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 第一百九十章 行动

第一百九十章 行动

    嘉善这边。

    鬼老七找到了闰土:“大人,咱们的人发现了海外的格命党和复古会的人联系上了,其中有蔡校长。”

    “随他们去。这个复古会的事情再说说。”

    “蔡校长是会长,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会员好几百人,新军中就有着不少。大人,要不要把他们控制起来。”

    闰土:“随他们去,有任何要求全部答应。”

    海外的人过来找到了蔡校长。

    “杰民兄,我们虽未见过,但神交已久啊。”

    “黄兄这次过来是?”

    “杰民兄可知晓五大臣出洋?”

    蔡校长:“自然知道,清廷想要立宪了。英吉利的《泰晤士报》有说。他们此次出洋是为了学习东瀛、美利坚和重要的欧洲国家的宪法、制度和经济体系,特别是有着极大的可能,将西方的宪法、制度和经济体系结合华夏的情况移植到华夏去。

    这是幻想,这是骗局,这个朝廷已经糟糕透了。我民族要丢掉幻想。”

    “孙先生也是这个意思。想着在京城实行一次暗杀,暗杀这要出洋的五大臣。”

    “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这就电令北方暗杀团,吩咐吴越行动。”

    “吴越,毕业于保定高等学堂的那位。致力于办新学、开民智,在保定创办了两江公学与《直隶白话报》。我读过他写的《暗杀时代》,有提到,一曰暗杀,一曰格命。暗杀为因,格命为果。

    暗杀虽个人而可为,格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格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此人是真豪杰。”

    现在搞暗杀的很多。

    暗杀朝廷的大臣。

    最出名的应该是那个汪金为刺杀之后的摄政王。

    “清廷想要立宪,这就是个骗局。名为立宪,实则保清。借立宪之名,拉拢立宪派,打压格命人士。我研究过炸药,吴越也研究过。

    但研究出来的炸药效果并不太佳。黄兄可知道,在这嘉善有一种炸药,用于暗杀非常便捷。其威力巨大,我见过。”

    “可能搞到手?”

    蔡校长:“在嘉善兵工厂。枪支对外售卖,但是这个炸药并没有售卖的记录。我去试试,要是能成,能提高刺杀的成功几率。炸药名字叫C4。”

    闰土搞了一批留学的化学人才,还高价聘请了化学老外。

    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造出了几款新的武器。

    其中就包括了手榴弹还有C4。

    手榴弹制作非常简单。

    就是一个木柄子,上边就是一个铸铁弹头当中装填那种最为原始的黑火药,屁股那里则是接一个木头把子。接着会在木头把子上钻一个孔出来,在里面放上裹着好几层厚纸鞭炮药捻,之后再加一个摩擦发火管,就没了。简单的很。

    C4的过程就复杂了很多。

    不过有着这么多高薪请来的化学人才,几年的时间也研制了出来。

    研制了硫酸。

    至于一些钢制弹体啥的,比较难搞一点的,闰土直接能用空间能力给整出来。

    万事开头难。

    有了开头,后边的就简单多了。

    华夏向来不缺手艺人,炸弹也能跟步枪一样能进行流水线的生产。

    特别是手榴弹,制造工业简单,更是造了一大批。

    蔡校长带着人到了兵工厂去。

    带来的人一下子被震住了。

    只听说过汉阳厂。

    没想到嘉善也有个这样规模的厂。

    直接去找了下厂长。

    跟他说了来意。

    “步枪的话,谁都可以买,但是这个炸药。”

    嘉善没有限制枪支的购买。

    厂里多余的枪支会让本地的百姓买走。

    但炸药限制了。

    威胁性有点大。

    枪支也是控制了子弹的。

    谁买了的也会记录下来。

    就算是搞事情,搞不了多大。

    炸药就不一样了。

    威力太大。

    万一在哪个公共场所策划什么行动。

    枪支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

    “蔡先生,您等一等,我得先去请示一下。”

    他拿不定主意。

    目前还没有卖炸药的先例。

    军营那边近。

    直接派人去请示了下鬼老七。

    鬼老七亲自到厂里来。

    这个厂的装备本来就是给新军提供的。

    而鬼老七是新军的老大。

    “蔡先生好。”

    蔡先生给旁边的人介绍鬼老七,“这是我们嘉善新军的护卫团长。”

    有着昨天跟闰土的谈话。

    鬼老七知道该怎么办。

    “蔡先生需要多少炸药?”

    “五斤。”

    “我记得有一次炸药试炸,蔡先生是在现场的。C4的威力您应该知道。一钱重量炸药就能炸翻七八个人。一两重量的炸药,能炸掉一个汽车。一斤能炸掉一个大卡车。五斤,能炸掉一个酒楼了。”

    想着闰土的话,还是提供了五斤。

    “也就是您,旁人肯定是买不到的。这上面记录了该如何使用。”

    拿来一大包白色的东西。

    看上去就像是面粉团。

    C4由TNT,白磷这些个高性能爆炸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的C4炸药为白色粉末,类似于平时所使用的面粉。

    加入适量的溶剂,便能够轻易挤压成各种形状。如果在附着粘性材料与炸药之上,就可以安置在非常隐蔽的部位,就像吃过的口香糖那样,牢牢地黏附在上面。

    影视剧中出现的那些个抢银行。

    用的就是这些个玩意。

    把粘粘的C4粘贴在门上,只要一点点,几克重,就把门给炸坏了。

    最重要的是隐蔽性好。

    现在的人谁也不会把这当成是炸药。

    非常的稳定。

    不用特殊的引线,特殊的方式,不会爆炸。甚至可以随意的揉捏。

    威力大,运输方便,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即使直接向炸药开枪也不会发生爆炸。

    外形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外形在一般人看起来就好像用来烤面包的生面粉团,随意揉搓,制成各种想要的形状。

    还可以被碾成粉末状,随意装在橡皮材料中,然后挤压成任何形状。

    用来暗杀算是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特定引信引爆外,纯粹高温或遇火不会让它自动爆炸,遇火的C4也是只会慢慢燃烧。

    “蔡先生,您要的五斤炸药,可千万得小心着些。这五斤,您给一百块大洋就行。”

    他的工钱非常多。

    每月五百大洋。

    算得上是拿工资的天花板了。

    把炸药拿了去。

    到了一个试炸的地方。

    “蔡兄,这真是炸药?”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般的炸药。

    “当然,试试就知道了。”

    蔡先生自己就研究过炸药。

    知道方法。

    搞了大概半斤炸药先试试水。

    安装好后。

    就像地雷一样,拉动了引线。

    轰的一声巨响。

    出来了一个大大的土坑。

    旁边的几颗树木也全被炸断了。

    “好,好啊,竟然有着如此炸药,大事可成。”

    “这个炸药安排人速速送往京城去。”

    隐蔽性好。

    直接明目张胆的送都没有问题。

    他实在没有想到嘉善已经有着这样的实力了。

    蔡先生还带着他去了一趟军校。

    看到了军校里头的人在进行操练。

    “这,军员的素质如此好,这是朝廷的新军?”

    “张若松张大人和别的官不同。嘉善的这些个事情,本身就已经是在变法格命了。”

    想着要是新军都有这样的实力,起义的事情就更加的难办了。

    安排着护送炸药到北方去。

    联系了北方暗杀团的人。

    也试了一下炸药的威力,又用去了半斤。

    还有着四斤的量。

    一个个的都很震惊。

    竟然还有这样的炸药。

    马上开始研究暗杀的事情。

    “一定要炸。清廷要立宪,这只是幌子,还是要延续他们的家天下。炸,绝不能让他们苟延残喘。”

    “宁牺牲一己之肉体。予愿死后,化一我为千万我,前者仆而后者继,不杀不休,不尽不止,则予之死为有济也。”

    “不成功,便成仁。不达目的,誓不生还。”

    计划着就在五大臣上火车的时候进行暗杀。

    在车站外面的大路上放置了炸药。

    火车上也放置了炸药。

    正阳门车站人来人往。

    最终还是决定在火车上引爆,不会伤害到更多的人。

    暗杀团人带着提供的炸弹,乔装成仆役,成功地混入了列车车厢中。

    卫兵拦住了暗杀团的两人,“等一等,你们不是京城人?安灰口音?”

    “站住,叫你们两个呢。”

    五大臣世代居住京城,仆人全部都是京城当地人,都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不应该有外地口音。

    卫兵仔细打量暗杀团的人,发现他器宇轩昂,没有仆人那种低三下四的气质,手里又不知道拿着什么东西。怀里还鼓鼓的。

    “你们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大人,这是面粉团,端大人喜欢吃烙饼。特别带过来的。”

    这一节还是仆人车厢。

    五大臣的火车是有五个车厢的专列,前两个车厢乘坐随员,中间是五大臣,尾部两个车厢用于放行李和仆人乘坐。

    打扮的同仆人没有区别。在进入仆人的车厢时,卫兵没有怀疑,甚至没有盘问。

    但是到了要进五大臣的车厢时,却被卫兵拦住,询问了下。

    口音的问题瞬间起疑了。

    暗杀团的人知道可能会出问题。

    赶紧往前面的车厢跑。

    把怀中的炸药丢了出去,扯动了引线。

    两斤的炸药。

    非常的猛。

    一整节的车厢瞬间被炸的破烂不堪,玻璃木屑四处乱飞。车内的大臣、随员以及仆役顿时东倒西歪,倒下一片。

    暗杀团的两人距离较近,直接炸死了。

    反而是五大臣,都只是受伤。

    死了不少人。

    但是目标人物没死,只是受伤。

    威力太大,动静非常大。

    马上过来了不少的士兵。

    把受伤的人送到医院去。

    暗杀没有彻底的成功。

    也算是成功了。

    至少这五大臣,几个受了重伤完全没有了行动力。

    还有两个受了轻伤。

    太后亲自到了医院去探望。

    “太后。”

    “起来,快起来。”

    “谢太后。”

    “这些人实在是太猖狂了。居然炸到我家门口来了。马上把巡警部给成立起来。”

    “奴才领旨。”

    “你怎么样?”

    “奴才不要紧。”

    “你要赶快好起来。”

    “太后,奴才刚被抬出车站时,听到有人说,这下好了,既死不了,也出不了国。不然,到了海外,革命挡不知道还有多少炸药在等着呢。这是说奴才,他们这是说奴才怕死啊。”

    “他们说他们的,我心里有数。”

    “太后,奴才尚有一息,就要出国考察。如果奴才死了,而宪法确立,能使我朝富强,奴才死而荣生。奴才愚昧,但有的道理奴才还是懂得。立宪,莫不留血,然后才有和平。”

    “好,有你们这些忠贞的臣子,我真高兴啊。在过去,我们老是受洋人的欺负,咱是忍辱负重,想尽法子要富强起来。

    可今儿个看,格命挡跟咱是过不去了。他这一炸,把咱是炸明白了,立宪,咱要是不改,革命档要把咱给改了。炸咱们就是怕咱们,那咱就偏要立一个给他瞅瞅。

    车站的话可能也不是谣传。到了海外,估计格命档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怕不怕呀。”

    “不怕,以身许国。”

    “好。不过你们三个就不要去了,受这么重的伤。再换上三个人,还是五大臣。照样出国。”

    太后震怒。

    实在没想到竟然这么胆大包天,在京城炸。

    跟旁边的太监说道:“安排下去,给颐和园的宫墙再加高一米。”

    暗杀团的也想行刺太后。

    但暗杀太后太难了。

    重重保护。

    还有太后的行踪。

    一般不出门。

    就算出门,那个时间很难打听的到。

    嘉善又过来了几个江浙的人。

    直接去了兵工厂买枪。

    枪支答应卖出去。

    比市场价还略低了点。

    一把枪卖十块钱。

    被人买了五十把过去。

    这个数量不多。

    还不如嘉善本地的百姓买的多。

    一般有点钱的嘉善人,都会买个枪放家里,安稳。

    “我们还想要买些炸药。”

    “炸药不对外随便卖的。这得需要请示。”

    步枪的话,只要人能给的起钱,厂里头就卖。

    至于再好一点的装备就不卖了,新军内部自己就可以消化掉。