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香江大亨的崛起 » 第13章 大家都有钱赚(求收藏及一切票票)

第13章 大家都有钱赚(求收藏及一切票票)

    “芬姐,不,老板,我都听你的。”

    陈元朗只假装考虑了半分钟,就直接做出了选择:成为芬姐的人!

    他又不是小孩子。

    上一世混了一辈子的娱乐圈,这里面的龌龊、污垢、规则,他都一清二楚。

    再漂亮、再清纯的美女,再单纯、再憨厚的帅哥,只要进了娱乐圈,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朗仔,你不会为这个选择后悔的。”

    黄中信哈哈大笑起来,扔了一根雪茄给他,“来,正宗古巴货,少女大腿上搓出来的那种,尝尝!”

    又扔了一根给大宽:“阿宽,你先出去吧。”

    “是,芬姐,信哥!”

    大宽出去后,陈元朗拿着那根雪茄,假装不会抽:“信哥,这个怎么抽啊?”

    黄中信也不客气,从他手里又把雪茄拿回来,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切雪茄帽,如何避免茄衣解开。

    然后又讲解了一番冷抽的要领。

    “以后有空呢,我慢慢教你,这雪茄上的学问呢,太多了。”

    黄中信得意地笑道,“我可是花了两年的业余时间,来研究雪茄!”

    在两人对话的过程中,陈叔芬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陈元朗笨拙地学习如何抽雪茄。

    要想让一个少年尽快成长,就得让他知道如何挣钱。

    要想控制一个少年,就得让他学会如何花钱!

    雪茄、名表、豪车、高尔夫、美女、游艇......

    诸如此类的奢侈品,都能让一个少年迅速迷失在物质享受之中!

    迷失了,才好控制!

    “朗仔,你有熟悉的律师吗?”

    等陈元朗抽完一支雪茄后,陈叔芬笑着问道。

    “熟悉谈不上,就是帮我做版权律师公证的林家仁,他在深水埗,优点就是便宜。”

    既然决定投靠陈叔芬了,陈元朗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深水埗的律师,不错,很好控制,以后公司和你签的合同,都由他来代理吧。”

    “至于我和你的经纪代理合同,以及其余的文件,我会让我的律师和你大哥联系的,他现在是你的经纪人,随后让他来跟我签入职合同。”

    陈叔芬说出了她的安排。

    要想成为芬姐的人,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经纪代理合同、经纪人的合同,都必须签到她的名下。

    像陈叔芬这样香江最牛的经纪人。

    背后的能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很多事情,比如明星被爆出黑料等等,她都能一一摆平。

    因此投到陈叔芬的旗下,对身为娱乐圈萌新的陈元朗来说。

    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桩好到不能再好的喜事!

    比如在未来国内有个叫汪金花的顶级经纪人,从电影公司自立门户之后,直接就拉走了一大半的旗下艺人!

    艺人和顶级的经纪人之间,是双赢的深层次绑定关系。

    这也是陈元朗愿意投入陈叔芬门下的重要原因。

    他苦笑了一下:“老板,我跟林律师真的不熟,要不还是你指定一个律师给我吧。”

    “朗仔,以后还是叫我芬姐,”陈叔芬摇了摇头,“我早就被挤出了华新,就算没有被挤出来,唱片公司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背后有一群豺狼虎豹。”

    她继续说道:“你,莱斯利,以及大多数我看好的歌手、演员,都有自己单独的律师,甚至是律师团队,律师要做的,是跟公司对话,来保障你们的个人利益。”

    “而我要做的,是利用公司的平台、资源,以及人脉关系,为自己人开疆拓土。”

    “在娱乐圈混,必须要抱成一团,才能从别人碗里抢食!”

    “大家都有钱赚,才是最好的!”

    陈元朗点了点头:“芬姐,我懂了。”

    这些道理,他一直都懂,只是限于中五学生、娱乐圈菜鸟的身份,装着不懂而已。

    “芬姐,我建议莱斯利用一万五千元买下作曲权,双方律师负责签一个保密协议。”

    黄中信把话题又扯回了陈元朗刚才提出的四个问题上。

    陈元朗明白,所谓的保密协议,就是在任何场合,他都不能说出《沉默是金》是他作的曲。

    否则就要付出高到离谱的违约金。

    至于一万五千元的价格,是根据销量计算出来的。

    在1986年,一张唱片的利润大约是22元港币,一张专辑有十首歌,每首歌平均分配利润,那就是2.2元。

    而能够分到这首歌作曲者手上的利润,通常是5%,那就是一毛钱左右。

    黄中信是按照十五万张唱片,也就是三白金(八十年代的香江,5万张销量为一白金)的销量计算的。

    这个销量对于章国荣这样的天皇巨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他是行家,计算这些数据,都不需要考虑,就能说出准确价格。

    “作曲权是能一生受益的收入,朗仔是自己人,一万五千元太少了,前年莱斯利的《Monica》,销量是四白金。”

    陈叔芬摇了摇头,“《沉默是金》作为新专辑的主打歌,销量我估计不会低于这个数。”

    “一张专辑虽然有十首歌,但《沉默是金》起到的销售作用,至少得占三分之一!”

    “因此就不能按十首歌来平均分,五万元吧,你去告诉莱斯利,都是同门师兄弟,他会同意的。”

    她又看向陈元朗,笑道:“朗仔,这只是针对你转让作曲权的计算方法,作词权的分红,还是得按行规来计算。”

    陈元朗点了点头:“明白,芬姐。”

    一首歌的词作者,一般能分到2%到4%的净利润。

    因此八十年代的很多香江词、曲作者,除非是林西这类的高产作者,否则生活都过得不算好。

    当然,词、曲作者如果签了分红条款,在未来还有一些持续的收益。

    黄中信笑道:“朗仔,这个是小头,大头是演唱的分红。”

    “我准备把《沉默是金》做成三个版本,一是你和莱斯利的合唱版,放在莱斯利的新专辑中。”

    “这张专辑我们原定在今年4月12号发行,主打歌是外语歌改编而成的《StandUp》,我会通知制作人李小田,让他把《沉默是金》拿来当主打歌。”

    李小田是香江最出名的音乐制作人之一。

    他们在章国荣别墅录制的《沉默是金》,只是内部唱片。

    发行版本,还是要李小田来制作。

    黄中信继续说道:“另两个版本,分别是你和莱斯利的独唱版,等《沉默是金》这张专辑爆火之后,我们直接卖单曲!”

    “又能割一波韭菜!”

    他在都德伟身上遭受的失败,准备从章国荣和陈元朗的身上找回来。

    邵六叔旗下的公司,不管是TVB,还是华新,内斗都非常惨烈。

    黄中信也不想背都德伟的黑锅。

    “阿信,你在公司,帮朗仔争取到百分之五的词作者提成。”

    陈叔芬望着陈元朗,“你跟我的经纪合同,我统一抽百分之十,你大哥陈佐敦的月薪,由我负责,但其余的费用,由你自己承担。”

    “朗仔,对于我的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吗?”

    八十年代的香江娱乐圈经纪人抽成,并没有固定比例,强势一点的经济人,就抽多一点。

    像陈叔芬这种行业大拿,抽成一般都是20%以上,甚至50%也有可能。

    现在直接降了一半,表明了她把陈元朗真正当成了自己人。

    陈元朗当然会同意这个抽成:“没有意见,芬姐。”

    “那明天让你的律师来处理这些事务。”

    陈叔芬笑道,“朗仔,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