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余烨 » 53、考察(二)

53、考察(二)

    “乌云稀薄了许多,原始冰层温度跌至-200°,大气压强均值5兆帕,就快到了。

    “临界气压虽未达到,但临界温度早就够了,近地面气体不断液化,怪不得有源源不断的风。”

    继续前行了一段距离,奥罗尼亚感知到原始冰层的温度正在断崖式下降,他知道,真正的北境快要到了。

    他停止飞行,落入地面以节省资源,此时不用费劲飞了,因为地面的一切都变成了固体。

    这是太阳与北境角力的核心地带,上下空间温差变化极大。

    自越过第一条分界线,奥罗尼亚已经整整深入了20公里,当翻过一座高达两千九百米的冰山后,他看到了固液相交的汪洋大海,与碧空如洗的万里晴空。

    奥罗尼亚知道,自己进入了真正的北境,登上山峰,他才意识到这山峰,只是如同长城般连绵不绝山脉的小小一角。

    “原来如此,这就是里面只有高空才有风的原因。”

    太阳与北境力量争锋的二十公里中,高度越高,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超过某个高度后,固态气体会直接挥发。

    “原始冰层温度为-273°,差一丢丢抵达绝对零度,这就是冻结万物的伟力,真不可思议,但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太阳神,祂竟然镇压着整个北境。”

    “以后就叫这里为昆仑吧,昆仑以北,从原始冰层开始,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上升六度,所以固液共存却泾渭分明的气体海洋形成了。”

    “海平面气压超过七兆帕,真是恐怖。”

    他顺着痕迹,遥望南方,“海洋顺着山脉间的缺口,流入地势较低、气压较低,同高度平均气温较高的交界地带,液态、固态气体直接蒸发、挥发,产生上升气流。”

    “跟准静止锋一个道理,怪不得下面的压力也很高。”

    奥罗尼亚研究海洋,发现大量液态、固态稀有气体。

    “海平面由液态氪组成,海深两千六百多米。”

    “氖、氩、氙、氧、氮、二氧化碳,除了氦,大量存在,宝藏之地啊。”

    “我需要大量的水,用泥土造山不现实。”

    北境西边接壤海洋,结合奥次希尔北边的永冬,如同西伯利亚一般的气候,他断定往西走肯定能找到厚厚的冰层。

    但那太远了,算算位置,离这起码有7百公里。

    七百公里是北郡首府栖霞城到奥次希尔国境的距离,中间要跨越宽达五百公里的世界屋脊,弄冰太费力了。

    偌大的北郡,卡兰斯实际控制区域,大概是以栖霞城为中心,前后五百多、上下三百多公里、地势较高的西部区域。

    往北太冷,往东全是水,西部经济全靠两个关口,南部靠近中央平原的地方最发达,那里有些许能耕种的土地,降雨也比较少。

    北郡与奥次希尔能有整整两条较为繁荣的商道,真的是个奇迹。

    奥罗尼亚现在的位置,与海洋的直线距离大概是三千公里,虽然中间隔着一条高耸的山脉,又深居内陆,但水汽绝对能飘过来,不然北郡那么多雨水是哪来的。

    北郡的水汽不可能是北境的冰晶,那玩意硬得跟坨铁一样,单纯的风根本吹不动,况且北境深处只是气压高,没有风,甚至根本没有气体,是真空,非常干燥。

    在山头埋好锚点,他不在吝啬元素水晶,向着天空飞去。

    水汽只可能是从超高空飘过来的,在乌云之上。

    当然,范围仅限智慧生命存在的西境,主物质界太大,大得像个宇宙,西境,是东西南北四个庞然大物的交界处,是座孤岛,它的天气系统只是这四个庞然大物相互交织影响的产物。

    深入其中,人们就会发现气候非常单一。

    “奥次希尔北方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但多下雪,夏季雪融成水,入河道排入大海,尚可耕地、开矿。”

    所以奥次希尔的水利设施非常发达,大大小小的渠道、运河、水库遍布全国。

    民风彪悍,体质普遍较高,异世界毛子。

    北郡与奥次希尔不同的地方就是少了股冷气流,气候不够冷,无法形成降雪,外加水排不出去。

    “其实光下雨也没事,主要是水排不出去,只能变成泽国,我得阻断水蒸气南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百米升温6度,0°线在原始冰层上,四千五百米处。”

    飞得越高奥罗尼亚越轻松,因为气压在逐渐减小。

    抵达预计高度,他没有感受到水汽,也对,如果这里有水汽,会直接凝华成冰晶。

    没有停留,他继续向上飞,气温逐渐升高。

    “真是神奇,温度曲线竟然变了,百米升温0.6度。”

    再次上升五千九百多米,他感知到了庞大的、流动的蒸汽。

    “水沸腾的温度是35度,气压大概是5千帕,是不是再往上跑个几十千米就是真空了?这是神奇!”

    “这种奇观,可能只有新北境有,才10.1千米,气压就低到如此程度。”

    不过他没有继续向上飞了,因为真空对他来说还是很危险。

    “只要挡住这股气流,北郡就能变回丰饶之地。”

    湿润的暖风里,奥罗尼亚盘膝而坐,测量、计算水汽的含量,他感叹着:“有两千九的地基,还需弄个八千米左右的天梯。

    “啧啧,珠峰的平均海拔也才五千米,真是难以想象,而且想要笼罩整个北郡,长度起码要弄个两千公里,宽度四十公里起步,左右各二十。”

    “啧啧。”

    他想起一个笑话: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太平洋加个盖,给珠峰修电梯。

    “工程浩大,看似不可能,其实却非常简单,一丢丢物理知识加上点时间而已。”

    “只要将水汽拦截,使之落入零度线以下,如此不断积蓄,最终能铸造出庞大无比的冰晶山脉,这是一阶段。”

    “仅仅是零下50度的冰,莫氏硬度就能达到6,已经超过了铁。”

    “第二阶段,利用丰富的液氮制造冷循环系统,在零度线以上制造寒冰。”

    他仰望天空,思索减轻工作量的办法:“要不直接用液氦?用液氦的话我能让山体均温保持在零下270度,这样就能将中间段的山体掏空。”

    “没猜错的话,氦气应该在超高空富集,主物质界虽然庞大,但引力弱得跟玩一样,与小破球没区别,小破球不能束缚氦气,主物质界自然也不能束缚。”

    “而且低温状态下的液氦具有超流体性质,能有效减轻水泵系统的压力,我只需在山体预留足够多的管道,然后在原始冰层建立多个储存罐就行了。”

    “水泵系统必须使用魔法,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就算是精金也会变得脆弱,再加上近地面七兆帕的高压,水泵需要承受非常、非常大的水压,这不现实。”

    这就是他要银月树的目的,这种极端环境中,他知道的科技不好使了。

    “魔法用地系力场法阵?或者直接用空间,将低温液氦送到山顶湖泊?让它顺着管道流下去?”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为了计算天上之热河的日径流量,奥罗尼亚先往西边跑,全速前进,两个小时,横穿六百公里,直到登上世界屋脊、东西丰饶平原的分界线,他才停下。

    冰晶山脉十分广阔,甚至超过了喜马拉雅山脉,它均宽约五百公里,长约5100公里,当然,长度算上了北郡的部分。

    冰晶山脉仍是原始面貌,耸立着无数高峰,因为被吞得早,所以没有经历神迹时代的摧残、天上圣灵的大范围改造。

    北郡与奥次希尔的交界,就是仅剩的世界屋脊,世界屋脊中有许多高原盆地,那是幽域之灾中后期人族的庇护所兼生产基地,也是中期主要战场,由无数圣灵、两位教宗齐力搭建。

    里面遗迹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老古董,没有多少超凡者渴望的宝贝。

    这里的矿脉资源早已枯竭,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北境失控的恶果逐渐显现,七百年间,世界屋脊已是迷雾丛生、云雾缭绕,盆地变水塘,环境比北郡还恶劣。

    中央平原地区的屋脊已经被磨平了,一部分是精灵,一部分是圣灵,但绝大部分是深渊,那是幽域之灾爆发的核心区域,也是两位教宗全力征伐,拖延时间的战场。

    当初幸存下来的小山脉、一代教宗陨落之地,就是现今教廷的总部,代言者魂归高天,太阳神完全苏醒,随后深渊失算,天使军团降临,逆转一切。

    西境南部,这里的世界屋脊一改平常,是个比较平坦的高原,可惜高原被星洛占着,而接壤星洛的南郡是无数低矮山脉。

    南郡加高原,是人族的第二个庇护所,大后方还有矮人守护,不用担心兽潮绕后捅沟子,还能从矮人手中获得大量炼金武器支援。

    世界山脉炼金材料非常丰富。

    神迹时代末期,南北两个基地同时派兵,左右夹击,一举收复中央平原,之后利用丰富的矿藏提炼精金、秘银制造武器,迅速恢复武装、补充军需,然后转战其他地区继续收复失地。

    “西境看着像一个屋脊,这是怎么形成的?”

    他决定顺着屋脊去看看,看看这个屋脊有多长,元素水晶还能撑上几天。

    12个小时,大概飞了两千五百多公里,他才抵达屋脊尽头,那是一片漆黑之地,入宇宙深空,没有任何光亮。

    太阳的光辉,照进那里,好似永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