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白情缘 » 第五章 杨不悟流落洛山村

第五章 杨不悟流落洛山村

    话说黑衣人被刘青云一刀掷中后背,跌爬着跳入山崖,跌入山溪中,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时,已经躺在一座草房中。

    “醒了,爹,他醒了!”只见一干瘦村姑端了药碗,双目紧紧的盯着他,肤色苍白,虽穿了一身打满补丁的破旧衣衫,但仍是这阴暗的草房中的一缕光亮。

    一个佝背老头走进来,看了看他,又试了试额头,说道:

    “应该没事了,总算是捡了一条命。让他把最后这点草药喝了吧。”

    喝完药,老头问道:“小伙子,你是哪里人,叫什么?”

    “我叫杨不悟,是魏国人。谢谢老丈救我。不知恩公如何称呼?”杨不悟挣扎了一下,发现力气全无,只得吃力的说道。

    老头点了点头道:“哦,魏国人,也算是我们的盟邦。我是这洛山村的山民,山里人没有正经名字,大家都叫我沅叔,这是我的女儿,叫沅衣,就是她在河边洗衣发现的你。”

    杨不悟道:“多谢沅叔和沅姑娘救我!”

    “我刚看见你的时候,我还以为漂的是个死人,本来想把你的衣服扒下来给我爹穿,没想到你还有体温,就背了你回来。你是什么原因受的如此重的伤?”沅衣有点得意的问道。

    杨不悟想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刺杀魏王妃的事情,一时犹豫想编个借口。

    沅叔见杨不悟一时语塞,说道:“这乱世,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杀你,要不就是上山当土匪混口饭吃,你不想说也就罢了,但你这伤,要完全养好,估计还要得一些时日,这段时间,切不可乱动。”

    杨不悟道:“一切听沅叔安排。”

    于是杨不悟在洛山村住下养伤,但沅家确实穷苦,以前父女俩依靠沅衣给富人浆洗衣物还能勉强过活,杨不悟来后三人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沅衣只能到山上挖一些野草根充饥。杨不悟略微能下地后,就随沅衣上山打野兔野鸡。

    冬去春来,一晃杨不悟已经在沅家养伤三个多月,虽不能大施展功力,但已能和沅衣一起上山采摘野菜,今日恰巧还杀了一头野猪,背到集市换了点银钱,买了米和肉,沽了二斤酒。

    天擦黑后,沅衣摆好菜和肉,倒好酒,三人围在茅草屋喝起来,几碗过后,沅老头突然哭起来,杨不悟不解,问道:“沅叔是想起什么苦难之事了吗?”

    沅老头笑道:“我老头一生都是苦难,哪有什么苦难之事能让我掉眼泪?我只是不曾想我这一生还有喝酒吃肉的日子!原以为不是饿死就是穷死,早已对这世间没有留念,只是放心不下我这老女儿,才勉强撑到今日。”

    “爹爹,不要说这丧气话,有杨大哥在,咱这日子定能一天比一天好。”沅衣深情的看了杨不悟一眼。近一个月,她顿顿吃饱饭,还有野味为菜,脸也变得圆润起来,加上天生肤白,显出原有的美貌来,此刻喝了一碗酒,脸色更是白中透红,煞是好看。

    沅老头抿了一口酒,低头道:“你杨大哥伤已经都好了,看情形他也不是普通人家的人,他迟早是要离开这里的。”

    沅老头叹了一口气,端起酒碗将剩余的酒一饮而尽。

    “杨大哥,你是就要走了吗?”沅衣听此一说,有些惊慌失措,盯着杨不悟问道。

    杨不悟也端起一碗酒,眼睛看着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缓缓的说道:

    “我过去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但整天做着身不由己的事情,不是杀人就是争权,看是荣华富贵,实际过的如行尸走肉一般。只有在此间,不需去杀人,也无需争权,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带给我真正的快乐。”

    说完,给沅老头倒了一碗酒,给自己也倒了一碗,又大喝了一口,看着沅叔和沅衣说道:“如果沅叔不弃,我愿意留下来,为沅叔养老送终。”

    沅叔惊讶的看着杨不悟:“你是真心愿意留下?愿意娶了我这老闺女为妻?”

    杨不悟看了看沅衣,沅衣也瞪着大眼睛看着他,红着脸说:“我是愿意,不知道沅姑娘意下如何?”

    “我都听爹爹安排。”

    沅衣忙低下头,红脸搓着衣角说道,又抬头看着杨不悟,补充道:“但今生只许娶我一人,不能再有其他妻妾。”

    她见富人们都是三妻四妾的,虽她是穷苦女子,也不愿意过那种几个女人伺候一个男人的日子。

    “那是一定,姑娘救我,余生的每一天都是姑娘所赐。得姑娘垂青,是我杨不悟此生最大的幸事,怎么会再有其他心思,此生我只有你一人,绝不负你!”

    杨不悟盯着沅衣眼睛说道,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沅老头看看杨不悟,看看沅衣,这几日,他看这两人似已经生出情愫,但没想已到这一层。

    “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后天就是好日子,山民家穷,也没什么准备的,就把你们的喜事办了,也了我老头一桩心事。”

    沅衣成亲后不久就有孕,杨不悟也就不让她再帮富人浆洗,每日上山采药打猎,以他的武艺来采药打猎甚是容易,每次打的猎物最多,采的珍贵药材也最多,有时也把打的猎物分给乡邻,乡邻也很快帮他们盖起了新的房子,过起了邻居和睦、每日吃饱饭的日子。女儿出生后,皮肤像母亲白里透红,五官却是像了父亲一样清秀,夫妻二人如获至宝。

    杨不悟每日看着女儿长大,想起以前自己干的杀人孩子的事情,痛恨自己过去真禽兽不如,更是不愿意再回魏都,虽有时思念家中父母,但想他们有大哥姐姐尽孝,就作在此间的长久打算。

    这一日是女儿的满月,杨不悟从市集卖完猎物回来,他还沽了些酒,准备和乡邻一起庆祝一番,刚到村口,就有邻人急忙唤住他。原来家里出事了,县里的衙役来乡里征租,衙役知道他家最为富裕,要他家带头缴租。

    他快跑几步赶入家中,只见两个衙役在他家抢米抢东西,另一个衙役用刀架着沅衣,沅衣怀里抱着刚满月的女儿。杨不悟冲过去,大喊一声:

    “你们是什么人,敢到我家里抓人抢劫?”

    衙役班头把杨不悟打量了一番,见他身材魁梧,面目清秀,一身山民打扮。

    “呦呵,你就是杨不悟吧,好大口气,告诉你,你且听好了,我们是本县收租的差官,今日来是奉县太爷的令,到你们村收山林租。”

    杨不悟推开用刀架着沅衣的衙役,护住沅衣,向衙役班头道:“我们只是在这野山野林中抓些野兔野鸡,采些野草,以勉强维持生活,既不拥田,也不占地,哪里要缴什么山林租?”

    衙役班头冷笑道:“呵呵,你还跟县太爷讲理了?告诉你,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哪里有什么野山野林,只要在宣国境内,都是宣国的山,宣国的林,如何不要缴租?”

    杨不悟想着还要安心在此过日子,不能把事情闹大,软了口气,说道:“那要缴多少?”

    衙役班头得意的说道:“那要看你从这山林中捞了多少好处,我听说你上山打猎比别人打的多,采药也比别人采的多,别人每月五百钱,你要每月一千钱。”

    杨不悟想不到要缴如此之多,道:“你们这是抢钱,一月打的猎物加上采的药都卖不了一千钱。”

    衙役班头狠狠的说道:“你不交,我们就把你丈人、娘子带走,等你凑够了钱来县衙赎人。”

    衙役班头挥挥手,两名衙役就要去拿沅老头和沅衣。杨不悟刚要发作,沅老头朝他摇头。杨不悟犹疑片刻,从胸口把刚换的银钱全数拿出来,将钱与酒都交给衙役班头,低声道:“现在就这么多。”

    衙役班头将刚刚抢来的米和其他东西交给身旁的衙役,接过杨不悟的钱和酒,说道:“剩余的钱尽快准备好,我们每月都会来收。”

    原来这衙役也是看屋收租,如果你住破草房,衙役即使进屋去搜,也没有一文钱,一粒米,他们也懒得进去惹一身跳蚤,他们这月来收租,发现此间盖了新屋,想是有新发的富户,定要好好的盘剥一番。

    杨不悟见家中米和食物都被衙役们抢走,只好上山再去抓了些野物给娘俩充饥。在这寒冬中,守了半夜,也只抓了一只野鸡,往后的几日,有时能抓到一只野鸡野兔,有时只能挖些草根充饥。经这一吓一饿,沅老头就病倒了,把仅有的几张破兽皮和兽骨换成药,勉强度日,希望开春后日子会有好转。

    衙役第二个月又来收租,杨不悟已是家徒四壁,只得耐心给衙役们解释,这冬日他没有打到猎物,加上沅老头病倒了,他要在家照顾老丈人,家中值钱的已经都被衙役拿走,实在没东西可以缴租。衙役哪肯空手而回,让杨不悟赶紧去抓些野物好让他们带回去。

    衙役们在杨不悟家中等他抓野味回来,使唤沅衣给他们送上吃的来,沅衣只得将家中仅有的半只野鸡和一些野菜端去给他们吃。衙役们喝了自带的酒,衙役班头看沅衣还有几分姿色,顿起了淫心,先是让沅衣陪酒,再喝了几杯后,就对沅衣动手动脚,沅衣虽是觉得羞辱,但也无他法。那衙役班头便借着酒劲,越发大胆起来,待要将沅衣推翻在地**时,沅老头拼命阻挡。

    衙役班头一脚将他踢翻在地,沅老头倒地后直吐白沫。

    沅老头本来就病了,没想一脚给踢死了。

    沅衣冲过去,抱着老爹痛哭。

    邻居们听到如此大哭声赶来探看。

    衙役们酒也醒了,正准备悄悄逃走。恰巧杨不悟此时回来,见丈人已死,娘子受辱,哪里还管得了那么许多,一脚将衙役班头踢翻在地,另外几个衙役即刻来围攻,他们那里是他对手,一个个被打的鼻青脸肿,断胳膊瘸腿的。村民们百般劝阻,才不至打死了那几名衙役。

    那些衙役得了空,落荒而逃。村民们一起帮杨不悟料理后事。

    却说这衙役们回到县衙,越想越气,以前只有他们欺负山民,那有被如此暴打受辱过,跑到县令和师爷那里诉苦。那县里的师爷知道后,马上安慰他们道:“藏身在这山野之中,且武艺如此高强之人,以前不是土匪头目,就是罪大恶极的逃犯,你们从最近几年的海捕文书中查查看,是否有相像的人,说不定还能因此得到大赏钱。”衙役们赶紧回去翻看海捕文书,还真查到一年前,有一个刺杀凉王世子的魏国刺客,与杨不悟十分相像,立即快马向凉王府通报。

    却说这几日连续的下起春雨,当日放晴,沅衣在村口洛河边浆洗衣物,远远看见一队官军偷摸朝这边而来,定睛一看,领官军过来的正是前几天被杨不悟打的那几名衙役,她立即跑回家,带了些干粮、水葫芦和女儿的衣物布片,把女儿放在背篓中,背着女儿向深山中去寻丈夫去。

    不一时,刘青云和冬雪就来到杨不悟的家中。

    家中前厅一张用木头简单劈成的桌子和三张用树墩砍成的凳子,前厅的一角算是灶房,简单的泥灶上几个破碗破罐和一捆新砍的材,再无他物,两间卧房,一间铺了厚厚的草垫,旁边摆着叠得整齐的打满补丁的被子,另一间草垫和被子也没有,空无一物,家的后院是一座新坟,泥土看上去是刚刚堆上去的。

    家中并未发现杨不悟,抓了邻近的山民询问,杨不悟今日天一亮就进山打猎和采药去了,他娘子刚刚急匆匆往山里赶,估计是给她丈夫报信去了,想那妇人应该还未走远。刘青云让几个侍卫各带小队军兵四处搜寻,一有线索发响箭联系。

    沅衣在山中截住杨不悟,告诉他下面有大队官军来拿他,二人正商议往深山逃走,突听到一声箭响,杨不悟心知不妙,这是前锋斥候已经发现她们了,马上大队军马就要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