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这该死的爱情! » 第五章 散场(上)

第五章 散场(上)

    热播《流星花园》的第二个周六,是个阴沉天气。还是她们几个人,无所事事,便去爬山。唐楠没想到那次并不像之前那些爬山,那竟是她们几个最后相聚。

    鲁西南是多丘陵地区。她们村里更是如此,三面环山。不过西山离他们村最近,又有土地在西山上,所以最常去西山。那天她们几个有说有笑,没用多久,就坐到山顶上了。放眼望去,空气中雾蒙蒙,一块块梯田依次递远,绿色浓郁村廓清晰可见,更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十多年来,她们看惯了这等景色,也并不觉得多美,只为消磨用不完时光。

    就是那天,在她们分别指出自己家位置后,刘晓菲突然跟大家说,她可能要辍学跟母亲出去打工了。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毕竟刘晓菲和朱晨晨都说过很多次要辍学事情。可说过这话三天后,放学骑车回来的朱晨晨,就对在大街上玩的大家说,刘晓菲可能真辍学打工了。什么叫可能?

    刘晓菲什么时候走的?

    朱晨晨摇头,说不知道。她只知道周二时,刘晓菲就没去学校。

    刘晓菲去哪里打工了?

    朱晨晨又摇头,说不知道。

    那怎么说刘晓菲可能真辍学打工了?

    朱晨晨还是摇头,刚想说不知道,连忙改口说:

    “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

    朱晨晨说,周二早晨她像往常那样去刘晓菲家喊她一块上学时,刘晓菲家大门和屋门大开,家里没有一个人,当时她还没怎么在意,以为晓菲先去学校了,可学校里没有刘晓菲。那天早晨她去刘晓菲家时,看到了刘晓菲父亲。那个油头肥面中年男子,大早晨,就在屋里喝酒,面对朱晨晨询问,他只冷冷说了句:

    “走了!”

    刘晓菲走了?去哪里了?她自己走的?

    朱晨晨看到喝酒喝得两眼通红的刘晓菲父亲,再也不敢多问,吐了吐舌就颠了。所以她猜测刘晓菲这次是真辍学出去打工了。只是大家很好奇,刘晓菲辍学打工就算不跟她们这几个上小学的姐妹说声,也该跟一块上下学的朱晨晨说的啊。

    随后她们回家后,各自从父母那里听到的新闻似乎也证实了朱晨晨猜测。

    青春聚散无常。所有人没想到,最先离开的是她们“老大”刘晓菲,是以那样方式离开。

    她们从大人口中得知了个劲爆消息:刘晓菲母亲跟人家跑了,还带走了刘晓菲。随后她们从那个把发型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平时梳得跟牛舔的才出门的此时蓬头垢面胡子邋遢的刘晓菲父亲举止上,越发肯定了消息真实性。

    唐楠听大人们都在讨论这件事,但大家最开始谈论焦点是刘晓菲母亲跟谁私奔,又去了哪里,讨论来讨论去,好像谁都没看出点蛛丝马迹,又有人试图从刘晓菲父亲那里旁敲侧击,结果刘晓菲父亲似乎也不知,后来焦点就转移到刘晓菲母亲为何没带走只六岁的二女儿刘晓芳而带走刘晓菲,结果依然如刘晓菲母亲相好是谁那样,成了第二大谜团。

    大家对刘晓菲母亲私奔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的确。就连唐楠这五年级学生都不觉得太意外。刘晓菲是她们女孩中最漂亮的,四方脸,脸型比《流星花园》杉菜扮演着还耐看,五官精致,活脱脱大美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刘晓菲漂亮主要因为她有个漂亮的母亲。

    即便刘晓菲母亲三十多岁了,皮肤白皙,身材丰满匀称,魅力十足,是十里八村中年男人谈论的对象。刘晓菲母亲,又是个很喜欢玩的人,平时没事就在街上打牌、串门、聊天。有次,刘晓菲母亲在街上打牌说起丈夫不好好过日子时,就开玩笑地说,实在不行以后再找个就是了,反正她们姐妹找三四个的都有,她还没再找过,在姐妹里都不好意思说话了云云。刘晓菲母亲还是非常喜欢吃的人,周边邻居都知道,她最喜欢吃水饺,不管有没有肉,有没有好菜,哪怕只有水萝卜,也要张罗着包水饺,条件允许能一天三顿包,顿顿吃新鲜的。奈何他们家太穷了,水萝卜虽不稀罕,面粉却不常有。于是刘晓菲母亲常常去借面,不过借面对象倒不是邻居家,而是拿瓢头去婆婆家“借”,不管婆婆在不在家,愿不愿意借,去了就挖,挖到面就打道回府,从不打招呼,那独身的勤快又节俭婆婆,看到除了叹息只有叹息。刘晓菲母亲吃完水饺就继续出去玩,完全是吃了上顿不管下顿。这点上,他们两口子倒很两口子。

    刘晓菲母亲会离开,最主要原因在于她那个父亲。

    刘家原本并不穷,刘晓菲爷爷是老红军,复员后在村里当过多年村支书,很勤奋,一有时间就去开荒,一辈子开了很多土地,早早为两个儿子各自盖上了三间大瓦房。只是家业到了那好吃懒做父亲那就毁了,土地不好好种,打工也不好好打,每天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头可断血可流,头发不能不焗油,香水一喷,穿上唯一的西服,人模狗样整天在十里八村混,胡混,比如她父亲经常勾结不正经女人去“放鸽子”——刘父牵线,女人假意跟多年老光棍们结婚,以此骗财,又比如她父亲去爱好收藏人家倒卖名义西周实际连上周都不到“古董”,还比如她父亲还冒充交警在路上查车罚款等等,总而言之但凡正经人家的事,是一样都不干。当然后来刘晓菲父亲也混到一副合金“手镯”,在里面待了大半年,出来曾老实了很长时间,似乎真要在家洗心革面踏踏实实种地了。

    可是,农村里种地根本不赚钱,去掉农药化肥种子,最最重要是去掉提留款后,每年收成只够温饱。刘晓菲父亲从小哪吃过那个苦,地种得很随意,即便有刘晓菲奶奶帮衬,收成也收得随意,每年到头都不够交提留款的。她们家最值钱物件是摩托车——也不知她父亲坑蒙拐骗谁家的,那年大队里收提留款时,交不上钱粮囤里又没粮,村委就把摩托车收去了。第二年,村委又把她们家樟木箱子、太师椅什么的弄走了;第三年,她们家实在没什么好搜罗的了,村委就把她们家大铁门弄下来抵账了……后来她们家最值钱电器就剩下一把手电筒了。所以刘晓菲家大门长年大开。刘晓菲母子离开后,大门长开的刘家越发空荡了。

    很多年后,唐楠回想起刘家这些事时,才有些明白当年刘晓菲为何是那样择偶标准。

    刘晓菲不辞而别,没多久朱晨晨也不上学了。其实,朱晨晨最开始就不想上初中。她能上初中,也是父亲花钱托人去的。之前在村里小学里,朱晨晨成绩就很稳定——多年蝉联倒数第一。每逢过年,朱晨晨父亲看到别人家孩子都拿奖状回来,就忍不住发脾气。

    “摔什么摔,你自己什么样还不清楚?”当家的朱晨晨母亲凶道。

    朱晨晨父亲小时候也是常常捧回“咸鸭蛋”的主儿。被老婆点破的他,平时是不吭声的。

    “那这点,到底,随谁啊!”朱晨晨父亲这时也小声说道。

    一向很凶的朱晨晨母亲听到这话,却不再言语了。

    朱晨晨刚上初一时,那成绩糟糕到不能说,几门功课加起来还不如小学两门功课考得分数多,早在刚上初一时,就嚷嚷着不上了。可朱晨晨父母望女心切,还是不死心,何况又是花钱托人让女人上了初中,,总幻想着女儿哪天突然“开窍”,便一再让朱晨晨坚持。那时朱晨晨有刘晓菲作伴,没有辍学。刘晓菲走了,刘晓菲死活不上学了。她父母终究明白女儿不是上学材料,就只好随她了。

    辍学的朱晨晨,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年纪小,便在家里帮衬生意。她们家是做打饲料生意的,家里有一台打地瓜干和玉米粒以及其他农作物机器,十里八村谁家打饲料打草料啊等等,她爸妈就把机器推去,打完按量收钱。那些都是小型机械,放在独轮车上一个人就能推动。反正是自家生意,于是朱晨晨这个名义上的帮手,就很随意了,常常撇开父亲或母亲,满村子里闲玩。

    顺便说下,刘晓菲走后,王敏竟也离开了。同样不辞而别,原因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