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大召唤 » 第39章 张辽拜师,白起战方腊

第39章 张辽拜师,白起战方腊

    白起入关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个呼吁他人把城门关起来的人找了过来。

    只见那个人见到白起之后,立刻跪下,口中大喊:“草民洪承畴见过将军。”

    “兄弟请起。今天你也叫人关上了城门,可是立了大功啊!不知你要什么赏赐?”白起问。

    洪承畴回答:“草民希望将军能给予再下一些钱粮,我想去洛阳帮朝廷拱卫皇都。”

    白起思虑了一下,说:“洪先生,我军是雁门太守羊续派来入京勤王的前锋部队,今日的打通伊阙关是为了让我家主公能够顺利到达洛阳。我看先生十分有才能,不如稍待几日,带我家主公来此之后,一起去洛阳可好?”

    “不了。”洪承畴一口拒绝,“正所谓救兵如救火,草民虽然武艺不精,但也想为国家,为朝廷尽些气力。”

    “既然如此,那本将军也不便强求。”

    于是白起就叫人送了十两金子和一些粮草给了洪承畴,让他去了洛阳。

    虽然洪承畴走了,但是军中的种将对白起的态度改变了不少。见白起的计谋如此成功,不由得心生敬佩了起来。

    毕竟在之前,白起的身份只是杨旭无意中看中的一个人,一个感觉并没有多少才能的人。

    在众人感叹白起统帅实力之强的同时,也在感叹着杨旭的慧眼识人。而有些人也有了一些不同的心思,在当天晚上,张辽找上了白起。

    “白将军,张辽将军求见。”一个士兵走进白起的营帐,说道。

    “文远,让他进来吧。”白起说。虽然白起现在是一个年轻的关西汉子,但是现在他的气息沉稳的可怕,而且还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张辽走进营帐之后,看着正在仔细端详着地图的白起,说:“末将张辽,见过白起将军。”

    白起问:“文远,不知你前来有何事?”

    张辽回答:“白起将军,文远自知自身能力不足,虽然有些武艺,但也只能与数人对打,兵法战阵不大精通。白起将军乃世间难得的帅才,文远不才,想厚着颜面拜将军为师,学习万人敌之道,还请将军收留。”

    “哦,拜我为师?”来起的目光从地图上转向张辽,“既然文远想拜我为师,如果不嫌我学识浅薄的话,那我便收下你。

    不过你要记住,在军中我们上下级,并没有师徒关系。另外跟我学习,你必须要能够吃得苦中苦,不知文远可否做到?”

    “文远定不负将军所望,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从此张辽拜白起为师,他的成长速度超出了原来历史上的张辽。并且相比原来的历史,他统兵能力更强,武艺更加精湛,名气也更大。

    而此时的洛阳,听闻白起打通了伊阙关,都十分兴奋。原本洛阳八关全部被夺,可以说现在几乎没有了后路。

    而且八个关隘的守将实力都不低,统军能力高超,只要他们闭关不战,卢植也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白起已打破了伊阙关,可以说已经给洛阳留了一条后路,就算打不过,他们也可以跑。

    尽管洛阳已失,但只要皇帝还在,就可以东山再起,重新整顿夺回大汉江山。

    而与此同时,张角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打算将失去的伊阙关夺回,不给汉军留任何后路。但是老奸巨猾的范增却阻止了他。

    “大贤良师,此事对我军是有力之举,这还是白起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哦,范先生何出此言?伊阙关已失,汉军已经出现了后路,到时如果守不住洛阳,他们还可以从伊阙关逃离。为何是一件大好事?”

    范增回答:“此事如同工程中围三缺一的战术一般,之所以要用围三缺一,是因为围住三面只留一面可逃离的地方,让对方觉得自己还有后路,不会竭力死守,从而减轻自己的伤亡。

    我们之前夺取了洛阳八关,就相当于四面将汉军团团围住,不让他们有机可乘,所以他们为了生存,就会全心全意的竭力死守。

    如今白起攻破了伊阙关,就相当于打破了四面包围的局面,让汉军有了退路,不会再竭力死守,我军的伤亡也可以大大减少。而现在我军要做的事情就是,竭尽全力攻占洛阳,最好活捉那个昏庸无能的狗皇帝。”

    “这是我黄巾军能否推翻这大汉的紧要关头,接下来怎么做,还请范先生明示。”

    “我们先要派一员上将带领数万兵马前去伊阙关,做好攻城的架势,但是不能太过猛烈。

    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给洛阳守军一个假象,让他们分兵前往支援,我们这边在加紧攻城,尽可能的将狗皇帝活捉,以此来要挟他们,把汉室江山让出来。”

    “好,此事我打算交给方腊将军,不知范先生意下如何?”

    “此事交给方腊将军也可。”

    ……

    此时的洛阳军营中,卢植正坐在帅案前,说:“根据前方来报,南中郎将杨旭麾下大将白起率领两万兵马,用计攻破了伊阙关,为我军留下了一条后路。

    不过现在听说张角为了夺回伊阙关,派遣了方腊等数员战将前去返攻伊阙关,我想派一人前去支援白起,不知何人愿意去?”

    刘备上前一步,说:“老师,玄德不才,愿意领兵前去解围,并且保举几位将军一同前往。”

    “哦,不知玄德所举何人?”

    “学生想请军中大将张狗儿、林仁肇、江东猛虎孙文台一同前往。”

    “好,既然如此,那就许你三万精兵,带着这些将军一同出发。记住,一定要守住伊阙关,他将会是我军的后路。”

    “是。”

    ……

    黄巾军中,方拉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让范增派遣过来的兵将召集起来,前往伊阙关。

    范增给方腊配备的阵容也是十分庞大的,因为之前黄巾军经过了一次大失血,所以对各个兵马都有了不少调动,不过其最终的领导人还是张角。

    而这一次,范曾为了能够做得更像一点,给方腊配备了一个十分豪华的阵容。

    除了方腊麾下的王寅、方杰、邓元觉和石宝以外,还有杜壆、酆泰和縻貹,以及一个乱入的史文恭。这一个阵容可以说是十分豪华的了。

    在金庸老爷子的书中,曾经写道过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而在水浒传也有类似的情况。

    东枪西矛南刀北蛮中麒麟,相当于水浒传的五大高手。这些人可并不会什么法术,他们的战绩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东枪是指史文恭,西矛是杜壆,南刀是石宝,北蛮是兀颜光,中麒麟是卢俊义。

    他们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的顶尖战力,每个人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虽然有些人的实力与他们不相上下,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多少人会记得世界上的第二,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呢?

    方腊这一回手下是聚集了三大高手,还有一个实力与他们不相上下的方杰,只比石宝等人稍逊一筹的酆泰等人,可以说为了演的更逼真,可以说是下定了决心。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杨旭这一次带来的将领实力足够强大,赵云、杨妙真、秦武、薛仁贵和他的八个伙头军兄弟。

    而且率领的三万大军也是在急行军,军队其中一万还是轻骑兵,由薛仁贵为主将,向伊阙关疾驰而来。

    不过相比较三方的行军速度,要说最快的还是方腊一行人。

    黄巾军一直在洛阳城的外围,如果有什么大举动的话,黄巾军一定会知晓,并且阻挠。

    虽然黄巾军并没有围住四个城门,但是想要安然无恙的离开,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的肯定是属于外围的黄巾军,卢植等人肯定会比张角要慢一些。

    方腊看着自己会下的精壮猛士,一种名叫做野心的东西,在他心中滋生。

    他觉得这个时候他就是天,可以称霸一方,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在方腊到伊阙关外没过多久,刘备和薛仁贵也是相继到达,并且进入伊阙关中。

    白起这一边拥有兵马六万人,而方腊那一边则是拥有着18万人,兵力相差悬殊。

    所以白起闭关不战,打算等到杨旭到来之后,再出城迎战。

    虽然白起不想迎战,但是不见得方腊也会这么想。于是方腊就让縻貹去叫骂。

    “城墙上的守军听着,我乃是黄巾军大将方腊麾下将军縻貹,直向的赶紧开城投降,否则我必将你们碎尸万段。”

    “报,启禀白起将军,一个全身武装,手上拿着开山大斧,骑着卷毛黄马的人在城下讨战。”

    “转我军令,高挂免战牌,没我允许谁也不准出战。”

    但是就在这时,一直以来在后方默默做事的赵风却开口说话了:“白将军,我们可不必挂免战牌,只让他们在城下叫骂。我们等到正午时分,吃完饭之后,再让人杀他一阵,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即可。”

    白起点了点头,说:“也好,就按照赵军师所言来办吧。秦政将军收到了主公的令箭,让他回去镇守雁门关,还请小将军即刻动身。”

    秦政站起来,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雁门关是我军将来发家的地方,既然表兄让我去雁门关防守,那在下便先行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