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导演罗蒙 » 第四章 分析

第四章 分析

    坐落于天使之城市中心繁华街道,当那阵阵和煦暖风袭来之际,惹得电影学院内许多年轻人的内心躁动不已。

    南加大电影学院二楼的观景走廊上。

    依靠在石柱围栏眼睛四处乱瞟的布劳略·阿德勒,感到气氛又一次变得尴尬起来。

    “呃……,米歇尔,你知道我想要说些什么吗?”

    罗蒙起初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当他看到米歇尔略显红扑扑的脸色后,不留痕迹地悄悄瞅了眼太阳光照,瞬间明白对方刚才在想些什么了。

    “淦!你丫就算是一女的,也特么的是个腐女!

    一天天的,净瞎想些什么鬼玩意。”

    瞬间明白米歇尔所想的罗蒙,依旧是摆出一脸微笑的模样,只不过心里吐槽着面前有点小女人模样的米歇尔。

    “啊?罗蒙,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作为朋友,你想让我帮忙的话,我还是很乐意帮你的。”

    看着如此真诚的米歇尔,罗蒙都有点难以启齿了,不过想到自己即将做出的付出,心里默念这也算是打平了。

    “我想邀请你拍一部电影,米歇尔。

    就咱俩,嗯……

    影片中扮演一对情侣。

    要有那种特别真实的感觉。

    如果你……”

    “嘿,罗蒙,你这样可不好吧。

    我怎么感觉,你这是在利用我的朋友呢。”

    还没等罗蒙表达完意思,一旁吃瓜的布劳略·阿德勒同学,情绪微微有点不满,皱着眉头,略带生气的语气质问着罗蒙。

    “抱歉,米歇尔。

    抱歉,布劳略。

    是我的错。

    我脑袋短路了,是我欠缺考虑,我怎么会这么想呢。

    我真是愚蠢极了!

    当我没说,我还是再找别人吧。”

    一心想要即将所拍的电影更有话题,穿越而来,还存在着有点不真实的罗蒙,竟然忘了现实中朋友间的相处之道。

    刚才的他,还以为自己正在玩着情景扮演游戏。

    他可以,也应该利用,身边的一切人物事。

    幸亏布劳略点醒了他,不然的话,在真实世界中抱着游戏态度,那可不太妙。

    ...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罗蒙。

    我知道你没有恶意的。

    能继续说一下你的电影吗?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演员,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人就很喜欢电影,经常在家学着一起排练表演各种精彩桥段。

    我很好奇你想拍个什么电影,竟然只需要咱们两人。

    布劳略,难道你不好奇吗?”

    米歇尔还是懂点事的,阻止了好友布劳略想要继续责难罗蒙的言语。

    给了罗蒙一个台阶下的同时,他也特别好奇,到底罗蒙是想要拍个什么样电影。

    ...

    “罗蒙,你和我借那两台数码摄像机,就是想拍电影?

    布劳略·阿德勒,借着好友米歇尔送来的台阶,缓解了刚才略显沉重的气氛。

    再加上他自身也有点疑惑自己的这个同学,想要搞出点什么新花样。

    “是啊,布劳略,我打算拍一部电影。

    只需要情侣两人……

    嗯,还有两个,也是一男一女,不过戏份很少,无所谓的。

    整部电影最主要的也就是这几台数码摄像机,以及一间二层独栋民宅即可。

    情侣的话,最好是真实的一对。

    拍摄周期暂定十天吧。

    当然,一切基本都顺利的话,一周应该足够了。”

    罗蒙将自己的拍摄计划说了出来,他以为米歇尔可能会像自己温妮表妹那样显得很是吃惊,也认为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布劳略·阿德勒能够理解自己。

    没想到,反而是他布劳略·阿德勒的反应更激烈,而米歇尔的反应则很一般。

    “只是几台数码摄像机?

    你就想拍一部电影!

    罗蒙,咱们都是在南加大电影学院求学的正规军。

    你我应该都知道电影是什么意思。

    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你刚才所说的那是mtv,并不叫电影。

    你最近是不是看迈克尔的mv看多了。

    他那mv的部分镜头确实很华丽,很震撼。

    但那不是电影,你不能走上歧途啊,罗蒙。

    你要知道,你是个电影导演!”

    布劳略·阿德勒噼里啪啦地一顿说,罗蒙也知道自己同学的好意,并未心生不满,反而是一脸微笑地说道:“布劳略,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mtv和电影,难道我会分不清楚?

    我确实想拍一部电影。

    只要四个人,几台数码摄像机就行。

    我没发疯,布劳略,我是认真的!”

    布劳略·阿德勒看着眼前认真的罗蒙同学,知道他没有在开玩笑,脑子琢磨了一下,略带疑惑地问道:“纪录片?你想拍一部纪录片?

    是关于男女或是同性之间爱情方面的?”

    “不算纪录片,只是一种较为纪实风格题材的影片。

    勉强归类的话,可以将其称之为伪纪录片。

    也不是爱情片类型的。

    我要拍的是一部恐怖题材的影片。

    之所以想要一对较为真实的情侣,主要是为了突出影片中的真实感。

    这部电影,不算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B级恐怖片。

    这里面不存在一点血浆残肢满天飞的镜头,反倒是有点类似于东方的意识流派。

    这部电影,主要是给观影人群的精神层面上,带去一种未知的惊悚感。

    心理会产生一惊一乍的紧张情绪,而不是生理上的那种恐怖感。

    当然了,我这第一部电影里面,从头到尾也不会有什么真实的鬼怪出现。”

    生怕自己好友再误会些什么,侃侃而谈的罗蒙,将自己首部电影的粗略细节告知了对方。

    ...

    “恐怖片?两个人?

    几台数码摄像机就能办到?

    这还是你的第一部?

    罗蒙,听你这口气,你现在是不是已经都想好了续集?

    有意思,那你怎么想起米歇尔了?

    你刚才不是一直在强调要选用一对真实情侣吗?”

    一听罗蒙是要拍一部B级恐怖片,布劳略便没了太大兴趣。

    相比罗蒙即将要拍摄的电影,此刻的布劳略还是更关心不是同性恋的罗蒙,为啥找上米歇尔来扮演一对情侣。

    “呃,主要是我觉得以目前的电脑……网络普及率来说,这部伪纪录片有点不太好宣传,这不就想要改变一下策略,来个大胆的尝试嘛。

    毕竟拍出来没人买没人看的话,属实有点丢人。

    其实我也是见到米歇尔之后才产生的这种想法。

    更换主角人选,算是最简单的一种办法。

    而且对于这种极具真实感的恐怖电影来说,观影群众对于影片内容的关注要胜过对于演员的关注度。

    我呢,就想在演员这一方面先引起人们的关注。

    LGBTQ群体话题,这几年,尤其是今年的热度特别高。

    而且别忘了年后刚刚登上舞台,便获得普利策奖的《出租》,里面不也涉及到许多同性话题嘛。

    其实我这影片中没有什么亲热镜头。

    有的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片段。

    我就想蹭点热度而已,顺便影片拍完之后,看看那位行业内的同性大佬能否看得上眼,在发行上帮点忙。

    毕竟我这算是独立电影中的异类了,发行上能有多一些人可以帮忙的话,我还是要尽量要争取一下。

    我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对米歇尔绝对没什么恶意,真的。”

    罗蒙单手指天,在好友布劳略和米歇尔面前做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

    还别说,帅气的外表,配合上真实诚恳的神态,让人一看就相信了他所说的。

    最起码米歇尔是相信的。

    “这……罗蒙,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么虚伪的吧。

    我怎么没看出你还是个白左呢?”

    身为罗蒙好友的布劳略,这位糙汉子退后两步,上下打量了一番罗蒙,有点诧异的问道。

    “噢,拜托,布劳略,米歇尔还在这里呢。

    你当着他的面,这么说好吗?

    我是个正常人,怎么就不能同情怜悯一下少数群体了。

    虽然我继承了白人所有特征,但我本身也有少数裔族群的血脉啊,再说……

    再说如今你我就快毕业步入导演这一行列了,以后这种饱含歧义的想法,你自己在内心深处想想就行了,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我虽然比你宅了点,但我好歹还关心下时政。

    布劳略,你要赶紧转换下思考表达方式了。

    没看到现在非裔有色人种还有性少数群体正在积极谋求一些诉求嘛,这就叫政治正确。

    看看《独立日》中的威尔·史密斯,现在有多么得火,这不用我说了吧。

    你没考虑他为什么这么火吗?

    他成功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有色人种的支持。

    碰到这个节骨点上,即便没有他,还会有别的黑人明星蹦出来。

    这是一面旗帜,一面凝聚好莱坞,娱乐圈,甚至全美黑人的旗帜。

    你再看看这几年的拍得电影,再看看得奖的那些影片,是不是里面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参演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这就是时代发展趋势,而且以后这种趋势会变得越来越大。

    我还听说这群黑人内部,如今正在策划拍摄以黑人为主角的超-英电影。

    我现在还没那个资本去制作超-英系列的电影,但我可以拍摄一些关于女性以及性少数群体这类反应现实的题材电影。

    这就叫紧跟时代潮流,明白?

    布劳略,我打包票,这就是未来好莱坞甚至西方世界影视行业的游戏规则。

    你自己内心可以不喜欢它,也可以唾弃厌恶它,你甚至还能去批评华盛顿。

    但只要你想继续做个导演,就要尽量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

    千万不要明目张胆地发表一些不好的言论,尤其是涉及到种族歧视这种问题。

    我这可是为了你好,布劳略。”

    既然已经说开了,相比正在现场的米歇尔的感受,罗蒙还是对布劳略更加上心。

    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己这个思想顽固,有点白·右倾向的好友,再像前世那几个大嘴巴知名导演或是演员,不好好拍自己的电影,夏姬爸掺和一些时事,发表一些不当的作死言论。

    电影里面你可以随意黑西方各种制度,现实中还是老实点比较好。

    毕竟,这里可是连大统领都敢弄死的自由灯塔。

    继承了罗蒙·阿巴斯一切的罗蒙,他可不想自己的好友因为某些错误思想而导致在导演这个行业内一事无成。

    ...

    “罗蒙,让我好好考虑一下,行吗?”

    “米歇尔,你……”

    听完罗蒙一席话的布劳略,刚想劝劝自己的好友米歇尔,别因为得不到的美色当前,就头脑发热不管不顾了。

    不过在看到米歇尔摆手示意后,他只好无奈地放弃劝说,撇了一眼罗蒙后,重新倚靠在围栏施主上,恢复静静的吃瓜状态。

    “米歇尔,你不用为难,本来按照剧本设定,我的最初计划就是找一对正常的男女情侣。

    我没有多着急,再找找就行,你不用考虑了。

    这对你来说很不公平。”

    收到布劳略眼神暗示的罗蒙,也不想让两人太过为难,打算直接拒绝了米歇尔。

    “并不全是为了你,罗蒙。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演员,布劳略他是知道的。

    其实我也有个演员梦,只不过因为我个人原因,一直演不了自己想要的角色。

    嗯,这次我想开了,罗蒙。

    我想要参演你的这部电影。

    我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我从小就跟随我的母亲学过一些表演,这你完全可以放心。

    罗蒙,我这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

    请答应我的请求,好吗。”

    “这……”

    罗蒙刚才都已经想好了,不魔改原本影片中的主角设定,继续一男一女的真实情侣。

    不就是早了一些年嘛,对于恐怖惊悚题材的影片,这都不叫事。

    反正这个节骨点上,楚美人还有本子国那几位动人心扉的小姐姐都还没现世呢。

    而且罗蒙也不是无脑选择这部影片的。

    相比前世国内看过此部影片观众表现出来的反应平平,欧美地区很多观众可是相当认可这部影片的。

    为什么?

    因为太过真实!

    因为许多欧美人都感同身受过。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什么国内观众的表现会是反应平平呢?

    当时看完这部小成本电影的罗蒙,专门思考了下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在欧美获得这么大的票房成绩?

    苦思良久,他总结了两个最主要原因,将其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其一,就是跟人口经济风水学有关,这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因素。

    欧美地区这些发达国家,多是地广人稀这么一种现实存在的实际情况。

    在当时,经过新一轮经济强势发展的他们,正赶上国家富裕,人民有钱这么一个阶段。

    所以一个偌大的街区,被人家规划的并没有多少户人家。

    一到晚上,即便邻居家正在开派对,整个街区基本都是静得吓人。

    两口或是三口之家,住在2000多平方英尺(折合200来平米)没有公摊的二层别墅很常见,就这还不算车库与地下室的面积。

    而且这种多为木制结构的房子,本身的密封性就不是特别好。

    时间稍微一久,偶尔会出现风声异响的怪事,这在人家当地相当普遍,一点都不稀奇。

    而这种情况放在国内,就会被说成宅子大了阴气太足,人少镇不住,也就是所谓的“宅欺人”现象。

    为什么国内反应平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感同身受呗!

    每家平均至少三口人,住在有公摊百十平左右的房间里,能有个屁的镇不住宅。

    罗蒙前世不少移居欧美的朋友,曾经对他说过,在国内看美式恐怖片与在当地看,根本不是一个感受。

    以罗蒙当时发散思维的想法,这不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另一番解释嘛。

    ...

    原因其二,就跟现在漂亮国实施的快乐素质教育有关了。

    放在人的身上,罗蒙将其称为影响票房的主观因素。

    自由学习,快乐学习,这是目前漂亮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素质教育理念。

    这就导致许多没有升学率这个指标的公立学校老师,压根不会去管学生们自身的学业状况到底是何种水平。

    甚至在某些公立学校,学习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就会遭到身边多数同学的嘲笑与不齿。

    这种情况,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都有过类似的场景描述。

    靠着硬吃他国巨额红利,漂亮国整体的福利待遇,这些年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就导致大部分人的子女,根本不需要通过教育这条独木桥去改变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大众在没了太大生活压力之后,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贪图享乐。

    再加上没有硬性管理措施,公立学校内部就特别容易催化出现老师轻松,学生快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这种普遍现象。

    除了少数明白事理的中高层精英子女,可以花费巨额金钱去上私立学校奋发图强外,多数就学于公立学校的普通人家孩子,都在这种时代教育背景下,逐渐变成某种缺乏理论常识的“弱智!”

    所以对于“弱智”的大众来说,一旦看到电影中的场景,竟然和许多人的真实生活有着如此雷同的重叠真实感,一旦他们将自身共情代入到这种电影场景,后果是咋样的,便一目了然。

    而有着真实代入感的他们,在看完电影以后,也会主动去宣传,很容易会给人有种别人都说这部影片很好的感觉。

    相反的,处在大洋彼岸接受应试教育的人们,对于木屋内偶尔发出的风声与吱嘎声,他们可能会给出气体对流和热胀冷缩这样通俗易懂的解释。

    千万别以为这么简单的小学常识,遍地精英的漂亮国,不会真有人不知道吧。

    实际上,某些日常生活理论常识,对于接受素质快乐教育的大众来说,不知道的大有人在。

    说句“弱智”多如狗,还真不为过。

    ...

    所以极度的真实感,就是此部电影吸引观众获取高票房的最大杀器。

    主角是男是女,是正常情侣还是同性恋,这些就显得无足轻重。

    罗蒙刚才邀请米歇尔的一瞬间,甚至连电影发行宣传语都已经想好了。

    “震惊!

    简直不可思议!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某种灵异现象吗?

    一对冲破世俗枷锁的高材生情侣,在入住新房之际竟然发现了……”

    哪曾想,已经想好简单略改一下如何吸引“弱智”群体的震惊体宣传语了,而且罗蒙也下好决心多花点时间去找合适的人选,多花点钱继续维持原版设定了。

    峰回路转之下,米歇尔竟然又答应了!

    “这咋办?

    拒绝吗?

    那我刚才说出去的话,就当成是放屁了?”

    ...

    再说了,此时此刻,以他罗蒙两世为人敏锐的直觉,他知道,这次若是当场拒绝了米歇尔,他八成会以为自己刚才是在拿他开玩笑,自己刚才安慰他的话,全部都是些虚伪之词。

    这特么的,万一这家伙胡思乱想,钻了牛角尖……

    不,有很大的可能,这家伙真会想不开而钻了牛角尖。

    看着充满期盼眼神的米歇尔,罗蒙心里越想越怕,瞅了一眼旁边恢复吃瓜状态的布劳略·阿德勒,罗蒙恨得牙痒痒。

    sh*t,都怪布劳略这坑爹货,特么的,这是交友不慎呐!

    “好啊,没问题,米歇尔。

    在此,我很正式地欢迎你参演我人生的第一部电影。

    我保证,你今天做了一个伟大且正确的决定。”

    赶鸭子上架的罗蒙,既然同意米歇尔的请求,当然把话可劲地往好处说了,立刻就把米歇尔逗得笑开了怀。

    罗蒙这手段,不禁让一旁吃瓜的布劳略·阿德勒,眨了眨眼,脸上瞬间充满了一副姨母般的笑容,悄悄地冲着罗蒙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