝廷。”项羽的语气很是豪迈,“不知大贤良师所指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张角继续说:“我所指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我的女儿张宁。老夫一生无子,只留下一个女儿张宁。他虽然是黄巾军的圣女,但是那也是因为有我在,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果我不幸病故,那它就成了黄巾军中将领的一个道具,一个能够控制整个黄巾军的道具。

    我现在大限将至,命不久矣。现在就将我的女儿张宁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够好好待她,将来一起过好安生日子就行了,不要想着为我报仇。”

    项羽听到这里,连忙拒绝:“感谢大贤良师的信任与美意,但是项羽不能从命。”

    “为何?”

    “因为项羽已经有了心爱之人,并且已经定了亲。她是军中大将虞子期的妹妹虞妙弋(在网上查的时候查到了这个,就用这个代替虞姬的名字吧)。我们两个十分喜欢对方,所以大贤良师的美意,项羽不能答应。”

    “无妨,男人三妻四妾有何不可?让宁儿做小的也行。”

    “请恕项羽不能答应,项羽一生只会爱虞妙弋一个人,绝对不会再娶第二个女人。”

    项羽是个倔脾气,也十分顾及自己脸面,说出去的话绝对不会改变。所以当张角听到这一句话之后,也是只能作罢。

    “既然如此,那宁儿就没这个福分了。”

    随后张角又掏出了一块令牌,继续说:“项羽将军,这块令牌是命令黄巾力士的令牌,有了这块令牌之后,你就可以命令黄巾力士了。

    黄巾力士是我根据恩师南华仙人所传授的《太平要术》之中所记载的方法,训练而成的。他们悍不畏死,每个人都是忠心耿耿,只可惜只有三千之数。

    这块令牌就交给你了,希望这三千黄巾力士能够助你一臂之力。还请项将军能够通知宁儿一声,我想在临死前见她最后一面。”

    项羽接过令牌,向张角抱拳鞠躬,随后走出了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