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止戈 » 第二十三章 春节

第二十三章 春节

    远远看见朱见宇从张立天那里出门,朱森林并没有急着迎他,等朱见宇从巷子口路过,朱森林才慢慢跟上来。

    “爸,扶摇涨到七块五了。”走出了好远,爷儿俩才开始说话。没成想,朱见宇一开口,就把朱森林想问的话全给堵回去了。

    一块五买的,现在七块五了,涨到了5倍,那就是说家里放着的那张薄薄的纸片,能换取八十万现金!八十万什么概念?要知道在天江县的农村里盖一套小洋楼也就花个两万多,足足能起40套小洋楼:当时大米三毛五一斤,面条六毛五,食用油和猪肉都是一块三一斤,一百块钱足以让一家三口大鱼大肉生活一个月。

    朱森林做梦都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怎么这笔钱就能从16万变成80万,增加了64万,平均每天增加了两千五百多!一天挣的比他们起早贪黑开商行一个月挣的还多一点。朱森林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他如同梦游一般带着朱见宇拦车,坐车,回旅馆......

    朱见宇本来还想让父亲自己缓过来,可是看到这个情况,再不管管还真怕父亲钻在里面出不来了,如同范进中举一般疯掉那可就完犊子了。

    “爸。”朱见宇喊了一声,没有反应。

    “爸!”他再次加重了语气。

    “嗳......”朱森林茫然的应了一声,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

    “这不算什么,我们马上还要挣更多的钱,几百万,几千万,几亿......您这心态要是调整不好,要不得哦!”

    “啊......你说什么?!”这下子把朱森林飘散的思维给拉回来了,他不可置信的问道。“还能挣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

    朱见宇答道:“那肯定啊,我们这才刚刚起步,只要这笔本钱在,就能让它钱生钱,最终形成一个无比庞大的商业版图。”朱见宇突然想到老鬼的最终任务是制止核大战的发生,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还要走向世界!站在整个世界的顶端!!”朱见宇的眼里有光升起,这一刻他的脸庞不再稚嫩,小小身体的柔和线条变得刚直锋锐,显得坚毅无比,产生了一种让人无比信任的能量,这个时候的朱见宇怎么看都不像个孩子。

    朱森林的激情被儿子点燃,他瞬间被儿子所感染。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不然也不会在一趟闽中之行后,回来就办起了金林商行。他欠缺的是一个奋斗的方向,一盏指路的明灯。而现在,他隐隐约约看到了脚下的路,模模糊糊看到了头顶的灯。

    1月27日,邓公正在南巡的路上。朱见宇没记错的话,此次南巡过后,除了股市的变化,还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年,首都京都市的平均房价由每平方1600元涨到了4400元,申城的外销房也涨到了一万多每平方,更离谱的是宝安市罗湖区的天安国际大厦发售时商住单位售价最高达每平方米2万港元,开创当时国内外销楼宇的最高纪录。尽管今年的楼市会异常火爆,但是朱见宇近期内没有进军房地产市场的打算。拯救地球的任务还在虽说没有头绪,但他仍然有无比的紧迫感,他没有稳扎稳打的时间,现阶段他只能依靠上帝视角利用好股市赚快钱,以备随时之需。

    其实到此为止,申城之行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完全可以返程了。可是被激发了“野心”和激情的朱森林不愿意,他还想走走看看,大老远跑过来啥也没干就回去他不甘心,而且他们本来就至少预留了四天的时间。

    第二天两个人干脆包了个车,逛遍了申城风情街,南京路,黄河路和外滩等几个申城最著名人流量最多的街区。朱森林再次涨了见识,跟闽中比起来,申城明显更加开放,商品更加丰富多样,档次也要更上一个层次,随之而来的价格当然也更高了,明显能看出来申城人的消费水平要比闽中人高了不少。这时候的申城还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但是朱见宇知道,再过两年,整个申城都要大变样了。

    1月29日,朱森林父子终于坐上了回家的列车,一路上朱森林跟从闽中回程途中一样,心中再次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但他显得有些沉默,他又有点不满足于现状,在思考下一步的打算了。在他看来,不管闽中还是申城有多么发达,自己的老家天江县又有多么落后,但是今天的闽中或者申城必将是天江县明天的样子!

    朱见宇也闭目假睡,他给张立天放了那么多的重磅消息,能想象得到张立天至少要花个两三天才能彻底消化,只是不知道张立天在2月18日两只股票放开涨停板限制时还有没有耀眼的表现,毕竟这一阵子,他独立思考的时候太少了。另外就是关于车匪路霸的事情,也不清楚张立天什么时候会着手去做这件事。临近春节,沿海打工的人们大多集中在这几天返乡,这是这帮子毒瘤最为活跃的时候,每放任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辛苦一年挣下的血汗钱被他们抢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让一个个家庭在春节期间遭受痛苦,变得支离破碎。

    坐了近10个小时的火车,父子俩终于到了江城。回到江城的朱森林,明显感觉要松了一口气,在那个喊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申城,人们生活的快节奏,让他有点感同身受。

    一路无话。可能是上一次他们抓了一伙车匪路霸的缘故,江城到天江这一段后面很少听说有出事的。尽管一路顺利,到家的时候已然到了30日的凌晨。

    再有4天就是除夕了。

    今年的朱森林家跟往年不太一样。以往早在十天以前,家里就该准备年货了,打饼子、蒸馒头、腌腊肉、炸圆子,还要打糍粑、煮魔芋、卤菜等等,年前往往大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孩子们却是欢声笑语,因为他们即将拥有新衣服,新鞋子,大人们会买孩子心仪已久的玩具,还能收到长辈的压岁钱。可是今年,朱森林两口子商行的事情根本走不开人,越是临近春节,到商行里购买商品的人越是多了起来。按照朱森林的预计,今年除夕都还要开半天店。至于年货,等吃完团年饭以后在慢慢弄吧。

    心理年龄近百岁的朱见宇虽说不再和村里的其他小孩整天混在一块打枪放炮了,可是在他记忆中的童年再一次与现实重叠,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再去看当时的春节,那种浓浓的年味是后来再也感受不到的了。所以他很享受,踩着小路上的薄雪,闻着烟花爆竹的硝烟味,偶尔也到河里的冰面上重温一下童年,这些是真的感受一场,经历一次就会变得少一次了。几年以后因为全球气温变暖,一些狗屁倒灶的专家会建议禁燃烟花爆竹,同样是因为气温变暖,天江县再少有冬季下雪的时候了,更别说河里的冰面能走人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只留在记忆之中慢慢变得模糊。

    眨眼之间,四天时间就过去了,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朱森林两口子一回家就开始卤菜炸圆子,好在朱森湖已经帮哥嫂打好了饼子,蒸好了馒头,都已经送过来了。中午的团年饭是在朱家祖宅,也就是朱森湖那边吃的,朱见宇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姑,再加上朱见康,朱见孟和堂弟朱见庆,一共十一口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团完了年。因为有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洗衣洗澡扫地除垢的习俗,一大家子又到朱森林家帮忙搞大扫除。

    晚上就在朱森林家里团了年,朱森林和朱森湖兄弟两要去给已故先人上坟,请他们回家过年。之后便是十余口子围在朱森林家的黑白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一家人有说有笑,放下了一年来的所有辛苦劳累,其乐融融的在《难忘今宵》动听的旋律里,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放了俗称迎新炮的新年的第一挂鞭炮。初一早上开门还要放一挂鞭炮,称之为开门炮。

    从初一开始就要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了。前两天去哪家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初一是给本家前辈拜年,初二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初三以后就不是太讲究了,一般大家商量好就成。这里还有一个规矩,如果说哪家亲戚在过去的一年里家里做了白事,初一这天就得先过去拜年了,死者为大嘛。

    初一一大早朱见宇拖着朱见康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去了,朱见康两岁半了,自己走路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朱见宇嫌他走得慢,连拖带拽就这么过去了。好在爷爷奶奶跟叔叔朱森湖住在一起的,离的并不远。见到爷爷奶奶,朱见宇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轻轻磕了个头,嘴里说着拜年的吉祥话。朱见康有样学样,也给二老靠头拜年,兄弟两各从爷爷奶奶手中接过一张两元的纸币,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在江北省,过年还有个习俗——舞龙灯,划彩龙船。一般就在初一那天,他们会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唱贺新年词,主家也会包个红包当做彩头。一般来说舞龙灯和划彩龙船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原因是聚在他们后面的小孩子会越来越多。

    那时候拜年,也就是一包白糖,一封酥饼,都拿红纸包起来,图个喜庆,条件稍好的还会提上一瓶水果罐头。酥饼就是家家户户自己打的饼子,可不像是现在找个超市,随便拧上两提子饮料饼干之类的就解决了。

    初五这天,也就是2月8日,朱森林两口子正在商行里忙活。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两口子也没在意,毕竟过年期间这种情况正常得很。可没料到声音越来越近,敲锣打鼓的人竟直奔商行而来。

    到了门口,锣鼓声才停了下来。一个中年模样的人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小朱,这是镇上的李副镇长,今天来给你送锦旗来了!”刘支书咧着嘴对朱森林说道。

    朱森林满头雾水,送什么锦旗?我又没做什么好人好事。他一时竟忘了接话。

    倒是那个李副镇长爽朗的一笑,“哈哈哈,看看我们小朱同志的觉悟,惩奸除恶不声张,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

    门口的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一会就把商行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森林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没搞明白这个李副镇长说的什么事。

    “今年7月份的时候,你们从江城回来路上是不是遇到车匪路霸了?”李副镇长看出来了朱森林还迷糊着呢。“本来那个时候就该表彰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给耽误了,一直拖到现在才落实。”

    这下子朱森林想起来了,这事都过去大半年了,他搞不清楚政府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搞个什么表彰。他狐疑的看了李副镇长和刘支书一眼。至于他们怎么会找到自己,朱森林并不意外,当时把几个劫匪送到派出所的时候,他们是做了笔录留了个人信息的。

    刘支书看出来朱森林的疑惑,他轻轻拉了拉朱森林的衣服,示意他先把眼前事应付好,可不能让李副镇长在这冷了场,丢了面子。

    朱森林立刻从善如流,配合李副镇长走完了表彰的那一套流程,领了一副“惩奸除恶,见义勇为”的锦旗,和一个装有100块钱奖金的信封。最后李副镇长还发表了即兴讲话,讲了些上头关于打击车匪路霸的最新指示,号召大家向朱森林学习,鼓励大家遇到车匪路霸时,能够勇敢的站出来等等。

    等到李副镇长讲完话,朱森林才大致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国家在春节前夕突然出手,发出了严厉打击各地车匪路霸,确保营商环境安全有序的指示。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江北省更是发出了对车匪路霸不仅打死无罪,还要大肆表彰的通知,完全一副不彻底剿灭车匪路霸誓不罢休的坚定态度。甚至将之前勇擒六名车匪的朱森林、曲大伟、陈宝金等人列为典型,大力宣传。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经此一事,朱森林金林商行的名气愈加大了,生意更是比以往好了很多。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见宇得知此事后,立刻就明白是张立天已经在落实计划了。他本想着张立天应该会在年后着手安排这件事情,可没想到他在年前就出手了。现在的局面也正如朱见宇预料的一样,国际友人在前往内陆城市考察市场环境途中遭遇抢劫,严重破坏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营造的良好氛围,甚至在国际社会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车匪路霸的猖獗让伟人震怒,国家相关部门顿时紧张有序的转动起来。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与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都将如同挡车的螳螂一样,最终被碾的粉碎。原本在1996年才会发生的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因此也提前到了1992年春节。至此,朱见宇完成老鬼安排的任务,让陈奇峰等人接受法律的制裁也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